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健身房

2014-09-18 14:52黄燕仪倪涵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健身房跑步

黄燕仪 倪涵

作为一种最原始朴素,抬起脚来就能随时进行的运动,跑步正在得到越来越多忙碌都市人的青睐。

尽管并非每个人都能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样,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跑步,将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跑出境界与格调,但跑步之于人的意义,早已不仅是塑成健康体魄的途径,它越来越成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休闲方式。

然而,一个人跑步难免枯燥乏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者不在少数。针对人类根深蒂固的惰性心理,英国非营利性组织GoodGym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将个人健身与社区服务进行“联姻”,鼓励想要运动的人每周跑一段路程,去到社区各个角落为需要陪伴和关怀的特定对象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打理花园、换灯泡、聊天等。

如此一来,跑步不再是一个人面对着健身房里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被贴上公益的标签,成为一项集健身、交友、服务社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温暖行动。

跑步固然是件好事,但GoodGym项目创始人伊福.葛姆雷认为,运动也应找到“正道”。在他看来,健身房是荒谬的现代产物。“人们跑到这些奇怪的地方拼命用机器将体力耗尽,其中所耗费掉的能量其实可以另有作为。”

与此同时,葛姆雷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独居的孤寡老人。调查显示,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0%每月仅和亲友或外界交流一次,13%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无助。

为弥补这种资源的浪费和错位,2009年,葛姆雷在英国哈姆雷特塔市成立了GoodGym公益项目。倡导“做好事,也健身”(Do good,get fit)的GoodGym,希望在为人们提供健身动力的同时,也为社区注入更多正能量。

每逢周四晚上,住在东伦敦新兴文艺区的服装造型师哈丽特.考利(Harriet Cawley)都会雷打不动地跑上2.5英里,去探望独居老人迈克尔.马尔卡希(Michael Mulcahy)。通常,她会给老人捎带一份《伦敦旗帜晚报》,并陪他聊上半个钟头,然后再原路慢跑回家。

在加入GoodGym的跑步计划之前,考利从没想过自己会跟一个“陌生人”产生这样的微妙聯系。如今,探望老人让考利将跑步变成了一种习惯;对老人来说,考利的陪伴则成了单调生活里的一抹亮色。而GoodGym,则是隐藏在这段关系背后的重要纽带。

作为活动组织方,GoodGym会根据跑步者定下的锻炼目标,为其匹配合适的拜访对象,通常是同一个社区里的孤寡老人或行动不便人士——这些人也被GoodGym称为跑步者的“教练”,因为某种程度上,他们促使跑步者坚持锻炼,有时也提供健身意见。

人员匹配成功后,GoodGym会提供双方联系方式,拜访具体时间和持续时间则由跑步者和“教练”协商决定,一般是在下班后或周末,但必须保证每周至少一次。

为确保活动参与者的人身安全,GoodGym委托一家专业公司对每个申请加入跑步计划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核查,确保其没有过刑事犯罪记录。此外,GoodGym也会持续追踪匹配对象之间是否沟通顺畅。据官方统计,由GoodGym牵线的“探访小组”平均交往时间高达18个月,互动效果十分良好。

跑步者尼克便盛赞道:“这两样东西(健身和行善)简直就是完美组合,我可以在跑步的同时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喜欢那种被人需要的感觉,喜欢看着别人因为我而变得更好。”

除了“探访小组”外,GoodGym也组织群体跑步活动,跑步者约好时间和出发点,然后一起跑到某个地方,完成一些如种树、清洁公共空间、粉刷墙壁等任务。

可以说,GoodGym开创了一种“多赢”的社区服务及健身新模式,这一模式也得到英国创新慈善机构NESTA的肯定。2012年4月,NESTA授予GoodGym 5万英镑,支持其在伦敦东部扩大试点。目前,GoodGym已在英国哈克尼、伦敦塔桥和利物浦等5个地区成立站点,并计划在未来3年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全球15个地区。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健身房跑步
社区服务智能化构成要素及其演进方向研究
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大有可为
其实,跑了你才懂
日本流行“黑暗健身房”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不好意思,去健身房我也不想和你撞衫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FIT最舒适
八戒跑步等4则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