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关系研究

2014-09-27 04:51杨毓雯张灵聪
关键词: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

杨毓雯,张灵聪

(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性别角色 (Gender Role)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1]。其所塑造的是社会个性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容易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双性化人格 (Androgyny)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具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2]。

值得一提的是,双性化兼具男女两种性别的特质,可以看作是对不同性别特征的取长补短。这里所说的性别特征都是心理特征,而不是生理特征。很多人会将双性化与中性化混淆,其实这两个概念有着程度和表现上的区别。所谓的中性化,指的是社会个体在性别表征上,比如穿着打扮、言谈等表现性别差异的方面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男女之别。与之相比,双性化更倾向于内在人格特质上的表现。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Sandra Bem(1974)以双性化概念为基础,编制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 (Bem Sex Role Inventory,BSRI),用此量表可以测量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Bem用中位数分类法将性别角色分为四种: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3]。

Spence J.T等使用人格归因量表 (PAQ)进行研究,发现双性化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因为女性中27%的人属于双性化人格,她们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4]。

此后双性化人格研究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大多数研究均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不论在心理健康水平、创造性,还是在独立性、自尊和自我效应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性。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典型性别模式、双性化模式以及男性化模式,各个模式的支持者都认为他们支持的模式心理最健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结论。但就前期研究来看,双性化模式较占优势。而到了研究后期,男性化模式也得到许多支持。如崔红、王登峰(2005)研究发现双性化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低于性别角色刻板化的个体,尤以男性化个体适应水平最高[5]。

上述这个结果和先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大为相反。以往一直被人们认为最理想的性别角色双性化,却变成是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最低的一种性别类型。对此他们认为相较于使用问卷,被试用形容词评定表受社会赞许性影响更小。这也许能够解释最后结果中男性化个体社会适应水平最高的原因,但是针对双性化社会适应性最低的原因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为此,通过研究可以了解新编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50)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性与推广性,并且结合了社会适应诊断量表,从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与社会适应水平表现以及两者关系,具有本土化的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可以验证崔红和王登峰 (2005)的结论。同时可以此为依据,在教育工作中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培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意义。此外,张翔(2003)指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大学生[6],因此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被试,更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也可以与其他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做一个对比。

二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共三所福建省民办高校的在校一至四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266份,其中男生130名,女生136名,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二)工具及方法

问卷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采用刘电芝等 (2011)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50),由男生量表(16个项目)、女生量表 (16个项目)、中性量表(18个项目)组成。男、女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和0.84,重测信度分别为0.82和0.80,以贝姆性别角色量表 (BSRI)为效标,得到的效标效度分别为0.84,0.83。表明该量表信度、效度良好[7]。

第二部分采用郑日昌 (1999)编制的社会适应诊断量表。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根据奇数项和偶数项相反计分的方式得出被试总分[8]。

通过SPSS 16.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统计分析。

三 结论

(一)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

大学生被试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见表1。

表1 被试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

表1显示,从总体上看,双性化比例最高,男性化比例略高于未分化比例,女性化比例最低。

通过卡方检验得知,全体被试在四种性别角色分布上无明显差异。而从单一性别角度上看,男性、女性被试中性别角色差异显著,具体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大学生性别角色差异比较

表2显示,男性被试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22.308,p<0.001),同样的,女性被试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也存在显著差异(χ2=30.176,p < 0.001)。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布

大学生被试社会适应能力分布见表3。

表3显示,不论男性、女性还是总体被试中,都呈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占最大比例。其他社会适应能力高低与人数多少呈反比关系,即社会适应能力越好,人越少。通过卡方检验,可知全体被试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无明显差异(χ2=0.135,p>0.05)。

表3 被试社会适应能力的分布

(三)性别、性别角色类型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表4 性别与性别角色在社会适应水平上的方差分析

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因变量进行2(性别) ×4(性别角色)的方差分析,如表4。

表4显示,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角色的主效应显著,F(3,263)=12.207,p < 0.001,而性别与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因此可以推论,性别角色对被试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作用。

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因变量,对四种性别角色类型进行两两比较,采用LSD均值多重比较检验,如表5。

表5 社会适应能力与性别角色的LSD均值多重比较

表5显示,进行LSD均值多重事后检验,可以得出在未分化与男性化,未分化与双性化,女性化与男性化和女性化与双性化这四对性别角色当中,在社会适应能力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在五种社会适应水平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具体分布见表6。

表6 在五种社会适应水平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

结合LSD事后检验结果,从表6上可以得知,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社会适应水平上呈现显著差异。在未分化和女性化被试中,超过半数人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分别占有51.85%和60.42%。而在男性化被试中,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比例最高,占有36.82%。在双性化被试中,社会适应能力一般比例最高,占有30.84%。

为更直观了解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社会适应水平上的表现,具体见图1:

图1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社会适应水平上的平均得分分布

从图1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总体被试中,性别角色男性化的社会适应水平最高,平均得分为13.58分,双性化与之相差不大,平均得分为12.71分,然而未分化和女性化的社会适应水平平均得分就与前两者有较大差距,未分化的平均得分为3.56分,女性化的社会适应水平平均得分最低,为2分。因此可以推论,在此次研究的266名被试中性别角色为男性化的个体社会适应能力最高,而性别角色女性化的个体社会适应能力最低。

四 结果讨论与分析

(一)总体性别角色类型分布

此次研究得出在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上,男性和女性被试分别存在显著差异,而总体被试则无显著差异。根据先前的研究,钱铭怡等发现在全体被试中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无明显差异。而张莉、冯江平的研究则表明中国大学生的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差异显著[9]。这可能是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使得男性和女性被试都出现显著差异。进行进一步比较,从总体分布上看,性别角色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比例一共占有39.48%,而双性化比例达到40.23%,可以发现双性化在被试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这样的高比例在男性被试和女性被试中均存在。2000年以来,我国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中占有高比例的是双性化和未分化。有的研究还指出未分化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然而在此次研究中并没有这样的表现。

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上的变化,性别典型化受到核心价值体系对人们控制弱化、观念越来越多样化的影响而逐渐变少,因此其在性别角色分布中的比例也在逐渐缩小,而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力求获得二者平衡,也影响了被试的双性化比例。此外,可以发现在女性被试中未分化比例少于男性被试,这就说明了男性在性别角色上较之女性更加非典型化。这和先前一些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二)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分布

从研究中可以看出,此次被试大学生总体呈现出社会适应能力不高的结果。有69.92%的被试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及以下,而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及以上的比例还不到一半,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令人担忧。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被试大学生群体中,年龄分布在18-21岁左右,大多是80末、90后学生。有研究指出,此时的大学生在心理上正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点,长期以来家庭对他们学习、生活中过多关爱和保护,促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和独立性缺乏。他们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自信心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10]。

2.在此次研究中由于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样本抽取是随机的,虽然有包含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但比例不协调,大一和大四学生占有较大比例。从大一学生这个群体上看,由于刚刚结束高中的学习,对于大学生活带着新奇与陌生。因此在投入到新的环境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不良也是情有可原的。至于大四学生,由于即将毕业离开学校投入社会,对于未来人生的方向带有很大的不确定、迷茫以及彷徨,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目前的适应能力评价。

3.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处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随时应对不同的挑战与风险,这也更多暴露出相关体制的不健全和不稳定,处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也要随时应对变化迅疾的要求和需要,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的适应性,再加上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大学生的对社会适应的灵活性和弹性普遍没有得到训练和发展,表现出目标不够明确,目光不够长远,计划不够周详等。在这多方面问题的夹攻下,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受到了挑战。

4.参与此次研究的被试是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根据张翔 (2003)研究发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目前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成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失落感、焦虑、抑郁感等。因此,被试表现出社会适应水平不高也就有理可据了。

(三)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经过分析,得出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角色的主效应显著,而性别与性别角色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可以发现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表现出来平均社会适应能力最好的是男性化个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前的男女模式在逐渐变化,女性也需要努力工作,参与负担一个家庭的开销,因此需要具备坚强、勇敢等特质;男性也要照顾家庭,在工作岗位上不是一个劲地往前冲就能得到好的结果,因此需要温柔、细心等特质。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都在逐渐增加,加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社会氛围越来越宽容,在社会分工和能力要求上逐渐打破生理性别的局限,所谓的男女有别会更加明显地体现在社会性别上,这就显示出了性别角色的重要性。可以说,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洪流下,个体的性别角色比其生理性别更重要。

不同的性别角色表现出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大不相同。性别角色男性化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最高,其次是双性化、未分化以及女性化。这和西方部分研究提出的双性化和男性化是较好的性别模型的结论相一致。

(四)男性化社会适应能力最好的原因分析

性别角色的研究从开始到现在,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主要理论模式[11]:

1.典型性别模式 (the Sex-typed Model)。该模式假设:获得男性整形特质的男性与女性正性特质的女性心理最健康。

2.双性化模式 (Additive Androgyny Model)。该模式认为双性化类型的个体比其他个体拥有更健康的心理。

3.男性化模式 (Masculinity Model)。这种模式认为拥有男性正性特质的个体心理最健康。

从此次研究结果上看,是支持男性化模式的。这和国外后期的研究是比较符合的。这不同于国内大部分研究支持双性化模式的结论,只有崔红和王登峰 (2005)在研究中发现男性化个体适应性最好,这和此次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而且还有一点非常明显可以发现,此次结果中双性化个体占了很大比例,但是双性化总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依然不理想,这也和许多研究结果不同。此外,此次结果还显示女性化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最低则是和以上多数研究是不相符合的。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情况呢?可能的原因如下:

1.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在CSRI-50量表中,有包含正性词汇和负性词汇,在社会赞许性影响下,很多被试趋向于在正性词汇上给自己打高分,根据钱铭怡等 (2000)的研究中意外发现,在于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比女性更优秀[12]。基于这一点,有些被试在答题时出现掩饰或说谎的现象,更多依照社会期望和推崇来答题,而弱化了本身性别角色的表现。根据这个结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此次研究的结果,大学生在答题时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趋向于表现出男性化特征。

2.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是不可撼动的,是中国人的根。儒家所提倡的许多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中庸之位,礼贤、退让等都表现着有容乃大的气度,从一定角度上看,这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也偏重于女性化特质,因此崔红、王登峰曾提出中国文化是一种女性化文化。然而,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及社会化大分工的推进,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元素多元化发展,社会氛围也越来越宽松,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男性要做本职工作,女性也要参与到社会各个群体进行工作,在工作时,女性表现出男性化特征会有更高成就。在这种条件和环境下,典型的女性化特质也许开始满足不了社会的要求,传统观念和现代发展的碰撞使得女性化个体出现适应不良的表现。

3.取样范围和研究工具。此次研究主要以福建省民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发现整体社会适应水平不高。此次研究采用了CSRI-50和社会适应诊断量表为研究工具,CSRI-50是2011年刘电芝等编制的新编性别角色量表,由于是较新的测量量表,尚未经过时间和多家学者的检验,与原先的Bem和CSRI量表相比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结果的不同也是有可能的。在以前我国关于性别角色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较少采用社会适应诊断量表为工具,这次笔者将这两种相对来说在性别角色研究中使用频率较低的量表结合进行测量,虽然出现与先前研究结果上的部分不一致,但从另一方面上看也就是因为使用的不同的工具,才有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在这点上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五)研究展望

研究结论表明,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习不同性别角色特征中的优点,以此提升自己的成长,而不应仅仅停留在外表或言行举止的模仿上。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可以根据这些结论结合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学生,不仅在学校,在家庭也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的调适,同时也需要社会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提供更优越的资源和环境供学生有效利用,让学生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将来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大环境时得以适应良好。

此次研究主要范围在于三个福建省民办高校,由于收集数据时受到时间和地域限制,无法做到被试大学生的四个年级分布均等,因此也就无法进一步研究性别角色类型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大学四年发展上的趋势和差异。因此,在客观条件允许下在数据收集时以此作为一个变量,可以便于日后做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与研究,还可以引入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PLECK J.H.The Theory of Male Role Identity:It’s Rise and Fall,1936 to the Present In:Lewn ed.[M]//In the Shadow of the Past:Psychology Portrays the Sexes.New York:Cloumbia Univercity Press,1984:205-225.

[2]MARYLEE C T,Judish A H.Psychological Androgyny:Theories,Methods and Conclusions [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2,92(2):347-366.

[3]BEM S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 Rogyny[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2):247-268.

[4]高原.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述评 [J].科教文汇,2011:166-208.

[5]崔红,王登峰.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11-413.

[6]张翔.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260-261.

[7]刘电芝,余捷婷,黄会欣.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与关键期 [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936-938.

[8]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23-125.

[9]张莉,冯江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研究 [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34-436.

[10]王瑶.90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培养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3.

[11]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21(5):97-100.

[12]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张苹.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的编制 [J].心理学报,2000,(1):9-104.

猜你喜欢
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
探究男装女性化时装的色彩运用
油画创作中的女性化语言分析
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讨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研究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
小学男性音乐教师走向成功的双性化人格分析——以A学校音乐教育名师陈老师为例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教师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发展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