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方法

2014-10-13 00:33赵小英
江西教育B 2014年7期
关键词:蔺相如课文文本

赵小英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实施教学步骤的基本手段。人们认为它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主要包括课前精心预设的问题和课中主动生成的追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实现师生平等对话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获得教学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一、寻找有效提问的关键点

要使语文阅读课成为语言思维训练课,必须精心设计问题,做到问之必须、弃之不行。教师在课前要领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抓住文本的关键,精选问点,使提问力求体现“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求,以此引导学生紧扣问题展开阅读和对话,达到理解、感悟和运用的多重功效。

1.在课文题目处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揭示中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抓住了题目即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因此,学文伊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问难,师生共同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激发阅读全篇课文的兴趣。当学生急于解开心中的疑团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然水到渠成。如《草船借箭》一文,围绕课题可提出:为什么要借箭?借箭前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借箭?学生了解之后再次提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哪里”几个问题可以说涵盖了本课的目标、任务,既好操作,又省时省力。

2.在课文重点、难点处提问。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这对突破文章的难点作用很大。问题提得得当,文章的重难点极易突破,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教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为学生理解文本铺平道路。如在教学课文《中彩那天》时,最让学生感到困惑的是那个似懂非懂的“道德难题”,而这恰恰是本文所有矛盾的汇聚点,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皆因它而展开。可以紧紧围绕“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来设计问题:(1)父亲面临的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2)如果你是文中的父亲,有哪些理由留下这辆车?(3)父亲为什么又把车还给了库伯?引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阅读和探究活动,能使他们真切感受父亲内心抉择的艰难,水到渠成地领悟“诚信”这一主题。

3.在课文关键词、句处提问。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教师可以抓住它们设计恰当的问题,采取层层剥茧的办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如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抓住文中的词语“震耳欲聋”来设计问题:“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这“震耳欲聋”的噪声让你有什么感受?作者为什么要写“震耳欲聋”?“震耳欲聋”这个词所折射的不仅仅是声音大,更是一种弥漫在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恶劣环境。从标点符号,从“大声”“喊”等语素中,学生感到“震耳欲聋”的存在,这就是语感,这就是词语的张力。然而,为什么要写“震耳欲聋”,这是一个写作方法的问题,此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的方法,理解文本更深的意蕴,并从词语中读出厚度,读出情味,感受语言无穷的魅力。

4.在矛盾冲突处提问。在矛盾冲突的情境中向学生设问,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在初读课文理清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事起因和结果的两个句子:(1)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从这两句话画出两个关键词:侮辱、尊重。提出如下问题:侮辱和尊重是一对反义词,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内楚王对晏子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这个关键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使“教路”和“学路”呈现清晰的脉络,教师的教变得有力、有序,学生的学变得有“纲”有“目”,探究热情瞬间被点燃。

5.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提问。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象,有助于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使他们在训练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如《普罗米修斯》一文作者在许多故事情景中就留有空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本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故事情节。如普罗米修斯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此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又如普罗米修斯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他还会遭受哪些痛苦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几处想象补白犹如一根彩线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串联了起来。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与文本对话,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和对人物的感悟。

二、设计有效提问的方式

1.立体式提问。讲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以往串问式的提问方式,改变以往以线性提问为立体式的提问,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发散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蔺相如》一文中“渑池之会”的教学片段,我们一般喜欢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来进行导读:在“渑池之会”上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特点,各表现在哪里?应该怎样读出他的这些特点……表面看来问题设计合情合理,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非常妥当。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执教“渑池之会”时,上述几个问题一个也没提,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楚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赵王和秦王谁胜了谁?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呀、想呀,画呀、写呀,争呀、辩呀,课堂上是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生气勃勃。最后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胜了秦王。

2.相机式追问。基于以上谁胜的问题,还可相机打破砂锅问到底。紧接着徐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有学生说:“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缶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赵王胜了秦王。”这一问题设计对学生来讲,无论是导读面的广度,还是思维训练的深度,都远远超出了上述几个问题。因为教师不是让学生从一个方面来认识蔺相如,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不但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3.师生式互问。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活水。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除了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外,还要努力探寻教育规律,遵循教育原则,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问题意识,促进他们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思维,增强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香雪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jxjyjcjf@126.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蔺相如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