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研究

2014-09-18 07:23武丽
关键词:多福贵妇太原

武丽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研究

武丽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

着重分析了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多元性、民族性、艺术性等特色,明确其体现出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文化美和传承了中国传统审美意境中含蓄美的审美意蕴,从而对现代服饰设计创新所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期提升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文化附加值。

太原多福寺;服饰艺术;审美意蕴;影响

一、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特征

对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的研究主要通过实地考察图像资料和文字资料,按照壁画图像的描绘顺序对贵妇服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 (图1)。大雄宝殿内明代壁画东西北三壁共出现妇女形象87人,东壁分布有44人,西壁描绘有30人,北壁仅绘有13人。根据其着装和佩饰,大概分为后妃、侍女两类。其中描绘有贵妇图像的共有20幅。壁画中所描绘的贵妇分别是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和姨母摩诃波阇波提、耶输陀罗妃等。其大多头戴金色凤冠,面容清秀,身着大袖礼袍,衣着飘带软如罗纱,质地柔软贴体,皱褶繁多,形象端庄清逸,装束趋于世俗化,展现了贵妇体型优美与独具一格的雍容风度,回眸间展现了皇家帝后荣华富贵的面貌。仔细观察画面,画匠运用纯熟的技巧和劲健的笔法,在处理衣纹组织方面体现出对人物肢体运动变化规律的掌握,线条的抑扬顿挫刻画出衣饰的真实感和艺术感,通过人们的审美想象,赋予其神的身份,完美的外表,表达了人们对神的喜爱和敬重。归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服饰造型体现多元性

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中的贵妇服饰样式繁多,无论是朝拜礼服还是日常装束,展现了古代千余年间服饰的多元美感 (图2)。如大袖衫宽身大袖,装饰精美;团衫左衽,延续了元代服饰特征;其身着的霞帔与元代披巾制中所描绘的长巾风带更为接近,可见其汲取了元代汉制仕女服饰的朝代特征;蔽膝均为圆弧舌形,边缘部分饰以荷叶边;裙裾曳地等服装样式依然受到元代仕女服饰的影响,以恢复唐代汉服为主,但同时有所发展和创新,主要发展变化体现在上下衣裙的比例上,其长度比例为上长下短,体现个性之美。因而反映了明代服饰既继承和发扬前朝传统服饰文化,又兼收、改造并融合了历代外来服饰文化,从而构成明代服饰美的多元性。

图2 北壁西半部六十八幅 《羅睺太子降生》

(二)服饰造型体现民族性

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中贵妇服装样式受到元代仕女服饰的影响,以恢复唐代汉服为主,但同时有所发展和创新。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服饰始终保持在 “宽衣”的范畴之中,即所谓的 “宽衣博带”。衣服和人体之间保持着宽大的空间,这使衣服在造型上变化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对服装的社会伦理功能的重视,我国传统服装对肌肤又进行着严密的包装和掩蔽,使服装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谨矜持的造型 (除了魏晋时期部分男装和盛唐时期的贵族女装)。[4]这既反映了中华民族衣冠服饰丰富多姿的特点,也反映了各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关系,展现了我国民族服饰观念、色彩意识和图案寓意,把中华民族热爱生活、装饰生活的传统意识集于一身,充分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和文化观念,彰显了明代服饰所具有的华丽之美的民族性。

(三)服饰造型体现艺术性

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的描绘,体现了画匠对艺术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解,能运用象征、美化、对比等艺术手段,具体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贵妇华美的服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和特点,令服饰具有鲜明的美学特征。在此壁画中描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而各个人物服饰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这一时代服饰的朴实美。诸如壁画中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和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的艺术形象非常经典,突出了美化人物的艺术感 (图3)。如壁画中贵妇的各种样式披帛、云肩,丰富多变的蔽膝,精美华丽的大袖衫,曳地飘逸的长裙等等,款型上显得雍容华贵。无论从贵妇服装款式、色彩搭配都讲究和谐,服装各部分比例也恰到好处,体现美的统一协调,构成了比例美;在饰品的装饰、服饰图案纹样等描绘上,都充分体现了高超的装饰手法,在金属饰品、珠串以及刺绣等装饰上采用沥粉贴金的手法,色彩的搭配得当,造型的变化合理,饰品、纹样疏密大小错落有致,达到了衬托出人物气质的艺术效果,增添了壁画中贵妇的形象动感和艺术魅力,提高了审美趣味和审美品位,充分体现了古人追求服饰美的艺术性。

图3 东壁第十六幅 《太子现大身光》

二、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审美文化意蕴

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虽表现的是佛传故事的图像内容,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亦从侧面折射出佛教和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即宗教信仰和世俗精神的融合过程,同时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传承传统文化,体现中国儒道思想的庄重美与神韵美

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所描绘的是佛传故事,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侧面折射出佛教和中国传统儒道文化融合的过程,而服饰文化亦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典章制度、社会规范、仪容礼节和伦理道德,历代都有明确的服饰制度,礼服与常服有很大的区别。常服体现的是变化丰富、时尚多样的多元美,而礼服相对固定不变,体现了庄重典雅,“文质彬彬”的规范美。[5]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以宫廷命妇的礼服为基本样式,不同的场景中贵妇的着装不同,并以此体现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反映了传统儒家礼仪思想的庄重美。此外,受到道家 “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道家所提倡的服饰境界是:“圣人被褐怀玉”,所谓被怀玉是指:内持珠玉,外着粗陋,是重视人的内在品质而忽略外在修饰的一种服饰美学思想。[6]因此,在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造型的描绘上体现出超凡脱俗、飘飘欲仙的气质风度,反映了传统道家自然思想的神韵美。

(二)体现意境的含蓄美,传承社会生活的自然美和象征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重视 “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我们知道神的服饰基本来自于现实,是世俗衣装的真实写照,中国传统服饰中大量美的元素都是从生活中感受、提炼并加以应用。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重视利用飘逸洒脱的款型、简洁明快的色彩、仿生概括的图案、自然随性的飘带、精美巧致的衣结等作为装饰,露中有透,透中有藏,透出温和含蓄之美,体现了一种高度综合、高度理想的美学观念,具有和谐浑圆的东方美学魅力,反映出源于现实生活的自然美。

《周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其所奠定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隐喻象征、直觉体悟等思维方式开启了中国美学的东方传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活水。[7]在传统的服饰上也常常运用具有象征寓意的装饰造型或装饰纹样,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所着的各式各样的云肩装饰、衫衣的精美缘边装饰所体现的吉祥寓意就是一例。壁画中服饰色彩的运用,具有 “别上下,明贵贱”的特点,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经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8]通过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引发联想,既拓宽了服饰美的欣赏角度,也加深了服饰美的内涵,更体现了借以服饰美创造浪漫想象的象征美。

三、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则体现了明代服饰多元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的特点。由于明代是距离现代较近的一个朝代,其服装对现代服饰创作的影响尤为显著,其现代服饰文化和着装理念融合了明代服饰元素,造就了现代服饰的缤纷多彩,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服装款式上,以直线裁剪为中心的我国服装文化体系造就了一种 “自然的”、“平面化的”服装形态,使布料在保持着原貌的同时,其最终造型也依赖于人体的支撑,这充分尊重人的存在,强调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9]二是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中贵妇服饰的色彩运用大胆鲜亮,遵循了色彩调和与对比的原则,通过冷与暖、色相和纯度对比关系,表现温柔和谐、鲜艳明快的色调,极具色彩感染力,这对现代人的服装色彩审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是壁画贵妇所着服装的描绘精细无比,其短衫、裙裾、礼袍、长衫,质地柔软贴体,衣着飘带的质感表现软如罗纱,皱褶繁多,体现了明代主要采用绩罗绸缎等面料的悬垂感、光泽感、清透感。而现代服装面料则在前代服装面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造就出了更加适合现代服装需求的面料;四是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丰富多样,如东壁第三幅 《腋下生子》画面上的摩耶夫人梳高髻,戴凤冠,以凤钗,凤鸟、黄金、珍珠、翡翠饰之;圆圈黄金耳錣、金色环形项圈,整个搭配富丽堂皇,彰显了明代服饰的高贵华丽。其中的珍珠、玛瑙、翡翠、金银、玉器等为明代饰品主要类型,其造型设计与搭配,对现代服饰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我们在现代配饰设计上运用动静、疏密、多少、明暗的设计变化,使其成为艺术设计上构成原理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的典范;五是在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贵妇所着大袖衫、缘边、披帛、鞋履上都绣有精美华丽的图案,反映出中国刺绣传承了数千年的之后,在明代达到了巅峰,大量的刺绣题材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图案。如今,在服装设计中的大团花设计和描绘花样、文秀设计等都有着明代服饰的影子。设计中通过运用了大量的印花图案,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可表达出设计意图,突出了在现代服饰设计运用中图案古为今用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传统装饰语言在现代服装设计中造型求合、工艺求简、材料求繁、色彩求新、纹样求变、装饰休闲的原则。[10]

综上所述,关于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造型艺术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美术史、服装史、佛教礼仪制度等相关领域。其体现的服饰艺术特点与现实生活、历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太原多福寺大雄宝殿明代壁画贵妇服饰艺术进行研究,体现出明代妇女服饰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服饰在具体形制、色彩、用途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从而体现了明代妇女服饰继承了其前朝服饰的一些特点,并有独特创新之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成就了中国独特的服饰审美取向。通过进一步分析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中贵妇服饰的特点,与同时期服饰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壁画描绘给我们留传下的不仅仅是神化传说故事,其中所描绘出的精美服饰艺术折射出画匠对生活中的美的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这对我们现代设计是一个重要启示。因此,不论是哪个朝代,哪个民族,服饰的款型、色彩所体现的形式美其实都是人类长期在社会生活和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体现。

因此,汲取传统服饰的精髓,借鉴、继承、改良、发展并赋予它新的形式、新的变化,从而引导我们设计的创新理念。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服饰艺术,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继承民族特色和发扬传统美有着非常重要的美学意义。

[1]柴泽俊.山西寺观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102-110.

[2]夏惠英.太原崛(山围)山多福寺的明代壁画及艺术特色研究[J].北京:古建园林技术,2012(4):53-54.

[3]邢莉莉.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4]李当岐.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J].装饰,2005(10):24-27.

[5]高阳.敦煌壁画中吉祥天女的服饰与中国传统服饰审美文化[J].敦煌研究,2005(6):60-64.

[6]李彦.道家美学思想对当代服饰的指导意义[J].美苑,2012(4):103-105.

[7]刁生虎.《周易》: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J].周易研究,2006(3):61-69.

[8]张鹏飞.论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4):8-11.

[9]李晓兵.我国传统服饰艺术的现代价值[J].丝绸,2007(1):59-60.

[10]胡丽莎.从衣袖的装饰语言看传统服饰创新 [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07.

(编辑:佘小宁)

A Study on Dowager Garment Art of Ming Dynasty Fresco in Duofu Tempke of Taiyuan

WU Li
(College of Horticulture,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gu Shanxi 030801,Chin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ing Dynasty ladies dress diversity,nationality,artistic features shown in the Taiyuan Duo fu temple murals.It inherits the aesthetic implication of implicit beauty,reflects the cultural beau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ostumes,influencing the modern dress design and improving the modern fashion design in cultural flavor.

Taiyuan Duofu temple;Clothing art;Aesthetic implication;Effect

J229

A

1671-816X(2014)02-0151-04

太原多福寺是国务院第六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大雄宝殿所存明代壁画,是山西古代寺观壁画艺术的重要遗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受到了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史学家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彩塑和壁画绘画的层面研究上,而对壁画中人物服饰的研究,没有给与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柴泽俊先生编著的 《山西寺观壁画》一书,系统记录了山西古代寺观壁画现状。在书中第四部分对太原市多福寺大雄宝殿明代壁画进行了实地测量,详尽介绍了壁画内容、面积,并简要分析了艺术特点,[1]但对壁画中人物服饰样式未深入探究;夏惠英女士曾发表 《太原崛 (山围)山多福寺的明代壁画及艺术特色研究》一文,重点在研究雕塑,[2]未对壁画人物服饰进行探讨;邢莉莉的 《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中对壁画的构图、布局、人物关系的描绘上做了深入研究和比较,[3]但也未对壁画人物服装样式进行深入研究。所以,对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中贵妇服饰艺术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实地考察,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对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做了仔细观察和分析,得出此处84幅明代沥粉贴金彩绘佛传故事壁画中,有20幅画面中描绘体现了古代贵妇服饰,再现了明代服饰的多样性面貌,从而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服饰的艺术文化内涵与审美文化意蕴,深入研究其服饰艺术对于传承发扬传统服饰文化和民族服饰特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壁画中的贵妇服装样式进行实地考察,对贵妇服装样式的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尝试考辨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装样式的种类和特点,并由促此进人们对其艺术、历史、文化价值的追索。

2013-10-18

武丽 (1982-),女 (汉),山西太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艺术学方面的研究。

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12YSKX01)

猜你喜欢
多福贵妇太原
床底的树洞
太原清廉地图
人造太原
除夜太原寒甚
多福
欣赏
欣赏
贵妇级保养,到底“贵”在哪?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
遗落在伦盖提草原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