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之花激情绽放

2014-09-26 17:38钱正健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造快乐以生为本

钱正健

摘 要: 一个始终依靠别人帮助而生活的人是无法享受到生活中真正的快乐的,一个一直依靠教师帮助学习的学生是无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的。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就是给学生最大的快乐。高效的美术课堂就是要营造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创造 以生为本 激情 快乐

高效课堂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这种处处为学生着想的课堂就是以生为本的、高效的。因此,“以生为本”的教学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作者有幸在“送培到镇”的教研活动中观摩了实验初中潘老师的一节题为“重复的魔力”的美术课。作者认真拜读了潘老师的备课本,专心聆听了其上课的全过程。这是充满快乐、激情、创造与人文思想的一节美术课,是集知识传承、技能培养和人文思想渗透的难得的高效课堂,是充满“以生为本”思想的教学模式。

一、让学生快乐学习是每个教师应为之努力的目标

潘老师的教学始终以让学生快乐作为出发点,导入新课时采用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潘老师用一幅简单的剪纸告诉了学生这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一方面起到了传承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的欲望,让他们从上课伊始就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学生渐入佳境的时刻,潘老师又引导学生去发现剪纸中的规律,从而归纳出重复构成的特点,恰当地进行提问,恰如其分地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体验到获得知识与得到别人认可的快乐。接着,学生在潘老师的引导下到生活中寻找和发现重复构成的实例,以教室作为起点,延伸到路边、超市,乃至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把学生的思路带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在生活中寻找美的事物,是美术课的目标之一。在寻找结束后,潘老师让学生归纳出重复的四种表现形式,把学生的思绪又拉回到课堂上。这样的做法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帮助学生找到了创造的源泉,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本课的知识。

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思想的渗透是以生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

在“重复的魔力”一课的教学中,潘老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思想的渗透。首先,教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一直处于好奇的状态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其次,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大多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教师的尊重。这种课堂评价方式正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的以生为本思想的再现。此外,在学生完成创新作业的过程中,潘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剪纸艺术家吕胜中是如何进行艺术创造和创新的,鼓励学生不断创造与创新。潘老师的这一授课方式巧妙地利用了资源,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与创新激情,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介绍剪纸艺术家成为本节课教学中除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之外的又一亮点。

三、让学生学会创新,享受创造美的快乐是美术教学的既定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无法全面展示,导致雷同作业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效率显然不高,甚至是低效或者无效的。潘老师的教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潜能。首先用剪纸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寻找实例,积累创新素材,再通过小组讨论创新思路,最后合作完成作品。整个过程遵循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理念,不仅在课堂外部体现了以生为本,更体现了学生内部的自然天性和潜能的发挥。

四、理解课堂、丰富想象,创造美术课堂的生机

新课改要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充分挖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潜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层面的教学,还要重视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积累经验。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造型”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物品的形状,让学生形象地理解“造型”的意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物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美术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合理地运用名人的事迹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感知课堂的气氛,所谓“以生为本”,就是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地调整教学目标,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时代在发展,现在的课堂都配备了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设备制作一些课件,如图片、音乐或者视频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尚处在发展阶段,多种多样、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总之,无论是从课前的准备,还是从课堂上教师的应变与驾驭来看,这都是一节充满激情与欢乐、想象与创造的课,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风采与自信。美术教学以生为本,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美术课堂是给予学生快乐的主阵地,是让学生从容地、积极地、无拘束地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天堂。

参考文献

[1]张玉儿.美术教育的民族性初探[J].内蒙古教育,1997(2).

[2]沈思明.优秀学科网站展台——美术篇[J].信息技术教育,2005(7).

[3]周剑.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1(6).

猜你喜欢
创造快乐以生为本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