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高考题型归纳

2014-09-22 10:35曾玉婷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9期
关键词:酸碱性醋酸电离

曾玉婷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13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易错点归纳如下:

题型一考查根据其酸或碱的性质, 判断其为弱电解质

例1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 ).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 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 醋酸的pH变大

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 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

解析判断某一元酸HA为弱电解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其它情况可类比) :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锌粒投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起始速度前者比后者快.

3.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 mol/L CH3COOH,其pH>1,则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4.测定对应强碱盐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酸.

5.稀释前后的pH 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酸为弱酸;若pH=5,则证明酸为强酸.

6.利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变红,再加CH3COONa固体,颜色变浅.

7.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酸性:H2CO3>苯酚.

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由此可见本题答案为(A)(C),而(B) 只能说明盐酸和醋酸具有挥发性,(D)只能说明c(H+)相同, 速率相同, 与醋酸是否完全电离均无关, 故(B)(D)不符合题意.另外判断MOH 为弱电解质, 方法可依上类推

例2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 0.1 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 0.1 mol/ 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答案为D

题型二水的电离和溶液pH计算

题型五 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endprint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13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易错点归纳如下:

题型一考查根据其酸或碱的性质, 判断其为弱电解质

例1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 ).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 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 醋酸的pH变大

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 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

解析判断某一元酸HA为弱电解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其它情况可类比) :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锌粒投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起始速度前者比后者快.

3.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 mol/L CH3COOH,其pH>1,则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4.测定对应强碱盐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酸.

5.稀释前后的pH 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酸为弱酸;若pH=5,则证明酸为强酸.

6.利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变红,再加CH3COONa固体,颜色变浅.

7.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酸性:H2CO3>苯酚.

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由此可见本题答案为(A)(C),而(B) 只能说明盐酸和醋酸具有挥发性,(D)只能说明c(H+)相同, 速率相同, 与醋酸是否完全电离均无关, 故(B)(D)不符合题意.另外判断MOH 为弱电解质, 方法可依上类推

例2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 0.1 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 0.1 mol/ 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答案为D

题型二水的电离和溶液pH计算

题型五 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endprint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13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易错点归纳如下:

题型一考查根据其酸或碱的性质, 判断其为弱电解质

例1在下列叙述中,能说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的是( ).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5的溶液, 醋酸所需加入的水量多

B.盐酸和醋酸都可用相应的钠盐与浓硫酸反应制取

C.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钠盐固体, 醋酸的pH变大

D.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跟锌反应时, 产生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

解析判断某一元酸HA为弱电解质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其它情况可类比) :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锌粒投入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起始速度前者比后者快.

3.浓度与pH的关系,如0.1 mol/L CH3COOH,其pH>1,则可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4.测定对应强碱盐的酸碱性.如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醋酸是弱酸.

5.稀释前后的pH 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例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0倍,若pH<5,则证明酸为弱酸;若pH=5,则证明酸为强酸.

6.利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变红,再加CH3COONa固体,颜色变浅.

7.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酸性:H2CO3>苯酚.

8.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由此可见本题答案为(A)(C),而(B) 只能说明盐酸和醋酸具有挥发性,(D)只能说明c(H+)相同, 速率相同, 与醋酸是否完全电离均无关, 故(B)(D)不符合题意.另外判断MOH 为弱电解质, 方法可依上类推

例2下列事实可证明氨水是弱碱的是( ).

A.氨水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

B.铵盐受热易分解

C. 0.1 mol/L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D. 0.1 mol/ 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答案为D

题型二水的电离和溶液pH计算

题型五 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endprint

猜你喜欢
酸碱性醋酸电离
判断电解质水溶液酸碱性的简单模型
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长石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检测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第十单元酸和碱
探究pH相同的盐酸、醋酸与活泼金属的初始反应速率
How to Avoid Weight Gain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