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2014-10-21 20:02陈建英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40期
关键词: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化学

陈建英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教师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把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让小组内学生可以深入挖掘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会实现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分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了太多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着教师所讲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和探究,这就导致学生在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以至于学生感觉化学知识很难学,不好好,产生了不想学、厌学的情绪。新课改形式下,很多教师都转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学生参与了课堂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乐学、想象的兴趣。

一、科学分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充分地了解学情,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考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学生每个小组实现了势均力敌的状态,学生们教师的引导下,在问题的驱动下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很多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就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合作中要放手,要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现自己能力和实力的舞台,促进学生更快地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原子的结构》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和思考:原子是实心球体吗?原子的体积大小怎样? 原子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等等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分组,并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和合作,会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分组合理,组内的异质让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组间的同质保证了每个小组都可以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内化。学生在讨论中会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构建知识体系,掌握规律,学会探究学、主动学,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挖掘问题,遵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在合作学习中为了把学生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有事可做,积极思考。教师就要充分挖掘教材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究和思考的问题,驱动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可以通过对于简单的问题地探究,逐步地深入到知识的内部和本质。简单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积极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教师要通过问题来深入学习上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合作讨论中突破重难点,实现知识的习得。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三个探究任务:⑴向石灰水中吹气;⑵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⑶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教师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从而积极地进行合作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地运转。有了问题的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讨论的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会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加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更加主动地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究。学生通过对于问题的不断探究,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增加了学生探究的主动性,提高了能力。

三、教师指导,适时点拨有效组织学生

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或讨论,教师并不是什么都不管了。教师要对学生学生放手并不是撒手不管。教师要适时地介入学生的讨论活动,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和解惑,促进学生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点拨会让学生产生灵感的火花,促进学生更快地突破问题。有时学生会不认真讨论,说一些与讨论无关的话题,教师也要适时介入,把学生拉入到讨论的正题上,促进学生突破学习要点。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做好指导和监管工作,促进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是学生背了一会就感觉到枯燥、无聊了。这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小组合作竞赛来激发学生记忆的主动性,看看哪个小组学生记忆的又快、有准确;并且引导学生用原子团的化合价来突破记忆化合价的难点,促进学生掌握记忆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小组竞争让每一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被激发出来了,学生都是有好胜心的,他们在对于胜利的渴望中积极地学习,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的提高。

四、学生交流,奇思妙想实现创新实践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感觉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对话會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会想出很多教师想不到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会成为他们进行创新实践的来源。学生们会通过交流开阔视野,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和“↓”的标注方法。通过对于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学生会掌握: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就在气体生成物后加“↑”;溶液中的反应如果有固体生成,就在生成物后加“↓”。为了更好地理解,很多学生都用到了具体的实验或者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生成物。有的学生想到了锌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用“↑”表示。Zn + 2HCl= ZnCl2 + H2↑。而有的学生想到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沉淀生成,用 “↓”表示。CuSO4+2NaOH= Na2SO4+Cu(OH)2↓ 。还有其他的学生想到了其他的化学反应,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和“↓”的意义及标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形成,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进行化学知识探究和能力提高的舞台,促进学生个性得到绽放,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廷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J] 中国教师 2012.09

[2]李攀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 2013.03

猜你喜欢
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化学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