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2014-09-15 02:27丁晓丹
关键词:品德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丁晓丹

[摘要]小学思品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把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儿童自主的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去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为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作为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师要深入把握课程标准,紧紧围绕课程性质,勇于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最强有力的教育主阵地。

[关键词]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品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思品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该课程把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儿童自主的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去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为其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作为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师要深入把握课程标准,紧紧围绕课程性质,勇于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最强有力的教育主阵地。因此,努力改革思品与社会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

一、转变教学角色,让学生有自由驾驭教材的权力

教师要自觉调整自身与学生间“配角”与“主角”的关系。要从知识的权威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要关注学生真实需要,多与学生开展对话。不要老是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结论和答案,要教给学生信息找寻能力,让他们在自主选择中增长创新的兴致。通过巧“导”,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配角地位解放出来,把驾驭教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低段教材《今日事今日毕》要重视启发学生从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动物们在山羊老师处学习的不同态度及结果的故事中懂得今天的事今做的道理,从而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中段《什么是勇敢》要透过文字、结合图画的理解,教会学生分析懂得勇敢与逞强的区别,激励学生向真正的勇敢的人学习。高段《给小燕的回信》则应让学生在古今中外众多感人至深的尊师故事中去体验,激发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切体会到老师的崇高而伟大,他们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乐于学习这门课程,体现了学生变机械接受、机械模仿式的学习为接受与发现有机统一的创造性的学习。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1.创设宽松环境

课堂上,为了维护严肃的“课堂气氛”,教师们往往制定“严格”的坐姿和机械的问答学习方式。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像这样凝固的学习空气,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品德课教师要敢于向传统挑战。可以多设计学生可以自由活动的环节。如教师让学生在自主表演,相互评价中激发学生探索欲。可以多采用激励措施。如“你真棒”、“你聪明”等激励性语言,让学生愿说、敢说、敢做。可以改进发言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由发表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

2.体验快乐课堂。

著名教练米卢的“快乐足球”的理念,把中国足球队带进国人期待了几十年的世界杯赛场。教学也应从兴趣、好奇心入手,快乐学习。好奇心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借助古诗词、照片、图片、漫画、歌曲、猜谜、录像、新闻、文艺作品片段、影视故事、绝对挑战、名家访谈等手段,通过“亮点”、“热点”、“焦点”、“新鲜点”、“疑问点”等外在刺激,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培育好奇心;使学生们愿学、爱学、乐学;通过教师导学的特定现实问题情境的难度梯度设计,同时不失时机地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进步,让学生经常体验到自主探究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快乐!

3.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在创造性思维的大家庭中,发散思维可谓是天之骄子,因为人们大部创造性设想都是通过发散思维得到的。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注意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处理好文内、文外的联想分析,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点。例如《不隐瞒错误》一课中,在处理教材"李芳回到家里,心情乱极了"一节时,教师提出了"请同学们帮李芳分析一下,此时她可能面临着哪几种选择,后果怎样?"一石激直千层浪,学生兴趣高涨,展开了思维的翅膀,这为后文李芳作出唯一正确的选择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为础。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都在明确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前提下,以努力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为出发点,就一定能找到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以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东文化小学)

猜你喜欢
品德创新意识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好学者贤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