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2014-10-21 19:53高成伟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参与者交流同学

高成伟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效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效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理解、对话、民主、自由和宽容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第一,理解,和谐课堂氛围散发着理解的气息。参与者是在理解的状态下参与的,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理解。正是在理解的氛围中,师生的参与水乳交融,师生的参与生成意义。课堂教学中,理解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要理解文本,要理解学生,还要理解自己。教师充分相信并理解学生,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助手。教师理解小老师在哪方面比较优秀,在哪方面比较弱,需要教师提前培训;学生在哪些知识板块比较容易,在哪些板块比较困难,需要教师点拨强调。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要理解文本,要理解教师,要理解同学,还要理解自己。小老师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流程及安排;理解班上各组存在的问题,优势与劣势。交流同学理解班上同学的总体情况及特殊情况,并理解同学间各方面的差异,理解自己组组员间的差异。

第二,对话,和谐课堂氛围是洋溢着对话精神的氛围。对话是鲜活和谐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对话既可以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几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的活动,还可以是自我对话,或是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需要明确的是,对话不是自问自答,也不是师问生答,而是参与者之间基于平等地位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共识、分享意义的一种活动。即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的互动。 教师点拨强调的是学生不懂的,容易忽略的。同学交流展示时多注重分析问题,并欢迎同学补充质疑。同学补充质疑的问题,全班同学都来思考解决,如果不能回答,那就同学间讨论解决,如果讨论还不能解决,那就老师来帮助解决。甚至同学老师在交流时听者有不同意见或想法都可以起来给大家交流,这是充满对话互动的课堂。在对话情境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交互性的,双方都不只是言者,也都不只是听者,双方都是对话的平等参与者,他们的“听者”或“言者”的角色是即时地相互转换的。角色的即时转换,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对话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情景。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它有助于学生学习同年人的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有时在讲到古文需要学生理解记住有些重要词语注释时,采用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学生问大家一起重复几遍,这种答案式的互动,也有利于学生的实记。它有助于参与者之间达成共识,并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理解上的沟通。

第三,自由,在和谐课堂的氛围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保持着相当大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介于个体和集体之间的某种东西,可以在二者之间流动”“它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和谐,从而使群体日趋协调一致”。有了这种自由,参与者就不会受到集体心理意识的控制,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自我。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之分。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掌握;二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学生能够在教师面前随意表达,并有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权利。和谐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会成为一种常态,没有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也就谈不上学生的主动参与。

在幸福课堂的教学中,教室里没有讲桌,由哪组学生交流学生自动移动位置围过去。这首先就达到了形式上的自由学生座位上的自由,上课姿势上的自由。而真正实质性的自由是学生思维的自由,自由地发言、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自由和谐课堂氛围,绝不是让教师完全地退居幕后放任学生,也不是取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其中,学生的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自由的条件是跟着课堂的节奏在前进。

第四,民主、和谐课堂氛围是一个民主的教育场。在民主的教育、教学氛围之中,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尊重,享受與他人一样的权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能够自由地发表一些见解,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权利将得到有效的保护。成绩暂时领先的同学可以多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不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成绩暂落后的后进生也会在参与讨论与交流中找到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也就更加愿意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第五,宽容,宽容是和谐课堂氛围的最为基础的元素,是学生全面、全体地参与教学的支持条件。课堂教学中的宽容,是对学生“与众不同”的言行、错误和人性弱点的包容。在宽容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克服畏惧和羞涩的心理缺陷,不怕在学习中犯错误,不担心被老师责备和同学的嘲笑,也敢于独立地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老师和同学展开辩论。如在幸福课堂中,学生的座位没有统一的姿势,上课时只需移位以围在交流小组的周围即可。大家似在交谈,没有讲台的区分。而如果是小组展开讨论,大家也可以站起来,几个头聚在一起,交流讨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有同学在交流加入某位同学有不同意见,也可举手质疑补充,不但不会因此遭到批评,反而大家都会尊重他有自己的思考。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也会得到认可和尊重,并获得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于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效性也就得到了增强。而一旦背弃了宽容精神,教学就演化为一种专利、僵化的活动,理解、对话、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也将无从说起,课堂教学也必将走样。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把理解、对话、民主、自由和宽容等因素贯穿于整个课堂中才能构建起理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效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参与者交流同学
如此交流,太暖!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交流平台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交流平台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街头高尔夫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