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用命活力来

2014-10-27 16:02慧湖心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阜阳剪纸作品开源

慧湖心

楔子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在遥远的西周时期即为胡子国的国都,战国时期为楚邑;秦汉以来,为历代郡、县、州、府所在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多年,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人同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留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赞美颍州西湖的千古佳句。而刘琦大战金兀术的顺昌大捷和枕头馍的历史故事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初春的早晨,柔和的阳光如绸缎般铺满麦浪大地的时候,沿着弯弯曲曲的颍、泉两河交汇处的宽阔水面望去,绿柳和桃红布满了河的两岸,鸟儿在明净的天空中歌唱,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嬉戏;低头沉思,古老的颍州大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给后人们留下了数不清宝贵的精神财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啊,吮吸着她的甘甜乳汁茁壮成长,朴实善良的两岸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正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美好生活画卷……

悠悠岁月,时光飞逝。如今在这片黄淮海平原南端的神奇土地上,在唱响中国梦,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感召下,这里再次迸发出颍淮文化的勃勃生机,她像一个婴儿,伴着一声响亮的啼哭横空出世,但却以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焕发出夺目的绚丽光彩。以“阜阳剪纸”为代表的8项国家级非遗和太和清音等16个省级非遗以及18个市级非遗犹如中原大地文化百花园中各种争相绽放的花朵,从古老的历史文化传承到朝气蓬勃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让人为之击节赞叹。踏花寻访中,阜阳剪纸的代表企业——安徽阜阳开源剪纸艺术有限公司渐渐进入笔者的视线,她无异于阜阳剪纸成功发展的一面旗帜。公司从组建到发展速度之快让人惊讶!从传统的手工艺到走向了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空间也只用了短短的三四年时间,让我们姑且称之为“开源现象”和“开源速度”吧。

剪纸界的女“刘备”

阜阳剪纸又叫窗花,在阜阳、亳州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阜阳剪纸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在逢年过节,婚丧喜事、祝寿送礼时,用剪纸装饰物品,其情趣醇和,意义深远。

在阜阳剪纸界能把这项国家级非遗做成文化产业的,开源剪纸公司不得不提。该公司的总经理肖淑勤被人们喻为阜阳剪纸界的女“刘备”。三国的刘备,论武艺抵不过关、张,论军事指挥和智谋不如诸葛,但他却因人善用,最终形成霸业,与魏、吴三分天下。其实,肖淑勤与刘备相比,有着十分惊人的相似之处。作为知天命的这位女企业家原本不是做剪纸的,从事了多年医药生意的她却以超常的人气、聚拢了一批安徽剪纸界的精英为我所用,以前瞻性的市场眼光,探索出了产学研的路子,与高校强强联手,使剪纸作品在原来传承的风格上不断创新出彩;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展销,向人们传递阜阳文化的正能量,实现了阜阳剪纸走出安徽、迈出国门的梦想。

肖淑勤生长在一个兄弟姐妹六个的大家庭里。她排行老四,上面有哥姐下面有弟妹,属于那种夹在中间的受气包子,但她同时也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女。在她童年的记忆里,母亲是个酷爱剪纸的好妈妈,心灵手巧的母亲总能在瑞雪飘飘的新年夜将那红色的纸片剪成一个个可爱的鱼呀、兔呀和花草之类的剪纸贴在窗户上和门户上,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给人精神上的安慰,春暖花开或秋意渐浓时,母亲便端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旁,用她那双巧手给姐妹们的鞋面上绣上好看的蝴蝶、太阳花什么的。肖淑勤总缠着母亲教她学剪或绣。母亲说,你还小,长大再学吧,现在主要是得好好学习,多读书才重要,不然长大了怎么办,不能靠剪纸和绣东西吃饭吧!虽然母亲口头上反对,但只要肖淑勤真正去学做一些简单的剪纸时,她还是不反对,内心深处觉得这样的女儿才像个女儿,在这方面有灵性是好事该多鼓励鼓励,能深入进来学习将来对个人的情操和修养正是陶冶的好机会。为此,她时常为女儿的举动暗地里感到高兴,而从不在口头上多表扬女儿一句。

真正实现肖淑勤剪纸梦的时候,她已经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

那年五月,当火红的石榴花开满阜城的东城墙河两岸的时候,肖淑勤将多年的梦想在这一天变成了现实,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筹措,她的“一品徽韵”工艺品专卖店在温州步行街开业了。在这间不大的工艺品店里,有景德镇的青花瓷、河南禹州的钧瓷、徽州三雕、安徽的界首彩陶、湖南的醴陵红瓷、皖北的阜阳剪纸等,还有各式各样的绢花、刺绣。在这里,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知道外面的工艺品消费前沿的精彩世界。这间小小的工艺品店开业的一年里,肖淑勤跑遍了全国各地进一批高档工艺品,在主营医药销售的同时,她也在精心打理这间充满着她梦想的小店。一年下来,她的小店生意还不错,赚了两万多元钱,如果仅从赚钱的角度,她还可以将店面开大,但她的梦想不只是做店面,她想从中找一份属于她自己追求的乐园,然后来快乐地把它当事业做。

借脑行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结了本地一些民间剪纸艺人。肖淑勤将自己想做剪纸企业的想法和他们交流,这些人十分支持肖淑勤的想法,于是肖淑勤便积极运作成立剪纸公司。因为公司刚开始底子薄,没有什么基础,就把剪纸公司定名为安徽阜阳开源剪纸艺术有限公司,意思为开源节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里既是一种企盼,更是一种希望。前期投入近10多万元买设备,找地方,招工人。厂房初步选择在城西紧邻阜阳师范学院新区的西苑肖淑勤的一楼家中,工人既有当地务农的农家姐妹,也有从师范学院美术专业招来的学生,十多个人的剪纸公司加上200多平方米的自家居所孕育了开源剪纸的前身。

她像一个勤学的饥渴的孩子四处求学求教。在开源剪纸公司里,笔者见到了有刘继成工作室、程兴红工作室和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工作室。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仔细了解,才知道这背后有故事。肖淑勤说,为这些专家、大师们建立个人工作室,让他们来到开源剪纸公司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剪纸技艺的传承上,2009年9月,她聘请了中国剪纸艺委会副会长、省首届“非遗”传承人、省首届工艺美术大师原市文化局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刘继成,负责其剪纸艺术的创作与研究,进行辅导与传承。这位在当地有名的剪纸大师不但在剪技上给开源有限公司进行手把手地指导,还积极推荐开源公司参加全国各类会展,让肖淑勤有了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随着对外交流机会多了,开源公司也获得了一些认可,其剪纸作品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大奖,其中,2009年5月剪纸作品《寿比南山不老松》在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中获得银奖;2009年10月剪纸作品《农家乐》荣获“第三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优秀作品银奖;2011年5月剪纸作品《玉兔迎春》荣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银奖及第六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13年9月作品《颍州西湖赋》荣获2013中国郑州中原六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联展金奖;2013年10月作品《颍州西湖赋》荣获中国(烟台)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2010年肖淑勤获得“安徽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创业者”称号……

阜阳剪纸代表性人物——程氏剪纸的创始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程建礼之子程兴宏是肖淑勤另一位好朋友,这位浑身上下泛着浓浓的泥土味,憨厚朴实的农民兄弟,却是地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接触肖淑勤这么多年来,他觉得肖的为人和做生意方面,都有着她独到之处,生意上的诚信自不必说,他真正佩服肖淑勤的是她的一颗追求剪纸的执着之心。阜阳剪纸作为国家级非遗不光是传承,更多的是要走向市场,因为市场是决定这些非遗能否真正传承下来的决定因素,也是检验非遗能走多远的唯一标准,他多希望有更多的有实力的企业家能像肖淑勤这样的有识之士,把更多的财力精力投入到剪纸这个行业上来,剪纸才能不断地做强做大,留在后人的生活中。他每次到开源剪纸公司,总是将自己的剪艺无私地传给肖淑勤的工人们,为开源的发展壮大默默地奉献着。

江河,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在谈起对肖淑勤的支持时,他感慨颇多。他说,支持开源实现了“双赢”,一是解决了开源剪纸公司的师资不足,在科研创新方面有高校作后盾,也使公司的底气更足,从开源公司走出的作品也会上升一个档次。而学院这方面也受益匪浅。美术学院作为地方高校,除了科研教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服务于社会,院校选择开源剪纸公司,就是要把理论研究变成成果,将产学研有机结合起来。2010年12月,开源剪纸有限公司与阜师院美术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以合作协议明确了8条双方的责任义务。江院长清楚地记得,几年前安徽晋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要以阜阳剪纸为元素,做一套反映企业的纪念册,美术学院专门安排教师来公司调研,了解企业现状,从图案到文字积极参与设计,并将这笔50万元的订单交给开源公司来做,取得了成功,这套宣传纪念册很快被其他一些柳编等当地民营企业看重,又陆续做了许多各自企业的宣传册,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两年前的皖西北贸洽会上,美术学院在江院长的带领下,以吴从瑞教师设计的剪纸服装很是火了一把。当地的人们还记得,在那次会展台上,高挑的模特配上以京剧脸谱或牡丹花卉等图案的剪纸服装自信地走在镁光灯闪烁的T台上让人眼前一亮,后来开源剪纸公司又将这些剪纸服装表演带到世界旅游小姐大赛安徽赛区参加过小姐选美大赛时,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最佳方阵的好评。在肖淑勤支持下,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深入研究阜阳剪纸,已为公司设计出一系列以阜阳文化为题材的剪纸创作。2012年肖淑勤为美术学院支持10万元作为美术学院研究阜阳剪纸专项费用,2013年又设立2万元剪纸设计资金。每年肖淑勤还自费带着美术学院的教师们到合肥、景德镇、义乌等进行实地工艺美术设计和剪纸衍生品发展状况考察,使教师直接了解包括剪纸在内的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剪纸新型材料,对推进阜阳剪纸的传承发展和国内工艺品市场发展做到心中有数。谈到对肖淑勤的评价时,他说肖淑勤为人低调,但做起剪纸产业来却有着一股少见的韧劲。她有自己的工作思路,每年年初她都会邀请院校专家和当地的剪纸能人来公司开座谈会,让大家对新年的发展提意见、出思路,谋划全年的工作;年终时,又请大家来开迎春茶话会,总结经验找不足。他说他欣赏肖淑勤敢作敢为的精神,企业家能关心和投入文化产业将来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一个肖淑勤太少,有十个百个千万个肖淑勤,党委、政府的文化产业才能够做强做大,国家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跟她合作,你会觉得工作更加有意思,总想把一些事情做得好些再好些,这是她对剪纸产业的理解和追求,也是一种境界。

修来姐妹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这句话用在肖淑勤与副总经理朱烨两个人关系上十分恰当。自从那个春天两人经朋友介绍相识以来,从没有红过脸,按肖淑勤的话讲,能在一起共事不容易,关系好了薄不了。在公司里他们以上下级相称,私下里以姐妹相称,不光是工作上,生活上更是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朱烨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几年前在别的企业做办公室秘书。自进入开源剪纸公司以来,她觉得自己真的学有所用了。肖淑勤作为总经理负责对外的业务,而朱烨主要负责剪纸创作。阜阳对外宣传有六大名片,分别是综合交通枢纽、百亿江淮粮仓、滨水园林城市、人力资源大市、煤电能源新城、商贸物流中心,由朱烨牵头,用一组剪纸的方式对这六大名片有了新的全释和注解,受到了当地领导的好评,2012年12月,剪纸作品《崛起中的新阜阳》在首届安徽剪纸艺术节暨全省民间工艺精品邀请展中获金奖;同时,她还将牛郎织女的故事分成六个灯笼的形式用剪纸表现出来,十分受人喜爱,2013年7月剪纸作品《灯花之牛郎织女》在第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王老赏杯”评奖中荣获优秀奖。亳州的花戏楼,又称大关帝庙,山陕会馆。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发起筹建,其景区由火神庙、朱公书院、岳王庙、张飞庙和大关帝庙组成。迎着和煦的暖风,观看台上的古老戏剧的演出,此时已是月下黄昏,云朵升腾。微风吹来,站在古老的花戏楼前,朱烨抚昔追今,感慨颇多,回来后她灵感突发,以剪纸形式重新进行了加工创作,那年五月,公司剪纸作品《演古风今》在2012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铜奖;2011年8月,作品《过大年看大戏》荣获“教场坪能源杯”中国年俗剪纸大赛铜奖;2012年5月,剪纸作品《徽风皖韵》在2012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12年6月,朱烨在肖淑勤建议下,把我国的一些固定节日再次以剪纸的形式加工创作,他们的剪纸作品《我们的节日》在第三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王老赏杯”评奖中荣获优秀奖;为了表现民族文化,朱烨反复查找一些各种少数民族的图片资料,从中思索他们的生活状态,在经历了半年后,一个美妙的构思在她的脑海里形成,2012年8月剪纸作品《汤瓶姑娘》在“辉发杯”全国剪纸艺术大赛中获金奖。

肖淑勤在对外的销售工作上同样做得精彩。开源剪纸不断扩大规模,提升生产能力,先后推出剪纸礼品、特色剪纸服饰设计制作和剪纸衍生产品等。还为景区、企事业等单位专项定做突显内部文化与发展成就的专题剪纸礼盒。为做好剪纸文化产业,去年11月上旬,她积极参加安徽省在上海自贸区组织的安徽省文化产业高级进修班,11月下旬,她又随中国贸促会到美国洛杉矶、迈阿密、纽约和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地考察访问,开展民间文化交流,将安徽阜阳开源剪纸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给国际友人,使剪纸文化在异国他乡得以广泛传播。

开源剪纸产业化的步伐也在迅速加快,公司分别于2010年被颍州区授予“颍州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1年被安徽省旅游协会授予“理事单位”;2011年公司被安徽省文化厅评定为“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4月份,开源剪纸获得海关出口资质,2012年12月被阜阳市旅游协会授予“副会长单位”,2013年6月被中国国际商会安徽商会评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单位”。2014年2月被阜阳市文化强市领导小组评为“阜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肖淑勤说,在走剪纸产业化的道路上,我重点解决了三个难题,一是师资力量,创新没有这一块就是空谈,空谈不光误国还误事,美术学院是我的人才后盾,二是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在我这里是不成问题的,我将医药生意赚来的钱一半以上甚至更多地投入到了剪纸上来,这本身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互补。三是市场运作,市场运作重在管理和营销,这一点对我一个经常跑市场的人来说是相通的,文化是相融的,也是跨界的。

爱在无声世界

肖淑勤因为从事过医药生意,到过全国各地去开订货会。无论是四季如春的昆明还是白雪皑皑的北国哈尔滨长春,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当然,在她内心深处,她最喜欢的地方还是昆明、海南这些地方,她说那里的气温让人享受,遍地的鲜花让人陶醉,绿树非常的高大肥硕,人们和地面上的一切动植物都是生活在暖洋洋的阳光里,这是自然界赐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生活中阳光就不是那么充沛,于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便会成为一种生活上的褒奖。

阜阳特殊教育学校就生活这样一群聋哑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视觉听觉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心理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障碍,形成了自卑、倔强、不合群等心理特征。当肖淑勤看到这些情况后,她流泪了,作为一位母亲,她更理解这些残疾儿童将来在社会上的就业的困难,虽然有政府和社会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要鼓励这些孩子培养坚强的意志,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就要教会他们一技之长,给他们能生活下去生活得更好的勇气和条件。随着开源剪纸的业务越做越大,她原来的一楼的家居地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这时,肖淑勤想起了能不能和阜阳特殊教育学校联手,给这些可怜的孩子免费培训剪纸技艺,一来解决他们的就业,二来将剪纸公司搬到特教学校,租赁他们的空闲的房子也能给学校增加些收入。她找到了学校负责人,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校方听后很是感动,专门从教学楼上腾出一层半给开源剪纸公司作基地。同时,还签订《合作协议》,协议上明确了开源剪纸公司每年提供20000元的助学金和10000元剪纸作品(成本价),就这样在阜阳特教学校里,又多了个开源剪纸公司特殊教育学校实践基地。三年多来,开源剪纸公司为该学校培养剪纸人才近百人,这些孩子从学校毕业后都能怀揣技艺,自信地走向了社会。

阜阳特教学校毕业的李永难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代表。她从师于开源剪纸公司,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学习刻苦,在读完初中的同时就学得了开源剪纸技艺,毕业后,她没有离开开源剪纸公司,而是兢兢业业地在开源做一名普通的剪纸工人,并和自己的同学一起结婚生子,从贫苦的农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现在两个人都有份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生活过得很是幸福。在采访中,她用手语向笔者比画着自己对开源的感激,她表达的意思是党和政府给了她上学的机会,开源给了她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她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很满意。

肖淑勤不但把自己的爱心献给了这群可爱的孩子,她把更多的爱心也奉献给了社会,汶川大地震她主动带头捐款三千元,公司向灾区筹集一万多元。每年年前,她也总到敬老院给那些老人们奉献爱心,捐款捐物,还定期去看望这些老人。今年三八节这天,她随从市旅游局给颍上县的一家敬老院送去了电视机和食品。她常常对自己的员工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能为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自己也是幸福的。家里人曾劝她说,五十多岁的人了天天忙乎什么,家里又不缺你挣那点钱,还不如把有限的时间多去玩玩麻将,斗斗地主好好享受生活。她不愿意听这话,她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如果一个人贪图享受,活着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活法和梦想,追梦的过程才是人幸福的过程。家里人拗不过她,只能任由着她白天黑夜里的在外面奔波、辛苦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民营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中的位置也愈发重要。在深入学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基础上,一年来,肖淑勤带领公司开发了大量的以剪纸为元素的生活用品,比如台灯、U盘、硬盘、纸扇等,让阜阳剪纸走向千家万户,她还在合肥机场等地设立销售专柜,专卖店等来扩大自己的销路,仅去年一年,她的剪纸销售额就达300多万元。

面对未来,肖淑勤仍踌躇满志。她说一个剪纸公司能有省一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两块牌子,有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有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她有信心把公司做大做强,业务做得更精,她要把剪纸事业做出安徽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阜阳,了解开源。在下一步规划中,公司将在颍州开发区建立剪纸基地,筹建剪纸车间,包括剪纸艺术开发中心、教学中心、作品展示厅、手工操作区、机械操作区、办公区、仓库以及衍生产品区等,力争“十二五”末,企业做到年产值5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彭中玉

猜你喜欢
阜阳剪纸作品开源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剪纸作品赏析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第十四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于富业剪纸作品
浅析阜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未受监督之权难免被舆论妖魔化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