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4-09-18 13:08王宝全
吉林农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水稻

摘要: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都有可能造成植株发育不良,或者结穗受影响而造成减产,所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提高苗势,增强抗病能力,一旦发现有病害发生的苗头,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本文主要分析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并给出了防治办法。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赤霉菌

中图分类号:S435.11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82-1

1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1.1病原

水稻恶苗病的病原菌是赤霉菌,此菌的分生孢子有大小两种类型,孢子大量聚集时,形成淡红色或粉红色菌团,病原菌会产生毒素,而使稻苗发病。水稻从秧苗到抽穗,都有可能发生恶苗病,秧苗期或生育苗发生病害,植株很快就会枯死,发病植株一般秧苗会徒长,但多数不结穗,结穗的也只是些小穗,谷粒少而小,在我国多数地方称染病水稻为“公稻子”,对产量有严重的影响。

1.2症状

此病又称徒长病,在我国大部分水稻产区均有发生过。苗期发病水稻,植株的节间会变得很长,长得细细的,颜色较淡,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一般发病的植株抽穗都较早,但穗小粒少,多数为不实粒,植株病死后表面分有浅红色或粉红色的粉状霉物,病粒谷壳的内外颖合缝外,着生有浅红色霉层。稻秆内也会生有白色霉物,后变成粉红色。

1.3 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主要由病菌引起,赤霉菌主要寄生在种子或稻草上,在谷粒和稻草上越冬,第二年如果使用了带菌的种子或稻草,病菌就会从秧苗的芽鞘或伤口侵入,进而导致秧苗带病,在移栽过程中,这些带菌的秧苗就会使大田大面积发病,而在水稻抽穗开花时候,大量繁殖的病菌又会随着风雨传播到水稻的花器上,使新结出的谷粒和稻草再次染病,形成循环侵染。在收获时,如果正常的水稻与染病的水稻混收,也可能进行二次传播。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一般籼稻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晚播发病重于早稻。

1.4 发病因素

1.4.1品种与发病关系 实践证明,水稻的不同品种对于恶苗病的抵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有些品系十分易感此病,而有些品种抗性较强,所以在品种选择上要尽可能选用抗病力较强的优良品种。

1.4.2栽培与发病关系 由于该病的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在水稻种子表面或以菌丝体在种子内部越冬,一般情况下,菌丝体在种子或稻草上能生成子囊壳,在干燥的情况下,这些病菌都能安全越冬,在第二年条件适合时就会发病,所以即便种子无病菌,如果育种时使用了带有病菌的病草作覆盖,也常常会引起发病。现在多采用机械播种或插秧,常使种子或根苗受伤,病菌的分生孢子便会从伤口侵入,引发侵染而发病。

1.4.3气候与发病关系 水稻恶苗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在25℃~ 30℃之间,高于40℃或低2℃于都不能生长。侵害寄主以35℃最适宜,31℃最易引起稻株徒长,所以当遇到这样温度条件时,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严重病害。

2防治方法

2.1 种子处理

由于此病害主要传播方式是种子传播,所以防治的重点主要从种子处理入手,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选用无病的种子留种,这是比较可靠而最有效的方法。在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现在浸种剂种类很多,多数药剂都能对寄宿在种子表面或谷壳上的细菌有效杀灭,常用的有石灰水、福尔马林、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及恶霉灵胶悬剂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选用,浸种时间和方式也因所选药剂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用石灰水,要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温度15℃~20℃时要浸3天,25℃时要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15厘米,避免直射光。用35%恶霉灵胶悬剂200~250倍液浸种,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2,温度16℃~18℃浸种3~5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带药直播或催芽。在浸种过程中,药液面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使用,以保证闷死病菌。也可用8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早稻浸24小时,晚稻浸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防效98%。必要时也可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

2.2加强栽培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是有效防治水稻各种病害的根本措施,及时播种,科学移栽,保证秧苗移栽后充足的水肥供应,促进植株的根系发育,壮苗促苗,提高苗势,强壮的秧苗不仅能抗倒伏,抗病害,而且为高产丰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催芽这个环节上,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在移栽起秧时要尽可能避免损根。插秧时要注意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保证秧苗的成活及正常缓苗。

2.3 妥善处理田间杂物

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妥善处理病稻草,不能随便乱扔,也不能堆放在田边地头,不能作种子催芽的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可集中高温堆沤,严重的可火烧。 田间的一些杂物在处理时一定就近进行处理,不要带到邻近的田块,避免病菌的扩散传播。

2.4 增施生物肥

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青枯立克50毫升+80%乙蒜素5克,对水15公斤喷雾,5~7天1次,连喷2次。 同时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可以在喷雾时加叶面肥。

作者简介:王宝全,本科学历, 柳河县孤山子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稻
水稻和菊花
什么是海水稻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中国“水稻之父”的别样人生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一季水稻
水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