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发展困境的突破

2014-10-16 16:39单昕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人文现代化

单昕

教育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以先觉者和塑造者的姿态,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步走向现代化。

一、 教师发展的现代化要求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政治变迁、经济变迁、社会变迁、文化变迁的有机过程。[1]它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民主政治、教育发展、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决定着教育的过程和效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的发展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从微观角度讲,是指教师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素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主导实施教育活动,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从宏观角度看,是指在先进教育制度的管理组织下,教师队伍呈现出整体素质高、竞争力强、促进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动态过程。在教育现代化的条件下,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素养现代化和教师队伍现代化。这既是教师个体达到现代化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职业群体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发展遭遇的现实困境

关于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发展的理论探讨由来已久,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从现实层面看,教师发展的实践却频遭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我国当前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新时期,社会成员的自由、竞争意识得到极大增强,使得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当包含这些思想内容。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进步要求教师教育理念应注重师生关系的平等和个体权利的实现。创新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的树立则要求教师多倾听学生的需求,重塑职业形象,更新职业定位。

然而,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注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追求知识的授予而忽视生命个体的价值和需求等等。这些传统教育理念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需求,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2.教师教育素养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没有完全接轨

教师教育素养是指教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有意识培养而形成的有助于他们有效从事教育工作和充分行使职业责任的素养。当前教师教育素养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契合度不高。

(1)人文素养重视不够。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现代化人才不但需要具备文化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和创新的思维。这些素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文素养的积淀。如今,部分教师对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重视不够,而人文素养的短板使他们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人才。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重视不够,很难培育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2)专业素养仍需提高。教师是教育的传承者、发展者和创造者,教师通过教学来传承文化,创造文明,提升自己,培养人才,推进社会进步。[2]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方能担此重任。当前教师在专业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有待加强。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教育活动不能与时俱进,可能会误人子弟。二是教师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知识掌握仍较欠缺。不少教师只关注专业学习,对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不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效果不理想。

(3)科研素养亟待加强。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素质。但现实是一些教师辛勤工作,只注重课堂教学,不注重教育教学的研究。另有一些教师思想上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讲课,所谓的科研与己无关,并且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下根本无暇关注科研活动。这些都导致教育活动简单重复,单一枯燥,创新不够,无法提升教育的吸引力,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就更无从谈起。

3.教师队伍建设达不到教育现代化要求

实现教育现代化,关键要培养一支现代化师资队伍。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培计划”、“名师工程”等教师培训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与教育现代化的高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目前,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素质区域性差距明显;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还很有限。

三、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教师发展的具体路径

1.将现代化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教师的思想土壤

(1)尊重个性发展。无论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还是教育文化现代化,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把学生培养成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2)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理念强调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需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需求,使学生真正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注重人文关怀,要求发扬我国儒家思想中“尊师重教”的好传统,打破“强调教师的地位高于学生,学生必须遵从教师的教导”的旧观念。一是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充分沟通,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换位思考,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育方法;三是充分信任、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自主意识、形成自主行为、提升自主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3)反思职业角色。教师要审视自己的职业角色,重新进行职业定位。一方面,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的诉求,满足他们的需要,从主导者和引领者转变为引导者与服务者。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知识、技术的快速更新使教师的职责发生变化。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方式将被平等民主、自由探讨的理念所替代,教育内容从“授人以鱼”转为“授人以渔”,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极大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并提高判断、筛选、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2.全方位扎实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1)强化人文素养。一方面,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这样才能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变革的特点开展创新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树立现代竞争意识与发展观念。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呼唤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实现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3]教师只有具备人文精神,才能充分关照人的感受、尊严与价值,尊重学生的意识自由与个性释放;才能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感染力,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人才。

(2)提高专业素养。一方面,适应信息化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充实专业知识。信息化促使教材知识体系向精深化、广泛化、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把握这一趋势,积极主动更新专业知识,构建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把握教育规律与人才发展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将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实践,正确指导学生。

(3)注重科研能力。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具备科研能力。当前教育领域也存在同教育现代化要求不适应的方面。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变革,教师应改变继承式的传统教育,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善于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并结合教学经验加以研究,保证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而且是教学专家、教育学者。教师应主动站在理论前沿,善于开拓,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3.持续推进、着力打造合乎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教师队伍

教育现代化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不仅仅是实现教师个体的发展,还在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发展依赖于合理的顶层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扎实的政策落实,统筹兼顾,持续推进。

(1)合理的顶层设计是起点。当前我国的教育在区域、城乡和层次上差异明显,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非易事,需要决策者与管理者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的优势在于统领全局的宏观策划。[4]决策者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既通盘考虑整体,又能兼顾特殊,既考虑到不同层次在物质资源上的差异,又考虑到教师在思想观念和学识水平上的差异。唯有顶层设计合理可行,实施和落实才能有实效。

(2)科学的教师培训是核心。培训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最有效方法。教师培训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是全体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既包括学科专业、科研能力,又包括师德建设、教学方法,使全体教师无论从人格师德、价值追求,还是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法上都迈向现代化。二是有所侧重。主要侧重于边远落后地区,侧重于薄弱学科,侧重于农村教师培训。三是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在各地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专项培训,使他们起到示范作用,发挥辐射功能,促进其他教师的发展,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总之,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唯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路径构建去突破困境,才能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进而推动教育现代化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 景怀斌,等.人的文化素质与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赵勤,王红枫.教师教学观的变与不变[J].教学与管理,2013(36).

[3] 黄图伦.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4(14).

[4] 韩世文,郑骊君.教育现代化呼唤教师现代化——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的五个追问[N].中国教师报,2013-10-23(01).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人文现代化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人文社科
我的女巫朋友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