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对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的探讨

2014-09-21 05:56陈丽李妍肖红江燕宁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产房会阴产科

陈丽 李妍 肖红 江燕宁

(广东省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广东 湛江524031)

会阴切开可扩大阴道口,便于初产妇,特别是会阴体较紧或需行阴道手术助产者的胎儿娩出,以缩短第二产程,减少胎儿窘迫及某些高危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甚至避免阴道口的严重裂伤,以利于产后康复,也可减少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尿道膨出、张力性尿失禁等发生率。因此,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常用的重要手术之一[1]。由于操作部位的特殊性,围产期各环节处理与护理不当,极易引起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影响产妇的恢复及生活质量[2]。为了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1 000例会阴有切口的产妇实施PDCA循环管理,即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步骤进行质量持续性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即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足月顺产的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选择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即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足月顺产的产妇1 000例为观察组。纳入标准:入选产妇均为初产妇,无躯体疾病,无产后并发症,均知情同意。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住院时间、新生儿体重、产程时间、阴检次数、手术人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按产后会阴护理常规,每天执行两次会阴消毒及会阴热疗。观察组采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PDCA循环管理方法[3]对会阴有切口的产妇进行持续性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计划阶段(Plan) 成立产科会阴切口感染质量控制小组,包括科主任、护士长、院感管理员(医生、护士各一人)。查找2009~2010年我院产科自然产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确定将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作为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及监测方案。

1.2.2 实施阶段(Do)

1.2.2.1 规范产房及爱婴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严格控制产房的工作人员数及爱婴区的探视人员数,跟踪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执行,定期进行产房、爱婴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保证产房、爱婴区内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总数不超标。

1.2.2.2 避免了手术操作及检查不当 要求接生人员规范洗手,按流程完成会阴消毒,减少不必要的阴道检查或肛查。阴检、肛查和人工破膜等操作要消毒铺巾。对于胎膜早破的孕妇,应严格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处理,尽量保持切口清洁。

1.2.2.3 提高医护人员缝合技能 定期培训考核医护人员会阴缝合技能。避免缝合后反复拆除,使切口暴露时间过长;避免缝合时组织对合不佳,组织留有死腔或缝针间距不当;避免缝合过松或过密;缝针缝线选择快薇乔的圆角针和可吸收线,缝合后用5%聚维酮碘消毒会阴切口。

1.2.2.4 落实好产后健康宣教 安排高年资、富有经验的助产士完成产后健康宣教。指导产妇取切口健侧卧位,产后及早排尿,以免尿路感染影响会阴切口愈合。协助产妇产后尽早下床活动,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产妇需注意会阴卫生,勤换卫生垫、被褥及着装厚薄适度,穿全棉透气内裤。

1.2.3 检查阶段(Check) 科内会阴切口感染质量控制小组监测产妇会阴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定期检查或抽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定期检查产房及母婴同室区空气和所用物品表面的清洁、消毒情况。对每位出院的产妇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会阴护理知识知晓度。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1.2.4 处理阶段(Action) 对实施和检查中发现的好方法,予以及时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不断整改。对一个循环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切口感染标准参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有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切口有红、肿、热、痛、针孔有脓性分泌物溢出,或伴有发热≥38℃。临床诊断基础上,伴随病原学诊断依据,即分泌物培养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同组不同时间点正态分布数据比较,先作方差齐性检验,方差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方差不齐则采用Tamhane’s检验。组间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2)

表2 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比较

3 讨论

3.1 会阴切口感染的现状 手术切口感染是产妇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占产科医院内感染的66.6%[4]。会阴切口由于临近尿道口、肛门,且直接与阴道相连,易被大小便及阴道分泌物污染,导致切口感染,因此,会阴切口感染是产科比较常见的医院内感染。杨京燕[5]调查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3%,缪亚红等[6]报道其发生率为3.38%,唐蓓蓓等[7]报道其发生率为2.70%。会阴切口感染不仅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影响产妇的休息和饮食,还会导致少乳或无乳,给新生儿的喂养带来不便,不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所以,降低会阴切口的感染是我们产科工作的重要环节。

3.2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的可行性 PDCA循环法是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 Deming)博士50年代提出的,已被人们作为“管理化”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法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PDCA循环管理模式如今已被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所关注,护理领域也广泛应用,如基础护理管理、护士岗位培训、护理电子病历管理等。对会阴有切口的产妇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经历了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具有前瞻性特点,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了由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的转变,由事后补救变成了事前防范,将结果控制转变成了过程控制。PDCA循环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及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环环相扣等特点。我们将降低会阴切口感染作为工作目标,并列其为PDCA循环法管理的大循环,将规范产房及爱婴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避免手术操作及检查不当、提高医护人员缝合技能、落实好产后健康宣教等列为PDCA循环法管理的小循环,通过落实对小循环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了会阴切口的愈合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会阴切口感染率。

3.3 实施PDCA循环法提高了助产士的积极性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助产士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到体现,她们明白了自身的差距和短处,自尊心驱使她们积极求学,所以科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为提高她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了能降低会阴切口的感染率,助产士真心实意为孕产妇服务,她们努力做好每次健康宣教,把每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患关系和谐了,会阴切口的感染率下降了。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护理内涵不断扩大,护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运用PDCA循环法能有效降低会阴切口的感染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1]庄依亮.现代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31.

[2]李晖,钟巧,靳淑雁.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围产期质量控制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06-2607.

[3]杨英华,李继坪.护理管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1.

[4]姬利萍,李爱云,秦小佩.产妇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杂志,2009,3(6):95-96.

[5]杨京燕.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64-165.

[6]缪亚红.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及预防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80-481.

[7]唐蓓蓓,应翡蓉.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74-375.

猜你喜欢
产房会阴产科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感动!6岁男孩产房外坚守妈妈生产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产房仔猪寄养探究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