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2014-10-21 19:53张印生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学法素质教育创设

张印生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认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早已成为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课题。

那么如何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呢?我认为应该创设三种氛围。

一、创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良好和谐的人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包括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其中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的作用,教师从步入教室开始,就要把微笑带给课堂的全过程,把激励运用到课堂的始终。教师微笑进课堂,以打消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和隔阂心理,在学生面前树立可亲、可信的教师形象。善待每一位学生,杜绝声色俱厉的训斥。批评要准确有针对性,严禁偏心、无的放矢。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时,严禁用讽刺、挖苦语言或鄙视的神态对待学生。教师从宣传布上课向学生问好开始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要充满爱意,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

现在,我们有的教师还常以“圣人”自居,高高在上,在课上出现错误时,往往不能正确的对待,总能找出自己开脱的理由。更有甚者,还训斥学生,压制学生的不同意见。这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失去了一次对学生言传身教的机会,使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成了美丽的空话。由此,我又不禁想起前人一句话: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教师放下架子还课堂以民主,视学生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正是最好的激励,唤醒与鼓舞吗?因此,我们应当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真正民主、平等、融洽、和谐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完成素质教育任务任务。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看出,在课堂上要千万百计地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核心。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倾注满腔的热情,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出发,为他们创造开朗、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以此产生强有力的乐学“磁场”,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需做到: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动脑、动手,使他们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增强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标新立异,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时间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情绪,愉快心境和浓厚兴趣的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成功的法则是轻松,而不是紧张。”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泼,是语文教学应当努力探索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播放恰当的乐曲,创设情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月光曲》一课,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中可以播放《月光曲》奏鸣曲,使学生如临其境,与作者共鸣,从而感悟到文学所表达的意象。电影是一种综合性的电教手段,有声有形,有色有光,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注意,获得多种感受,强化教学效益。比如,《桂林山水》,可以让学生看风光片《桂林山水》。先分放漓江山水,使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体味桂林山的奇、秀、险,并深入理解课文的词句。然后是放全片,给学生以整体感受。通过声像渲染,强化情趣。学生获得的知识过程,是从“有所感”到“有所知”,从“有所知”到“有所得”的过程。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光趣和注意力。

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除了上述手段外,还可以采用角色表演,让学生感受乐趣。动手操作,满足心理需要,促进全面发展。续编故事,展开合理想象。动手绘画,深化理解,发展思维。开展竞赛,提高兴趣。总之,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围

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用无穷。因此,要使学生“会学”和“学会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教为学生的学树立榜样,以好的教法促使好的学法形成,做到以教示法,教中授法。教学中,还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的相同点、相似点,进行概括归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善于课内外并举,做到课内打基础,课外得发展;还要进行学习方法的系统讲授和训练,教给学生各类基本的学习方法,合理使用时间的方法,科学用脑的方法等,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使他们终生受益。

怎样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围呢?我认为要让学生们在愉快中学会学习。我们把课堂教学环节分为“课开始、课进行与课尾声”这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明确五步操作程序。即课开始,趣即生——激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之乐。课进行,趣更浓——铺台阶,引导探知,让学生感受攀登之乐。抓训练,举一反三,让学生感受成功之乐。重小结,找出规律,让学生感受会学之乐。课尾声,趣犹存——求拓展,内外结合,让学生感受再学之乐。重视趣味性是愉快教学的关键。趣味性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基本步骤是:“激趣→探知→训练→归纳→扩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题,课文内容或问题,发掘以趣激学的因素。在教学中可通过画面、幻灯、录像、小品、游戏、实物道具和绘声绘色的文学语言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趣、爱学。

综上所述,创设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创设“授之以渔“的学法氛圍,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享受学习之乐,变苦学为乐学。

猜你喜欢
学法素质教育创设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创设未来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