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2014-09-18 16:10冯家中
吉林农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防止措施玉米

摘要:玉米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会给玉米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主要阐述了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包括种植密度不合理、施肥方法不当、田间管理措施不当等因素,并提出了防止玉米倒伏的措施。

关键词:玉米;倒伏;原因;防止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85-1

1 玉米倒伏概述

1.1 玉米倒伏的概念

玉米倒伏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因风雨或管理不当使玉米植株倾斜甚至茎秆节间折断的一种生产灾害。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上升,玉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着玉米生产。

1.2 玉米倒伏的种类

玉米倒伏一般分为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三种类型。其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茎倒折,其次是根倒伏,再次是茎倒伏。

根倒伏即玉米植株不弯不折,植株的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发生改变。根倒伏多发生在玉米生长拔节以后,因狂风暴雨或灌水后遇大风而引起,是植株根系发育不良的一种表现。

茎倒伏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而植株的中上部分发生弯曲的现象。茎倒伏多发生在密度过大的地块或茎秆韧性好的品种上。

茎倒折即玉米植株根系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不变,茎秆又不弯曲,从茎的某一节间折倒。一般发生在抽雄前。

2 玉米倒伏的原因

2.1 种植密度不合理

种植方式与田间管理不合理,目前,育种目标是提高密度,追求高产,促进早熟。重点是掌握合理密植,密植品种的推广,部分农民有惜苗爱苗的习惯,机播后少间苗或不间苗,造成玉米田密度过大,这样就造成了植株间争肥争水,秸秆细弱,节间拉长,穗位增高,遇见大风大雨,造成倒伏。有的农民购买玉米品种不认真咨询技术员,不看品种说明,随意种植,将稀植品种种成密植,这样也增加了倒伏的潜在危机。

2.2 施肥、灌水不合理

如氮、磷、钾三要素配合不当,组织发育不好,苗期受涝,拔节前后肥水攻得过急或中后期灌水后遇大风等都会造成玉米倒伏。当施底肥时,不施钾肥或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过多时,会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遭遇暴风雨时玉米易发生倒伏。另外,农民为了省时省工播种时施肥多,如苗期雨水多,就会造成茎叶徒长,穗位提高,茎秆柔嫩脆弱,中后期脱肥早衰,玉米抗到能力就会减弱,如遇雨水大风,就会引起倒伏。

2.3病虫害因素

玉米病虫害也是引起倒伏的重要因素。影响玉米倒伏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玉米螟幼虫一般钻到茎秆内部,蛀空茎秆,破坏输导组织,遇到风雨天气极易发生茎秆倒折;影响玉米倒伏的病害主要为茎腐病,茎腐病侵染玉米茎秆后,茎秆硬度、茎秆解剖学特征以及韧皮组织的化学成分都有所改变,使茎秆组织变得软弱甚至腐烂,造成茎秆倒折。

2.4遭受暴风雨影响

在玉米生长期间里,一般是有大风之前下透雨造成玉米倒伏或是大风和大雨同时进行造成玉米倒伏。

3 防止玉米倒伏的有效措施

3.1 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品种是预防玉米发生倒伏的关键。有些品种的植株过高,穗位过高或次生根少,容易造成倒伏。

3.2 合理密植

通过适当密植可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对减轻倒伏很有益处。如果密度过高,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受到遏制,营养物质合成减弱,细胞伸长,植株高而细弱,节间长,机械组织不发达而造成倒伏,从而影响产量。

3.3 播前晒种、拌种

玉米播种前,晒种2~3天,不但可以有效地杀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而且具有激活种子酶活性的作用,降低种子的含水量,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从而使幼苗健壮,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和发根能力,从而提高玉米的抗倒能力。

3.4采取化控措施,合理喷施玉米健壮素

在玉米上合理喷施健壮素,可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在玉米生长6~7叶期化控,能促进根系发育,使穗位以下节间缩短,控制株高,降低穗位,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因此,对茎秆偏高、密度偏大的品种和地块,一定要在6~7叶期及时进行化控,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控制穗位下部间的长度,降低株高、穗位高,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

3.7细耙镇压,中耕培土

用旋耕机或深犁整地田块,整地后应及时细耙镇压,达到上虚下实的效果,不仅有利于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而且有利于抗旱,确保一播全苗。玉米拔节后,可结合中耕除草,对玉米根部培土,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参考文献

[1] 田保明,杨光圣,曹刚强,等.农作物倒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63-167.

[2] 田保明,杨光圣.农作物倒伏及其评价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2):235-239.

[3] 唐海涛,田玉秀,张彪.西南丘陵山区玉米杂交种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8(10):106-107.

[4] 王群瑛,胡昌浩.玉米茎秆抗倒特性的解剖研究[J].作物学报,1991,17(1):70-75.

[5] 张继余,刘姝,宋朝玉.玉米倒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2009,(11):119-121.

作者简介:冯家中,中专学历,公主岭市环岭乡农业站,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止措施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刍议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起因及防裂措施
北方园林树种常见自然灾害及其防止措施分析
关于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成因及防治效果分析
最饱满的玉米
七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