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在活动中鉴赏古典诗词

2014-09-26 17:57陈小伟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6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活动

陈小伟

摘 要: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作者打破齐声诵读、逐句讲解、背诵默写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据文本的不同内容与风格,采用朗读竞赛、文本表演、改写情节、补写“留白”等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活动 鉴赏 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而流传千古,并成为多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一道永恒的、靓丽的风景。

一、 朗读竞赛,鉴赏诗词音乐美

中国古典诗词极具鲜明的节奏美。但这种犹如歌曲节奏的美学特质,是需要读者在读懂文本大意、感悟文本意蕴和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才可以感知到的。所以,在教授古典诗词时,作者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注释扫除生字生词、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诵读、品鉴古典诗词节奏美的基本方法:七言诗每句有四个节奏,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五言诗每句有三个节奏,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之后,作者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边品味作者寄寓文本中的强烈的情感,一边揣摩浅吟低唱诗词的技巧,如何把握诗词的节奏与情感基调、语调的抑扬顿挫等。几分钟后,各学习小组组长推荐诵读技巧高超的学生参与班级范围内的古典诗词诵读竞赛。除参赛者外,教师与其他学生均是评委。对于竞赛优胜者,作者给予精神鼓励或适当的物质嘉奖。事实证明,这样的竞赛活动,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教学效果也很好:参赛选手不仅能在理解诗词大意和把握诗词情感的基础上抑扬顿挫地诵读诗词文本,有的还能当堂流畅地背诵下来。

二、文本表演,鉴赏诗词情节美

中国古典诗词,不少是融写景、叙事、抒情等写作手法于一体的名篇。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情、景皆美:一至四句极力铺写边塞之瑰丽奇美的雪景,以下各句分别叙写边塞之奇寒、中军设宴饯别、辕门雪地送别、分别时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等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时,倘若能够引导学生在反复揣摩诗人、将士、友人等人物的神态、外貌、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的基础上,将文本改写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鉴赏欲与探究欲,还能够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作者曾在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朗读诗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文本改写成课本剧再进行分角色表演。之后,请各学习小组组长将本组中的“最佳演员”推荐给教师。最后,各组推荐的“最佳演员”将自由组合成新的演艺组,在班里进行表演竞赛。除演员外,其他学生均担任评委,并按下列标准评选优秀剧组与优秀演员:课本剧的剧情是否与诗歌内容一致,演员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是否符合其扮演的角色的身份,等等。对于评选出来的“优秀剧组”与“优秀演员”,作者均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三、改写情节,鉴赏人物情感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第十一、十二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点明了诗的主旨并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的朋友武判官即将离别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地方,诗人为之在中军帐中置酒送别,在频频举杯互道珍重的话别声中,飘荡着胡琴琵琶与羌笛的乐声。虽说这种设酒饯别的场面学生在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但是,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与情感阅历的不足,对诗中描写的饯别场面与离别之情不一定能产生强烈的、独到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为了强化学生对这首诗的主旨与作者寄予其中的依依惜别之情的感悟与体验,作者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中军置酒饮归客”一句,引导学生将其中的“归”字改成“来”字,并将改动后的诗句与原作进行比较,品一品其表达效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1:“如果把这句诗中的‘归 字改为‘来字,那么,这首诗的意思与感情基调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学生2:“如果把这句诗中的‘归 字改为‘来字,接下来的诗句就要写作者在中军置酒设宴款待武判官的热闹场面。原诗中雪地送别友人武判官的依依惜别之情景就要改成在雪地急切期盼、隆重欢迎武判官到来之情景。”

待学生畅所欲言之后,作者继续引导学生:“‘归与‘来虽一字之差,但诗歌的主旨与情感却迥然不同。由此,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1:“我们说话、写文章要用词精确,表意明确。”

学生2:“写作时,要选用最能表达中心和情感的词语。”

……

四、补写“留白”,提升写作能力

“留白”不仅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常用的绘画技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者常用的艺术技巧。享有“诗圣”之称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的代表作《石壕吏》一诗中就留有大量的“空白”之处供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教师为了将学生的古典诗词学习与读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鉴赏中通过补写“留白”有效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学时,作者要求学生对《石壕吏》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处细细品读、反复揣摩,设想并补写文本中的人物外貌、神态、对话、动作、心理活动和自然景物,引导学生探讨文本中所有的“留白”之处是否都有补写价值,是否都需要补写。在作者的启发引导之下,学生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文本“留白”的探究与补写之中。五分钟后,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了这项随堂读写训练。作者有意让一位语文“学困生”朗读其补写的内容,其文虽然谈不上文采斐然,但也想象合理、语句通顺、叙述清楚、表意完整,赢得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事实证明,教师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补写“留白”活动,不仅颇合学生心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能力与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力。

综上所述,要构建高效阅读古典诗词的教学课堂,教师必须在古典诗词阅读教学课堂中频频亮出“新招”“趣招”:引导学生通过开展朗读竞赛,鉴赏古典诗词的音乐美;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古典诗词文本表演竞赛,鉴赏古典诗词的情节美;引导学生通过改写古典诗词的故事情节,鉴赏古典诗词的人物情感;引导学生通过给古典诗词补写“留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彩霞,刘春.新课标下高中诗歌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1).

[2]施春花.浅谈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5]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鉴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趣从诗中来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