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自主学习

2014-09-15 09:32李建亚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6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新时期自主学习

李建亚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举措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其中“自主学习”使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让我们新时期的课堂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真正的创新思维火花常开不败。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76-01

在现行教育大环境与大气候的感召下,“自主学习”在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运而生,重要性举足轻重。本文根据自己在近些年的积累,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议一议新时期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自主学习

一、探寻自主学习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这里所讲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张扬学生个性为宗旨,以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更好地学习为目标,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其核心在于“自主”,突出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怎么学,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自己决定评价学,自主监控或调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除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理论、现代教学论、邓小平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外,自主学习理论认为: “自主学习”是与 “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相区别的。要求带领学生走自主学习之路,促使学生开发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倡导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态度,强调行动参与,它是改革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

我们以创设条件为抓手,提供自主的空间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证。在教学中,要从一切可能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做好时间、空间、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准备,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正像一位教育专家说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学生自选内容现代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而主体性的确立,离开了自主选择就难以成为可能。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学习。如《林海》一文,课文从“岭、林、花”三个方面描绘了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内容展开解读与感悟。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总是表现得兴致盎然,加上教师有效的引导,通过学习,学生在其中受益匪浅。

学生自定方式学习语文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方式得以展示并不断超越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课文,不仅可以使课文理解进程加速,而且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改造与完善的过程。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方式体会庐山云雾的美丽。有的学生想通过多方式、多形式的读来理解;有的学生打算以画画的方式来展示庐山云雾的神奇;有的学生要摘抄、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展开学习,课堂景观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三、教师要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一,课前教给预习方法。预习,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大体有所了解,就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另一方面预习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预习中,我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取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学生提问:“他是一个罪人吗?既然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离开祖国是‘罪人,为什么还要离开祖国呢?”等问题,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二,课中加强学法指导。古人曾指出“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切不可机械、随意,图形式。如学习同类课文和段落相似课文可用迁移式。像《可爱的草塘》“一课,学习”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为“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想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新时期自主学习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