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PP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及氮利用率的影响

2014-09-24 07:54陈秋好吴子松黄佳晗鲁艳红廖育林毛小云曾巧云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铵态氮氮素氮肥

陈秋好,吴子松,黄佳晗,许 超,,鲁艳红,廖育林,毛小云,曾巧云

(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3.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

中国是水稻种植大国,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35%,氮肥消费量占世界氮肥总量的30%,水稻生产所消耗的氮肥占世界水稻氮肥总消耗量的37%,而我国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比主要产稻国低[1],施入农田中的氮肥,当季被作物利用的仅有30%~40%[2]。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大多数研究表明,DMPP在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的作用明显[3-5]。施用含DMPP氮肥能提高水稻产量,含DMPP尿素比含DMPP硫硝铵的效果好;DMPP能提高水稻植株地上部、稻谷的氮含量,对水稻氮营养有促进作用[3]。施用含DMPP尿素比施用普通尿素的水稻产量高,且其一次施用比分次施用经济效益高[4]。而王斌等[5]对双季稻早稻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早稻施用含DMPP氮肥并未增产,晚稻增产显著;由于早稻和晚稻所处时间跨度不同,生长季节气象条件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华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之一,该区域土壤为高度风化和淋溶的地带性土壤,处于高温多雨季风气候下。在这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施用DMPP氮肥对水稻生产、氮吸收和利用有何影响,值得探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施用DMPP氮肥对水稻生产、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为其推广应用、氮肥的高效管理与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土壤为取自华南农业大学跃进北校区水稻田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和20~25 cm层的剖面土壤,各层土壤基本理化性状见表1;供试肥料为含硝化抑制剂DMPP硫硝铵氮肥(总氮26%,硝态氮7.5%、铵态氮18.5%,DMPP添加量为总氮量的1%)和普通硫硝铵氮肥(总氮26%,硝态氮7.5%、铵态氮18.5%),供试水稻为黄华占苗(Oryza.sativa L.)。

1.2 试验方法

设3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肥(对照,CK)、普通氮肥(N 150 mg/kg)和DMPP氮肥(N 150 mg/kg),每个处理重复3次。各处理配施P2O5150 mg /kg和K2O 200 mg/kg,磷肥和钾肥分别用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调节用量平衡。

模拟实际土壤分布状况,将20-25 cm层、15-20 cm层、10-15 cm层、5-10 cm层和0-5 cm层土样装入直径20 cm,高40 cm的塑料桶内,每层高度控制在5 cm,称重,计算土壤肥料添加量。往土柱的边缘加入泥浆水,以消除塑料桶边缘渗漏效应的影响,保持3 cm水层淹水条件。稳定一周后即2012年8月21日,将肥料全部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0-2 cm层土壤,肥料施入后,同天将培育了17天的水稻幼苗移栽于塑料桶中,每桶3株。水稻生长期间,保持3 cm层的淹水状态,无追肥。水稻种植100天后于2012年11月28日收获水稻地上部植株样品,将植株茎叶和稻谷分开,分别测定其干重、全氮和全磷含量;同时采集各层土壤样品,一部分土壤鲜样用于测定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一部分土壤样品风干、过20目筛,用于测定土壤pH值。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Table 1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ed soil

1.3 分析方法

土壤pH值采用pH计(雷磁PHBJ-260)(水土质量比为1:2.5)测定,铵态氮用2 mol/L氯化钾浸提后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硝态氮用2 mol/L氯化钾浸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质用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法测定;土壤全氮用高锰酸钾-还原性铁修正开氏法测定[6]。植物样品置于105 ℃烘箱杀青1 h后,再于60 ℃烘48 h至恒重,冷却后用分析天平称重测定其干重。植物样品用H2SO4-H2O2消煮后,全氮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全磷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6]。

1.4 数据处理

水稻氮累积量=水稻生物量×氮含量;水稻磷累积量=水稻生物量×磷含量。所有数据输入Excel 2003(Microsoft,USA)软件作预处理,然后利用SPSS16.0软件(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USA)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本研究采用评价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有5个[7],指标与计算方法如表2。

表2 评价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Table 2 The main evaluation indexes of N element use efficiency inrice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物量的影响

DMPP氮肥和普通氮肥处理茎叶干重比CK分别显著增加106.3%和109.1%(P<0.05),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间茎叶干重无显著差异(表3)。DMPP氮肥和普通氮肥处理籽粒产量比CK分别显著增加90.7%和88.2%(P<0.05),DMPP氮肥和普通氮肥处理籽粒产量间无显著差异(表3)。与不施氮肥相比,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均提高水稻产量,DMPP氮肥处理水稻地上部产量比普通氮肥处理略高。

2.2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DMPP氮肥处理茎叶氮含量比CK和普通氮肥处理分别升高4.7%和4.9%,但差异不显著;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籽粒氮含量比CK有所降低,DMPP氮肥处理籽粒氮含量比普通氮肥处理升高13.6%(表3)。

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茎叶氮积累量比CK分别显著增加108.2%和122.4%(P<0.05),DMPP氮肥处理茎叶氮积累量比普通氮肥处理增加6.8%、但差异不显著(表3)。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籽粒氮积累量比CK分别显著增加70.6%和88.8%(P<0.05),DMPP氮肥处理籽粒氮积累量比普通氮肥处理增加10.7%(表3)。水稻茎叶和籽粒氮积累量差异顺序为:DMPP氮肥处理>普通氮肥处理>CK。

表3 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氮含量及积累量Table 3 The biomass, N contents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rice plant aboveground

2.3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磷吸收的影响

DMPP氮肥处理茎叶磷含量比CK和普通氮肥处理分别显著增加23.7%和20.4%(P<0.05);CK和普通氮肥处理间茎叶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表4)。CK、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间籽粒磷含量无显著差异(表4)。

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茎叶磷积累量比CK分别显著增加115.1%和161.6%(P<0.05),DMPP氮肥处理茎叶磷积累量比普通氮肥处理显著提高21.6%(P<0.05)(表4)。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籽粒磷积累量比CK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04.7%和62.7%(P<0.05),普通氮肥处理籽粒磷积累量比DMPP氮肥处理高25.8%、但差异不显著(表4)。

表4 水稻地上部生磷含量及积累量Table 4 The P content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rice plant aboveground

2.4 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根据水稻各器官的生物量、氮含量、以及氮肥施用量,计算出水稻的氮利用率如表5。DMPP氮肥处理氮吸收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比普通氮肥处理分别增加8.6%和2.9%。氮吸收效率反映植株对投入氮素的吸收效果。氮素收获指数表示植株对氮素向子粒转化的效率。可知,DMPP氮肥提高了水稻对投入氮素的吸收以及氮素向水稻子粒转化的效率。总体来说,DMPP氮肥的氮素利用率比普通氮肥高。

表5 水稻氮利用率表Table 5 The Nuse efficiency in rice

2.5 不同氮肥处理对各层土壤pH、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与CK相比,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各土层土壤pH均降低,普通氮肥处理0-5 cm和5-10 cm土层土壤pH下降程度大于DMPP氮肥处理,DMPP氮肥处理10-15 cm、15-20 cm和20-25 cm土层土壤pH下降程度大于普通氮肥处理(表6)。

CK、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0-5 cm、5-10 cm、10-15 cm和15-20 cm土层土壤铵态氮含量间无显著差异;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20-25 cm土层铵态氮含量比CK分别显著增加40.7%和56.3%(P<0.05),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图1)。DMPP氮肥处理、普通氮肥处理和CK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图1)。

表6 不同氮肥处理对各层土壤pH值的影响Table 6 Effect of different N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the pH at depths

图1 不同氮肥处理对各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N fertilizer treatments on

3 结 论

(1)与不施氮肥相比,普通氮肥和DMPP氮肥处理均提高水稻产量,DMPP氮肥处理水稻地上部产量比普通氮肥处理略高。

(2)DMPP氮肥处理氮吸收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比普通氮肥要高,DMPP氮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

4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DMPP氮肥和普通氮肥间水稻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王斌等[5]在华中江汉平原地区双季稻早稻上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添加DMPP氮肥处理产量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在宁夏灵武市李家圈村和河中堡村水稻田试点施用含DMPP尿素,一季水稻产量增产率分别为10.6%和1.8%[8]。在海口市的永朗村和澄迈县的长福村早稻生产中施用DMPP尿素,早稻产量均有所提高,永朗村增产效果不显著、长福村增产效果显著[4]。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DMPP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DMPP抑制作用受到气候条件[9-12]、土壤特征[13-14]和作物种类的影响[13]有关。研究表明在培养实验条件下温度对DMPP的有效性有着显著影响,10℃下DMPP能稳定NH4+长达100天以上,20℃和30℃条件下硝化作用加速、NH4+的半衰期分别为18 d和8 d[11]。土壤含沙量、H+浓度、过氧化氢酶活性等都影响DMPP在土壤中的抑制作用效果,沙土中DMPP作用效果更佳[13];在高湿环境,尤其是硝酸盐易淋失环境,DMPP在沙土中的抑制效果更好[14]。硝化抑制剂DMPP促产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气候、土壤、水稻品种等有关,王斌等[5]推测可能在高温条件下抑制剂减排促产效果要高于常规温度;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需继续探索。

[1]彭少兵, 黄见良, 钟旭华, 等.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2, 35 (9): 1095- 1103.

[2]朱兆良.中国土壤氮素研究[J].土壤学报, 2008, 45 (5): 778-783 .

[3]许 超, 吴良欢, 郑寨生, 等.含硝化抑制剂(DMPP)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 2003, (2): 75-78.

[4]曾建华, 谢良商.含硝化抑制剂(DMPP)尿素对海南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9): 103-129.

[5]王 斌, 李玉娥, 万运帆, 等.控释肥和添加剂对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和减排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2): 314-323.

[6]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2-314.

[7]徐富贤, 熊 洪, 谢 戎, 等.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及其动向[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5): 1215-1225.

[8]贺 奇, 殷延勃, 王 昕, 等.含硝化抑制剂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 2013, 54 (02): 22-23, 38.

[9]Azam F, Benckiser G, Müller C, et al.Release, movement and recovery of 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 (DMPP), ammonium, and nitrate from stabilized nitrogen fertilizer granules in a silty clay soil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1, 34: 118-125.

[10]Weiske A, Benckiser G, Herbert T, et al.Influence of 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 (DMPP) in comparison to dicyandiam ide (DCD) on nitrous oxide em issions, carbon dioxide fluxes and methane oxidation during 3 years of repeated applications in field experiments[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1, 34: 109-117.

[11]Irigoyen I, Muro J, Azpilikueta M, et al.Ammonium oxidation kinetics in the presence of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at various temperatures[J].Australian Journal of Soil Research, 2003, 41: 1177-1183.

[12]Chen D, Suter H C, Islam A, et al.Influence of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 on nitrification and test nitrous oxide (N2O) emission from a clay loam soil fertilized with urea[J].Soil Biology & Biochem istry, 2010, 42: 660-664.

[13]Barth G, Von Tucher S, Schm idhalter U.Effectiveness o f 3,4-dimethylpyrazole phosphate as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in soil as influenced by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application form, and soil matric potential[J].Pedosphere, 2008, 18: 378-385.

[14]Barth G, Von Tucher S, Schm idhalter U.Influence of soil parameters on the effect of 3,4-dimethylpyrazole-phosphate as a nitrification inhibitor[J].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1, 34: 98-102.

猜你喜欢
铵态氮氮素氮肥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不同质地土壤铵态氮吸附/解吸特征
不同盐碱化土壤对NH+4吸附特性研究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有机质对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铵态氮吸附-解吸的影响*
楸树无性系苗期氮素分配和氮素效率差异
铵态氮营养下水稻根系分泌氢离子与细胞膜电位及质子泵的关系
基于光谱分析的玉米氮素营养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