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

2014-10-21 19:53杨洁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创设情感语言

杨洁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任务。也就是旨在教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的各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恰当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体验、运用、交流、建构等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呢?

一、关注学生内在需要,在平等、互助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发现、探索

小学英语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通过记忆和简单的机械操练来形成语言习惯,更重要的是要致力于开发学生语言智能,以形成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而游离于学生思想、情感语言之外的单纯语言练习活动很快就会让学生陷入紧张、厌倦、枯燥、低效的学习状态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使课堂教学从模仿、记忆、操练进入到思维和情感活动。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新词放在句子、语篇中去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且通过体态、手势、情景等语境因素,全面调动学生猜测、联想、记忆等多种学习功能,使学生在语言的输入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在语言的输出中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图片、游戏、实物、儿歌、童谣、故事、竞赛活动、表演、姿体、多媒体、音乐、语言等都是我们创设情境的形式和手段。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目标,我们既可以采用完整事件过程来整体创境的方式,也可以根据课堂各环节的训练目标而创设彼此之间如散片,缺乏系统联系的情景组。但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情感的感染熏陶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活学生思维、想象的火花,让学生发现、探究、合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要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发现。然而,探究、合作与发现也要在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而那些浅层次的、简单的操练和低层次的活动若没有深层次思维活动的参与就可能在热热闹闹之后使学生对所学转瞬即忘,更谈不上积累和能力的形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对理解文本和教学内容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和想象,努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参与意识和能力。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并不是旁观者,不能只是把问题或任务抛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恰当的时机还是参与者。教师必须对安排给学生的任务作精心筹备和准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课前的预设,学生提出问题后要引导他们进行筛选,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和援助。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积极地给学生创造机会,创设合作的平台,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研究时间,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去解决问题,探索更深的东西,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我价值,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三、关注学生情感,真正尊重每個学生。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在自主选择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体验、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唯有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主体的体验、感悟才能真正有效的实现。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和对接,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在兴趣、性格、习惯、家庭环境、先天素质等各方面都呈现出差异,因而发展也呈现不平衡。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承认个体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质疑、解疑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体,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任务内容,给学生有选择的自主性,使教学活动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情感和知识能力上都有所发展。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充分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加工中学习创造,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成认识的变化和飞跃。

陶行之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来定。”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唯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目的、有层次地创设丰富的英语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及探究、合作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去探索、发现、体验、实践、感悟,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才会不断得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才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也才能最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创设情感语言
创设未来
情感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台上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我有我语言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