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典型微课的比较分析研究

2014-09-27 17:14王奕标李少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微课资源发展策略

王奕标+李少娴

摘要:微课按其用户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教学型和学习型。在微课开发和应用实践中由于许多教师对两种微课在设计、开发和应用上的差异缺乏深刻的了解,对两类微课的用户和用途没有清楚的定位,导致微课的质量不高并影响其教学应用。因此,对两类微课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微课建设和应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应用效果。本文依托广东省首届中小学优课(微课)评审和指导实践的体会和作品分析,从使用目的意义、构成要素、教学设计、教学时间、制作方法与工具、制作技术成本、教学效果、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两种微课在设计、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差异、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微课建设与应用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资源;教学型微课;学习型微课;发展策略

● 引言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1]优质微课有利于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资源支持,为学习提供易得、易用、适用、实用的视频课程,为教师提供辅助教学和研究的视频资源。随着视频公开课、MOOC、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移动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应用,微课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热捧。然而我国微课发展还处在初级的探索阶段,在微课开发和应用实践中,存在开发多应用少,教学应用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微课开发者、研究者对微课的用户和用途定位不清楚,对适用不同用户和用途的两类微课之间的差异及各自的特征不了解。微课开发和评价评审缺乏正确的引领,导致微课在教学和学习中的应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根据微课的用户和用途,对微课进行明确分类,并研究其特征,“对症下药”,明确微课建设与应用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以应用促进建设,以应用引领发展”的微课发展目标,显得非常重要。

● 两类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按其用户和用途,可分为教学型、学习型两类。教学型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一个教学环节或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工具,主要用户是教师,以及教师教学风采展示和教学经验交流,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所以又称为“教师微课”。学习型微课是一个知识点的视频学习资源,是一种促进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新型手段,适用于支持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技能,启迪智慧,所以又称为“学生微课”。对两种典型微课的对比、分析研究,有利于明确微课的用户和用途及其差异,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吸引力,提高微课的设计开发质量,从而提高微课的应用率和应用效果。

● 两种微课的比较分析

1.使用的目的意义的比较分析

两类微课使用目的意义的差别是两类微课的根本性差别。早期提出和建设的微课主要是教学型微课,主要针对传统的课堂视频课例资源的缺陷(大而全、时间过长、不便于网络传播和观看等)而进行“瘦身”(视频切片)处理得到。虽然长视频变成短视频,但其用户和用途没有改变。仍然是为教师观摩和研究教学服务,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包括用同样方法新录制的短课例,由于使用的技术和设备档次更高,录制画面质量大大提高(少数还是高清的),但仍然是定位于为教师学习和借鉴服务的,学生的学习难以获得支持和帮助。这种“微化和改造”的方式,是“病急乱投医”,没有“对症下药”,并不能拯救和盘活传统的课堂视频资源。因此,我们急需开发适合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习型微课,开发能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授技能,启迪智慧的学习型微课。

2.构成要素的比较分析

教学型微课作为教师研究教学的载体,除了视频资源,还应用加上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评、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等配套资源,以供教师深入研究和参考,因此,教学型微课是一种复杂型微课。相对教学型微课配套资源复杂性,学习型微课的构成要素要简单得多。它除了供学生观看学习的视频,唯一的配套资源就是一张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和学习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相当于商品使用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指南和学习任务。因此,学习型微课又称简约型微课。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既不需要知道教师是如何设计和制作微课的,也不需要研究教师使用了什么样的课件(视频中能看到),更不需要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经验教训,他们唯一需要知道的,是观看视频要注意什么细节,要思考和完成什么样的学习任务。

3.教学设计的比较分析

由于教学型微课与学习型微课在用户和使用目的上的巨大反差,导致两种典型微课在选题和教学设计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教师开发教学型微课的宗旨是展示教师教学风采和教学特色,设计教学型微课一般选择一个教学环节,如新课导入、新知讲授、巩固训练、课末总结等进行教学设计。学习型微课面向学生,聚集学习,因此学习型微课则通常选择一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进行教学设计。选择一个知识点设计微课,有利于用微课支持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碎片化学习和翻转学习的开展,促进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从封闭走向开放。一般来说,教师会选择名校名师名课来观摩学习和研究,而决定学生学习兴趣和选择微课心愿的因素主要是微课教师的教学艺术。这也是两种微课教学设计应该有所区别的。

4.教学时间的比较分析

从本质上看,微课是一种具有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的优质学习资源,其核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将名校名师优质资源向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扩散。但由于各级微课大赛评价标准(规定参赛作品的时间)的导向作用,不少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存在一个误区:将时间短作为微课的本质特征,并认为时间是比较固定的。事实上,关于微课教学时间,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明究竟多长才合适。[2]调查表明,高校教师普遍认为微课的教学时间在16~20分钟最理想(39.28%),但也有教师倾向于11~15分钟(34.54%),21~25分钟(11.39%),6~10分钟(11.01%),25分钟以上(3.61%),1~5分钟(0.19%)。[3]说明大家对微课时间的认识并不一致。关键是鉴于微课的不同用户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微课教学时间能灵活选择,做到长短相宜。学习型微课,针对未成年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微课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教学型微课,用户是成年教师,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教学型微课的作用,相当于课堂教学实况录像。要观察学习名校名师的教学经验,需要观摩一个相对完整、时间较长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学型微课时间宜设计为10~20分钟。

5.制作方法和工具的比较分析

为展示教师教学风采,交流教学经验,教学型微课需要用视频记录课堂中师生每一个活动和细节。因此,教学型微课的制作,除了采用专业摄像机、双机或多机拍摄,也没有更多选择。而学习型微课制作方式和手段则显得丰富多彩。到目前为止,广大教师已经找到了四种或更多的学习型微课制作方式,包括①采用专业摄像机、DV、iPad、智能手机等工具拍摄;②采用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录屏软件录制电脑屏幕中展示的教学内容和教师讲解的声音;③采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教学动画;④混合使用以上两种或三种方式制作微课。由于制作学习型微课的工具手段选择空间大,教师能在设计和制作微课过程中自由地选择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微课的多样性也大大增加了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6.制作技术成本的比较分析

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技术是制作微课的最大障碍,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如片头片尾字幕处理等),48.77%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拍摄难度大,制作成本较高,而32.83%的教师反映微课选题、确定知识点困难,只有13.85%的教师反映尚未掌握教学设计方法。[4]可见,微课制作技术成本是微课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教学型微课主要依靠采用专业摄像机录制,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购买设备成本和技术使用门槛都比较高。学习型微课则可以采用录像和录屏等多种形式制作,制作途径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录像除了使用摄像机,还可以用DV、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工具拍摄,技术和工具都比较简单,成本大幅降低,教师可以一个人承担微课设计、拍摄、教学、后期编辑等多种角色和任务。这也是学习型微课的优越性之一。

endprint

7.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教学型微课中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视频记录的是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直接观察到教学的效果。而学习型微课中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分离和异步的,视频展示的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要等到学生观看学习的时候才会发生。因此,评审专家或教师对学习型微课进行评价时,只能凭借经验,“推测、判断”其教学效果。事实上,评价学习型微课的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习型微课的真正用户——学生。因此,对这类微评审评价,最好有学生参与。

8.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

微课评价对微课建设与应用具有导向作用,权威、多元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引导微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各级微课大赛中,不管什么类型的微课,都使用单一标准来评价,违背了教育资源评价多元化的原则,造成极大的困惑和混乱,大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由于两种微课在目的意义、用户、用途、制作工具手段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两种微课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切不可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去评价两种性质不同的微课,或张冠李戴地用教学型微课的标准去套学习型微课。具体而言,在教学型微课评价标准中,师生互动活动或环节是核心指标之一。而在学习型微课中,过多过频的师生互动对观看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因为学习者需要关注的,是教师讲了什么知识和内容,而不是现场师生的活动。微课评价标准和导向应该充分体现这些差异。

● 结束语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就目前来说,教学型和学习型这两类微课之间的差异是全方位和显著的。根据这一结论,教师在微课建设和应用实践中需要区别对待,应根据不同的用户和用途,对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制作工具、评价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和选择。另外,要促进我国微课的有效创新与发展,就务必加强教师微课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引导微课资源有序、健康发展,切忌走回教育资源建设“重建设轻应用无研究”的老路。[5]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微课.

[2]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

[3][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5]刘小晶.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01-105.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2013年度课题《翻转课堂实验与微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yjjy13B095)的研究成果。

endprint

7.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教学型微课中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视频记录的是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直接观察到教学的效果。而学习型微课中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分离和异步的,视频展示的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要等到学生观看学习的时候才会发生。因此,评审专家或教师对学习型微课进行评价时,只能凭借经验,“推测、判断”其教学效果。事实上,评价学习型微课的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习型微课的真正用户——学生。因此,对这类微评审评价,最好有学生参与。

8.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

微课评价对微课建设与应用具有导向作用,权威、多元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引导微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各级微课大赛中,不管什么类型的微课,都使用单一标准来评价,违背了教育资源评价多元化的原则,造成极大的困惑和混乱,大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由于两种微课在目的意义、用户、用途、制作工具手段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两种微课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切不可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去评价两种性质不同的微课,或张冠李戴地用教学型微课的标准去套学习型微课。具体而言,在教学型微课评价标准中,师生互动活动或环节是核心指标之一。而在学习型微课中,过多过频的师生互动对观看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因为学习者需要关注的,是教师讲了什么知识和内容,而不是现场师生的活动。微课评价标准和导向应该充分体现这些差异。

● 结束语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就目前来说,教学型和学习型这两类微课之间的差异是全方位和显著的。根据这一结论,教师在微课建设和应用实践中需要区别对待,应根据不同的用户和用途,对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制作工具、评价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和选择。另外,要促进我国微课的有效创新与发展,就务必加强教师微课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引导微课资源有序、健康发展,切忌走回教育资源建设“重建设轻应用无研究”的老路。[5]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微课.

[2]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

[3][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5]刘小晶.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01-105.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2013年度课题《翻转课堂实验与微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yjjy13B095)的研究成果。

endprint

7.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教学型微课中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同步进行的,视频记录的是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直接观察到教学的效果。而学习型微课中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是分离和异步的,视频展示的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要等到学生观看学习的时候才会发生。因此,评审专家或教师对学习型微课进行评价时,只能凭借经验,“推测、判断”其教学效果。事实上,评价学习型微课的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习型微课的真正用户——学生。因此,对这类微评审评价,最好有学生参与。

8.评价标准的比较分析

微课评价对微课建设与应用具有导向作用,权威、多元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引导微课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各级微课大赛中,不管什么类型的微课,都使用单一标准来评价,违背了教育资源评价多元化的原则,造成极大的困惑和混乱,大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由于两种微课在目的意义、用户、用途、制作工具手段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两种微课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切不可用同一个评价标准去评价两种性质不同的微课,或张冠李戴地用教学型微课的标准去套学习型微课。具体而言,在教学型微课评价标准中,师生互动活动或环节是核心指标之一。而在学习型微课中,过多过频的师生互动对观看学习造成极大的干扰。因为学习者需要关注的,是教师讲了什么知识和内容,而不是现场师生的活动。微课评价标准和导向应该充分体现这些差异。

● 结束语

从以上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就目前来说,教学型和学习型这两类微课之间的差异是全方位和显著的。根据这一结论,教师在微课建设和应用实践中需要区别对待,应根据不同的用户和用途,对微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制作工具、评价标准等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和选择。另外,要促进我国微课的有效创新与发展,就务必加强教师微课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引导微课资源有序、健康发展,切忌走回教育资源建设“重建设轻应用无研究”的老路。[5]

参考文献:

[1]互动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微课.

[2]汪晓东.微课的外在特点与核心特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

[3][4]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5]刘小晶.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01-105.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2013年度课题《翻转课堂实验与微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立项号yjjy13B095)的研究成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课资源发展策略
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微课资源开发
中职“单片机”课程中微课资源的开发研究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微课资源在开放大学基层教学点英语课外学习中应用的思考
微课资源与模型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