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2014-10-11 09:43雷明德黄学忠陈晓飞胡思钎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州325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培南亚胺埃希菌

雷明德,黄学忠,陈晓飞,胡思钎,刘 芳(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检验科,浙江温州 325000)

近年来,随着广谱和超广谱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细菌的耐药性也正在不断增加,新的耐药酶也在不断出现,不同种类的酶对抗菌药物的作用模式也有所不相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是测定抗菌药物或其他微生物制剂在体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最常用方法。抗菌药物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微生物感染性疾病得以有效治疗,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也使耐药菌株越来越多。为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征和药物敏感性,现对本院2009~2012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2012年,从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送检的中段尿、痰、血液等标本中分离的所有菌株共1 53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6株[1]。

1.2 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的规定分离病原菌。以中段尿标本为例:清洁患者尿道口或外阴的周围,患者自然排尿,尿流不间断,截取中间一段尿液置无菌试管中,留取标本量不少于1mL;标本留取后立即通过本院物流中心送至检验科,检验科收到标本后,立即进行处理;上下颠倒混匀尿标本数次,在超净工作台上以酒精灯火焰炙烤试管盖后打开盖子,用带有无菌枪头的加样枪吸取10μL标本加在血平板上,常规划线接种;将上述定量接种后的标本置37℃温箱中孵育18~24h,计数生长菌落数,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每毫升尿标本生长的菌落数;观察孵育培养后的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及菌落是否湿润、边缘是否整齐等,初步判断菌属,纯化分离接种后再次孵育以排除杂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检测。微生物鉴定试条及药敏试验试条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严格按照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肠埃希菌标本来源 136株大肠埃希菌中,分离自尿液64株,占47.06%;伤口分泌物27株,占19.85%;脓液22株,占16.18%;痰液13株,占9.56%;血液8株,占5.88%;留置针2株,占1.47%。

2.2 大肠埃希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136株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见表1。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7.79%、97.06%和88.24%,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0.59%和75.74%,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和奈替米星的敏感率为50.00%~6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小于50.00%。

表1 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n=136)

续表1 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n=136)

2.3 不同标本来源菌株药敏试验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标本来源菌株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见表2。分离自尿液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敏感率高于非尿液标本。其中分离自尿液标本的菌株敏感率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98.44%)、美罗培南(98.44%)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0.63%),均高于分离自非尿液标本的菌株(P<0.05)。分离自尿液标本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89.06%,而分离自非尿液标本的菌株对其敏感率仅为63.89%,前者的敏感率高于后者(P<0.05)。

表2 不同类型标本来源菌株药物敏感率分析

2.4 不同性别患者来源菌株药敏试验检测结果比较 不同性别患者来源菌株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见表3。分离自男性患者的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高于分离自女性患者的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分离自女性患者的菌株。其中,分离自女性患者菌株敏感率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100.00%)、美罗培南(98.44%)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3.75%),高于分离自男性患者菌株的敏感率,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性别患者来源菌株药物敏感率分析

3 讨 论

大肠埃希菌是较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最重要的肠杆菌科细菌之一。本院已将大肠埃希菌纳入了医院感染监控体系之中[2]。泌尿系统感染则是大肠埃希菌导致的最为主要的感染类型。药敏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97.79%、97.06%和88.24%,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0.59%和75.74%,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和奈替米星的敏感率为50.00%~6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不超过50.00%。由此可见,大肠埃希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此结果与类似研究报道结论相符[3-5]。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人体内的大肠埃希菌主要存在于肠道系统,但几乎在人体的其他任何部位标本中均可检出,尤其在伤口(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亦较高。本研究中,分离自伤口分泌物标本的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为19.85%,仅次于分离自尿液标本的菌株。因此,临床医生和护士应高度重视伤口(创面)的治疗和护理,避免伤口被大肠埃希菌所感染[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自尿液标本和非尿液标本的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为接近。其中,分离自尿液标本的菌株敏感率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且分离自尿液标本的菌株对这3种抗菌药的敏感率均略高于分离自非尿液标本的菌株。分离自尿液标本的菌株对阿米卡星也相对较为敏感,敏感率为89.06%,排在第4位。然而,分离自非尿液标本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则较低,仅为63.89%。分离自尿液和非尿液标本的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可能与非尿液标本的标本类型较多而导致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有关。因此,在进行临床标本致病菌分离、药敏试验检测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时,应有所区别地处理。此外,本研究也发现,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多,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菌株检出数量也有所增加。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患者来源菌株所占比例及其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为接近。其中,男性患者来源菌株敏感率居前3位的抗菌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且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略低于女性患者来源菌株。男性患者来源菌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而女性患者来源菌株正好相反,这可能与临床医生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习惯性用药有关。女性患者来源菌株中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即:女性患者来源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00%。对于女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治疗用药的选择应较为谨慎,因为亚胺培南抗菌谱极广,抗菌效果极强,很容易造成诱导性耐药菌株的出现,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继发性真菌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细菌耐药性增强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抗菌药物长时间、大剂量、随意性使用有关。本院已建立细菌耐药预警监测系统,并受到南京军区基金项目的资助。通过应用该预警系统,能够定期将实验室病原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反馈至临床,从而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黄学忠,刘瑾,林初希.利用Excel操作平台创建检验危急值报告单检索系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288-2290.

[2]黄学忠,金彬彬,林佩佩,等.细菌耐药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4):301-304.

[3]杨山虹,刘琪,梁培松,等.2007-2010年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16):467-468.

[4]李耀军,邓格娟.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56-3157.

[5]黄红卫,欧阳育琪,黄强,等.148株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7):1056-1057.

[6]赵广字,黄肇阳,曾勇,等.烧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64-566.

[7]吴小蔚,董玉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2950-2951.

[8]王学民,杨雅琼,王毅,等.骨科患者伤口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监测[J].天津药学,2012,24(5):20-23.

[9]张卫.四肢骨折损伤深部伤口污染和感染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29-130.

[10]陆德胜.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J].吉林医学,2012,33(10):2130-2131.

猜你喜欢
培南亚胺埃希菌
多重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研究
注射用多尼培南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Cica-Beta Test试剂盒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评估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
珠海地区妇幼保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基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