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之我见

2014-10-21 19:53王春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现象习惯课堂教学

王春梅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障碍。很多失败的案例最终都是由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造成的。可见,对于教师来说,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是何等重要。

然而,针对农村学校状况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使得这种习惯很难养成。农村大部分学生由于家长在外务工,而得不到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一学期,我校一直在进行一项教研活动——课堂评估。我有幸成为评估小组中的一员,因此也有机会听了学校内每一位同事的被评估课。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了诸多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现象一:八年级数学课上,讲课内容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老师说:“请拿出三角尺和圓规,按我的要求做。”老师布置了任务,有一部分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开始动手操作,而有一小部分学生却在等待,你猜他们等待什么?等待其他学生的工具用完后借给他们用,原因是他们没有为数学课堂做充足的准备。当老师问起他们为什么没有工具时,他们不是说落下了没拿,就是说忘记准备了等,弄得老师很尴尬,批评他们也不是,不批评也不是。按常理说,这些简单的数学课堂工具都应是每位学生必备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作为老师,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学生没有良好的为上课做准备的习惯。

现象二:四年级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话音还没等落稳,多数学生就高高地举起了手,更有甚者,有的学生站起来往上窜,嘴里还大声地喊着“老师我会,老师我会,叫我回答吧!”孩子们的积极表现让老师不知是该说“停”,还是该庆幸孩子们的积极踊跃发言呢?透过现象看本质,试问这样做不影响大多数孩子的思维吗?不影响课堂效果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在课堂上,而且还是屡见不鲜呢?原因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课上思考习惯和倾听的习惯。

现象三:小学二年级课堂上,上课刚好十分钟,讲台上的老师正讲得振振有辞,而讲台下的学生们却自顾自地玩着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有摇晃凳子的,有互相捅咕的,有做鬼脸的等,反正多数都在搞着课上地下活动。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自顾自的玩儿,而不听老师的讲呢?原因之一可能是老师的教育方法艺术的问题,但我觉的重要的还是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堂习惯造成的。

数学作业本上随便弯曲了的直线;语文作业上被学生丑化了的中国方块字;英语本上钻出四线格的英语字母;“安静课堂”上的学生思想的游离;“活跃课堂”上学生偏离课中心的动作和另类高音;随随便便地抄袭作业等等诸多现象透射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学校的学生缺少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学生缺少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都是什么呢?分析农村学生养成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以便我们找到相对应的教育方法。

第一,学生自身因素。现在90后的初中生,00后的小学生,由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溺爱,一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懒惰,怕吃苦和不爱动手动脑,平时不注意积累的习惯,所以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第二,学校教师方面的因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还有一部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方法与能力教育,良好学习习惯教育的缺失,以致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

第三,家庭因素。由于是留守孩子,监护人由于知识上的匮乏,在学习方法上很少教育和指导,以致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

什么是习惯?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甚至包括“善良”“仁爱”这样永恒的主题,也需要进行不断修炼,才会真正化为行动性的习惯。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见习惯对人的重要。作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怎样培养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儿拙见。

第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做起。

第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细节做起。

第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要持之以恒。

第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教师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第五,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一是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数学家哈尔斯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更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去动手。”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需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牢固确立“学生第一、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摆正教师“服务主体、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地位,以突出主体,发展主体。二是营造良好氛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环境保障。三是创设情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供契机。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创设课堂教学最佳学习情境,能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契机。

第六,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应以学生的个性特征为基准,进行分类指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进而会学习、会求知、会探索、会思考、会辨别、会合作,在不知不觉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纠正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使学生各方面习惯都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老师们都要时刻注意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现象习惯课堂教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好习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