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班幼儿数活动

2014-10-21 19:53盛晴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绸带桔子果汁

盛晴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等分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的数学概念和生活经验。等分活动离不开动手操作与探索,在设计四等分活动时,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操作机会,我提供了与二等分活动相比种类更多、更丰富的材料,并采取了分组探索的方法,将同一类物品集中在一组中,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操作物来进行四等分的探索活动。

A组材料提供:各种彩色几何图形纸片、剪刀。

幼儿操作实录

镜头一:一个男孩子来到A组,先在盘子里找图形,找到一张蓝色的圆形纸片,先对折,打开看一看,拿剪刀沿着折痕剪成两个半圆,又分别将两个半圆对折后沿折痕剪开,最后将四个扇形拼成一个圆,他完成后又朝盘子里看看,找到一个椭圆形,用同样方法完成四等分。

教师的反思

考虑到部分能力强的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仅仅分几个学过的几何图形就显得不具挑战性,而应该增加一些平时熟悉的、规则的几何图形来增加操作材料的新鲜感,从而提高幼儿对等分活动的兴趣。

B组材料提供:各种长条形物体:鞋底线、橡皮筋、各色绸带、包装带、吸管、剪刀。

幼儿操作实录

镜头三:两个孩子结伴来到B组,一个拎起一段红色绸带,让其垂直向下,然后拿起剪刀一段一段剪起来。另一个孩子看到了,连忙对他说:“你这样剪不对的,绸带可以对折的。”剪绸带的孩子便把剪好的四段绸带推到旁边,又拿起一段,按朋友的建议进行四等分,这一次,他还将分好的四段比了一下,对朋友说:“一样长了。”提建议的幼儿则拿起一段包装带,说:“我不分绸带,不好剪的。”

镜头四:一个男孩子来到B组,他挑中了一根吸管。仔细地看了又看,企图将吸管对折,但吸管太硬,他放弃了,直接拿起剪刀,一段一段地剪下去。最后,他把剪好的四段吸管放在一起,看到四段不一样长的吸管,便又拿起剪刀,将长的剪短一些,这样,四段吸管一样长了。

教师的反思

吸管在B组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材料。在二等分的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分过吸管,知道吸管不能对折,只能用目测的方法。虽然目测等分不精确,但它确实也是一个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用的等分方法。

C组材料提供:香蕉、猕猴桃、桔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蛋糕、火腿肠、豆腐干、一次性盘子、塑料齿口小刀。

幼儿操作实录

镜头五:来C组的人很多,一个男孩子挤到桌子旁边,抢到了一个桔子,拿起刀就切,切了一会没有切开来,便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桔子怎么切不动呀?”老师回答:“桔子需要刀来切吗?”身边一个女孩子说:“桔子不要切的呀,桔子要先剥的呀。”男孩子放下刀,开始动手剥桔子。

镜头六:一幼儿选择了类似于圆柱体的蛋糕,这种蛋糕是西饼屋里买的,特别松软,孩子一边切,蛋糕屑一边掉在桌上,等他切完,四份小蛋糕已经没有了形状。教师见状,赶紧将剩余的同类蛋糕拿走了。

教师的反思

蛋糕的形状很多,是我们第一个想到可以进行四等分的食品。但从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实蛋糕并不是理想的操作材料。首先造型好的蛋糕价格贵,经过幼儿的操作后就不卫生,不能食用,很浪费;其次蛋糕屑多,幼儿操作时会将桌面、地面弄得很脏;再次是由于幼儿用刀经验不足,切好的蛋糕很难成型,无法检验四等分的正确性。

D组材料提供:一次性杯子、果汁。

幼儿操作实录

镜头七:一幼儿来到D组,拿起纸杯往里面看看,笑着对旁边的孩子说:“你看,这可以吃的呀!”旁边的人马上提醒他:“老师说不可以吃的。”于是该幼儿开始把纸杯里的果汁往第一个塑料杯里倒一点,再往第二个塑料杯里倒一点,比一比两杯液面的高度,然后往第三个杯子里倒,再比一比,同样的方法倒了四杯果汁,他看见四个塑料杯里的果汁一样多了,就走开了,可还有一些果汁剩在纸杯中。

镜头八:一个男孩子一边分着果汁,一边将杯口上要滴下来的果汁舔掉,他分完四杯后,将果汁倒回纸杯中,开始分第二次,边倒边舔,第二次分完再分第三次。老师看见后对他说:“你分得很好,还可以到别的组去玩玩。”他说:“可我还想玩。”“如果你一直在这里,就学不到更大的本领了。”男孩走开了。

教师的反思

在进行液体四等分时,大部分幼儿会出现类似于镜头一中幼儿的表现,细心一点的孩子或者会将剩下的果汁再倒入四个杯子中,直至果汁被倒完。这样的办法成人也经常使用。

E組材料提供

如图所示材料若干

幼儿操作实录

镜头九:一个女孩子来到E组,她选了一张图形后,开始在盘子里寻找那缺少的四分之一,盘子里的小图形片好多,她先找了一些类似的图形放在面前,再一个一个试,终于找到一个她认为是正确的,一个完成了,紧接着她用同样的办法拼第二个图形,每张长方形卡纸上有四个补缺的图形,当她把四个图形完成后,听见老师已经发出集合的信号,便走到教室中間的小椅子上坐好。

教师的反思

从操作情况来看,在教师不提示的情况下,大部分幼儿都用眼睛去寻找,看上去形状、大小差不多的就放上去,因此使用的时间较长,而准确率却不高。

F组材料提供:四等分与非四等分图形片、一个贴着“”的篮子、一个贴着“×”的篮子。

幼儿操作实录

镜头十:两个孩子在F组操作,幼儿甲拿起一张四等分饼干的图片放到“”的篮子里,嘴里说:“这是四等分的。”幼儿乙拿起一张小鱼的图片也放到“”的篮子里,幼儿甲看到了,把小鱼拿出来,放到“×”的篮子里。乙看到了,问:“你干嘛拿我的图片?”甲说:“你放错了,小鱼是不能四等分的,要放到‘×的篮子里去。”

教师的反思

在操作前,教师提示,F组的游戏是最难的,因此来F组操作的孩子不多。对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对一样物体是四等分与不是四等分进行准确判断,而对与那些能力一般的孩子来说,要进行准确判断还有一定的困难。

通过对这个课例中材料操作情况的剖析,我以为,在数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的设计、提供和改进应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操作材料的设计要紧扣目标。

第二,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提供材料。

第三,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提供操作材料。

猜你喜欢
绸带桔子果汁
果汁称重
飘带视角下的飞天舞蹈动作创作探究
榨果汁
桔子味
桔子熟了
春 水
失忆果汁
妈妈手工:蝴蝶结发饰DIY
桔子熟了
桔子吃不出苹果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