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

2014-10-21 19:53杨广赵丽王健康徐凤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工科考核创新能力

杨广 赵丽 王健康 徐凤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过程,既应注重通过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也应注重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主动实践的意识,不断满足学生自主实践的要求,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主研究探索,獨立思考创新,使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利用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解决问题,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达到创造新成果、提出新方法、推出新观念的目的。因此,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实践教学项目和教学手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本文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一、制约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创新能力要靠积极培养才能获取,影响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来自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核心, 要有创新能力, 必须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根据刘明奇等对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进行的创造性思维状况测评, 高水平的只有2.54%, 较高水平的有6.7%, 中上水平的有19.49% , 一般水平的有38.98% , 中下水平的有32.20%。许多大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忽略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和学习新知识。这不仅不利于理解与掌握已学的知识, 也不利于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同时,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从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情况的统计数据分析,学生参与“研究与发展”课题不够广泛。

(二)客观因素

高校环境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而目前高校的教育理念、培养方式、科研环境等现状都直接制约着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科技和发展民族经济起着重大作用,担负建设中国和谐社会重任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从实践教学环节的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方法的改善

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模式上可采取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如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或讨论班等,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转变到以指导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方法上来,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过去的“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转变到创新人才培养上来,自觉地将创新教育寓于教学过程中。

(二)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科类学科特点是技术发展较快,实践能力要求较强,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方面, 可以开设《创造学原理》《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案例分析》等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 也可以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创新教育方面的内容,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对实践性教学内容重组和更新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中华环保基金会小额资助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和“SRP项目”等科研实践项目为依托,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在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培养。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试方法应强调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包括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等,高校对大学生的评价应该灵活多样, 不能仅仅只是书面的考试, 要注重过程评价,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采用专题研讨、写调查报告、课内外实践、选题制作等考核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创造力。要加强对实验技术类课程的考核和加重其分数比重,不断完善和建立真正能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考核体系。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评价

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学、管理活动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相互依赖。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评价内容如下表一。

表一 实践教学评价内容

在各种实践场所的学业进行多元的考核与评价中,对学生参加各类创新性项目、科技竞赛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社会调研活动、课外科研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都应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发挥学生开展技能训练、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等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切合实际,能更有效地促进实践教学。

工科大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件任重而道远的的任务,是工科院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尽管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应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工科考核创新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