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胃通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2014-11-04 15:09关志宇罗晓健杨华生朱继孝程虹毓
中成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制粒浸膏提取液

关志宇,罗晓健,黄 潇,杨 辉,杨华生,朱继孝,程虹毓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 330004)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胆、胃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胆胃通方源自临床经验方,以醋柴胡、麸炒枳实为主要成分,配以陈皮、香附子等,可用于治疗胃炎、胆囊炎疾病,临床疗效较好。为更好的使用和推广本复方,进行新药开发,满足临床需要,本实验探讨了其制备工艺,为其进一步研究与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1 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醋柴胡、麸炒枳实、陈皮、香附子 (江西樟树药材公司,经江西中医学院诸小兰教授鉴定为正品药材),柚皮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测定用,批号110722-200309),葡萄糖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测定用,批号110833-200904),重蒸水 (自制),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UV-2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日立公司),真空干燥箱-DZF6020(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SZD旋转蒸发器 (上海青浦沪西仪器厂),PGL-5B喷雾制粒机 (常州市震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KQ 5200-DA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工艺研究

2.1.1 提取方法 每次按照处方量称取药材共46.5 g,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表进行试验,加入水回流提取,滤过,合并提取液,定容至300 mL。

2.1.2 总黄酮的测定[1]

2.1.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柚皮苷对照品5.0 mg,置5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即得。

2.1.2.2 最大波长的选择 精密量取复方提取液适量,置于25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取续滤液在200~600 nm条件下进行扫描,结果提取液与柚皮苷对照品试液在283 nm处均有最大吸收峰,故选择为测定波长。

2.1.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5、1.0、1.5、2.0、2.5、3.0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以甲醇为空白,分别在283 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304 X-0.022,r2=0.9998。表明柚皮苷在5.0~3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2.4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 精密量取提取液适量,置于25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混匀,定容至刻度,过滤,取续滤液在规定波长处测定。

2.1.2.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连续测定6次,测得吸光度的RSD为0.09%(n=6)。

2.1.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提取液,按“2.1.2.4”项方法处理6份,测定吸收度,RSD为1.5%(n=6)。

2.1.2.7 稳定性试验 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1、2、3、6 h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供试品在6 h内吸光度稳定,RSD为1.4%(n=5)。

2.1.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提取液6份,精密加柚皮苷对照品溶液0.15 mL,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吸光度。结果加样回收率RSD为2.1%(n=6)。

2.1.3 总多糖的测定[2]

2.1.3.1 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对照品10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重蒸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0.2 m g/mL葡萄糖贮备液。精密称取蒽酮100 mg,加80%的硫酸溶液100 mL溶解,即得硫酸蒽酮溶液。

2.1.3.2 最大波长的选择 将提取液与葡萄糖对照品试液与硫酸蒽酮进行显色反应后,在400~700 nm条件下进行扫描,结果提取液与葡萄糖对照品试液在622 nm处均有最大吸收峰。故选择622 nm为测定波长。

2.1.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葡萄糖贮备液0.1、0.2、0.3、0.4、0.5、0.6 mL置于10 mL量瓶中,加蒸馏水补足至3.0 mL,摇匀,分别加硫酸-蒽酮试剂5.0 mL,混匀后于沸水域中加热15 min,冰域冷却,同时以相应空白试液,在622 nm处测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横坐标,标准曲线为 Y=1.7011 X-0.1372,r2=0.9995,表明葡萄糖在2.5~1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3.4 供试品的制备 精密量取提取液10 mL,置于烧杯中,加入乙醇适量,使乙醇体积分数为70%,静置2 h,过滤,药渣加适量水提取,并浓缩至10 mL,再重复前述操作1次,静置过夜,过滤取其沉淀并于40℃减压干燥后,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精密量取2 mL加入硫酸-蒽酮试剂,按“2.1.3.3”项下操作,测定总多糖。

2.1.3.5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连续测定6次,测得吸光度的RSD为0.11%(n=6)。

2.1.3.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提取液,按“2.1.3.4”项方法分别显色6份,测定吸收度,RSD为1.8%(n=6)。

2.1.3.7 稳定性试验 取显色后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1、2、3、6 h测定吸光度,结果表明供试品在6 h内吸光度稳定,RSD为1.2%(n=5)。

2.1.3.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吸取提取液10 mL 6份,精密加入葡萄糖贮备液0.2 mL,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吸光度。结果加样回收率RSD为2.4%(n=6)。

2.1.4 浸膏得率测定 取“2.1.1”项下提取液30 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于105℃干燥3 h,置干燥器中冷却30 min,称定质量,计算浸膏得率。

2.1.5 正交设计 按照L9(34)正交设计表设定加水量(A)、提取时间 (B)、提取次数 (C)三因素及其各水平划分,详见表1,正交设计安排与结果见表2。

表1 胆胃通方水提因素水平

表2 正交设计安排与结果

2.1.6 信息熵权重系数计算 采用信息熵权重分析法[3-5],按照公式:

计算确定总黄酮量 (X)、总多糖量 (Y)和浸膏得率(Z)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444、0.359、0.197。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多指标综合评分,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综合评分 =0.444X/5.06+0.359Y/62.90+0.197Z/26.43

2.1.7 正交设计结果分析 对综合评分进行直观分析、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各因素影响大小为A>B>C,因素A各水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因素B、C各水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见表3,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2,即加10倍的水,提取2次,每次提取1.5 h。

表3 综合评分方差分析

2.1.8 验证试验 按照最佳提取工艺进行3批验证试验,结果3次试验综合评分结果见表4,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表4 验证试验结果

2.2 喷雾制粒工艺[6-8]

2.2.1 喷雾制粒方法 经过处方优选,通过预实验确定采用蔗糖-糊精 (3∶1)为稀释剂,并作为喷雾制粒底料,设定物料温度为 (60±5)℃,将本复方提取液浓缩到一定密度后喷入,流化制粒一定时间,以合格颗粒得率 (1号筛和5号筛之间的颗粒质量)、外观和制粒时间为指标比较浸膏 (80℃)在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的喷雾制粒效果。

2.2.2 浸膏相对密度选择 根据设备性能预设初始进风温度115℃、蠕动泵转速60 r/min,考察浸膏相对密度对制粒效果的影响,浸膏相对密度设置和实验结果见表5,确定最佳浸膏相对密度为1.15(80℃)。

表5 浸膏相对密度优选实验安排与结果

2.2.3 进风温度的选择[9]设定浸膏相对密度1.15(80℃)、蠕动泵转速60 r/min,考察进风温度对制粒效果的影响,进风温度设置和实验结果见表6,确定最佳进风温度为120℃。

表6 进风温度优选试验安排与结果

2.2.4 蠕动泵转速的选择[10]设定浸膏相对密度1.15(80℃)、进风温度120℃,考察蠕动泵转速对制粒效果的影响,蠕动泵转速设置和实验结果见表7,确定最佳蠕动泵转速为60 r/min。

表7 蠕动泵转速优选试验安排与结果

2.2.5 制粒工艺验证试验 按照浸膏相对密度1.15(80℃)、进风温度120℃,蠕动泵转速为60 r/min条件制备颗粒,进行3批验证试验,产品颗粒外观良好,制粒时间3 h,成品颗粒得率分别为 97%、96%、96%,RSD为0.58%。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信息熵综合评分方法计算各因素权重系数,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相比于平衡评分、比例评分[11]等方法更具客观性[5],可较好地解决各因素所占总分比例设置改变,导致实验优化结果变化的问题。

目前,喷雾制粒方法主要应用于中药颗粒的制备,其产品外观、圆整度较好,粒径分布均匀。但影响喷雾制粒效果的因素较多[12],且各因素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所用设备在由实验机型向中试型、生产型设备转换时,参数设置变化较大,可能需进行多次验证试验或参数优化试验,投料量大,实验成本高。本实验采用中试型生产设备探讨制粒工艺,并以节约成本、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设置考察指标,从生产实际出发优化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工艺参数,以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对工艺参数设置的实际需要。

[1]韦黄杰,舒 斌,陈玉俊,等.分光光度法测定化橘红总黄酮含量[J].中成药,2005,27(3):354-355.

[2]戚雁飞.灵芝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52-853.

[3]杨华生,张 坤,尹小英,等.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罗布麻定时脉冲片提取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2):14-16.

[4]黄定轩.基于客观信息熵的多因素权重分配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2(4):321-324.

[5]吴 璐,杨华生.基于信息熵理论的中药提取工艺优选[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29-31.

[6]赵文昌,宋丽军.流化床造粒法制备口炎清颗粒的工艺参数优化[J].中成药,2011,33(6):1060-1062.

[7]吕 翼,刘亚妮,陈华庭,等.正交试验法优选骨炎宁颗粒的喷雾制粒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7):1460-1462.

[8]曲彩红,杨 莉,黄际薇,等.正交设计优选保肾颗粒剂喷雾制粒工艺[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587-1588.

[9]李忠思,刘振华.复方石韦片的喷雾制粒工艺研究[J].中草药,2004,35(10):1128-1129.

[10]郑建荣,施得波.多参量对流化床喷雾制粒影响的试验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杂志,2002,23(4):6-9.

[11]关志宇,王 森,管咏梅,等.黄连软膏处方优化与流变学考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0-13.

[12]郑建荣.流化床喷雾制粒机若干机理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29(1):104-108.

猜你喜欢
制粒浸膏提取液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日粮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穿山龙提取液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复方龙脉宁不同提取液对H2O2诱导H9c2 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山香圆叶提取液纯化工艺的优化
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