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必做解答题——解析几何

2014-09-18 19:22赵攀峰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原点切线交点

赵攀峰

1 利用函数思想破解解析几何问题

( )必做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 + =1(a>b>0)的上顶点到焦点的距离为2,离心率为 .

(1)求a,b的值.

(2)设P是椭圆C长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斜率为k的直线l交椭圆C于A,B两点.

①若k=1,求△OAB面积的最大值;

②若PA2+PB2的值与点P的位置无关,求k的值.

破解思路 第(2)问的第1小题直接设出直线方程为y=x-m,将△OAB的面积用参数m表示,即建立关于参数m的目标函数,此时可用换元法结合二次函数求最值,也可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第2小题同样是将PA2+PB2表示为关于m的目标函数,因其取值与点P的位置无关,故目标函数中参数m的系数应为0,由此可解得k的值.

精妙解法 (1)由题设可知a=2,e= = ,所以c= ,故b=1. 因此,a=2,b=1.

(2)由(1)可得,椭圆C的方程为 +y2=1. 设点P(m,0)(-2≤m≤2),点A(x1,y1),点B(x2,y2).

①若k=1,则直线l的方程为y=x-m. 联立直线l与椭圆C的方程,即y=x-m, +y2=1.将y消去,化简可得 x2-2mx+m2-1=0. 从而有,x1+x2= ,x1·x2= ,S△OAB= ·m·y -y = ·mx1-x2= ·m· . 因此,(S )2= (5-m2)×m2≤ · =1. 又-2≤m≤2,即m2∈[0,4]. 所以,当5-m2=m2,即m2= ,m=± 时,S△OAB取得最大值1.

②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 将直线l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即y=k(x-m), 摇 +y2=1.将y消去,化简可得(1+4k2)x2-8mk2x+4(k2m2-1)=0,解此方程,可得x1+x2= ,x1·x2= . 所以,PA2+PB2=(x1-m)2+y +(x2-m)2+y = (x +x )-2m(x1+x2)+2m2+2= ( 鄢). 因为PA2+PB2的值与点P的位置无关,即( 鄢)式取值与m无关,所以有-8k4-6k2+2=0,解得k=± . 所以,k的值为± .

极速突击 备考时要重点掌握“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技巧,以此简化数学运算,从而达到直接、快速、准确的解题效果.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设直线y=kx+b与圆锥曲线F(x,y)=0的交点为A(x1,y1),B(x2,y2).

第二步,联立F(x,y)=0,y=kx+b消y得x的方程ax2+bx+c=0(或消x得y的方程ay2+by+c=0).

第三步,根据韦达定理得x1+x2= - ,x1x2= .

第四步,应用违达定理,解决弦长、中点等问题,

(1)弦长公式AB= · ,或者是AB= ;

(2)中点公式,线段AB的中点坐标是 , +b.

( )必做2 如图1,已知椭圆E: + =1(a>b>0)的离心率是 ,P1,P2是椭圆E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2位于P1右侧),点F是椭圆E的右焦点. 点Q是x轴上位于P2右侧的一点,且满足 + = =2.

(1)求椭圆E的方程以及点Q的坐标.

(2)过点Q的动直线l交椭圆E于A,B两点,连结AF并延长交椭圆于点C,连结BF并延长交椭圆于点D.

①求证:B,C关于x轴对称;

②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

图1

破解思路 对于第(1)问,先将条件 + = 坐标化,再结合FQ=1及椭圆离心率求得椭圆的方程. 对于第(2)问的第1小题,设出B,C的坐标,先求得B关于x轴的对称点B1,证B1与C重合;第2小题先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2,再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用m的关系式表示,运用换元法、构造函数,运用导数考察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大值,进而求得直线l的方程.

精妙解法 (1)设点F(c,0),Q(x,0)(x>a). 由 + = =2,可得 + = ,解得x= .

依题意,FQ=1,即 -c= =1.

又 = ,b2=a2-c2,所以a= ,b=c=1.

故椭圆的方程是 +y2=1,点Q的坐标是(2,0).

(2)①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2,代入椭圆E的方程可得(2+m2)y2+4my+2=0,依题意,Δ=(4m)2-8(2+m2)=8(m2-2)>0,m2>2.

此时,若设A(x1,y1),B(x2,y2),则y1+y2=- ,y ·y = . ( 鄢)

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1(x2,-y ),则A,F,B1三点共线等价于

= 圳 + =0 圳 =0,

由( 鄢)可知上述关系成立.

因此,点C即是点B1,这说明B,C关于x轴对称.

②由①得B,C关于x轴对称,同理, A,D关于x轴对称.

所以四边形ABCD是一个等腰梯形,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

S=x1-x2·(y +y )=m·y -y ·y +y = =8 · .

设t= (t>0),则m2=t2+2,S(t)=8 · . 求导可得S′=-8 · ,令S′=0,可得t2=3+ .

由于S(t)在(0, )上单调递增,在( ,+∞)上单调递减,故当t2=3+ ,即m2=5+ 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S取得最大值.

此时,可得直线l的方程是x= ± y+2.

( )必做3 如图2,过抛物线C1:y= x2-2的顶点A作两条斜率之积为-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两点P,Q,直线PQ(PQ与x轴不垂直)与椭圆C2: +x2=1相交于点M,N.endprint

图2

(1)若直线PQ与y轴交于T(0,t),求t的值;

(2)若PQ,AM,AN的斜率分别为k,k1,k2,且k>0,求 - - 的最小值.

破解思路 第(1)问利用设而不求的方法得到直线PQ的方程,进而得t的值;求解第(2)问的第一直觉是将 - - 中的三个变量减少到只有一个变量,由于k1,k2随k的变化而变化,故将 + 用k来表示,即所求式变为只含k的函数.

精妙解法 (1)因为点P,Q在抛物线C1:y= x2-2上,所以可设其坐标为Pm, -2,Qn, -2. 由题意知A(0,-2),所以k = = ,k = = . 由题意得 = - ,即mn=-4. 又易知k = (m+n),所以得直线PQ的方程为:y- -2= (m+n)(x-m),令x=0得y=t= -2+ (m+n)(-m)=-2- mn=-1,即所求t的值为-1.

(2)设M(x ,y ),N(x ,y ),由题意k= (m+n),又由(1)可知PQ过点(0,-1),所以PQ的方程可写成y= (m+n)x-1=kx-1,代入椭圆方程C2: +x2=1得(4+k2)x2-2kx-3=0,x1+x2= ,x1x2= ,从而可得 + = + = + = = =-k. 又k>0,从而 - - = +k≥2(当且仅当k=1时等号成立),即当k=1时,得m+n=4,mn=-4,解得m=2-2 ,或n=2+2 , - - =2.

金刊提醒

对于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和范围问题,一般可用建立目标函数的方法解决之.若能把所求参数表示成某一个变量的函数,则问题就可归为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或值域).

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所涉及的量“照理”应是一个变量,即这个量应随某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若它真的是一个定值,则它“恰巧”与这个量的变化无关;所以我们只须“装腔作势”地把它表示成关于这个变量的函数,化简以后必可得这个函数为常数,从而问题也得到解决.

2 利用方程思想破解解析几何问题

( )必做1 已知曲线C 是以原点O为中心,F ,F 为左、右焦点的椭圆,曲线C 是以O为顶点、F 为焦点的抛物线,A是曲线C 和曲线C 的交点且∠AF F 为钝角,若AF = ,AF = .

(1)求曲线C 和C 所在的椭圆和抛物线的方程.

(2)过F 作一条与x轴不垂直的直线l,与曲线C 交于点B,E,与曲线C 交于点C,D,若G为CD的中点,H为BE的中点,那么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 根据椭圆和抛物线的定义结合图象得到曲线方程,注意∠AF F 为钝角这个条件.对于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我们可以用特殊位置尝试是否为定值,以及该定值为多少,以确定证明的方向,将线段的长度用弦长公式表示出来,注意式子中分子、分母的“齐次”性,以便方程联立,将韦达定理代入化简.

精妙解法 (1)由AF +AF = + =6,即有2a=6,解得a=3.

设A(x,y),F (-c,0),F (c,0),则有AF = ,即(x+c)2+y2= 2①.

同理,由AF = ,得(x-c)2+y2= 2②.

则由①-②可得:xc= ③,而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F =x+c= ④.

由③④可解得x=1,c= 或x= ,c=1, 但∠AF F 是钝角,故x= ,c=1.

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 + =1,抛物线方程为y2=4x.

(2)设B(x ,y ),E(x ,y ),C(x ,y ),D(x ,y ),直线方程为y=k(x-1)且k≠0.

由y=k(x-1), + =1消去x整理可得:(9k2+8)y2+16ky-64k2=0,

所以,由韦达定理可得:y +y = - ,y y = .

由y=k(x-1),y2=4x消去x整理可得:ky2-4y-4k=0,

所以,由韦达定理可得:y +y = ,y3y4=-4.

= = = = =3, 故 =3,即定值为3.

另解:由已知可得GF 摇=CF 摇-CG 摇=(x +1)- = ,

且HF 摇=BF 摇- BE 摇=3- x 摇- = · .

将以上各值代入得 = =3.

( )必做2 已知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点F(1,0)是它的一个焦点,直线l过点F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 · = .

(1)求椭圆C的方程;

(2)是否存在直线l,使得在椭圆C的右准线上可以找到一点P,满足△ABP为正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 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处处体现函数方程思想,本题第(1)问直接利用相应关系求解即可. 在处理△ABP为正三角形时,注意转化与化归,将“角度”与“长度”有效结合,建立方程求解,利用方程的解的个数来反映直线的条数. 同时直线与方程联立,将韦达定理与“长度”方程有效结合起来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但是注意别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另外,在练习时也可以将“等边三角形”变为“等腰三角形”.

精妙解法 (1)设椭圆C的方程为: + =1(a>b>0),则a2-b2=1①.

因为当l垂直于x轴时,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 和1,- ,

所以 · =1, ·1,- =1- ,则1- = ,即a2=6b4 ②.

由①②消去a,得6b4-b2-1=0,所以b2= 或b2=- (舍去).

当b2= 时,a2= . 因此,椭圆C的方程为 +2y2=1.endprint

(2)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直线l.

①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由(1)的解答可知AB= = ,焦点F到右准线的距离为d= -c= ,此时不满足d= AB. 因此,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不满足.

②当直线l不垂直于x轴时,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1).

联立y=k(x-1), +2y2=1 圯(6k2+2)x2-12k2x+6k2-3=0.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 ,y )和(x ,y ),则x +x = ,x x = .

由此可得AB= x -x =

=

= . 摇

又设AB的中点为M,则x = = .

当△ABP为正三角形时,直线MP的斜率为k =- ,因为x = ,

所以MP= x -x = · - = · .

当△ABP为正三角形时,MP= AB,即 · = · ,解得k2=1,k=±1.

因此,满足条件的直线l存在,且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y-1=0.

金刊提醒

对定值问题的解题步骤可归纳为:一选,二求,三定值.具体操作程序如下:一选,选择参变量.需要证明为定值的量“照理”应该是变量,它应该随某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可选择这个量为参变量(有时可选择两个参变量,然后由其他辅助条件消去其中一个).二求,求出目标函数或目标方程,把需要证明为定值的量表示成关于上述参变量的函数或方程.三定值:化简函数解析式或求解相关方程得到定值.由题目的结论可知要证明为定值的量必与参变量的大小无关,故求出的函数必为常数函数,所以只需对上述函数的解析式进行必要的化简即可得到定值,如必做1.

3 利用不等式知识破解解析几何问题

( )必做1 已知动点P与双曲线 - =1的两个焦点F ,F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且cos∠F PF 的最小值为- .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2)若已知D(0,3),M,N在动点P的轨迹上且 =λ ,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破解思路 第(1)问利用椭圆中的焦点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建立不等式求解. 第(2)问由向量之间的联系,找到对应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得出λ与k的等量关系,由k的取值范围,建立不等式求出λ的取值范围.

精妙解法 (1)双曲线的焦点的坐标为F (- ,0),F ( ,0),则有F F =2 ,设PF +PF =2a.

在△F1PF2中,可得cos∠F PF = = -1. 由cos∠F PF 有最小值,故4a2-20>0,而PF PF ≤ 2=a2.

故有cos∠F PF ≥ -1= - ,解得a2=9.

故点P的轨迹是以F ,F 为焦点,长轴长为6的椭圆,a2=9,c= ,b2=4,故椭圆方程为 + =1.

(2)当直线AB的斜率存在时,设AB的方程为y=kx+3,M(x ,y ),N(x ,y ),

则由y=kx+3,4x2+9y2=36消去y可得:(9k2+4)x2+54kx+45=0.

由 驻=b2-4ac=(54k)2-4×45(9k2+4)>0,解得:k2 > .

又x +x = ,x x = , =λ ,则有x =λx ,y -3=λ(y -3),

所以x +x =(λ+1)x ,x x =λx ,即x x = · 2= ,整理可得: = +9.

因为k2> ,所以0< < ,所以9< +9< .

所以9< < ,即 <λ<5且λ≠1.

而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λ= 或λ=5.

综上所述,λ∈ ,1∪(1,5].

极速突击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题目中存在的不等关系求出取值范围,一般根据方程联立有解得 驻≥0,以及题目中给定的条件. 在解析几何中,几何的关系是最为直接的,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联系.同时要真正掌握变量消参的思想,使得在变量较多的情况下,清晰转化.

金刊提醒

要探求某一参变量的取值范围时,我们只须得到这个参变量应满足的目标不等式,再解这个目标不等式即可,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这个道理!但在具体操作时,其思考方法与目标函数法相同,最后选择目标不等式法还是目标函数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4 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 )必做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点B在直线l:x=- 上运动,过点B与l垂直的直线和AB的中垂线相交于点M.

(1)求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

(2)设点P是轨迹E上的动点,点R,N在y轴上,圆C:x=1+cosθ,y=sinθ(θ为参数)内切于△PRN,求△PRN的面积的最小值.

破题思路 (1)利用定义求出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2)由直线与圆相切的条件得到两个相似的方程,运用方程的相关理论和基本不等式得到面积的最小值.

精妙解法 (1)设点M的坐标为(x,y),由题设知,MB=MA. 所以动点M的轨迹E是以A ,0为焦点,l:x=- 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2=2x.

(2)设P(x0,y0),R(0,b),N(0,c),且b>c,故直线PR的方程为(y0-b)x-x0y+x0b=0.

由x=1+cosθ,y=sinθ消去参数θ,得(x-1)2+y2=1. 摇

由题设知,圆心(1,0)到直线PR的距离为1,即 =1.

注意到x0>2,化简上式,得(x0-2)·b2+2y0b-x0=0,同理可得(x0-2)c2+2y0c-x0=0.endprint

由上可知,b,c为方程(x0-2)x2+2y0x-x0=0的两根,根据求根公式,可得b-c= = .

故△PRN的面积为

S= (b-c)x0= =(x0-2)+ +4≥2 +4=8,当且仅当x0=4时等号成立.此时点P的坐标为(4,2 )或(4,-2 ).

综上所述,当点P的坐标为(4,2 )或(4,-2 )时,△PRN的面积取最小值8. 摇

( )必做2 设椭圆E: + =1(a>b>0)过M(2, ),N( ,1)两点,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E的方程;

(2)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 ?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并求AB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 对于第(2)问,可以先通过特殊情况(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将圆的方程解出,此时可得切线与圆的交点分别为(r,r),(r,-r),即为A,B两点,然后迅速解出r2= ,之后在明确圆的情况下,再证明对于一般情况下是否能满足:切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A,B,使 ⊥ . 这两点在明确了圆的方程之后不难“验证”.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早早明确了目标”.

精妙解法 (1)因为椭圆E: + =1(a>b>0)过M(2, ),N( ,1)两点,所以 + =1, + =1,解得 = , = ,所以a2=8,b2=4,椭圆E的方程为 + =1.

(2)假设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x ,y ),B(x ,y ),且 ⊥ . 设该圆的切线方程为y=kx+m,联立可得y=kx+m, + =1,即x2+2(kx+m)2=8,即(1+2k2)x2+4kmx+2m2-8=0,则x +x = - ,x x = .

驻=16k2m2-4(1+2k2)(2m2-8)=8(8k2-m2+4)>0,即8k2-m2+4>0.

y y =(kx1+m)(kx2+m)=k2x1x2+km·(x1+x2)+m2=k2· - +m2= .

要使 ⊥ ,需使x1x2+y y =0,即 + =0,所以3m2-8k2-8=0,所以k2= ≥0.

又8k2-m2+4>0,所以m2>2,3m2≥8,所以m2≥ ,即m≥ 或m≤- .

因为直线y=kx+m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所以圆的半径为r= ,r2= = = ,r= ,所求的圆为x2+y2= ,此时圆的切线y=kx+m都满足 ⊥ .

而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x=± 与椭圆 + =1的两个交点为 ,± 或- ,± ,满足 ⊥ .

综上,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x2+y2= ,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 .

所以(x -x )2=(x +x )2-4x x =- 2-4· = ,所以AB= = .

当k≠0时,由此可得AB= ,因为4k2+ +4≥8,所以0< ≤ ,所以 < 1+ ≤12,

所以

当k=0时,AB= .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 ,± 或- ,± ,所以此时AB= .

综上,AB的取值范围为 ≤AB≤2 ,即AB∈ ,2 .

极速突击 本题属于探究型问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待定系数法求方程的方法,运用解方程组法研究有关参数问题以及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此题充分说明“圆”与“椭圆”处理方式的区别,圆是“数形结合的精灵”,椭圆是“代数方法(坐标)研究几何问题的载体”!两者在高考中是有明确体现的,用“圆”来考“数形结合”,椭圆来考“方程运算”.

金刊提醒

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直线、圆、圆锥曲线,常见题型有:(1)探求动点的轨迹(曲线方程)问题;(2)求参数取值范围或最值的综合问题;(3)有关定值、定点等的证明问题. 解析法的主要思想方法:将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用方程的观点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主要解题步骤:设、联、消、韦、转、求.

由上可知,b,c为方程(x0-2)x2+2y0x-x0=0的两根,根据求根公式,可得b-c= = .

故△PRN的面积为

S= (b-c)x0= =(x0-2)+ +4≥2 +4=8,当且仅当x0=4时等号成立.此时点P的坐标为(4,2 )或(4,-2 ).

综上所述,当点P的坐标为(4,2 )或(4,-2 )时,△PRN的面积取最小值8. 摇

( )必做2 设椭圆E: + =1(a>b>0)过M(2, ),N( ,1)两点,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E的方程;

(2)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 ?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并求AB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 对于第(2)问,可以先通过特殊情况(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将圆的方程解出,此时可得切线与圆的交点分别为(r,r),(r,-r),即为A,B两点,然后迅速解出r2= ,之后在明确圆的情况下,再证明对于一般情况下是否能满足:切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A,B,使 ⊥ . 这两点在明确了圆的方程之后不难“验证”.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早早明确了目标”.

精妙解法 (1)因为椭圆E: + =1(a>b>0)过M(2, ),N( ,1)两点,所以 + =1, + =1,解得 = , = ,所以a2=8,b2=4,椭圆E的方程为 + =1.

(2)假设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x ,y ),B(x ,y ),且 ⊥ . 设该圆的切线方程为y=kx+m,联立可得y=kx+m, + =1,即x2+2(kx+m)2=8,即(1+2k2)x2+4kmx+2m2-8=0,则x +x = - ,x x = .

驻=16k2m2-4(1+2k2)(2m2-8)=8(8k2-m2+4)>0,即8k2-m2+4>0.

y y =(kx1+m)(kx2+m)=k2x1x2+km·(x1+x2)+m2=k2· - +m2= .

要使 ⊥ ,需使x1x2+y y =0,即 + =0,所以3m2-8k2-8=0,所以k2= ≥0.

又8k2-m2+4>0,所以m2>2,3m2≥8,所以m2≥ ,即m≥ 或m≤- .

因为直线y=kx+m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所以圆的半径为r= ,r2= = = ,r= ,所求的圆为x2+y2= ,此时圆的切线y=kx+m都满足 ⊥ .

而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x=± 与椭圆 + =1的两个交点为 ,± 或- ,± ,满足 ⊥ .

综上,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x2+y2= ,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 .

所以(x -x )2=(x +x )2-4x x =- 2-4· = ,所以AB= = .

当k≠0时,由此可得AB= ,因为4k2+ +4≥8,所以0< ≤ ,所以 < 1+ ≤12,

所以

当k=0时,AB= .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 ,± 或- ,± ,所以此时AB= .

综上,AB的取值范围为 ≤AB≤2 ,即AB∈ ,2 .

极速突击 本题属于探究型问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待定系数法求方程的方法,运用解方程组法研究有关参数问题以及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此题充分说明“圆”与“椭圆”处理方式的区别,圆是“数形结合的精灵”,椭圆是“代数方法(坐标)研究几何问题的载体”!两者在高考中是有明确体现的,用“圆”来考“数形结合”,椭圆来考“方程运算”.

金刊提醒

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直线、圆、圆锥曲线,常见题型有:(1)探求动点的轨迹(曲线方程)问题;(2)求参数取值范围或最值的综合问题;(3)有关定值、定点等的证明问题. 解析法的主要思想方法:将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用方程的观点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主要解题步骤:设、联、消、韦、转、求.

由上可知,b,c为方程(x0-2)x2+2y0x-x0=0的两根,根据求根公式,可得b-c= = .

故△PRN的面积为

S= (b-c)x0= =(x0-2)+ +4≥2 +4=8,当且仅当x0=4时等号成立.此时点P的坐标为(4,2 )或(4,-2 ).

综上所述,当点P的坐标为(4,2 )或(4,-2 )时,△PRN的面积取最小值8. 摇

( )必做2 设椭圆E: + =1(a>b>0)过M(2, ),N( ,1)两点,O为坐标原点.

(1)求椭圆E的方程;

(2)是否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 ?若存在,写出该圆的方程,并求AB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 对于第(2)问,可以先通过特殊情况(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将圆的方程解出,此时可得切线与圆的交点分别为(r,r),(r,-r),即为A,B两点,然后迅速解出r2= ,之后在明确圆的情况下,再证明对于一般情况下是否能满足:切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A,B,使 ⊥ . 这两点在明确了圆的方程之后不难“验证”.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早早明确了目标”.

精妙解法 (1)因为椭圆E: + =1(a>b>0)过M(2, ),N( ,1)两点,所以 + =1, + =1,解得 = , = ,所以a2=8,b2=4,椭圆E的方程为 + =1.

(2)假设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x ,y ),B(x ,y ),且 ⊥ . 设该圆的切线方程为y=kx+m,联立可得y=kx+m, + =1,即x2+2(kx+m)2=8,即(1+2k2)x2+4kmx+2m2-8=0,则x +x = - ,x x = .

驻=16k2m2-4(1+2k2)(2m2-8)=8(8k2-m2+4)>0,即8k2-m2+4>0.

y y =(kx1+m)(kx2+m)=k2x1x2+km·(x1+x2)+m2=k2· - +m2= .

要使 ⊥ ,需使x1x2+y y =0,即 + =0,所以3m2-8k2-8=0,所以k2= ≥0.

又8k2-m2+4>0,所以m2>2,3m2≥8,所以m2≥ ,即m≥ 或m≤- .

因为直线y=kx+m为圆心在原点的圆的一条切线,所以圆的半径为r= ,r2= = = ,r= ,所求的圆为x2+y2= ,此时圆的切线y=kx+m都满足 ⊥ .

而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x=± 与椭圆 + =1的两个交点为 ,± 或- ,± ,满足 ⊥ .

综上,存在圆心在原点的圆x2+y2= ,使得该圆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椭圆E恒有两个交点A,B,且 ⊥ .

所以(x -x )2=(x +x )2-4x x =- 2-4· = ,所以AB= = .

当k≠0时,由此可得AB= ,因为4k2+ +4≥8,所以0< ≤ ,所以 < 1+ ≤12,

所以

当k=0时,AB= .

当切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为 ,± 或- ,± ,所以此时AB= .

综上,AB的取值范围为 ≤AB≤2 ,即AB∈ ,2 .

极速突击 本题属于探究型问题,主要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待定系数法求方程的方法,运用解方程组法研究有关参数问题以及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此题充分说明“圆”与“椭圆”处理方式的区别,圆是“数形结合的精灵”,椭圆是“代数方法(坐标)研究几何问题的载体”!两者在高考中是有明确体现的,用“圆”来考“数形结合”,椭圆来考“方程运算”.

金刊提醒

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直线、圆、圆锥曲线,常见题型有:(1)探求动点的轨迹(曲线方程)问题;(2)求参数取值范围或最值的综合问题;(3)有关定值、定点等的证明问题. 解析法的主要思想方法:将几何问题化归为代数问题,用方程的观点实现几何问题代数化,主要解题步骤:设、联、消、韦、转、求.

猜你喜欢
原点切线交点
圆锥曲线的切线方程及其推广的结论
切线在手,函数无忧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阅读理解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过圆锥曲线上一点作切线的新方法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