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中探究性教学的误区

2014-10-21 19:53赵圣洁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探究性误区小学生

赵圣洁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广大数学老师已逐渐更新教学观念,并认识到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在自己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新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主动认识的过程,因此,探究性教学受到教师的广泛欢迎,也对此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所谓探究性教学是指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随着探究性教学方式日渐盛行,在数学教学中带来积极的作用,这对于数学教学改革来说,无疑是增添一种新的尝试,但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老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忽视了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一定难度的学习对象。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一定的知识作基础。第四,创设问题情境。第五,良好的探究环境。因而导致在探究性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误区,这就是广大数学教师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误区一:盲目探究,放任自由

实施探究性自习,最关健的是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运用科学灵活的探究认识方法,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也才能保证探究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不少数学课堂上,由于探究前教师没有从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或引导学生确立明确具体的探究目标,使学生的探究陷入一种无序、散漫无果的状态。

任何一节知识,可探究的东西很多,数、运算、定律可以探究知识的获取,计算的准确程度也可以探究。但是,绝不可以样样让学生探究,一是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那样去做;二是如果进行无意义的探究,除了得不到理想的收获外,还会降低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打消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

误区二:缺乏重点,事事探究

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尝试、体验、实践、创新,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这个目标的达成是以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有价值的探究内容为基础。也就是说,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探究的内容不宜过多,应从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选择最有意义,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有重点的探究。当前,不少教师为了赶时髦,尽拿探究性教学来课堂“作秀”。教学中,事事都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解决,结果学生忙忙碌碌却没有多少收益。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十分简单,答案在课文中写得清清楚楚,一看书本就能解决,根本没有探究的必要,有些问题没有探究的价值,对其进行探究,只能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可见,没有重点,事事探究,是实施探究性教学的大忌。

误区三:只顾形式,不看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其主要意义在于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的头脑和嘴巴得到“解放”,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进而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选择探究的问题,精心设计探究的过程,科学选用探究的方法,合理评价探究的结果,让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探究的结果,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丰富智慧,提升综合素养。但是,目前不少课堂只是把探究性教学当做一种课堂时尚去演绎,教学中只追求形式上的探究,而没有扎实探究的过程,更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探究结果。这样的探究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迷失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误区四:重外轻内,本末倒置

小学数学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新知的学习上,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思考等活动,运用已有的经验对未知领域进行开放性的多元的探究阅读。当前有许多数学课堂,教学时全然抛开对教材的探究,而把目光集中到课外知识的探究上,这是严重的本末倒置。

误区五:惟“探”独尊,排斥他法

数学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告诉我们,要学好数学就要注重理解、内化、运用、拓展。这就决定了在学习上应该将合作、自主、探究、按受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可是,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创新,教学中只让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的这一种方式,而把合作、接受等学习方式统统排斥在外,让人感到只有探究性学习才是先进的科学的,其它任何的方式都是落后的,一概不用,这是一种严重的认识误区。

小学生学习数学,关健要通过感知、理解、应用等基本训练,打好扎实基础,这个目标光靠探究一种方式是难以达到的。当中的很多环节需要用合作、接受等学习方式去完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有限,如果点点探究,时时探究,就会给学习带来阻力,误了时间,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再说,小学生学习数学,多以获得间接知识为主,没必要事事探过明白,弄个究竟。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强调探究性学习的作用,更不能以探究性学习这一方式去独占数学课堂,而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选择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优化。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老师往往因为数学课中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要求及意义认识不足,只追求其教学形式,而不考虑教学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盲目实行探究性教学,结果出现了形形式式的误区,给学习带来阻力,误了时间,事倍功半,直接影响了教学结果。对于这些数学课中探究性的学习的误区,我们广大教肓工作者都应倍加关注,最好尽量不让其在课堂中出现。

总之,这次培训带给我最深的體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努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化解课改下的困惑和烦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国培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知识、方法传授给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完善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猜你喜欢
探究性误区小学生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我是小学生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