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质疑 激发求知欲

2014-10-21 19:53莫面花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质数民主创设

莫面花

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产生疑惑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可是我们的教育往往使学生有疑而不敢质疑,长期压制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或认为有疑问就是学习不认真这是不对的。学生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应当积极保护。创新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和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与众不同的表现。创新首先来自于质疑,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认为,教师要创设氛围,启发学生敢于质疑,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质疑机会。

一、创设氛围,启发学生敢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往往是创新的开端,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的起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知识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

例如,我在讲《长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有的学生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有的学生用1平方米的单位进行测量。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我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学生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跃跃欲试,开始探求新知识。

第一,营造民主氛围。

“成功的教学以来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维护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想解放,大胆参与学习过程,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中体验到平等、民主、理解、信任、亲情与爱护。当学生能当众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够向教师质疑的,都要予以表扬。并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聆听,不能随便打断他们的发言。对一时语塞或害怕发言的学生加以鼓励:“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能想出来。”对回答出错的学生同样加以鼓励:“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很好,这个问题你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吗?”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

第二,保护好奇心。

好奇是每个少年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由于他们知识较少,且缺乏经验,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可能产生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较大程度上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促使着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

二、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要营造民主氛围,借助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鼓励学生追根究底,教给质疑方法从而明确质疑方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第一,在预习中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思考题进行深入的质疑,可以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需要。

第二,在课题处进行质疑。课题直接反映了一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有助于学生对全课内容的把握,这些问题颇有质量,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本课的教学思路。

第三,在易混处进行枝。数学中有些概念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有区别的,如果概念不明确,就容易混淆。比如,“质数”和“互质数”是一对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制艺:质数和互质数都是数,为什么质数是对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数是对两个数而言?通过质疑使学生知道质数是由约数引入的,是研究一个数的;而互质数是由公约数引入的,是研究两个数的关系。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而两个质数一定互质。这样就加深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质疑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其次要留足思考时间,让学生生疑、思疑、解疑。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学生有疑而质,营造质疑机会。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出示一道趣味准备题:羊村长给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分饼,喜羊羊说:“我要一份。”美羊羊说:“我要三份。”懒羊羊说:“我要六份。”村长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给了喜羊羊1份,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6份给了美羊羊3份,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份给了懒羊羊6份?结果三只羊羊傻眼了,其实他们分得的饼还是一样多的,学生们个个都感到“新奇”。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找出了其中的原因。老师适时地对学生加以指导总结教学内容,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第二,留足思考时间。

因受传统教学思想影響,许多教师惟恐学生学不会,说不好,所以不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缺少质疑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体验。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启发他们自己来解答。非由教师解答不可的问题,也应立足于启发,即以启发的方式予以解答。要尽可能将一些知识的发生过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从中得出结论。教师要尽量提供学生提问的机会,每节课,都应留出时间让学生相互质疑问难。如在课题出示后,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对一堂课的主要内容,理解掌握的程度不同,这时候可留出几分钟,启发他们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代化教学方法,提供多种的观察。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我们有效教学的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质数民主创设
中国式民主
创设未来
质数迷宫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尼日利亚 民主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质数“嫌疑犯”
巧记质数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