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14-09-27 10:05孙霞曲洪翠阚学巧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5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护理管理

孙霞+曲洪翠++++++阚学巧

[摘要] 目的 比较常规管理法与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我院新生儿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观察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法。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相关指标评分情况。结果 (1)管理后两组护士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均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总体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满意度、工作被称赞与认可满意度、对工作的控制与责任感、同事关系及交流机会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手术室开展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士工作及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常规管理;分层次管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5-0114-03

当前,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医疗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改革,医护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护理已由原来的重视对疾病自身的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1],对患者身心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使得公众的健康需求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其中,选择一种合适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推动医院进步、保护患者利益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根本保障[3]。本研究主要选取我院手术室6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管理组与分层次管理组,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以筛选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60例新生儿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年龄最小21 岁,最大37岁,平均(31.03±5.73)岁;学历分布情况:大学本科23例(38.33%),大学专科30例(50.00%),中专7例(11.67%);职称分布情况:副主任护师2例(3.33%),主管护师12例(20.00%),初级护师24例(40.00%),初级护士22例(36.67%)。将本组护理人员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及职称分布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护理管理采用常规管理法,由各科室护士长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特征、工作能力以及临床工作经验等对工作进行分配,然后制定各级护士所应具备的职责,根据职责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要求;排班按照综合情况进行,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情况及工作量,各项工作应根据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护士综合实力进行安排,对于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可负责难度较大的一些工作,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则应安排一些简单、易上手的工作[4]。

1.2.2 观察组 本组采用分层次管理法,具体内容:将本组全部护理人员按照职务高低进行层次划分,即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基础护理人员, 对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均应负责他们上一级与下一级之间的关系,每个层次的护理人员均有特定的任务,在恪守本位职责的前提下对下级人员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同时辅助上一级完成必要的护理工作[5]。

1.3 评价标准

护理管理实施两个月后,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包括对工作积极性、操作评分以及理论知识、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分[6]。(1)理论、操作评分:由手术室护理部进行综合考评,满分为100分,优秀为85分以上,及格为60分。(2)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分:管理实施1年后采用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MMSS量表从福利待遇、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感等指标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管理前后操作评分、理论知识评分及相关指标评分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n(%)]的形式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前后工作能力对比分析

两组护理管理前后操作评分及理论知识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护理管理后上述两种指标评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观察组总体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满意度、工作被称赞与认可满意度、对工作的控制与责任感、同事关系及交流机会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管理对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等均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关系到整个护理程序的顺利实施及开展,同时也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最根本途径与保障。护理是对人类潜在或现存的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以及诊断的反应,尤其是参与医院工作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更为重要[7]。同时,护理人员还是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最得力的助手,关系到疾病治疗的结果。然而,在医学不断发展及进步的今天,护理管理应该进行相关的调整,满足医生及患者的相关需求。此外,护理人员工作量繁重,人员配备紧张,且存在非常沉重的精神压力,护理人员在岗时间越长,其遭受的心理、精神方面的压力则越大,其工作成就感也就越差。因此,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对上述因素给予高度关注与重视[8]。endprint

分层次护理管理完全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模式的要求,能够很好地对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状态加以调整,确保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9]。首先,应关注护理人员的根本需求,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地对其潜力及才智进行开发,使其以最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工作。在实施分层次管理过程中,不仅应对工作突出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还应对其心理方面所出现的种种变化加以关心,缓解其沉重的心理压力,大力支持其工作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作自主性与积极性,以提升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及工作能力,最终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整体质量[10,11]。患者满意度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分层次管理与常规管理方法下护理人员操作水平、理论知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显示分层次管理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分层次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养及业务素质,进而提高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开展分层次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士工作及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明兰.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70-71.

[2] 刘红,张美燕. 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研究[J]. 护理研究,2012,26(1):164-166.

[3] 骆宏,赫中华. 466名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的关系[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3-935.

[4] 郎秋梅.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49-150.

[5] 靳芹.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2012,9(9):5-6.

[6] 蔡燕颜.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834-2835.

[7] 曹敏. 我国护士分层次使用管理的研究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863-865.

[8] 邵丽. 分层次目标激励在临床护士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90-91.

[9] 刘倩,李莹. 手术室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66-267.

[10] 苏锦治,苏丽寒,黄硕薇,等. 手术室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26(12):141-143.

[11] 刘红. 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护理管理研究,2011,25(6):1562-1564.

(收稿日期:2014-04-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护理管理
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分析
常规管理中提升师德师能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