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水神”

2014-10-27 15:51武国柱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陕北

引言

我的黄土高原啊,我的黄土高原

永远把我掩埋在沸腾的岩浆中吧

我勃起的强台风般的生命

终于和你溶为一体呀

——诗人郭宁《我的黄土高原》

那刻,宇宙过于寂静!

生命的春天里,酸涩的苦,始终趟过这厚厚的黄土,让你再苦也不能吐出这一口救命的眼泪。

黄土深厚,黄土神圣,黄土是生命的脾胃,滋养着我们的全部。

对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来说,黄土更像是一种伟大的母体,壮美、震撼,面对她,似乎是面对着一种亘古的情绪。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到达陕北的翌年,面对蔚为壮阔的黄土高原,在瓦窑堡的一孔窑洞里吟出《沁园春·雪》。

这首后来震惊中外,进入历史叙述的词,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形象词句赞颂了冬日的黄土高原!

那场大雪一定下的飘飘洒洒,漫天飞舞。

黄土高原上的雪,那是雪的精魂!要不又怎么能激荡起诗人毛泽东的革命豪情呢!

但大雪过后是什么,对于这块土地来说,是寂寞与孤独的黄色!

黄色,亦即土色,是黄土高原的基调色。

《易经》曰:“天玄地黄”,柳宗元《天说》云:“上而玄黄,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为之地。”

可见,在古人那里,黄色,是大地的颜色。

大地是什么呢?

除了看得见的大地,还有看不见的哲学母体,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在这块土地上,它生长一切智慧和力量。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因此也被冠为“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政权以黄色象征皇权。中华民族自谓炎黄子孙,中国人被列为黄色人种,黄土高原莫不是这一切黄色的伟大母体。

而陕北地区,则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

在陕西省的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的高原面。

黄色,更是陕北地区的基调色。

这里的黄土最黄,这里的黄土最厚,一切与生命绿色有关的东西不断被岁月冲刷,沉寂下来的就是这厚厚的黄土。

这里因此上也最艰苦,最富于挑战人的生存承受能力。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一个最响亮的名字即来自这里——延安!

是的,是延安,不是别的地方,在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延安,竟然也养育和壮大了中国革命!

延安精神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艰苦奋斗精神,就是再苦再累再挣扎也要顽强地活下去。

近几十年来,陕北人民艰苦奋斗,多少为这黄色母体披上了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的绿色协调色,加之成了近代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的圣地,黄土高原已构成一幅“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的宏丽画卷。

画卷一一展开,清晰度逐渐明了,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是几缕淡淡的白云。滚滚的延河水,向着生命深处不断进发。

可是,在如此宏丽的画卷里,却有另一种疼痛和苦楚,另一种荣耀和敬意,另一种挣扎和通达。

原因仅仅是,这里严重缺水!

“在陕西找水不亚于找黄金;在陕北找水比找黄金更重要。”陕西省原副省长潘连生说。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在新世纪之初考察陕北时内心无比感慨。

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定边、靖边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白于山区,是陕西乃至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区。

水资源短缺不但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也极大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老区人民的人畜饮水难题已成为当地的迫切需求和各级领导的燃眉之急。

连绵不断的山峁沟壑,更把志丹县切割的七零八落,这里大地植被稀疏,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是典型的贫困县之一。

多少年过去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们,一直梦想着水!

梦想着水其实就是梦想着希望,梦想着幸福!

“引地下甘泉,解西部干渴,为老区造福!”一支908地质队找水人集体盟誓。

这是一支在国内还有点陌生却在陕北名声大震的队伍。

“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确立后,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1年6月将陕西省延安市的吴起、富县和志丹县严重缺水区列入首批紧急勘查区,项目下达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并由省地矿局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承担实施。

他们是国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专业队伍,他们的研究面对的是连绵蜿蜒的群山和广袤的土地,研究的目的是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有序的开发,何曾想到有一天专门找水的使命会越来越沉重,也越来越迫切……

但是厚厚的黄土地需要他们,干渴的陕北人需要他们,贫困的老区经济发展需要他们……

他们早已融合进这土黄色的大地、河流,早已成为土黄肤色的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人,早已沉淀着古老华夏文化永恒的创业激情与老一辈地质工作所创立的“三光荣”精神气质,无所不在、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寻找着为陕北老区人民服务的契机与机遇。

值得欣慰的是在吴起、富县、志丹等严重缺水区率先成功实施的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使这里的部分人民彻底改写了人畜饮用水苦难的历史。

2003年4月的一天,当陕西日报首席高级记者杨前进,将准备在陕西日报一版头条刊发的专门报道908地质队为陕北老区人民找水的新闻稿件《陕北找水三十年》,送时任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而今荣任陕西省委书记的赵正永审阅时,欣然批示,盛赞908地质队是找水功臣:“908地质队在陕北找水30年,他们的足迹遍布陕北的山山水水,为陕北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吃水做出了贡献。他们的找水事迹值得宣传。”

手捧甘甜可口的地下水,一位陕北老汉动情地说:“共产党好!给我们派来了908地质队,他们是我们陕北的‘水神啊!”

喝到口里的水,滋养生命的水,在苦难的土地上,就是我们心中的神!

在山大沟深的陕北白于山区,2002年11月4日,由塘坝渠村全体村民敬立的甘露泉碑记,屹立在蓝天白云下,更向昨天和明天歌颂着“水神”的功德。

黑色石碑正面雕刻着斗大的魏体“甘露泉碑记”五个大字,后面撰写着饱含无限激情的洋洋洒洒的碑文:

“吾祖辈居此,由幼及老。女嫁无清洁之仪,凡德政之道有三:一曰使民安;二曰得民心;三曰顺民意。古政虽兀汉唐之盛,憾无兹道以立于世,其亡亦速,其盛亦衰。故大道悖逆,其德不远。

男葬少净身之礼,欢缺忧重。原因无它,盖水无耳!或问长辈此生何所憾?曰:饮一饱水足矣。呜呼!昔有路人过,见及斯景,问曰:既无水,何所存焉?答曰:唯赖天降雨雪,掘土窖蓄而四季饮之。路人观窖内水与粪土混搅,叹曰:此物吾地牲畜倘且不饮,焉能人饮乎?又问:若天无雨雪又如何?吾等皆无语;非无对,实心悸也!

德兴之时,必有亲民之举;政通之日,定现为民之善。公元贰千零贰年仲夏,黄色祛而青叶纯,霞光凝而晚云黛。吾村幸乡政府之重视,县水利局之支持,省上单位之垂赐,聚资百万元,开钻打井。吾辈一时群情激昂,欢呼雀跃,与省地矿局908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共同奋战60多个昼夜,终在地深820米处求得清泉。此举彻解吾三村440户,2千余人,大家畜5千余头之饮水,诚功盖日月,福佑万世之善事也!吾辈感激之情无以言表,遂曰此井为‘甘露泉,勒之铭石,永世不忘。

呜呼!白于山有形天地,寄情黄土高原,此举既显古德政之道,又现为民服务真意。汉虽强远,不及今世抚民之举;唐虽富庶,未当吾爱民之善。谨以此文,颂之恩情,吾辈世代,铭刻在心!”

好有意思的碑文!苦其情,发其志,诚其意,述其事,颂其功,晓畅条达,不蔓不枝,自有一股精神贯穿其中,在向我们的英雄致敬!

908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像是冥思苦想之后终于闪现出的一丝灵感:在那特定的不具备生存条件的陕北某个广袤地域里,生命之源“水”是如此的奇缺和珍贵。找到可供人畜饮用的“水”,除具有生命价值之外,还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意义。

于是,他们不惜代价,一步步走向被神话的境界。

更确切地说,为了那样的境界,他们付出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

我多次踏上寻觅陕北“水神”之路。寻觅“水神”经历的磨难,也在寻觅被“水神”升化后的点点感悟。

承担“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首批紧急勘查区——延安市吴起、志丹、富县、靖边、定边地下水勘查施工任务的908水文地质大队大队长杨六岗说:“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河谷深切至基岩,裂隙不发育,无法形成较完整的含水层,找水难度极大。难度再大也大不过908地质队为老区人民找水的决心。”

这样的豪言壮语从第一任团长裴恒熹,第二任团长江朝宗,随后而来的908地质队的执政者刘宗然、庞国治、谭伯英、杨六岗、王力、马思锦等,带着浓厚的亲情、感情,矢志不渝地为陕北老区人民找水的信念更坚实,步伐迈得更豪迈。

2001年12月底的一天,寒冬腊月,北风凛冽着,呼啸声并没有挡住陕北老区人民喜迎新年新生活的愿望,他们期盼已久的908水文地质大队的两台钻机分别在吴起县铁边城镇和志丹县顺宁镇黄草湾村隆重开钻……

夕阳西坠,暮色四合,钻塔上耀眼的灯光伴着隆隆的钻机声,打破了黄土高原的宁静,一米、二米、五米、十米……随着一截截岩心被送上地面,望水欲穿的老区人民有了盼头,看到了希望……

陕西省吴起、富县、志丹严重缺水区地下水勘查和渗流井工程的巨大成功,为推动“西部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指明了方向。

2002年3月28日,富县县委书记周德喜亲自把一面绣有“实施专项找水,造福富县人民”的锦旗送给908水文地质大队长杨六岗,他代表富县人民深情地说:“908地质队在我们富县这样一个贫水地区找到了地下水,并结合勘查建成日开采量3200立方米的渗流工程,不仅一举解决了我县县城目前三四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富县中期供水需求,为我县的发展注入了活力。饮水思源,你们确实为富县人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2002年4月25日,一大早,铜川市丁沟村一片沸腾。908地质队为他们献上了一份节日似的厚礼。一口日出水量达2000立方米的优质水井竣工,交付使用。

工程验收当日,丁沟村村民委员会给908地质队发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信中说:“丁沟村人畜饮水工程在施工中,由于我方资金筹措困难,生产资金不能及时到位。908地质队顾全大局,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分忧解难,并克服多种不利因素,战胜艰难险阻,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钻探任务并顺利成井。908地质队不愧为技术过硬,管理严谨,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工程竣工庆典之日,特向为丁沟村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908地质队表示由衷的感谢。”

2003年7月30日,陕北洛川县甘石村彻底摆脱了缺水的艰难。

位于烂柯山下的黄土残塬区的甘石村,塬高坡陡,沟深谷切。

当地群众祖祖辈辈饮用窖水。逢天大旱,只得到几里外的深沟里挑水。

即便是壮劳力,挑一担水也得大半天。为解决水的困扰,村里曾集资请过多家勘查施工队伍,先后在这里打过五口井,但多为干井。

908地质队接受此项任务后,凭着找水扎实的基本功,组织精兵强将进入甘石村,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居然打出了一口优质水井。

在隆重的竣工验收会上,村里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喜气洋洋立起了“饮水思源”石牌。

当开闸放水时,人们纷纷涌向井口,争相捧饮甘泉。

水啊,你曾经是我们干涸的眼泪,如今我们为你笑着哭泣。

王力手捧着当地政府曾送的牌匾,默默咏吟“科学找水精施工,今饮甘泉情更浓”字样,眼眶禁不住湿润了。

如今,在延安枣园背后的山沟里,张思德墓前矗立的石碑上,毛泽东同志书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依然清晰可敬。

为陕北人民找水,为老区群众服务也早已成为908水文地质大队工作的座右铭和行为准则。

这支从1974年开始就在陕北黄土地上开展普查找水的队伍,广大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与时俱进谋福祉,科学找水为老区”的故事也早已在陕北革命老区、黄土高原、边塞古城榆林传颂。

我在908地质队将近40年漫长的建队历史中徘徊;

在908地质队所获得的一大堆证书、锦旗里踯躅;

在革命圣地延安,908地质队最初安营扎寨的地方寻觅;

在他们毅然决然搬离“处女地”,另“嫁”临潼,如今908地质队和谐幸福的家园地徜徉。

仰望着依然鲜红无比的,2011年908地质队因《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研究》荣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陕西省科技厅和省国资委授予908地质队“科技创新先进集体”锦旗,还有那堆积如小山一样的获奖证书。我停步驻留,遐想沉思……

这些也许才是记录908地质队历史足迹的精彩,才是展现908地质队曾经拥有的辉煌的瞬间。也许,这些还不全面。

但我如获至宝,十分虔诚地轻轻地拂去那一层厚厚的尘土,小心翼翼地展开一个个证书,一面面已经褪去红色的锦旗。

那些依然俊秀飘逸的或楷或隶颂扬赞美文字,竟然像久违的好友,毅然决然地向我围拢而来,最后凝聚成我决然想不到,又令我们大块朵颐的一行文字:陕北“水神”!

上篇

啊,我的黄土高原

太痛苦啦,奔腾的黄土高原

向天张着沟壑般饥渴的大嘴

一千年这样,一万年这样

你要向人类表达你心中的什么

——诗人权锦虎《奔腾的黄土高原》

疯神捏就的世界

对于陕北,无论怎样的沧海桑田,世易时移,它的金黄底色上的色彩总是绚丽多彩的,“只从踏上它的那天起,他就有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步步为营,节节登高的情不自尽。”这个2013年盛夏,一个继王力之后,心气和精神头比当头的烈日还要炙热的汉子,908地质队,自全队整体脱下军装后的第六位当家人说。

他的名字叫马思锦。

“是什么原因呢?”我有些好奇地问。“难道是那些奇特的黄土高原地貌吗?还是随处可见中华远古生命造衍与轮回的神话吗?”我自言自语地,努力回应着马思锦的思索。

“因为那些黄天厚土的色彩是生命的礼赞。”马思锦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黄土高原主要由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卯及其间的沟谷组成。为了走进908地质队员炼狱成“水神”的世界里,我得先扫扫有关黄土高原知识“盲”。马思锦自然就成了我的老师。

南端挺拔高崇的黄龙山,西部绵延千里的子午岭,北部突兀隆起的白于山,东部纵横晋陕的黄河大峡谷。

马思锦曾无数次的穿越陕北,穿越漫漫历史长河,向着遥远的岁月深处追忆、回溯。

当马思锦仰望的目光久久徘徊在中国西北部那大片广袤雄浑,苍茫壮阔的黄土高原上,仿佛数百万年间,风卷漫漫黄沙里始终嘹亮高亢着如歌如泣的信天游,一刻不停地在40多万平方千米的黄天厚土上拓展着属于中国的宽广与厚度。

陕北,一种不朽精神象征的陕北,一部永远史诗的陕北。作为人文历史地域名称,影响着中国伟大而深远的历史进程,凝聚着民族魂魄,哺育了一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伟大时代。作为地球地质史概念,却演绎出一部地球地质史的神话。

对于黄土高原的描述,可追忆到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名著《禹贡》谓,雍州“厥土唯黄壤。”这是世界上有关黄土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有趣的是汉代班固著的《汉书》中记述了公元前32年4月寅辰“大风从西边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

汉学家在自己寥寥数语里暗合了与近代黄土风成堆积说相近似的黄土成因。相比之下,他更喜欢《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对陕北黄土高原形象而富有张力的生动比喻:黄土高原在他的心中原来是“疯神捏就的世界。”

他被他的比喻所震撼!随后,在他的心中,在他从事陕北找水的理论与实践中,无数次地揣摩着埃德加·斯诺这句同样具有魔幻般魅力的话语。

难怪啊,在欧美诸国,发现几米最多几十米厚的黄土都被使为凤毛麟角,而陕北黄土一般厚达100米-200米,西北部最厚者可达300米左右。洛川塬的黑木沟剖面是中国乃至世界黄土地层发育最全的代表性剖面之一,第四纪下、中、上更新统的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层以及全新统的次生黄土均有出露。

面对绵绵无尽的黄天厚土,我不禁发出了由衷的叹谓:“久远的地质年代一次又一次的造山运动,曾经怎样塑造这块黄天厚土?在亿万年的岁月里,无数的沙粒,在风的驱动下,如何在那里不停的堆积、渐变成世界上少有的典型性黄土构成带。那塑造出黄天厚土的地质岁月中,又是曾经怎样孕育出一场场轰轰烈烈、生生不息的生命传奇?为了那块热土上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延续,为了实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重托,组建并延续至今的908水文地质大队,又是怎样的一群地质人,立志为严重干旱缺水的陕北革命老区找水,在黄天厚土里谱写出的一曲曲浩瀚粗狂,雄浑壮观的找水故事?”

从马思锦处得知,早在距今约300万年前的晚第三纪末期,陕北一带的中生界基岩在风化剥蚀作用下,其剥蚀产物堆积在今黄龙山、子午岭、白于山和山西吕梁山西麓间的山前地带或盆地中,形成了以红色粘土、亚粘土及亚砂土为主的第三系堆积。此后,又经过末期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由第三系地层构成的古侵蚀盆地和丘陵。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陕北侵蚀盆地逐渐抬升,并不断接受来自中亚一带内陆盆地中的风成粉尘堆积,再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及此生碳酸盐化作用,形成黄土堆积层。又遭受10多万年来大自然的雕塑。成为如今的黄土高原地乳轮廓。

陕北黄土高原是距今约300万年以来的第四纪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和地质构造活动的一份完整原始物质记录。黄土堆积厚度和黄土性质与第四纪地质历史中的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同时也与古地理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以来,气候变得更为干燥,风化剥蚀作用更为剧烈,自然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新的变迁。

在地球南、北纬30度-50度之间对称的两条干旱、半干旱带上,有两个带状黄土分布区中国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面积达40多万平方千米,其发布之广,厚度之大,层序之全,景观之奇,堪称世界之最。

而陕北黄土高原则是中国黄土高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黄土地层最完整和黄土地乳最发育的地区。黄天厚土是陕北人民的家园,家园里有着数不尽的苦难。其中没有能饮用的水,便是一难。

贫穷的生存状态还被民间编成了歌谣随风传唱:

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纱葛不需求,褐衫难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客到久留,奶子敖茶敬一瓯,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韭,牛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罢方撒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

一首《七笔勾》深刻而形象地刻画了历史上陕北人的贫困生存状态。

与马思锦有着同样思水情结的吴起县矿产资源管理局副局长齐应宏说,吴起县十年九旱,缺水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0%以上。

吴起县新寨乡东北沟村,在山沟里流下的黄泥水聚集的一个小水坝旁,围满了前来担水、抬水和用毛驴驮水的群众。由于这个水源地要供应方圆十多公里的人们饮用,所以拉一次加上排队时间往往要7、8个小时。这里的人说,他们宁可缺油,也不可缺水啊!

坐落于洛河之畔的富县县城,城区三四万人,仅靠4口浅井供水,每年夏季和春节前后,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居民不得不到四五里外的山沟排队拉沟底的渗水。接一担水需5-6个小时。

富县钳二乡乡长何安学说:“我们全乡9535人,目前有1630人和1200多头大牲畜饮水面临严重威胁。”

农民王翠英说:“由于缺水,他们村一些二十八、九岁的小伙子都找不上媳妇。”

在陕北府谷,大部分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大多是偏远的深山沟壑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且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在黄土沟壑严重缺水区,年轻的姑娘为了全家的吃用,跑十几里山路去挑水,磨破了双脚,压坏了双肩;

六七十岁的老汉,拖着赢弱的身体,趴在几乎干枯的井边艰难地打水,最后累倒在井台上;

白发小脚的老太太,一到下雨就端出屋里的盆盆罐罐,接那从房檐上滴下的雨水洗脸洗手,水都用成了黑色,还舍不得倒掉。

……

这一幕幕难忘的情景同时也在908地质队的人心里深深刻上了水的烙印,坚定了他们不找到水誓不罢休的信念。

给马思锦巨大震撼的是,山区无水吃,滩区有水不能吃的客观现实。

白于山区地表支离破碎,植被稀疏,河流稀少,仅有泾、洛河源头,且流量小,水质差,矿化度较高,人畜不能饮用。

特定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造成白于山区人畜饮用水长期处于困难状态,历史以来,当地群众主要依靠打泥糊水窖、挖土捞池收集雨雪水解决人畜饮用水问题。

翻阅定边古县志曾有:“山乡水少,而味甚卤,即凿井,亦十无一甘,家各置窑,贮夏雨冬雪,其中虽杂污秽,而舍此无可为水”的客观真实记载。

由于缺水,山区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度的困难之中。半盆浑浊的雨水在一个五六口人的家庭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先是一家人围着水盆依次洗脸,洗脸之后洗衣服,洗完衣服之后再喂猪或饮羊。

更可怜的是山区的孩子们,学校每天只允许每个学生打一碗水,用作一天一夜的饮用。

据传说,有一所山区中学在遭遇水荒后,竟然在一周多的时间里不给学生提供盥洗用水,校长无奈地“指示”学生们等星期天回家后再洗!

这样一种无奈,学校作为“公家单位”尚且惜水如金,那些贫困的农户又如何拥有富集的水呢?

一遇干旱,窖池干涸,山区群众只有高价买水或者往返几十里到深山沟里通过人担畜驮,找一点苦咸水或高氟水勉强度日。

遇到极度干旱时,农民无何奈何便开始让牲畜“逃荒”,将牲畜转移到山区外有水的地方寄养或者变卖,直至山区下雨后在返回家园。

这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写照吗……

英雄与诗意

在黄天厚土孕育着的诸多神话中,马思锦最爱的是水神共工的故事。

共工姓姜,也是神农炎帝的后代。

关于共工的故事,最有名的当然是共工三触不周山的故事。

共工氏触折不周山,先后有三次,是跟颛顼、祝融、大禹三人打仗失败而触折不周山的。

至于共工氏,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名号,是与水有关的神的名号。

话说共工有个很聪明的儿子叫后土,他对农业生产也很精通,并且发明了很多农具。

共工和他的儿子还有部族,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灌溉管理得很好,经常不辞辛劳地带领族人一起考察部落周围的土地情况。

他们发现有的地方因为地势太高,田地的浇灌非常费力;

有的地方地势又太低,发大水的时候,很容易被淹掉。

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

共工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领导族人把高处的土地运到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地方垫高。这样,高地就不再难于灌溉了,低洼的地方也不会被水淹没了。这样大大地扩大了田地的耕种面积,也提高农业的产量。

这时,颛顼就以把山挖平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不许他这样做。

争来吵去,都没有达成一致的协定。最后,颛顼与共工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斗,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因为颛顼是黄帝的后裔,而共工本是炎帝的后代。

战争还没有开始之前,颛顼就驱使鬼神煽动各个部落的族人,到处散布谣言,说共工的坏话,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

当时,人们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其中不少人都上了颛顼的当,站到了颛顼这边。并且认为共工把大地整治得太平整,肯定会触怒天上的鬼神,引来灾难的。

共工虽然没能得到很多民众的支持,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做法完全是出于对族人的考虑,是为全族人不再忍饥挨饿作打算,所以坚决不肯妥协。

可是他又觉得自己要是真正跟颛顼大战,会给天下的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而且很可能不会赢。

于是,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来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

他驾着坐骑飞龙,从半空中猛地朝下面的不周山(昆仑山)撞去。霎时,一声震天巨响,不周山被共工拦腰撞断,随即,整座大山也轰地崩塌下来。

天和地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天上,日月星辰都向东边倾斜;地面上,山川都在移动,江河的水也尽向地势较低的东方流去。

原来这不周山本是天地东边的一根天柱,这根天柱折断了之后,使得天和地都向东南方向塌陷。

日月星辰从此每天都只会从东边升起,然后到西边降落;大江大河的水也就都只向东奔腾,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

这次战争,共工虽然被打败了,但是他那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公无私、英勇战斗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尊敬。

后来毛泽东谈到共工,说他没有被战败,并称他为“英雄共工”。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土地神。

马思锦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以共工为榜样。无论是昨天作为一名水文技术人员,还是今天作为908地质大队的当家人,勇敢、坚强,勇于牺牲精神永远是不断取得找水成绩的法宝。

马思锦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908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解放军队伍。

光荣的部队经历,不仅让马思锦引以为自豪,更让我们兴趣倍增。因为那里一定有鲜为人知的光荣而神奇的故事。

去年中央军委为了填补已经成为历史的基建工程兵种史,要求所属各团组织撰写团史。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愉悦。因为终于有了一个了解908地质队过去那一段我不熟知的历史钥匙。

在908地质队所组织的编撰委员会名单里,看到的多是我所不熟悉的名字。当裴恒熹、江朝宗、刘宗然等以特邀顾问的身份赫然呈现在编撰委员会里时,我顿时欣喜若狂。

1966年3月,党中央决定组建一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的新兵种: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成为我国基建战线一支突击队和野战军。同年的8月1日正式成立。部队分为市政地铁、煤炭、石化、水电、铁道、公路、铀矿地质等行业。在祖国大江南北,从东海之滨到天山深处,无论城镇乡村,戈壁沼泽,高山峻岭,处处闪现出基建工程兵的身影。

1973年初,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又决定组建一支隶属基建工程兵的水文地质部队,1974年建成并正式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在全国干旱缺水和边远地区进行1比20万水文地质普查,尽快摸清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储存情况。

这是周恩来总理早就提出的任务,因为地矿部没有力量完成,一直空缺。“组建水文地质部队”伟人一挥手,便诞生出能创造水的“神话”的部队。

有资料显示,这项工作在世界上一些先进发达国家,都对自己的地下水资源摸得一清二楚,而我国盲点很多,远远落后于他们,所以组建了这支部队。

水文地质部队的编制是3个支队(师)15个团,每个团3个营,一个营3台钻机(连),另有普查分队、物探分队不等。工作区分布在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西藏、陕西和东北三省。都是干旱缺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因为水文地质部队发扬能吃苦能战斗的革命军人精神,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一些地方水文队无法干的地区,水文地质部队很容易就上去了,从摸清全国地下水资源,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这个角度看,这支部队建立不仅是需要的,而且为祖国经济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

908团(现在的908地质队),是水文地质部队93支队的3团,番号为零零九二八部队。团部设在延安。

当时,延安军分区司令员徐效民,向有关部门提出:延安以北属于干旱缺水地区,请求支援老区建设,早日解决那里的人畜用水问题。

就这样,把908团放在了延安,工作范围是延安以北各县及榆林地区。第一任团长裴恒喜,政委云千里;二任团长江朝宗,政委何天翼。人员的组成,行政宫兵,是兰空12团的保留人员。技术人员是从陕西、山西两省调入的,其中包括水文地质、钻探、测量、化验、绘图等各个方面的人员。

在908团的功劳簿上,我们记住了一个荣立过个人二等功,叫做王建章的战士。

他的事迹简单而平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次在野外施工的钻机发生事故。王建章自告奋勇,从绥德回延安团部取千斤顶等配件。为了赶时间竟连顿饭都没顾上吃,就往回赶。一个人把千斤顶在公共汽车上抱上抱下。下来汽车又不顾天黑路远,肩扛千斤顶连夜走十几里山路。革命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连续作战大无畏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发挥。

同时,让我以及所有908地质队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是1977年7月6日,延河上游水库被暴雨冲毁,延河发生的那场特大洪水。908团驻地水漫二楼,一片汪洋,洪水退后,淤泥半米,断垣残壁,满目狼藉,造成严重损失,虽然经过全体指战员奋力抢救有所挽回,可损失惨重。同时,还给干部、家属的财产和生命带来严重灾难,营房倒塌,财产冲走,一无所剩。

尤为痛心的是他们的副团长章姚生、后勤处杨处长的女儿在这次洪水中不幸遇难。

在特大洪水面前,广大干部、战士表现了革命军人的英雄气概,一边抢救部队财产,一边搭救落水群众,特别是一营广东籍战士邹士江,冒着生命危险,从五米深的激流中救出一位老人,被荣记二等功,上了基建工程兵部的光荣榜。

洪水之后,部队首长号召全体指战员发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救灾自救,提出“受灾不减产”的口号。经过几个月努力奋战,圆满完成了当年的计划任务,被上级通报嘉奖。

部队建制的908团,在陕北工作的10年时间里,摸清了那里地下水的基本情况,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水资源的可靠依据。一直到现在,908地质队在那里的工作之所以游刃有余,与当年官兵们所撒下的汗水是分不开的。

908团集体转业是邓小平提出“裁军百万”之后。军委根据这一指示,将基建工程兵的49万余人按工作性质集体转复各个部委。这样,水文地质部队改成水勘院,全班人马一并交给地矿部。对这样的整建制转业,除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之外,官兵还能有什么想法呢?何况,非专业技术人员,都可回到原籍安排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虽然不准离队,但在哪里都是搞技术,也就无所谓。一些战士能转成工人,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1983年底,908团脱掉军装,正式变成地矿部908水文地质大队,随后又属地归属陕西省地矿局。908地质队一步步属地化,这是大势所趋,作为个体只能随波而流,别无选择。

经历过这些变迁的908地质队的干部职工,每每说起这些或多或少流露出伤感的味道。令他们费解、不可思议的是,地质工作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根可以任意伸缩的橡皮筋?

国家在每次经济变革中,首先要动的就是地质部门。上个世纪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第一个撤销了地质部,变成地质总局;改革之中,又第一个撤销了地矿部;随后百万地质大军“一风吹”到各省,名曰:属地化。

在采访中,我慕名专门拜访了“水神”的传承者刘宗然。

刘宗然,是908地质队作为整体转业后的第一任队长,虽然进入耄耋老人之列,却精神矍铄,神态达然。

聊起当年在陕北找水的事情,朗朗有声:“17年辛勤劳动付出‘值。”

老队长的语气是骄傲的,也是欣慰的。

他在任队长之前是做技术工作的,对于数字和比例尺之类的东西特别敏感,也记忆的特别清楚。

他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908团1973年组建,1974年正式开展工作,先是在志丹吴起两县,随后是安塞、绥德、靖边、定边、横山、神木、府谷、佳县等。

在裴恒喜、江朝宗等团首长组织指挥下,团结奋进、战天斗地、餐风露宿,经过近10年奋战,完成了1/20万子长幅,石楼绥德幅,佳县幅,神木幅,横山幅,榆林幅,志丹幅,洪德盐池幅,老合水幅,靖边幅,正宁幅和1/10万靖边县,华池县,合水县,宁县,正宁县水文地质普查工作。

共完成1/20万水文地质测绘面积74183平方公里,1/10万水文地质测绘面积15398平方公里,钻孔654个,总进尺101069.76米。

初步查明上述地区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冲积、风积、湖积层孔隙潜水黄土裂隙孔隙水赋存条件。

计算了地下水天然资源1/20万水文地质普查区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1207842立方米/日,1/10万水文地质普查地下水天然资源总量为9077473.6立方米/日。

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为各地区、市、县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规划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为进一步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指明了方向。

为解决神木县农牧业灌溉用水问题,进行了1/5万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测绘面积32万平方公里,钻孔32个,总进尺2406.98米,查明第四系冲积、风积、湖积层孔隙潜水赋存条件,地下水天然资源为193548.28立方米/日。

应府谷县政府请求,在府谷县区域进行了1/2.5万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水文地质测绘面积23平方公里,钻孔16个,总进尺1513.05米。

查清了黄河高漫滩第四系潜水和天桥奥陶系灰层岩溶水赋存条件、发现该水源地为一特大型水源地。开采资源达412943.05立方米/日。探采结合成井6眼,其中2眼为府谷县城供水井总潜水量大于1.23立方米/日,解决了府谷各县城2万居民及工业用水问题。

1981年至1983年进行榆林神木向长域沿线风沙草滩区1/10万供水水文地质初步勘察,钻孔107个,总进尺10609.5米,初步查清区内侏罗系,白垩系,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冲积,风积,湖积层孔隙潜水赋存条件,地下水天然资源为3314235.64立方米/日,圈定三处大型水源地,中型水源地5处。

在进行1/20万,1/10万水文地质普查,1/10万,1/5万,1/2.5万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为解决当地农田灌溉,城镇居民用水问题,团首长要求我们急陕北人民之所急,在进行水文地质普查,勘察过程中注意探采结合成井。

据不完全统计,共探采结合成井235眼,总涌水量大于78908.423立方米/日。部分解决了清涧、府谷、靖边、榆林、神木、志丹、横山、绥德、米脂等县域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1975年至1983年,1/20万子长幅,绥德幅,石楼幅,佳县幅,横山幅,神木幅1/10万靖边县水文地质普查,1/10万榆林神木间长域沿线风沙草滩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和1/2.5万府谷县城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管理工作参加1/20万子长幅,佳县幅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2.5万府谷县城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是1/20万石楼绥德幅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10万榆林长域沿线风沙草滩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主编。

……

透过流逝的岁月,刘宗然代表的那一代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将自己的命运感和历史感,都印记在了那些枯燥单调的水文地质报告上。

当问到他最为自豪的事情是什么?老人毫不犹豫地说:“1977年我作为724部队(908团)代表和团内其他代表一块参加了全国地矿部门工业学大庆会议。受到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留念。”

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说到这件事情,老人两眼放光……

其实在老人的心中,对黄土高原的钟情胜过一切。

透过黄土地质断层那层次和纹理极为精密的结构,自有对千百年来大自然所塑造出的黄土地貌景观的精道描摹。

千姿百态的黄土高原在他的胸中是什么样子呢?

原来黄土塬表面平坦,地势高亢,周边多为深谷,尤以陕北洛川塬最为典型。塬面犹如黄土海洋中一块块风平浪静的区域,如果你突然出现在塬的中部,定会误以为是置身于富饶的关中平原呢!塬体在周边沟谷日积月累的蚕食下,逐渐缩小,变成了宽不过几千米的瘦老头。

居高远眺梁连着梁,卯连着卯,梁卯丛生,栉次鳞比的黄土梁卯。顿感大地波澜起伏,难觅三尺平地。黄土梁呈长条形,卯为圆形。

在大同小异的自然地质条件下,梁的形态多有差异:有平顶梁、弧顶梁、斜面梁和卯状梁之分;卯的外貌也不尽相同:大有独立卯、连续卯、三角卯和梁状卯之别。攀附在它们之间的就是黄土沟谷。

驻足黄土塬边,百米深沟尽收眼底。沿羊肠小道崎岖而下,可见刀削斧劈的黄土崖,陡峭直立的黄土墙,天设地造的黄土桥,直刺蓝天的黄土柱,深不见底的黄土穴……

沟底,人烟稀少,空旷寂静。几只大黄牛在悠然地低头吃草,脖下金黄色的小铜铃,不停的摇曳着,发出若断若续“叮铃铃”的响声。

沟壁没有一丝的回音,清脆的铃声更烘托出沟谷中月球般的寂静。

稍远处的谷坡上,星星点点撒布着数十只白色的山羊,在碧绿青草的映衬下不时地移动着位置,真像是伴着牧羊曲在表演轻松愉快的团体操。

这哪是荒凉无比的黄土高原啊!简直是人人向往的世外桃园嘛!听着老人兴趣盎然的描述,我们在心中嘀咕到。

他是一个心中有诗意的人!好多诗人只用笔杆子写诗,他却用脚步和心灵写诗,用艰苦和欣慰写诗,自然,诗境便不寻常!

鸟瞰黄土高原各处的沟谷源头,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塑造下,却另有一番情趣。

尽可以去写诗!

尽可以根据基本形态去想象:有的像一个巨型木楔自沟边直劈入塬体,有的如一把展开的折扇斜放于沟边,还有的似一只大鹏的利爪从侧面深深地抠进黄土,更形象的简直就是一只硕大的手掌五指叉开狠狠地按入地下。

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冲沟的组合也极富魅力:像理发梳子,像公鸡羽毛,像落叶枯枝,像孔雀开屏,像铁路并轨,像棋盘方格,像……不一而足。

面对黄土地貌这些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造型,怎能不使人感叹大自然精湛的雕塑技艺!

到最后,老人竟然情不自尽地哼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味的小曲,虽然与原唱不可同日而语,但跑调声中自有风味: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我抬头向青天,搜寻远去的从前,白云悠悠尽情地游,什么都没改变,大雁听过我的歌,小河亲过我的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大地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走我的情,天上星星一点点,思念到永远。”

……

我被老人的兴致打动,不由自主地跟着他自得其乐的歌声哼起来。

眼见得歌声越来越低,最后老人竟眯眼斜靠在沙发上。

与我聊了一个上午,他太累了。

我与一起来拜会老人的随行者,会意地蹑手蹑脚地走出了房间。

在梦境里,刘宗然一定还在继续饱览着黄土高原的雄浑壮阔,瑰异幽远。

一定还在叮嘱908地质队的后来者,胸中要有千秋岁月,沧桑乾坤。

中篇

啊,我的黄土高原

洪荒太漫长冰雹太吓人

阳光的紫外线太强烈

你要驰骋,你要复生

但哪儿有足够的草料和水呢

——诗人权锦虎《奔腾的黄土高原》

锦瑟华年

永远清晰地记得,那是2010年的中秋。

秋风吹拂,细雨淅沥。

不时有树叶随风摇曳下来,在雨水的滋润下,那些枯黄的有些靓丽的树叶,铺满路径院落,似乎悄悄诉说着生命的辉煌历程。

那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季节。

虽有丝丝凉意,心中却不断豪然起来,诗意起来,因为我要采访一个很重要的“水神”——马思锦。

我们相约在我的办公室见面。

“思锦”,“思锦”,乍听名字,就有常怀理想之志,描绘锦绣前程之意。

见到他,已有40来岁的年龄,中等的个子,略微有些发胖的身躯透着历经野外摸爬滚打的成熟与干练。圆圆的脸上一双不大的眼睛,在竖立而且有点卷曲的粗又黑的头发的陪衬下,闪烁着灵气。

他的灵气背后明显带有生活的质感,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像是来自于大地深处。

隐隐觉得,看他的眼睛,仿佛是被大地磨砺出来的另一种明亮。他的到来,一下子使我有些灰暗、阴郁的办公室,顿时也变得敞亮、活跃起来。

作为908地质队的副队长兼总工程师,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忙人,平时是难得见到他的。

生活有时太匆忙了,一刻不停地走,难得有闲暇的时候。想抽出时间坐下来,回忆一下过去,也是不容易的。

借助中秋假日,约他,共同开启记忆的闸门,复活那些激情难忘的岁月,迸发被岁月燃烧的激情,对于我俩来说,也是难得的快慰!

出生于四川西昌的马思锦,1987年毕业于郑州地质学校水文专业。

说起毕业后干啥,尤其到哪去工作的选择。马思锦顿时有些沮丧,习惯性地用手理了理很整齐的头发。他说,那时思想上是一片朦胧。不过,朦胧中他心中理想的工作地方是北京的某个部属单位。

为此,他不顾读中专的所在省的水利部门抬爱,竟鬼使神差给予了坚决否定。同届师兄师妹羡慕不已,说他不知足,偌大的中原大地竟然放不下他。对于这些说法他不屑一顾,毅然决然朝着心中设想的目标前进。

说起这些,他是以自嘲的口气,对于当时的选择心态进行了不经意的自我反思、不成熟的自我批判。

最终选择的结果是,到北京的地矿部属水文勘察院的愿望是实现了,可他竟然连北京水勘院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直接到隶属原地矿部水勘院的908地质队报到。

那时的908地质队位于陕北老区延安。

马思锦等一行从郑州兴高采烈出发,到西安兴致勃勃下火车再乘汽车时,鼓起的兴致竟像泄了气的皮球,汽车像老牛拉破车似的,颠簸了两天才到延安。

但平静安宁的延河令马思锦无比向往。

一到延安,他就迫不及待地去看看他夜思梦想的延河。

他清楚,延河历史上曾多次易名,战国时期曾把他称为“区水”,在南北朝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曾把她叫做清水河,据说那时河的两岸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苍松翠柏环绕河的两岸,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河水宽阔,清澈见底。后来几经战火和人们对两岸树木的滥砍滥伐,给两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失衡,养育水系的山体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清水河日见浑浊干涸,当地的人们希望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永远绵延流淌,又把它取名为延河。从今天留下的宽敞河道上,人们依然可以遥想清水河当年的波澜与壮阔。

延河从起源到流入黄河,全长不过280公里。与我国源源流长的其他河流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然而这短短的280公里,却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许多重大事件,与延安宝塔山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的标志。

延安曾是革命圣地,党中央、毛主席曾经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3年。

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马思锦等新生技术力量的到来,908地质队倾其所有,队长刘崇然出面,副队长庞国治组织,举办隆重热烈的欢迎会,又率领他们到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参观。

遥想当年革命英烈在这块热土上艰苦奋斗,出生入死,前仆后继打天下的动人事迹。马思锦心里滚过阵阵暖流,一股热血直撞脑门,恨生不逢时,要不然自己肯定会跃马扛枪上战场,杀敌立功当英雄的。

延安,用精神继续感召了这些热血青年!

双脚踏上延安的土地,是温暖的,是厚实的,但也是艰苦的。

他们竟然留了下来。

他连年获得“优秀共产党员”、“模范职工”、“青年岗位能手”、“陕西省青年突击手标兵”、“陕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头上的先进光环越来越多,越来越耀眼!

这些,是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给予自己的。

可是,他面对的风霜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荣誉才这样与自己的命运选择坚定地握手或者艰难地奋斗吗?

不是,荣誉是肯定一个人有无作为的标准,但绝不是唯一标准。

何况,为地质事业,为集体做出贡献的人,就该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誉,就该拥有鲜花和掌声。

在他所工作和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与他一样获得这样或那样表彰、甚至全国荣誉的地质干部职工不在少数。然而,他怎么就成了我想为他写一点东西的油然而生之人呢?

难道是他不断受表彰的层次冲出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迈入陕西地矿局、进而跨上陕西省新台阶,受到关注的级别越来越显赫吗?

不是,表彰层次的提高是伴随他的努力,他所取得的成绩的必然结果。没有他的不间断的奋勇向前,不间断的成绩斐然,想提高表彰的层次也是枉然。也许这是一个小题大作、无需认真回答、自找烦恼的问题,但在我看来,却非同小可。

难道是他从最初郑州地质学校毕业的中专毕业生,从函授大专,到工程硕士研究生,几十年不间断的补充学历的努力奋斗里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酸楚故事;难道是他从最初的水文地质技术员,到项目组长,分队技术负责,再到担当起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队长兼总工程师的重任,职务和业务技术提高中蕴含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奥妙细节?

不是,一个有志于献身地质事业的有为年轻人,是永远不会满足自己所固有的知识水平的,更不会惧怕恶劣的野外作业环境的。相反,他会不断地寻找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把实践作为,学新创新能力看作苦中寻乐的方向。

我自己一次次陷入诘问,一次次获得答案,而且答案越来越清晰!

总理哭了

为陕北老区人民找水,改变缺水状况的决心好下。但要将决心变成现实,必须付出超乎平常的努力。

一直让马思锦纠结的是,陕北经历了解放、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咋还这样贫穷?竟然连最基本的生存饮用水都成了问题呢?

然而,很久以前的陕北不是这样的,曾经也是气候温润,水草丰美的地方。

这里,曾经拥有极为优越的生态环境的黄土高原,给早期人类提供了理想的生存之地,中华远古先祖于是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也正是在这块土地上,华夏先祖从洪荒中开始告别野蛮走向文明,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人文历史,那些遗落至今飞无数废墟般的遗迹,永远会把无尽的想象提供给我们。

908地质队副队长庞国治心情十分沉重地说:“陕北的贫穷、落后原因之一是这里天旱少雨,地表水资源贫乏,缺水状况十分严重。”

身材魁梧,平时习惯于高喉咙大嗓门说话的老庞,此时在这些青年人面前,以语重心长的口气,寄无限厚望于马思锦。“缺水,困扰着老区人民的生活和老区经济的发展。由于缺水,土地变得干旱贫瘠,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对水的渴望之中。由于缺水,丰富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影响了经济发展;由于缺水,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鼓励马思锦等新生的找水生力军,庞国治向他们讲述了周恩来总理1973年6月9日重回延安的难忘的一幕幕。

那次是周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来延安参观访问。

总理来延安之前,提前电话通知,外宾住延安宾馆,总理却安排住南关招待所(原陕甘宁边区政府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交际处)。

对这样安排住宿,当时人们很不理解。

论公,总理是政府最高领导人,理应得到高规格的接待。

于私而言,总理这位老延安人离开延安26年了,头一次回家看看,怎么忍心让他老人家去睡木板床呢?

后来人们才明白总理的真正意思,他是想借陪外宾参访之际,帮一下延安,促一下我们的工作。住招待所便于他和省、地领导同志谈话,有利于接近群众,说明总理在这次回延安之前已作了周密思考,他要为改变延安的落后面貌,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尽到自己的职责。

“延安人民生活到底怎么样?”是周总理最为牵挂的事情。

当他得知延安地区14个县,130多万人口,南边7个县群众生活还可以,北边7个县群众生活很贫困。那里的群众连苞谷面都吃不饱,其中有一家五口人合盖一床被子时,总理语气沉重地再次发问:“战争年代都没这样苦!这是为什么?”

总理心里时刻装着延安人民,牵挂着延安人民的生活,对延安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有关总理在饭桌边的谈话,至今令人难忘。

1973年6月总理回延安,延安人民想到他日夜操劳国家大事,回一趟延安很不容易,所以就准备了好酒好菜,想以此表达延安人民的心意。

可是当他得知延安人民生活还困难时,好酒也不喝,大米饭、白面馒头也不吃,只简单地吃了一小碗小米饭。

总理边吃边说:“延安小米真好吃,真香!”

当陪同领导想劝他多吃一点,再尝几口备下的好菜时,总理没有吃,语重心长地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延安人民生活还很苦,我怎能吃得下去呢?”此时他的眼睛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总理哭了!

在新时期,延安不能总是和苦楚联系在一起啊。

战争年代,中国的大地上都很贫穷,何止延安?

可是,新中国成立后多少年过去了,延安之贫穷,怎能不让总理痛心!

在吃饭中间,总理当着地委行署负责同志的面提出了“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要求,问大家“行不行?”

地委负责同志和其他同志异口同声地说:“行!”

总理说:“好!我就要你们这句话。”

这时宴会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大家心情都很激动,总理心情也很激动,让拿酒来!

服务员给每人斟了一杯茅台酒,桌上的人含着热泪,怀着激动、沉重的心情碰了杯。

碰完杯,总理又和每个同志握了手,这时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有人过于激动,握手时用劲大了点,发出了响声,这响声被服务员听到,误以为是击掌。

事后在延安群众中广泛流传:为了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地委、行署的领导同志和总理“击了掌”(发誓的意思)……

周总理重回延安所表现出的超强的人格魅力,洋溢一身的伟人风范,时至今日仍然传为佳话。

总理的愿望也鼓舞着马思锦等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尤其在随后的1974年,水文工程部队正式成立。周总理指示,延安老区一定要有水文工程部队。

908地质队就是在这样的光荣背景下,成为黄土高原上的一支找水劲旅!

水啊水,你在哪里

年轻人的心受到了感动。自己学的就是如何找水的知识,在这里正好用上排场。

带着朴素的感情,马思锦满腔热血地的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很快在陕北找水工作中发出光和热。

但书本的东西要变化成实践能力,还需要炼狱般的漫长过程。

从成为908团队一名技术人员的那一刻起,马思锦就一头扎进陕北的缺水地区,长年累月行走在沟沟峁峁之间、戈壁沙梁之上,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

在地质水文工作时间中,他为自己总结了16字工作箴言: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类比标准、潜心分析。

通过日积月累,不断总结出陕北的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蕴藏特点,实践出多项适合陕北地下水开采和合理利用的方式方法,使自己的找水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

白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找水难度相当大,每个项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吴起县铁边城镇是一个有几千人的古镇。这里严重缺水,且饮用水高氟奇咸,严重损害着群众身体健康。而当地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更是摆在马思锦面前的一道难题。要在咸水淡水不清的地方取出淡水,这对908地质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面对现实,马思锦毫不畏惧,他在当地进行了实地踏勘,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两次测井,三层段抽水试验和分析化验等方法,终于找到了相对较好层段的地下水,成功地打成了一孔深达778米,日出水量1365方的水井。

省地县联合验收组认为:“过去认为这里无淡水可取,现在找到了较好的水源,是水文地质勘查在该地区的重大突破。”当地群众高兴地说:“再也不用到处找水吃了,再也不用喝咸水了,这是党为咱老区人民办的大好事。”

马思锦的足迹遍布陕北。

府谷县南梁煤矿因缺水,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曾有多支专业找水队伍来到这里但都未找到地下水。万般无奈的煤矿领导找到马思锦。他迎难而上,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出地下水,救活煤矿。

他冒着四十多度的高温,顶着烈日,穿沟越岭,进行实地调查,大胆突破传统观念,运用新方法,最后成井4口,日出水量超过800立方米,都是优质的地下水,救活了煤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靖边县席麻湾乡位于革命老区陕北白于山区,当地人俗称这里是“四十里火焰山”。

这里常年干旱少雨,世代靠天吃水,水窖里也常常无水可积。

人们不得不到十多里以外的河涧地拉水,有时河涧干涸还得以买水来维持基本生活之需,劳动力常年耗在拉水上,经济主要支出就是买水,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曾被来访的比利时考察专家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而且该地区地下水水质情况极度复杂,分布有高氟水及咸水,各级政府多次打井试图解决缺水问题,但都因水质、水量和技术问题以失败告终。

2002年,马思锦带领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查阅各种资料,仔细分析地层情况,凭着多年累积的经验,判断在地下700-800多米处有水量丰富且适合生活饮用的淡水资源。

他们精心设计,准确确定钻孔位置,精心组织施工,终于打出一口821米的深井,日出水量达到1000立方米,而且水质很好,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该井的成功,彻底解决了方圆十余公里四五千名当地百姓的用水难题,使他们和城市人一样用上了自来水,使当地500多口人彻底摆脱了“起早贪黑排长队,人挑驴驮去弄水”的困境。不仅如此劳动力相应地解放出来,村民们外出打工,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有了丰富的水源,还发展了大棚蔬菜,成为靖边县的蔬菜基地,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2002年4月24日和2月9日,两眼778.78米、638.50米深的探采结合井分别在吴起县铁边城镇和志丹县顺宁镇黄草湾村打成出水。

经过抽水试验和化验测试表明,水质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要求。吴起县铁边城镇探采结合井日出水量681.7万立方米,矿化度每升1.43克,可解决1.4万人的生活饮用水难题;志丹县顺宁镇黄草湾村探采结合井日出水量312立方米,矿化度每升0.388克,从此,黄草湾五个自然村100余户的500多村民,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担水、抬水和用毛驴驮水的历史。

富县县城的渗流井工程,由一个口径4米、深28米的主井,4个水平集水廊道、47个辐射孔和一个大口径井改造组成,其特点是可最大限度地截到洛河河谷地下潜流,并通过渗流方式达到取水的目的,累计完成挖掘进尺225米、辐射孔进尺900多米。渗流井工程于2002年3月28日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县城3.5万居民的饮水难题,而且还满足了富县城区2010年的供水需求。

凡与马思锦工作过的人都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这位南方小伙俊秀的外表下是一颗不屈不挠和尽心尽力干事的火热之心。

吴起县铁边城项目设计阶段正值七月。西安的夏天,不动弹也是汗流浃背,电扇吹出的风也是热乎乎的。为了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设计,马思锦带领项目组的同志,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冒着酷热通宵达旦地查资料、讨论、编制。

作为项目负责的他比别的同志付出更多,每天只睡2-3个小时,困了用凉水洗把脸或者趴在桌上打个盹。最终,他们编制了一份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高质量的设计。设计得到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为唯一的一个优秀设计。

2000年1月,靖边县城供水水源地勘探大型抽水试验现场,寒风刺骨,天气格外的冷,施工条件很差。看到这种情况,县领导提出将抽水试验推迟到天气转暖时再进行,但马思锦带领项目组的同志为使项目按计划完成,给县城供水提供科学依据,昼夜坚守在试验现场。

试验现场地处毛乌苏沙漠边缘,风大气温低,风吹到脸上,像针刺一样,且滴水成冰,而抽水试验偏偏要与水打交道,冬天机器设备容易出问题,困难可想而知。

马思锦总是细心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检查。

当在4号井发现井口设备有漏水现象后,他立即下到距地面3米深的井口检查。突然,阀门因封闭不好压力太大而开裂,井水喷涌而出,将他从头到脚浇了个透,冻得他浑身发抖,但他仍然坚持工作着,等同志们发现硬把他拉上来时,他的衣服已经结上了冰。

事后同事们说:“幸好隐患及时发现排除,要是开始试验发生这样问题,就得报废重抽,时间耽误了不说,其他方面损失就太大了。”靖边县水利局、水资办、自来水公司的同志深受感动,纷纷伸出大拇指连声夸赞。

抽水试验中,他还大胆应用自动水位水温观测仪,不但减少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观测精度,使原来需要几十人的大型抽水试验仅用了5人,大大节约了开支。经北京和省上的专家验收评定,试验结果为优良,为陕北地区水源地的科学规划提供了依据。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马思锦们的努力,尤其是对高科技的掌握和运用。

马思锦工作认真,勤于钻研,不断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合理开发利用陕北的地下水资源有着独到的认识,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在陕北找能饮用的优质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些地方有水,有多少水,水质如何等等,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离不开科技手段,尤其离不开高科技手段。

在实施地下水勘查项目过程中,马思锦不断追踪国际水文地质工作者运用了物探、遥感卫星定位、计算机模拟等技术。

当得知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将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同位素找水技术方法介绍给中国,以提高同位素找水技术水平。同时,也为在世界其他地区推广应用同位素找水技术起到示范作用的消息时,他兴奋的彻夜未眠。

2001年5月中旬,他如愿以偿地参加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官员特纳博士和特邀专家汉伯麦浩先生专程来到西安,举办的“水文同位素技术应用培训班”。

通过学习他进一步明白了运用同位素找水技术的基本理论。由于地下水中同位素记录了地质历史时期由环境和地下水演变的过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具有随时间衰变的原理,可以计算出地下水形成的年龄。据此可确定出地下水的起源、生成环境、补给来源、循环径流条件等等。还可依据同位素的数据判断不同含水层中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联系。

马思锦认真学习了目前国际上应用同位素技术寻找地下水的现状和新的技术方法,并应用它成功了解决一系列疑难问题的实际例子。一边学习,一边深刻思考,这项先进技术如何与自己找水工作结合起来,尽快运用到自己的找水工作中。马思锦又多了一项艺难压身的新本领。

马思锦负责组织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援华的CPR/8/012项目的实施工作。这个项目是IAEA为推动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推动原子能在中国地下水领域应用研究水平。他有幸负责组织了IAEA援助我国的唯一一套Packer取样系统的使用。

这套设备在国内无任何参考资料及使用经验。为此,他与项目组的同志一起从设备的选型、进口报关、设备工作原理、使用要领、技术要求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等一点一点地学习、钻研,并结合国产配套设备进行技术改进。

为使这项技术得以推广,他不遗余力地负责组织了两次有IAEA专家参加的全国性的培训,为推动该系统在中国的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

目前,这项系统已在国家地质大调查中顺利应用,使中国的深层地下水研究从定性研究提高到分层定深、定量研究,推动了我国的地下水研究水平,同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在马思锦的带领下,项目组人员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状况的操作及使用规程,经IAEA官员考察,得到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多年来,他负责实施了20多项大中型勘查找水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发表论文10余篇,有3份成果获省部二、三等奖。他负责的国家大调查重点项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覆盖区地下水勘查”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一类项目——“陕西省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经中国地调局和省上专家审查,被评为优秀成果。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覆盖区地下水勘查报告》系统地研究总结了陕西省黄土覆盖区榆林、延安、铜川地下水资源状况,确立了科学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模式,并提出多项建议,对陕北地区的建设及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项目总体设计和研究报告均被中国地调局评为优秀成果。

“陕西省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陕北白于山区的找水勘查更是在技术方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在高氟咸水区找到了矿化度最低的低氟水。

项目验收时,专家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认为是一个重大突破,除解决了当地政府及群众严重缺水困难,最重要的是为陕北乃至中国西部咸水分布区合理科学地解决缺水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用水探索出一条有益可行的模式,具有示范作用,它将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黄土高原不啻为研究黄土和第四纪地质的考研基地和教学课堂,也是具有潜在前景的旅游胜地。

黄土地貌景观千姿百态,气宇轩昂,妙趣横生,显示了天造地设的自然美和朴实无华的粗旷美。与洛川塬坦荡开阔不同的靖边塬却是支离破碎。沟壑,按发育程度有早、中、晚期之分;据规模有深浅、宽窄、陡缓、长短之别;依形状有树叶状、花瓣状、峡峪状、掌状之貌。细研梁区,亦有梳型、“之”字型、弯曲型、平顶型等形态。观察卯区,更有大小,高低、多寡、疏密诸类。甚至那点缀在黄土高原广大地区的窑洞也有土窑、石窑、砖窑、石砌过砖砌土窑,因山借势的靠山窑,平地下挖的天井窑,半地下复土式窑,分层错落的半敝开式窑,……亦是中外游人叹为观止的独特人文景观。

在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马思锦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理论,那就是“贫中找富、咸中取淡。”

陕北地表水贫乏,地下水难采,还处于高氟水、苦咸水的分布区,白于山区不仅资源型缺水,更是水质性缺水。

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采用“土洋”结合的钻井技术,成功实现“咸中取淡”。

奇特的黄土地貌赋予陕北高原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观,然而干旱少雨的气候却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倍受缺水之苦。

2008年10月,陕西省地矿总公司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接下“定边县学庄乡供水井勘探成井工程”,历时10个月的辛勤工作,首次在白于山高氟苦咸水区找到了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优质水源,不仅圆了这一带群众祖祖辈辈找水的梦想,还为今后解决白于山高氟苦咸水区人畜饮水难题闯出了一条新路。

“为了帮白于山居民摆脱氟魔,项目风险再大,908大队也要接下这个项目。”

白于山区横亘陕北黄土高原北部的定边、靖边、志丹、吴起等县,总面积1.77万平方公里,缺水区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缺水人口41.4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该区不仅是资源型缺水,更是水质性缺水——地表水贫乏,难以利用;地下水埋藏深、水质复杂,受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属于高氟水、苦咸水的分布区,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饮水型氟中毒重发病区之一。其中定边县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氟含量多为10毫克/升,最高可达33.7毫克/升。

水资源短缺成为白于山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的最大制约因素。多年来,省、市、县各级政府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采取了多项措施,实施的“供水井工程”、“甘露工程”,皆因缺水范围广、缺水人口多,干旱少雨,加之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而收效甚微。

看着做梦都想着自家门前能有一口甜水井的白于山区群众,各级政府不断寻找着找水的方法。

陕西省人大去年拨出专项资金计划在定边县学庄乡为百姓打一口供水井。学庄乡党委、政府邀请了多家找水单位,对学庄一带实施深井勘探,论证能否找到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水源——水质矿化度在2.2克/升以内,含氟量在1.5毫克/升以内。

严苛的条件让好些找水单位打起了退堂鼓。“我们能达到这一要求吗?”马思锦带领技术骨干进行实地踏勘,并根据所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咸中找淡”的可能性分析后,心里渐渐有了底。

他们用科学技术确定井位。

定边县学庄乡找到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淡水源经过专家评审认可,尤其是通过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对908队取得的这一突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盛赞,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需求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到合作、找水技术等问题。其中留下影响特别深的问题是,在沟壑纵横茫茫无际的白于山地区,908队为什么只选择在学庄乡而不是在别的地方设计这个井位呢?学庄乡这个井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在其他的地方还能设计到这样的优质井位吗?

问题好提,实际工作难做。为了设计出学庄乡这个井位,马思锦与地质技术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综合研究。

首先,通过大量的区域地质沉积相资料对比分析研究,认为白垩系地层在学庄乡介于河流与湖泊相叠加地带,有水存在的客观条件但属于水质性缺水。又通过对白垩系整个地层的对比研究,根据白垩系下层洛河组的岩性分析认为有可能存在优质水。

其次,对已施工的钻孔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对学庄乡东边靖边县和西边定边县打出的水井的资料分析,穿越白垩纪后均有大量的水存在,只不过是靖边县打出的是人畜能饮用的水,西边打出的是混合水,人畜根本无法饮用。科学技术研究后确定了学庄乡这个井肯定有大量的水也有一定量的优质水存在。

要解决水质性缺水难题还要靠先进的工艺。

只有运用先进工艺才能确保水质。

在学庄乡探采结合的水井施工之前,就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问题预案。决心在解决水质性缺水上实现新的突破。

首先,打破常规采取全孔取样的施工方案。这样取样加大了成本,却保证了全孔岩性分析的连续性,也是确保能否采取先进工艺技术的关键。

其次,采取了易溶岩分析和全孔水文测井工艺。易溶岩分析定性测出岩心含盐量高低;全孔水文测井定性测定出主要含水地层段。两者结合后在学庄乡的探采结合井中确定了4层有水地段。

第三,将Packer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学庄乡供水勘探中,确保取出的是优质水。Packer技术在国外主要是应用在同位素的测定上,在国内多应用于石油井的成井中。为了将Packer技术成功应用于学庄乡找优质淡水的勘探中。技术人员精心操作精心施工,仅此一项工作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对用Packer技术取出的6个水样的定量分析,在洛河组确定出了200米的优质水段。实现了“咸中取淡”,“高氟中取低氟水”的重大突破。

第四,采取先进的成井工艺。

定边县学庄位于白于山区的中段,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属于下白垩系沉积厚度较大的地段,分布有环河洛河含水岩组,其富水性均较强,虽然浅部易溶盐成分含量较高,水质较复杂,但在深埋区存在水质好的层段,只要选择先进的探测技术,在学庄一带咸中取淡勘探成井获取供人畜饮用的地下水源是有希望的。

回去后,908地质队马上召集队上的水文地质专家、技术骨干进行专题论证。在听取大家的分析意见后,队长王力,这位铁骨铮铮的陕西汉子说:“项目有风险,但我们要勇于承担。因为一旦成功,就可以使学庄居民走出长年饮用高氟苦咸水的困境,为整个白于山区找水走出一条新路子。失败了,对白于山区找水也是个探索经历,能为今后更科学的找水奠定基础。”

“洋机器”不听话,就想“土办法”为钻井找水扫清技术障碍。

很快,908地质队与学庄乡签订合同——保证打出水质矿化度在2.0克/升以内,含氟量在1.5毫克/升以内的水源井。

这一消息传出后,村民中出现坚决反对的声音。因为,在陕北打水井,打出了个干窟窿是稀松平常的事。

“100多万元投进去,这万一打出个干窟窿咋办,该咋样向父老乡亲们交代?”乡党委书记钟子俊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在这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对于水资源的决策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前途命运。但衡量再三,钟子俊还是力排众议,坚持将找水的重任托付给908地质队。

签了合同就等于立了“军令状”。

908地质队从新理论新方法入手,结合已掌握的地质资料和多年的找水经验,决定采用Packer分层取样新技术和多方法的勘探手段成井。

为此,908地质队摆出了强悍的阵容——选用2000型钻机,满足设计千米井的施工需求;选派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赵保福任项目经理、钻探施工经验丰富的老技师任井队长;调集Packer、机械、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部。

2008年10月初,钻机设备到达学庄井位。项目组根据钻孔中采取的岩芯易溶盐分析结果了解地层的含盐量,初步确定可能的淡水含水层段;通过综合水文测井为正确划分含水层和隔水层,为Packer分层试验取样、勘探井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为了准确地确定该井每一个含水层的水质,寻找到水质较好的含水段,908地质队钻探近千米,揭穿了整个白垩系地层;利用Packer设备对目标层进行逐段的水质、水量测试,最终选择确定成井段成井;采用分层取水技术,将水质不好的层段进行封堵,达到只取水质较好层段的地下水,实现“咸中取淡”的目的。

Packer系统分层测试取样试验,是取得直接的、定量的水质、水量数据,是该工程成功的重要环节。试验期间,总工马思锦、副总工张戈一直守在工地现场。

12月21日冬至这天,工作区白天气温零下24度,夜间气温更是达到零下29度,但井场Packer试验取样仍在继续。在进行到水源井深层Packer分层测试取样工作时,水源井深层水抽不上来了。技术人员马上查看Packer系统传感器测试的水位数据,发现测试层水位埋深均在280米左右。这Packer分层测试取样系统是国外生产的,给系统配备的水泵扬程是300米,可因为项目区水位埋深大水泵沉没太小,致使深层水抽不上来。

这可怎么办?一时间,大家没了主意。

抽取水源井深层各个含水层的水,可以直接了解到深部各含水层的水质水量资料,对于下一步取哪层水止哪层水至关重要。

马思锦组织机、班长及技术骨干现场想办法研究对策。

一位技术人员提出,说根据已掌握到的资料进行下一步的成井,水质也可以满足合同要求。

但马思锦马上就给否定了,他坚决地说:“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水找出来给定边百姓。”井队机长朱维东这时提出用国产高扬程水泵连接Packer止水器进行抽水取样的设想。

用国产水泵连接Packer止水器?谈何容易!因Packer系统的专用水泵是一体的封闭式无进水口,直接和出水管连接Packer止水器间进水。国产水泵怎样连接出水管,使Packer止水器间进水?朱维东,这位有着三十年钻探工龄的老技师,精通钻井队的任何一个工种,对井架构件、柴油机、水泵等设备的性情了如指掌。

“用钢管把水泵封闭起来底部收口连接出水管使Packer止水器间进水。”朱维东的这一设想经大家讨论认为可行。

说干就干,朱维东带领革新小组经过两昼夜的电焊切割再电焊的奋战,一台504米扬程中洋结合的Packer止水抽水设备诞生了。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学庄水源井的成功,为全国水质型缺水地区解决人畜饮用水难题提供方向

这一技术难题解决后,学庄水源井顺利打成了。多个权威部门检测结果表明,水质无色无臭无味、矿化度1.07克/升、氟含量0.43-0.64毫克/升,大大超出了合同要求,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有关资料表明,白于山东部地区,白垩系洛河组存在风成相沉积,使其水质比上覆的华池—环河含水岩组要好,且水量大,有较大开发潜力;而西北部到深埋区,洛河组含水岩组由风成相逐渐转变为河湖相,矿化度增幅较大,水质总体变差,但有风成河湖相沉积夹层,水质分段差异较大,具较好的勘查找水前景。

因此,908地质队这套行之有效的综合勘查找水技术在该地区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同时在陕西的渭北地区、宁夏、甘肃等缺水地区均具有实用价值。

目前国内有在大厚度含水层中做过部分分层取水尝试,但均未进行定量测试就成井,水质无法保证。因此,学庄水源井通过定量确定含水层水质后,有针对性地采用分段取水技术成井不仅为定边县南部缺水山区找水提供了工程示范,也为整个白于山区水质型缺水乃至全国水质型缺水地区“咸中找淡”解决人畜饮用水水源提供了找水方向。

在特别干旱和缺水的陕北找水几十年,马思锦的实践体会是:没有丰富的资料积累是站不稳陕北找水市场的;没有过硬的本领也是占领不了陕北找水市场的;没有不断汲取科技新知识不断进行科技工艺的创新更是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陕北的发展。白于山地区学庄乡实现找水的新突破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学庄乡找水突破意义非凡。

为解决陕北白于山区人畜饮用水困难提供了成功经验。

前不久,通过抽水试验,学庄乡的这口井日涌水量达300立方米,最大量每天可达600-1000立方米。经多个部门检测,水质清亮无臭无味、溶解性总固体876-1088毫克/升,氟含量0.43-0.64毫克/升,完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仅此一口井就能解决学庄乡周边附近大约5000余人的饮用水难题。陕西省白于山区涉及定边、靖边、志丹、吴起等县,属于高氟苦咸水区是全国四大缺水水区之一。缺水区面积1.44万平方千米,缺水人口41.45万。这里地下水氟含量多在10毫克/升以上,最高可达33.7毫克/升,水的总硬度、硝酸盐含量等也严重超标。

学庄乡找出淡水的成功例子为陕北白于山老区解决人畜饮用水开辟了新途径,带来了新希望!

水,终于找到了水!不仅找到了,还找到了优质水!

福音

在忙碌而艰苦的日子,陕北的信天游成了马思锦的福音。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

20年来马思锦每当走在黄土沟峁上,遍洒甘霖间歇,耳旁不时地会响起他挚爱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有时候黄土泛起,心中不仅不觉寂寥,反而萌生无限诗意,荡气回肠,有时就是因为有了歌声!

他对信天游情有独钟,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他说,虽然自己一张口唱就跑调,歌声一出口竟然没有一点信天游的味道,但也难掩自己对信天游的喜爱。

再三追问,他道出了自己与信天游在陕北从事的找水事业的缘缘关系。

末了总用颇有几分神秘的口气说,这是冥冥之中的事,其中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里面。

说着说着他竟然动情而且非常投入地哼唱起了人人都熟悉的《兰花花》:

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谷里(那个)田苗子,唯有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数上(那个)兰花花好……

在这个男人身上,原来还有一个与信天游有关的故事。

那大约是1990年深秋的一天。

他的小组在做一处水源地勘查时,莫名其妙地迷了路。

记得车行驶到一个沟口一头拐进了山沟。

他和其他人员下车后,沿着沟谷的走进去。取完样,就势拐到另一条沟里继续工作。

不知不觉天色暗淡下来,才知已经连续工作了大半天。

只想尽快结束这一片勘查工作。等意识到该收工往回返,却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导航没了导向,纸质地图也没有了标识。手握罗盘,在原地打转转,转了一大圈,好像又转回到了原地。后来等他们脱离危险,回到住地向当地老乡讲述这段经历时,老乡说他们遇到了“鬼打墙”。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待在原地,清醒头脑。因为着急乱走乱动,跌落悬崖送命也是常有的事。“其实你们不是在原地”老乡说:“鬼使神差,你们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一个有十几米深的沟谷旁,围绕着这个坑在瞎转悠。”

马思锦感到自己是“迷路了,迷的十分蹊跷。但他还是在不停的努力寻找破解“迷路”的出路。

渐渐浓起来的夜色,为他所在的四周增添了许多朦胧。

定定神后,他顿时发现眼前的沟沟岔岔是那样的具体而富有形象:

巍然伫立着众多高数米至十几米、直径不等的黄土柱,仿佛久远的原始森林。土柱林连城一片,方柱、圆柱、字母柱、寄生柱,错落有致,气势雄浑,个个形状诡异。那单个土柱,像蓄势待发的火箭,平地突起,直指苍穹。

黄土桥大概是在流水的作用下,与黄土坡共生共长,构成数米宽横亘天际的桥身。想这些巧夺天工地形地貌肯定是在地下水的作用下,黄土坡体多有洞穴形成,小者直径不足一米,大者直径可达10多米,宛如一个巨盆,深深不可测。

黄土洞多上下连续出现,洞洞相连,邢若串珠。

黄土谷坡形态各异,坡体上残留的土体变化丰富。根据其基本形态,尽情展开想象:金字塔、烽火台、孔雀下山、海豚出水、万年睡童……千奇百怪,应有尽有。黄土沟内则幽静别致,空气新鲜,地下多变,林木丛生,溪水潺潺,景色宜人。

大概是太全神贯注了吧,此时他仿佛听到远处有信天游的喊声。他灵机一动也跟着喊了起来:“这条沟谷的出口在哪里?”飘过来的却是事实而非的标准的陕北普通话“咳……不……哈。”然而那一句“咳……不……哈(不清楚、不明白的意思)。”被山谷里的山风又荡来荡去,成了飘向远方的回声。

没办法,也不能像无头苍蝇在这里乱撞了一会儿。

他要大家坐下来,歇歇气,理理有点纷乱的思绪。

正在他感到孤立无助的时候,一声嘹亮的信天游突然飘过来,他屏声静气地听了一会儿,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当真真切切的信天游“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莹莹(的)彩……”落进他的心头时,他抓住这来自天籁的信天游歌声,放开嗓子求救似的喊了起来:“山上的花儿不再开,山下的水儿不再流,看一看灰色的天空,那蔚蓝能否挽留?天上的云儿不再飘,地下的牛儿不回头,甩一甩手中的长鞭,那故事是否依旧?(噢)……”

随后他们随着那首歌的后半首走出了迷途。但“走过了山沟沟,别说你心里太难受;(噢)我为你唱首歌,唱了白云悠悠;(噢)走过了山沟沟,大风它总是吹不够;(噢)我为你唱首歌,唱了大河奔流”的歌声永远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一定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福音拯救了他们,那是生命欢畅的声音!

陕北民歌那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黄河儿女最通俗的词汇和最亮丽的激情,由此也成为他的最爱。

因为她是黄土地的母语和家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他知道,陕北民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土气、大气、美气一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的撩人。这种既通俗又亮丽的特色足以使其站在歌坛圣殿之上,用小调小曲宣泄黄钟大吕之势。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

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

“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

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歌。

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陕北,是民歌的海洋。

908地质队既然要在陕北这块热土上不停地大踏步永远行走下去,就得融入这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之中。

有时,美好的歌声也是生命的水源。

马思锦们在找水,马思锦们在找歌,马思锦们在奏响生命美好的旋律!

水声一片,歌声一片,黄土一片,福音无限!

福地

在陕北,窑洞往往是人们遮风挡雨的福地。

何止是遮风挡雨?其实也是人生的福地。

不管外面风吹雨打,在窑洞里,一切生命的不如意会暂时安放下来,并有浓浓的厚实的土地围拢着你,夏天给你清凉,冬日给你温暖!

阳光总是暖暖地,照着这些窑洞。

在外累了,总会听见,回家吧,窑洞。

你被漂泊的命运,窑洞给你生根。你被创伤的心灵,窑洞帮你抚平。你要向人生四处去战斗,窑洞给你力量!

黄土窑洞如眼!

一颗颗眼眸中深藏亘古,溯写着源渊,灿灿地生出光来,逼视后来者去穿越时空,翻障断崖,凿开尘埃,走进它寻找曾经的逝水流年,探索透析它原始的模样。

这些字正腔圆,铿锵有力的文字,不只是文学家们的专利。

在马思锦找水实践活动中,对陕北黄土窑洞的真挚感情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唤醒的。

那是在陕北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中,时间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遭受暑热的炙烤与雷雨冰雹的袭击成了家常饭。

也难怪,陕北的7、8月的天气,就是娃娃的脸,一阵风一片云,说变就变。

刚才走过去的是一片像河床的开阔地,其中一湾浅浅的河水,安然恬静地流淌着,乖巧的像一位人见人爱的小姑娘,转眼间,一团团乌云乘风聚集在头顶。顿时,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雨中多夹杂着大小不一的冰雹。不一会,一条汹涌澎湃的河流滚滚而下。

对于猝不及防的暴雨雷电,马思锦他们不断总结经验。眼见得风云突变,就立马停止手中的工作,拣地势高的地方奔走。

一次,又遇到这样的恶劣天气,他们赶紧停下手中的活。紧赶慢赶到一处黄土高坡,见一处洞穴,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纷纷钻了进去。

紧跟着瓢泼似的大雨下了起来。马思锦顾不上瞭望刚才工作的地方,瞬间变成一片滔滔洪流的壮阔。他顿时情趣大起,环顾还能为找水地质队员遮风避雨的洞穴,坍塌的黄土几乎沾满了洞穴,依稀可辨洞穴的大致轮廓。至于此洞穴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为什么在此建造这样的一个洞穴,不得而知。

不会单单是为了908地质队找水人避雨而建造的吧?

马思锦是住过窑洞的。

在陕北一层层,一排排新型窑洞矗立了起来。远远看去,依山而建,似楼非楼,气势磅礴。走近一看,古今相容,中西结合,庭院宽敞,外观窑洞拱形,塑钢门窗,内里单元布置,装裱得体,水电天然气一应俱全,现代气息不减楼房。既满足了回归窑洞的期望渴盼,又续写了窑洞在陕北文化中的新一页,不失为平衡心理,返璞归真的最佳展示,成为陕北地区新型建筑风格的靓丽看点,再现了窑洞在陕北人心中的重要位置。

在《庄子·盗跖篇》中他了解到:“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粟,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意为:古时禽兽多于人,人不得已居于树上。白天满地捡拾橡粟果腹,夜间再复树上栖息,以此如禽筑巢,得名巢氏,涵盖古人尔。

到了我们称其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直系祖先取代了灵长类动物,才从树上跳了下来,双脚落在地上,这是一次艰难而必然地选择。随后,当他们偶然发现被雨水冲刷,形成的天然土洞内,大熊(后被奉为图腾)酣然入眠,自在舒坦。便在一片驱赶厮杀声中,“鸠占鹊巢”似的置身其中。倒觉得夏凉冬暖,四季温润。走出洞口绿树掩映,溪水潺潺。登顶举目四望,松柏如海,禽飞兽奔,旷野一片生机,正好安身立命。

遥望很久以前,在避雨的洞穴里马思锦浮想联翩,有一个群落他们固守在黄土高原上,在千沟万壑的崇山峻岭中苟息繁衍。这个部落大概就是轩辕黄帝部落。他们活跃在陕北大地时,用作藏身的那些洞穴,正好记录、透露了这类原始穴居的信息,成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我们年年拜他,岁岁祭他,在那叩头仰首间,幌幌地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孔孔窑洞。他们如蛰伏在阵地上的战士,目光炯炯逼视前方,似在默默地述说着他们的过往。

想到这些马思锦真的有些后悔,如果当初学的不是地质那该有多好。若是研究建筑的,遇大雨逃命的经历也算一段奇闻。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竟然有诸多对于建筑方面的认识,比如只有当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人们的居住条件才会大为改观;人们开始改造环境,开辟多途径居住条件,其中窑洞式住宅,便随着当地自然条件而产生;掘土而居乃人类建筑文化的母型。近现代一切建筑形式都可以说是这一母体的繁衍,论建筑起源,窑洞当属领先等等。

大家七嘴八舌地发着议论。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雨还在不紧不慢地下着,只是雨势减小了一些。

这时不知哪一位冒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哑然的成语“黄水飘天”。停了好大一会,马思锦还在想着“黄水飘天”的事情。那是灾难性水灾在陕北民间广为流传的代名词。听说过陕北境内确有黄水飘天的事情发生过。据说这种天灾一直延续到大禹时代才被制服。

难能可贵的是“高高山上挖窑洞,深深沟底寻水吃。”这一现象在陕北随处可见,这是陕北人与自然抗衡求生存的必然结果!

不管陕北的窑洞如何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斑驳,一代一代走至今日,在历史的血脉中流淌过辉煌、雄宏、悲壮。

马思锦自从有了避雨洞穴的经历,那份对由洞穴演变而来的窑洞之情的留恋深深地刻在了心底。

窑洞既是建筑,也是文化。它从远古走来,黄土是它的命脉。它向未来走去,还将生生不息,永世记载。

“高高山上挖窑洞,深深沟底寻水吃。”找水,也是需要避雨的福地的。人生,也是需要生存的窑洞的。

窑洞,既是陕北人安身立命的住所,又是陕北人生长智慧和力量的所在。

与窑洞有关的避雨的故事,也是马思锦们找水故事的一部分,而且是陕北文化特有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理与文化的双重交叉,使得窑洞有了形而上的意义,在生命的重要时刻,也生生滋养、眷护着我们的“水神”。

下篇

啊,我的黄土高原

不要嘶鸣,不要悲伤

你这神马群的灵魂

给你草和水

你定能恢复你马的奔驰的原形

——诗人权锦虎《奔腾的黄土高原》

水德智慧

几千年前,传说有一位叫老子的老人出关,留五千言于世,取名《道德经》。

有一位研究生命智慧的学者认为,如果说《易经》是一部并不明确提倡也不明确反对生命智慧,而运用天地自然规律于人类自身、社会乃至自然关系的处理,以守持正固,修己养德,以不变应万变诠释和处理一切关系的一部智慧书的话,那么《道德经》同样是一部将天地自然规律用来处理自然、社会关系,并以修己养德为核心的智慧书。

不过《道德经》所提倡的智慧非一般智慧,而是生命大智慧。他所反对的智慧,只是智巧、机巧、巧伪、巧辩。所有这些巧智,常常斤斤计较于事物的是非、善恶,而真正的智慧,则应该有自知之明,并能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以身观身,以家管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近些年,笔者渐渐悟出,如果儒家关注人道,那么佛法在研究无上道,而《道德经》其实说的是“天道”。

“天道”者,自然之道也。高于人道,介于人道和无上道之间,同时又能上能下,因为平常自然即是道。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在阐述其主张时,往往带着一颗利他心。

其中这一段话非常著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第八章)

老子用水形象地比喻道的状态和无用之功用,形容大道之难和顺应自然的力量之大。道出了不为一般人所理解的这样一种柔性的力量,长久的力量,无私的力量,成就的力量。

其中那句“处众人之所恶”,更是将水的利他精神、牺牲精神、奉献精神、自我选择的价值倾向真切地道出。在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不愿意承担的地方,不愿意成就的地方,他却会毅然决然地去选择,去承担,最后成就自我和他人。

老子用水说明了最高层次的善如同水一样,具有居处潮湿卑下,心灵深藏若虚,施予不求所报,言谈守信至诚,政治无为自化,行事任其自然,动作与时俱化等特征。

这也就是水德智慧!

2002年春,当王力作为新一任908地质队队长,仔细品味着老子有关“水”的物质里所蕴含的创造精神,第一次走进陕北后,看着无定河的流水,默默地体悟到了水性和水德的辩证关系,不断获得新的欢喜和精进。

作为“水神”之一的王力,不研究水,怎堪为神?

他以极大的兴趣注意到了无定河,进而对这条顾名思义的河流进行了实地考察。

他认为无定河是无数支流中最为著名的一条河流。

它的著名不仅仅是它发源于三边高原西南部的白于山脉,流经榆林地区八个县,全长491公里,流域面积达30260平方公里,在陕北高原上画了一道弯弯的曲线,途经毛乌素沙漠南缘,最后注入澎湃的黄河。

无定河是榆林市境内一条最大的黄河支流。

这条河的河身很不稳定,经常改变位置动来动去,所以人们才这样叫它。

人们不明白,一条河流得好好的,怎么可能变来变去呢?

这就是干燥地区多沙性河流的一个特点。

在干燥地区,特别是在沙漠里面和沙漠边缘植被稀少的地方,流经的地面都是疏松的沙地,很容易冲刷,也很容易向下渗透,所以河水里的含沙量很高。加上这里气候干燥,蒸发非常强烈,一些河流流着流着,河水就被蒸发减少,或者渗透进地下,变成涓涓细流,甚至完全变干没有了。

河水慢慢减少了,动能也降低了。减少到一定的程度,河水再也不能搬运泥沙,泥沙就会慢慢堆积下来,渐渐堵塞了河床。

河床堵塞了,河水不能沿着原来的河道继续往前流,就会使河流不得不改道。这样一次次堵塞改道,河身当然就不断在沙地上摆来摆去,形成了一条没有固定流向的无定河了。

王力在乎的是无定河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也是一条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文化大河。

人们已经很难详尽地测出它的年龄。不管是江海横流,山摇地动,还是日转星移,大地沧桑,它总是那么一往无前,专注地流向黄河,完成它生命的追求。

它,就是陕北大地的精灵,也是一只远古的摇篮。陕北高原的生命之河。

早在若干万年以前,它就哺育了陕北大地最初的告别树上生活的先民,让他们在自己的庇佑下去繁衍生息,去创造开拓。

在1922年一个美丽的黄昏里,一位叫作桑志华的法国神父,沿着无定河漫步。

他以一个地质古生物学家的慧眼,在一大批古脊椎动物的化石里,拾起了一枚门齿。这枚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部主任步达生研究,确认它是35000年前的晚期智人的门齿。四十年代,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他的一部专著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这两个中文概念。

这样,在无定河畔沉睡了几万年的“河套人”、“河套文化”,终于被昭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出了夺目的光辉。

在无定河两岸,还遍布着难以计数的新石器时代尤其是龙山文化遗址,其密集程度几乎和现代的村落一样。面对这些丰富的远古文化遗存,你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一群群裹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他们举着磨制的石刀、石斧、石镰、石石奔,以勤劳的双手,制造陶器,修盖房穴,饲养家畜,刀耕火种,进行着人类童年时期的最初拓荒。他们以群体的力量和智慧,开发着陕北高原这块蛮荒的土地。

无定河所孕育的古代文化到了秦汉之际,进入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那时的无定河流域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牛马衔尾,有着碧水青山的自然景观和兴旺发达的农牧林生产。

解放后,在绥德、米脂等县的无定河流域出土了大批的汉代画像石,就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风貌。它以众多的牛耕、拾粪、收割、放牧、饲马等画面,以强烈的韵律感和饱满的生活气氛,表现了对劳动这一伟大主题的歌颂;那些车骑出行、策马狩猎、迎宾谒见、聚会宴饮场面.则是汉代社会上层阶级奢侈生活的写照;众多的奏乐、舞蹈、百戏、六博、投壶等图像,逼真地反映了汉代文化艺术繁荣的原貌;还有杀猪宰羊、庖厨烹调、汲水、庄园庭院、门、购楼阁等画面,使人们多侧面地窥见了陕北高原古代生活、民情风俗和建筑风格。更有那绚丽多彩的神话传说的题材和形象,西王母、东王公、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臂背生翼的羽人、辟鬼驱邪象征祥瑞的铺首衔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独角兽等等,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神秘怪异,斑斓夺目的浪漫世界。这一幅幅由民间无名匠师们的天才、智慧和辛勤劳动而创作出来的伟大作品,不但使你感受到了迷人的艺术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你看见了一条充满活力的、美丽富饶的无定河形象。这一繁荣一直延续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当时的大夏国王赫连勃勃还对这一带湖泊密布、清流潺潺的景象失声赞叹,于是在无定河畔大兴土木,营建国都统万城。

随后,由于历代连绵不断的战乱,屯军开垦,毁灭森林,破坏植被,到了唐代,无定河就再也不是“清流”了。无定河这个名称就是到了唐代中叶才始见于记载。它浊流滚滚,泥沙沉淀于河床,使河身也难以稳定,故称“无定”。两岸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很大变迁,逐渐形成了风沙滩地、河塬涧地、黄土丘陵沟壑三种类型,呈现出一派荒凉。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凄凉的诗句,是对无定河漫漫历史的真实写照,而陈佑的《无定河》一诗,又抒发了多少悲凉,多少惆怅:“无定河边暮笛声,赫连台畔旅人情。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一条河的发展演变,离不开水性。通过或大或小,或猛或弱,或长或短的水性,以及对这种水性所造成的后果的观察研究,若再与人类的发展轨迹所联系,水性自然就拓展了它的含义,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水性,而是文化意义上的水性。因为有文化意义上的水性,便产生了哲学意义上的水德。水性和水德相伴而生,便直接影响了人的思想和社会实践活动。

对水性和水德的认识,在中国思想文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历史的见证,无定河还是一条历经磨难的红色的河流,它的两岸还留下了中国革命的足迹。

从陕北最早的闹红开始,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就洒在了这里。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就在1933年8月3日,在陕北米脂县城南十里铺的无定河畔,王兆卿、毕维周、崔明道、高禄孝、王守义、高庆恩等六位共产党员,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高呼“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倒在了哺育他们成长的陕北大地上,殷殷鲜血汇进了无定河水,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被著名的“无定河畔六烈士”殷殷鲜血渗染过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长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带。地方政府和一些专业勘查队伍为找水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水”已经成为制约该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地方的水能否满足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大需求呢?最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在陕北实施找水、供水工作30年的陕西省地矿总公司9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无定河,要让它有“定”,有水。

无定河曾经有辉煌的历史,沧桑的历史,艰难的历史,今天的无定河,“缺水”的无定河畔,要让它有水。

而这些找水的本事,则要靠陕北“水神”。

“水神”之威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处于毛乌苏沙漠区,给人们的印象是特别干旱和缺水,这是由于多年来的历史和表面现象给人造成的一种错觉,王力深思熟虑地说。

908地质队是第一个在陕北从事系统水文地质勘查的地质专业队伍,从1974年起,在陕北这片热土上,开展水文地质普查、勘查、找水工作,足迹遍布了陕北的山山水水,对陕北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和研究,掌握了陕北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规律,基本查清了地下水资源的赋存情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勘查找水、取水、供水理论和方法,具有为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找水、取水、供水的优势。

通过在榆林三十年的勘查找水工作,已经勘查的大、中型水源地有近30个,探明的可采资源量达到6.2亿方/年,约占陕北地下水资源总量的2/3。总的来讲沙漠区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孔隙水以及西部白垩系砂岩孔隙——裂隙水,分布较广,地下水资源丰富;东部黄河谷地是晋陕蒙岩溶水系统的集中排泄地带,也分布有质好量大的岩溶水;在黄河漫滩赋存有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在较大河谷中有丰富的地下水。

缺水,从专业上讲有三种:一是资源性缺水,这是自然造成的,只能通过其他手段给予补偿;二是水质性缺水,这种缺水是有咸、苦等其他非生活饮用水,这种缺水可以通过更多的工作,找到合格的生活用水,缓解和解决缺水问题;三是工程性缺水,这种缺水是由于工作没有做到或是取水手段不相适应而造成的缺水,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中,缺水主要是这种缺水。

地表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并不能说明没有地下水,就轻易给该地下一个缺水的结论。整体上说,在陕北榆林市所属的十多个县,处在黄土区域的几个县相对比较缺水,而处在沙漠地带的北部几个县,既是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又是工业基地园区的重点布局区。

这些地区处在干旱与半干旱区,地表水资源短缺,又没有足够的补给来源,地表蓄水工程存在建设周期长,水面蒸发量大,造成有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建库取水后,将使库区地下水位抬升、引发土地盐渍化,库岸再造及库底淤积等问题。何况地表水受地域的限制,又不能满足工业园布局的需要,“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说单靠地表水是不能满足正在开发建设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需要。

怎样解决“水”的问题。马思锦组织科技人员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原有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运用新科技理论和技术进行充分的论证,在什么地方有水、有多少水,我们胸中基本有数,也有理由相信,在这一地区通过进一步较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仍能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寻找到一些新的供水水源地,预计新增加地下水资源量2.0亿方/年,这样全区地下水资源总量将达到8.2亿方/年。

根据规划预测资料,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需水量3.77亿方/年、城市及农村人畜生活用水量0.28亿方/年及农业用水量3.37亿方/年,总需水量为7.99亿方/年。因此,通过必要的适度超前的地下水资源勘查,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是能够支撑和满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近期发展的,同时也将为政府决策及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规划,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料依据。

马思锦认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只要合理利用,科学开发,进一步加大水资源勘查力度,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近期开发建设的需求。

“30多年的陕北水资源勘查实践说明,打开陕北地下水资源的大门,靠的是科学的找水理论指导和不断创新的找水、取水技术手段。”908地质队队长王力是一个睿智之人,善于总结并提出理论指导是他工作的一大特色。

马思锦对此有着切身体会,30多年的陕北水资源普查、勘查实践说明,打开陕北地下水资源的大门,靠的是科学的找水理论指导和不断创新的找水、取水技术手段。为了加深对他所阐述的理论的认识,让我看了一盘记录他们找水实践的录像片。通过观看录像片,我茅塞顿开,深受启发,908队在陕北找水的“秘密武器”也一览无余。

打管井不行,就打高压渗流井。

榆林市榆阳区供水严重不足问题,一直困扰着该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曾请过一些地勘单位进行论证和施工,但都没能达到目的。

908地质队接受勘查任务后,集中科技优势,对此进行反复论证,认为普通的管井取水,投资大、难管理,运行成本高,为此提出了用高压渗流井技术成井的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采纳。他们在认真做好前期论证工作的基础上,仅用10个月时间,就为该地打成一口日出水量超过10000立方米的高压渗流井,一举解决了当地人民吃水难的问题。

在省重点项目陕西皓海盐业有限公司的榆林镇川真空盐厂,用常规取水工艺根本无法解决其用水问题。908队接受打井取水委托后,果断地采用打高压渗流井的取水方法,为该公司建成了一口日出水量超过4500立方米的高压渗流井,使该公司的盐业生产有了用水的保障。

遇到打管井根本无法解决用水问题、打高压渗流井又因工期相对较长不能满足用水企业需要时,他们就打大口径辐射井。府谷县郭家湾工业园区,这是个已被多家地勘单位判为“无水”的地方。

他们承揽到在此找水打井的项目后,不是盲目上马,而是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分析该地水资源的赋存条件,研究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借助多年的找水经验,开展技术攻关,终于找到了相对丰富的地下水赋存带。经过一个月的科学施工,两眼大口径辐射井打下去,就取得了日出水量近万方的可喜成果,而且水质好、水量大、便于管理、费用低,为基地开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的找水途径,被当地政府和群众称为奇迹。原先很不起眼的这片土地,一下子成了商家争购的热点。

同样运用管井取水方法,也需要施工工艺改进、提高功效上狠下功夫。在咸水淡水不清的地下取淡水,他们“绝招”是“测打结合”。

在实施由西安地矿研究所、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组织的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和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专项找水工程中,采取“一井一策,一井一法”,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测打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推进找水技术方法突破的实践过程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平凡而伟大,如果要留下一笔浓墨重彩的回忆的话,他们是最不应该忘记的。渗流井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张金刚同志,长年奋战在生产一线,坚持在渗流井的施工现场指挥生产,积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相当丰富的施工经验。

有一次,他在榆林榆阳区供水项目巷道内施工时,突然停电了,这就意味着巷道内排水送风停止,人们很快就将面临缺氧威胁,每小时400多方的水将把巷道和竖井淹没。面对灭顶之灾,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刻组织大家沿竖井的人工爬梯上到地面,而他却等到所有的职工全部安全撤离,水已经淹到他的颈部时才上到地面。

深井公司经理、钻探工程师张富平同志,不顾自己身患肝病,带领公司职工勇挑重担。在实施陕西银河集团公司府谷清水川电厂的水源地勘探工程中,他们克服陕北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给生产带来的诸多困难,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最快的速度在清水川打成了4口高质量的水井,实现了找水的新突破。

地调所副所长张戈同志坚持常年工作在一线,负责野外作业的全部工作,并亲自主持完成2个水源地的具体工作,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高级工程师畅俊斌同志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一个人负责一个标段2个水源地的工作,坚持战斗在生产一线,认真对待作业中的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数据,确保了野外资料的真实、准确、可靠,为项目的全面完成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同时负责实施的神木县考考乌苏沟、桲牛川流域水资源勘查评价项目得到榆林市人大调研组的高度评价。

女高工蒋励群同志,在丈夫工作忙,孩子没有人照顾的情况下,毅然放弃在队部工作的良好条件,急队上所急,积极要求奔赴生产一线,战风沙,斗酷暑,勇敢的承担项目,她不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志进行野外作业、整理资料,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处处体现着新时期女地质队员的风彩。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日夜奋战在陕北工地上的“80”后们。在陕北榆林的佳县、吴堡项目工地上,处处闪现出他们青春靓丽的身影。

“80”后黄战旗,当工程公司副经理已经8个年头了。在《榆林市吴堡县工业园区横沟2#渗流井取水》实施工程中。一心扑在工地上,一年也难得回家看上几次新婚的妻子和孤独的母亲。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带班。铮亮的安全帽下黝黑的脸庞和两腮边的胡子,显得和他的年龄不相称。“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工期紧,要求高。能碰到这样的大项目,而且能让我们来干,我感到非常荣幸!”黄战旗说。

他负责实施的渗流井施工难度相当的大。在自然地坪以下27米,沿黄河开辟长度280米的输水平巷,全部利用人工爆破施工。工区地层复杂,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加之后期渗流孔取水时,面对不能保障的农业用电和复杂的施工环境。时时刻刻在考验着这位“80”后。他是一位有心人,善于总结和汲取908地质队所创造的丰富的施工经验,更加注重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在项目实施初期制定了一系列的“施工管理办法和制度”、“安全管理措施”。将责任层层深入、落实到人,为项目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监理说:“别看他们年纪轻轻还像个孩子,他们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在佳县泥河沟渗流井项目上,辐射孔钻进对精确度要求很高,而该项目的关键就在于辐射孔。开孔时钻孔顶角不能大于18度,而且钻进的地层大都在不连续的裂隙带中,是最容易跑偏。”为该钻孔把握方向的是又一位年轻技术负责。他叫王明海。才27岁,毕业于长安大学,工作不到两年就参与此项目。他自豪地说:“项目最能锻炼人,也最能考验人。年轻人吃点苦,经历累,不算啥。按照马思锦的人才观衡量,他现在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人手,离成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人才,进而成为领军人物还差的很远很远。”

陕北项目工程工地上,到处活跃着908地质队“80”后身影。定边县项目负责人,被地矿总公司评为首届优秀员工的副主任工程师吴广涛,工程公司的刘浩等等一大帮年轻有为的小伙子,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908地质队的骨干。虽然不得不随时面对“天当房子地当床,风餐露宿找水忙。哪里天黑哪里住,风沙尘土全当粮”的窘迫。但他们苦苦找水,无怨无悔地践行着找水的使命。

“水神”之神

陕北虽然缺水,但它也是黄河流过的地方。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从遥远的巴颜喀拉山脉奔腾而来,决昆仑,越贺兰,绕阴山,一直闯进了陕北高原。

她在陡峭的石壁间,狭窄的河谷里咆哮冲撞,夺路南下。

在莽莽的丘陵上,又有无数的大河小溪从四面八方汇入了它博大的怀抱。

早在多年前,陕西省委、省政府就郑重提出:“必须把水的问题作为陕北发展的战略问题予以重视,一定要将解决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用水问题作为当前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水不仅维持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陕北虽地表水严重短缺,但地下水蕴藏颇丰。只要加大地下水资源勘查力度,不断改进取水手段,在陕北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是有一定的地下水资源作保障的。”

陕北,尤其是榆林以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成为陕西率先突破发展的地区。其中影响和制约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进一步开放、开发和建设的“瓶颈”,毫无疑问首推是“水”的问题。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蕴藏丰富的依据是什么呢?

通过长期的勘查研究及近期完成的找水项目实践证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有着丰富的地下水。如:在榆林市的供水问题上,市上多次试图解决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也经过其他地质单位的论证和施工,都没能达到目的,908队接到此委托后,集中科技优势,对此进行反复论证,认为用普通的管井解决这个问题,投资大、管理难度大,运行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了用高压渗流井技术解决的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采纳。我们在认真做好前期论证工作的基础上,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为该市提供了一口日产水量超过10000立方米的渗流井,一举解决了当地人民吃水难的问题。

在省重点项目陕西浩海盐业有限公司的榆林镇川真空盐厂,当地地下埋葬有丰富的盐矿,可水又是盐生产的关键,常规取水工艺无法解决其用水问题,为此908队同样采用渗流井的取水方法,为该公司提交了一口日出水量超过4500立方米的渗流井,使公司的盐业生产有了水的保障。

府谷县郭家湾工业园区,被认为是贫水或无水的地区,布下二口渗流井,采取最新方法和工艺开采地下水,水量相当丰富。使工业园从设想变为可能,为园区的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得到了榆林市有关领导的赞扬。

为了论证“只要加大地下水资源工程勘查力度,在陕北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基地是有一定的水资源作保障”的论点,王力队长列举府谷清水川电厂水源地勘查的例子,就比较说明问题。

2003年6月,陕西银河电力集团公司计划在府谷清水川电厂,煤炭资源有保障,但电厂用水却成了困扰他们的重大难题。

电厂到几十里外的天桥取水,工程投资巨大,光管线直接投资就达几千万元,而且管线埋设要占耕地,再加上日常运行和管理等费用,公司难以承受。

银河集团公司找到了908地质队。

908队面对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等困难,冒着风险,勇敢地接受了陕西银河电力集团公司的委托,承担了清水川电厂供水水源地的勘探工作。工作中,他们在组织技术人员集体“会诊”,提出最佳设计方案。同时,凭借综合水文勘查方法,打出了高出地面1—7米的自流井;并查清了该地区的地下水分布情况,提交了日出水量2.4万方的水源地,填补了这一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资料的空白,满足了陕西银河电力集团公司对清水川电厂建设的用水需求,为电厂节约资金数千万元。

陕北干旱缺水的客观实际形成了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人畜饮用急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水源地;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亟待足够的水资源作为建设项目启动上马的保障。

所有的这些都为908地质队提供了大有用武之地,取之不尽的机遇。

近几年王力从全队指导思想和工作部署上提出了从融入地方建设入手的具体要求,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增强广大职工融入地方建设的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不断磨练,提高干部融入地方建设的本领,进而达到实现经营项目的源源不断,一个又一个的不断突破。

首先要想融入地方建设,必须要让地方知道908地质队。为此,专门精心制作了908地质队陕北艰苦找水30年成绩斐然的册子,作为自我推介的材料。这个材料不仅让社会了解908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还要让社会知道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有多少地下水、地表水和天然补给水?怎样解决水资源以及环境问题?怎样合理配置水资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相对而言,唯有908地质队能说得更清楚,讲得更明白。

随后,908地质队主动地与新闻媒体密切合作,根据形势的要求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的在《陕西日报》、《中国国土资源导报》、《榆林日报》等社会主流媒体宣扬908地质队不断取得的阶段性找水新成果,弘扬全队昂扬奋发的精神。不间断地加大自我宣传力度,使908地质队重新回到了陕北,重新在陕北老区人民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为我们做好、做活、做强、做大找水这篇大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挣揽项目似的融入。项目带动战略是壮大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挣揽项目成为地方政府全力要抓好的主要工作。这与908地质队要靠项目推动队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谋而合。

认识到这种有利有力的趋势后,他们立即进行了将两者有机联系起来的可能性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挣揽项目的共同点是开发开放所辖区的能源,共同形式是建立工业园区。建立工业园区与之相配套的是首先要有水资源作为保证。这样的客观要求就为一方谋取项目的同时,也能为另一方带来项目,达到相辅相成互惠互利共赢的目的。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设想,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为满足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需要,率先提出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勘查项目立项申请,后经省政府有关部门反复论证,进一步充实项目范围作出了项目设计,报省政府批准,促成了由省政府、中国地调局联合投资2800万元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资源大型勘查项目。在这样的大型勘查项目招标中,908地质队以得天独厚的先决优势,中了总造价为855万元的三个标段。

类似的双赢例子还有很多,近些年908地质队把挣揽项目的合作点放在了各县应运而生的水务公司上,先后与有着广泛合作基础的府谷县、神木县、靖边县等县进行挣揽项目似的融入合作。进而扩大到能源勘查开发程度相对比较低的吴堡等县。在他们进行工业园区和县城供水规划的立项过程中,免费为他们进行实地踏勘、制定取水计划,编写水源地勘探设计,从申请项目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上支持他们的项目成行,同时,大力协助他们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投入。回过头来,再干他们的项目。

提高融入地方建设的本领,还要能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进行一些适当超前项目的论证。为地方进行提前项目的制定实际还是为了908地质队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可干。

2007年,马思锦从已占有的大量资料入手,及时地向榆林市政府提出了集地理、经济、发展于一身的“榆林北纬38度”的重要概念。

这一概念形象地说明了榆林北纬38度以北的府谷、神木等6县,不仅能源化工基地开发程度高而且与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所配套的水资源勘查程度也高。与之相反的北纬38度以南,也有6个县就差得很远。

不是这些县没有可供开发的资源,主要是工作程度不够。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榆林各界的认同。因为这一概念轻而易举地指明了榆林市发展的潜力所在。

于是,在市府的全力支持下,榆林北纬38度以南设计出了四个工业园区,908地质队又提前融入到配合地方立项目争取省上投入的工作之中。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榆林北纬38度以南将有4个勘查区块、10多个水源地建设项目问世。这意味着908队在未来的时间里,有近1000万元的项目储备。

“思路决定出路”是908地质队王力队长的口头禅,只有理清了思路,才能有好的出路。

领导班子经常围绕千变万化的市场,针对工程项目的需求,经常在一起分析研究市场的发展趋势,更好的掌握市场发展的规律,占领市场制高点。如得知府谷县成立“水务公司”的消息后,队长王力主动与“水务公司”负责人联系,邀请公司经理到队上来,主动介绍队上的情况,宣传大队的技术优势,并拿出登载908地质队“陕北找水三十年”的陕西日报和队上“简介”,推销自己,以满腔的热情和真诚态度,展示队上综合实力,赢得了“水务公司”的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关系。

当了解到他们要进行水源地勘查的消息后,及时派马思锦赴府谷县“水务公司”洽谈项目设想、目的,为了帮助对方更好的实施项目,马思锦还亲自到现场帮助他们进行实地踏勘,制订取水计划,编写水源地勘探设计,全力支持他们的项目成行。队上在此工作中一是建立了可靠的市场关系,二是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因此在府谷县天桥水源地、孤山川水源地勘查项目投标中,908地质队以合理的报价、科学的施工方案、严格的管理措施在众多投标单位中,以391万元的价格中了“头彩”。

马思锦与王力最后一次漫步于无定河畔,是他们要实现新老交替的时候。

那是一个难得的晚霞盈满天的傍晚,一阵略微有些凉意的秋风拂过,望着头顶飘来飘去的几片浮云,他们感概万千,仿佛穿过历史的云烟,也许他们共同想象到一幅早已逝去的画面。

两千年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骑着一匹瘦马姗姗走来,他在西风残照的无定河上游蓦然抬头,看见了一条被人们称为“榆溪旧塞”的绿色林带,与万里长城相映同行。他倘徉着赞叹着,把它如实地写进了他的《史记·卫将军列传》。

又过了若干年,南北朝地理学家鹂道元又一次到了这里,看到这条秦代栽植、汉代维修加宽的绿色长城宛如一条绿绸似的蜿蜒盘绕,不禁叹为观止,于是也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记下了这一壮观的规模和方位。

曾几何时,这个绿色的梦消失了,代替它的是一个残破的黄色梦境。

宋代著名军事家、科学家沈括曾在陕北一带率兵抗击西夏,也对无定河流域作过详细的考察。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曾对无定河作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描写,他说:“余尝过无定河,度活沙,人马履之百步外皆动,倾倾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处虽甚坚,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孑遗者。”写出了无定河泥沙滚滚,飘忽无定,车陷人没的情景。

但是,当今天又一次并肩站在无定河畔,他们欣喜地发现,一个全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复兴梦正在复苏,正展现在陕北人民面前和908水文工程地质人的眼前。

然而,这不是梦,而是908地质队找水实践融入陕北人民的美好梦想的伟大实践。

在陕北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多少个绿色的梦啊!

而今,在两个依然年轻而朴实的笑脸上,也洋溢着绿意。

这是在厚厚的黄土层上溢出的绿意。

王力和马思锦所领导的团队,在缺水的黄土地上,找到了水。在飘忽不定的无定河上,找到了水!

有水一片绿,无水寂寞黄!

在干涸的土地上,在艰苦的土地上,有这样一支找水的队伍,实在是民生之幸!

908地质队,还将一直沿着黄土高原的沟沟卯卯,沿途带给陕北百姓之福。就在这篇报告文学就要完成时,又获得喜讯,908地质队以自己的绝对技术和人脉优势,一举中标合同总额达1.5亿元的榆神工业区万镇引水工程取水工程勘查项目。这是迄今为止908地质队所能承揽到的最大的项目。

对于老百姓来说,滋养生命的水到了,福也就到了。

从王力手中接过908地质队接力棒的马思锦,不负天命地认为他们是一群为陕北找水而活着的人,他们是行路的脚,他们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陕北“水神”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他们将把护佑百姓的找水事业继续坚定地做下去!

作者简介:

武国柱,生于20世纪50年代,老家在豫北黄河岸边。长期工作于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系统,在职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在《陕西日报》、《工人日报》、《大地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多篇。已出版《颐康源故事》、《小秦岭找金人》和《约定梦想》等报告文学与散文集。

责任编辑/魏建军

猜你喜欢
陕北
陕北民歌文化的继承、保护及发展
明清之际陕北民间信仰与自然灾害调查研究
陕北:黄土地上的生命热力
陕北方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现状研究
陕北民歌的地方风格与艺术特征
《陕北老人》
八月的陕北
《乐三边》角逐群星奖
余音袅袅的陕北民歌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