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014-09-16 12:49杜学礼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电流表鸡蛋实验教学

杜学礼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课程的学习显得既陌生又似曾相识,陌生是因为一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从没有系统整体的概念,比如,牛顿力学部分。熟悉又是因为初中物理教学又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贴近实际生活,例如,电学部分等。因此,初中生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更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学会归纳和总结简单的科学规律,借由实验以加深掌握物理学中的概念。因此,要求物理教师不仅要做好课本基本知识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加大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力度,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简单明了、直观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多数物理教师更多倾向于只是传授课本知识,讲解习题,通过题海战术希望提高教学成果,而忽视了对物理实验的教学,教学成果并未达到期望的值。因此,教师应该对实验教学加以重视,通过实验,不仅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一、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求知欲,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带着兴趣,便可以积极的态度、愉悦的心情去学习,真正发挥出学习的魅力与乐趣。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这种兴趣的重要途径。好奇心是诱发学习兴趣的源泉。就实验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趣味比较浓厚的实验,比如,力学实验中,可以进行鸡蛋拯救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合适的实验方法,使鸡蛋从高空落下,而不至于破碎,通过这种新颖的实验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对物理学中万有引力的概念有清晰的了解,达到教学效果。

二、通过实验联系实际,增强实用性

实验本身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总结归纳,进而形成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前人完成的归纳,物理实验过程则是对规律的演绎过程。学习本质上是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开动脑筋,探索失误,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在物理实验中,通过观察现象,动手操作,突出实用的性能。物理实验的设置在合适的知识章节,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实际,学生在进行这类实验时,脑中呈现出实际生活中相关的场景,既可以依照实际生活经验去操作实验,又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把实验中所掌握的规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比如,“纸锅烧水”实验,在实验进行前,多数学生认为纸会被点燃,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因此,多数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从而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通过实验证明纸锅不仅没有被点燃,而且锅内的水竟然被烧开了,学生对这一现象会有清晰深刻的印象,观察了水沸腾的现象,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结合课本知识,水的沸点100℃,纸的着火点一般在130~180℃之间,达不到纸的燃点,因此,纸不会燃烧,而水却能沸腾。这样通过物理实验联系了实际,增强了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三、通过实验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入探究。比如,在密度教学中,学生了解到,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通过气味可以鉴别两者,有色金属之间可以通过颜色鉴别,进而得到启发在鉴别其他事物时,类比于所学习的知识,从各个方面去考究实物的性质,得到近似正确的结论,在不断的应用这种方法中,形成正确的理念,遇事首先独立思考分析,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可以得出自己合理的看法,在依照客观事物本来的面目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启发自己,提高自己。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思维

物理是实验学科,实验直观地展示了课本的具体知识,能够使学生直观掌握知识。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程教授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学习习惯,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总结规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使用物理仪器,掌握相关原理与专业技能,加以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要保护电流表,测量元件的未知电阻时,电路接通后,要快速点触电流表的接头,确定大概的电流范围,从而选择正确的电流表量程,保护电流表,防止电流表仪器烧坏。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操作实验的能力,可以独立动手操作完成实验,打好基础,掌握好课本以外的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好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思维。

五、通过鼓励学生课外进行小实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中学课堂时间来说,时间毕竟有限,物理实验不可能都在课堂上进行,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材料易找、方便操作的物理小实验,因为实验的原理都是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实验过程就是对该物理知识的再学习,再现过程,由此达到知识升华,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一步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家庭中常见的鸡蛋就可以完成很多物理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上来剥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剥要容易多(热胀冷缩的性质);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干沙,点燃一团浸过酒精的棉花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存入了瓶中(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浮沉现象)。这些小实验、小制作,有着较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贴近生活,符合初中生好奇、好动、好问、好学的心理特征。通过这些小实验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与之形成一定的互补。由此,不但促进了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而且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应用,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视,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深入的原则,从深层次上深化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实验与教学相结合,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正确良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为国家培育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电流表鸡蛋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认识鸡和鸡蛋
直流小电流表校准方法的研究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