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影响的分析

2014-09-17 12:25刘培华袁俊兴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叶酸血浆维生素

王 浩 刘培华 袁俊兴

(石门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15300)

H型高血压是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10 µmol/L或以上的高血压。临床实践表明,Hcy水平升高者在正常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但在脑卒中患者中却达到40%左右,且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1]。脑梗死是内科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高复发、高死亡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了分析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我院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72例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72例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3~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5±8.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0±9.5)岁。所有患者的Hcy水平均在16 µmol/L以上,且均在30 d内未服用对Hcy代谢影响的药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他汀类或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与缩小斑块、扩张脑血管及改善脑循环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甲钴胺静脉注射治疗,1次/天,1.0毫克/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3 试验室检查与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的第2天、之后的第4周与第8周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剂量为3 mL,以检查患者的Hcy水平。另外再应用卒中量表(NIHSS)与Barthel(BI)指数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

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为(16.54±5.34)µ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5.93±8.15)µmol/L,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的对比(µmol/L)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与BI评分

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7.68±5.2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12±6.65)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I评分为(82.86±10.4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64±8.27)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与BI评分的对比(分)

3 讨论

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四碳含硫氨基酸,是一种蛋氨酸循环的代谢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能量代谢与多种需甲基化反应的中间产物。Hcy在体内可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代谢。①再甲基化:在蛋氨酸合成酶与维生素B12的共同作用下,Hcy与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蛋氨酸与四氢叶酸。②转硫化:通过胱硫醚β合成酶催化,从而转变成Hcy。王晶、刘晶晶等认为,Hcy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2]。Hcy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为:血管平滑肌内皮细胞不断增殖与扩散、血小板聚集与黏附、过氧化氢与氧自由基损伤动脉内膜且纤溶与凝血系统失衡、血管收缩功能出现障碍等。临床实践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而Hcy也是一种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子。陈朗郎、刘学成等认为,在H型高血压患者中,以出现动脉粥样软斑为主,而软斑的存在,则提示引发脑梗死的概率越高[3]。另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的血浆Hcy水平,并与脑卒中风险的增加有关。

Hcy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因子包括: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叶酸,其对酶的活性与Hcy代谢转化不造成影响。薛雨等认为,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叶酸之间呈负相关关系[4],因此可通过补充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叶酸来实现降低Hcy水平的目的,以起到对脑梗死治疗的目的。甲钴胺的作用机制是:能有效促进转硫途径与甲基化的代谢,以降低血浆Hcy水平,从而起到延缓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甲钴胺还能有效促进蛋白酶、脂肪及神经内核的代谢,并促进髓鞘脂质卵磷脂的合成,从而修复患者的受损神经、并改善神经组织的代谢与传递,最终实现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的目的[5]。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者甲钴胺静脉注射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且NIHSS与B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可见,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1]张志民,曾红莲,廖俊,等.H型高血压脑梗死与非H型高血压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11):1913-1914.

[2]王晶,刘晶晶,吴杨,等.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1):1856-1858.

[3]陈朗郎,刘学成.叶酸、维生素B6联合甲钴胺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4(13):41-42.

[4]薛雨.叶酸、甲钴胺对“H型”原发性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21-22.

[5]汪小荣,郭民旺,杨峰,等.甲钴胺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8):77-78.

猜你喜欢
叶酸血浆维生素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