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2014-09-16 06:23李晓愈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

李晓愈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课堂上“满堂灌”,课下用“题海战术”狂轰烂炸,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激发。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形成了课堂上的“霸主”,学生只剩下了“听”和“记”。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也就不足为奇了。那么,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下面我就结合在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塑造“自我”激励学生,培养自信心

现代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要想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人生更精彩,就应该培养自信,勇于展现自我、推销自我。而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无疑是塑造自我的第一步。只有意识到课堂连接着未来,将课堂作为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学生才会焕发出极大的热情,逐渐由羞于发言转变到据理力争。从而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过渡到我要学,我要发言,我要展示“自我”。课堂也就自然而然地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而这种心智的开启要靠教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去唤醒。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接受知识的一种自然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如下方法。

1.在学新课前,鼓励学生查阅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作为前奏。新课的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如果导入设计得精彩,就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教学很快进入佳境。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让学生准备《水浒传》的知识卡片,林冲的经历,甚至是主题曲《好汉歌》的演唱。学生群情激昂,特别是唱主题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从而使学生收获了自信。

2.创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新的先导,它可以给人们的思想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激发人们大胆探索,鼓励人们勇于创新。例如,教学《春江花月夜》时,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诗朗诵和画面,使学生进入诗中的情境,感受意境美,触摸诗人的情绪。而后再让学生将诗改编为散文,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教学《雷雨》一课时,让学生排练成话剧,在挖掘学生表演天分的同时,人物的性格、矛盾冲突一目了然。

3.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好胜欲。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效率比平时高得多,即使对毫无兴趣的活动因热望取胜也会产生间接兴趣。因此,利用这一特点,我开展了各种竞赛。如背诵诗词比赛,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找出四个学生做评委,在背诵时间、准确率上作出要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他们找到了自身的进步和差距。

4.注重小组讨论,合作才能和谐。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为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学习创造和谐的环境。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形成小组内讨论、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总结的链条,引导学生从学习的竞争者向合作者转变。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在听取不同声音的同时培养学生谦虚广博的胸怀。友善、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求知欲在轻松主动的学习中得以激发。

三、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质疑,就能引导学生探究反思。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霸主”,扼制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这样师生之间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课堂气氛很难调动。首先,教师要态度和善、幽默、机智,学生便会如沐春风,思想活跃,并时常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其次,要淡化权威意识,乐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再次,要掌握发问技巧。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积极鼓励,逐步引导,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语文课堂迫切需要把足够的阅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尊重学生,共同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指导他们用创新的目光分析,不追求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应予以肯定和表扬。

例如,教学《边城》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翠翠或傩送,会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如果“我”是翠翠会向傩送大胆地表白,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有的说会找一个别人嫁了;如果“我”是傩送会带着翠翠一起走,或者会娶有碾坊做陪嫁的女子……从以上想法中不难看出学生思维的流动、跳跃。接着,我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社会环境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民风淳朴、人性友善,没有被现代文明浸染。又分析人物性格。最后得出结论:傩送只能远走他乡,翠翠只能空守渡船。这是由时代特点和人物性格决定的。学生带着深深的遗憾发出一片叹息。在叹息中他们明白了人的行为、思想是受环境制约的,思想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学生这种活跃的思维,反过来也激发了教师的灵感,使教学灵感与课堂相交辉映。

四、让学生拥有成就感

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情绪低落,有一部分是源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对学生大量地、不断地否定。我们说哪怕是小小的成就都会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因此,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我都会给予热切的关注。用眼神鼓励、赞许,用真诚的话语肯定,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用“老师期待你……”“你这样说我很高兴”这样的口气来提醒。学生的眼睛明亮了,笑容绽放了。每一个个体都得到了尊重,在尊重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让课堂与学生心灵对接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如果在语文课堂与学生的心灵世界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语文学习必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于是,我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有意识地联系他们的生活,解决困惑,放飞梦想,触及他们的心灵。如《荆轲刺秦王》一文讲荆轲的“士为知己者死”;《信陵君窃符救赵》涉及侯赢的大义,为困惑于讲哥们义气的男生辨明真正的“义”是做人的大道理。又如讲《项链》,马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陷入困境,又因抛弃幻想、投身劳动而走向成熟,彰显女性的魅力,让爱幻想的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时候,我会很自信地告诉学生:学习语文吧,它会使你的心灵丰盈起来,强健你的生命意识!

最后,我想说,如果教师肯将自己的心理积淀与学生共享,让它去温暖、照亮每一个渴求知识的心灵,那么课堂教学的艺术将是精彩的,课堂教学的成就将是出乎意料的,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将是澎湃激昂的,学生也必将是动感十足的。

(责编 田彩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