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度与新常态

2014-11-11 09:21
商周刊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容忍度李克强常态

“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但我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在于就业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增长。”李克强总理在10月8日的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这样的话,李克强总理说了一遍又一遍,表明政府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加大。7.5%的增长速度要的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民生考量。

“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但我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在于就业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增长。”李克强总理在10月8日的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

他随即透露:“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增长的统计数据更是超出预期,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跑赢GDP增长幅度。这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增长。”

李克强总理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度,其实已经表过几次态了。总理更加重要的两句话是,“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我们已经确定的方针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韧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

这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表明政府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度正在提高,而总理一再强调有“政策储备”,则是进一步让市场放心。

在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保持适度经济增速,也更应重视经济增长背后的民生问题,宏观调控要保持容忍度和定力。7.5%不是一个绝对数字,面对经济变化,需要提高容忍度和定力,能承受经济下行带来的阵痛,也不因一时的变化而采取饮鸩止渴的措施。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今年以来,围绕中国GDP增速7.5%这个数据的热议不断升温。

对中国经济唱衰或者点赞从来都不缺乏支持者,前者往往夸大当下经济面临的困境,诸如累积的地方债务、不乐观的房地产市场、不佳的外贸形势等等。有人预测,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年初政府制定的GDP同比增长7.5%的目标或许难以企及。实际上,在中国经济增长率从多年的9%甚至10%以上步入7%到8%之间后,这种质疑从没有间断。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看中国经济的眼光要变化。大家习惯了高速度之后,好像稍微降一点,大家总把降下来的速度看作是不正常的,认为回到高速度是正常的,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国家处在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期,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就是要慢慢往下降,而且我们比其他国家在换档时要好。多数国家一旦高速增长期结束,增长速度从高速档直接切换到中速档,中速档就是高速增长速度的一半。”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范建平所说的例子并不少见,但当这种换挡发生在今年初的中国时,情况变得似乎很糟,很多人预测一季度GDP增速要滑落到7.2%。最终,一季度GDP增速以7.4%收官。虽然经济增速超过了很多学者和机构的预期,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仍值得重视。福建一家出口型电机企业董事长郭建说,企业的订单比往年下降了三成:“今年年初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召集销售人员开会,说你们一定要出国一趟,这个作为一条铁的命令,出国一趟拜访客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这显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回落,结构优化升级也在进行,各类风险都在显性化。在这样一种新常态的背景下,我们的宏观调控的理念和思路也在创新。”

这种宏观调控的新思维,中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曾多次提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是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也是中长期政策取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7.5%左右,既然是左右,就表明有一个上下幅度,无论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只要能够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不出现较大波动,都属于在合理区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透露,正是基于这种想法,今年初制定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的目标时,考量因素也变了:“以往我们都是根据经济增长速度,比如确定了百分之几,我们根据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就业相应的是多少。我们今年换了一种思路,就是为了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先考虑达到什么水平,然后再考虑经济增长。”

经济学家们认为,7.5%的增长速度要的是经济发展质量,更要看到7.5%背后的民生考量,政府出台的多种减政放权、向民营资本开放市场、棚户区改造等举措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建平认为:“现在出台的措施,我们的本意主要不是简单稳增长,本意是着重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所以哪个是主、哪个是次一定要分清楚,绝对不是为了经济增长速度而要去刺激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仍然具备稳定增长的基础和条件,我们仍然要努力实现已经确定的7.5%的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我们的眼光应该放的更远一点,力争在今后一两年内能够完成增长阶段的转换,进入一个新的稳定增长的轨道或者状态。”

“旧常态”思维需纠偏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不少人还一直停留在各种“旧常态”思维范畴,围绕经济增长零点几个百分点的上上下下纠缠了好几年,印钞票“稳增长”的“预期”也一直如影随形。但是,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不论是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宏观数据,还是反映企业层面形势的PMI综合和分类指标,都呈现相当的平稳态势,并未像那些几年前就开始纠结零点几个百分点变化分析预期的那样,出现大幅下滑、硬着陆甚至危机式的崩溃。

为什么所谓“主流”分析会屡判屡错?左小蕾认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延续了危机的思维方式。危机时期形势变化很快,整体市场非常敏感,所以基本经济数据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变化很可能携带了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信息,或者引发心理恐慌,加剧经济的大起大落。如果把正常波动误判为大起大落的危机变化,是根本的方向性错误。其次,是利益导向。危言耸听的形势判断的目的是推动危机刺激政策,最主要的是推动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流动性的推动是资产价格上涨的最大力量。凡能从资产价格泡沫中获利的行业,都愿意接受“经济硬着陆”、“大幅下滑”和“有下行压力”的形势判断,并且更期待“恐跌”挟持新的刺激政策的出台。年复一年的“崩溃论”符合一些群体的利益,尽管屡判屡错仍然“合声甚高合者不少”。第三,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对“新常态经济”缺乏最基本的认识。endprint

“是到了认知纠偏的时候了。不走出对新常态的认识误区,没完没了地在每个月数据的正常波动上做文章,把常态形势当作危机形势,陷主流形势判断与政策预期于短期误判之中,可能错失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认为,新常态是经济规律的必然,只有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左小蕾说。

就业不再完全依赖GDP增长

过去十年,人们普遍认为,高增长带来高就业,低增长则导致失业。但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已经发生了变化。据报道,今年中国新增就业人数不减反增,前八个月达970万人,接近2014年全年目标。

cDP增长、就业增长和就业率三个变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所认为的,“并不是所有的就业都需要靠经济增长来实现”。相同的资金,投在工业、建筑业所产生的GDP所能创造的就业,远远小于用来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所能创造的就业。数据也可以作出佐证:2012年,第二产业每亿元GDP吸纳就业980人左右,而第三产业达1200人,高出第二产业20%左右。

第三产业成为驱动经济的“新引擎”,经济增长正在逐渐摆脱环境污染的烙印。从2013年开始,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而刚刚公布的2014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升至46.6%。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将成为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新出路。

市场各方也注意到,今年以来,政府不再把追求高经济增速作为政策目标,而是实施“精准的定向调控”,不搞“大水漫灌”,要“喷灌”、“滴灌”,把调控的发力方向放到激发市场活力、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和支持实体经济做强等方面上来。

需求结构方面,在三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中,消费作用不断增强。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比首次超过投资。今年上半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投资达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外贸出口增幅已从20%以上回落至5%至10%的增长区间。经济增长结构正逐步从“投资驱动型”转为“消费驱动型”。

只有GDPF去了,中国经济才有希望

对于近期宏观数据的持续“降温”,国内证券研究领域的元老级人物,海通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当前形势的解读表示乐观。

“只有GDP下去了,中国经济才有希望。”李迅雷表示,如果中国经济继续维持高位,那就会离金融危机越来越近了。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结构得以进行调整,泡沫可以随之破灭,不失为一件好事。

李迅雷预测,中国经济基本上还是处在下行的过程中,并且远未见底。整体来讲今年增速预计在7.3%左右,明年会更低一些。有三个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可能要继续往下走:第一是人口老龄化,第二是全社会的负债率比较重,需要去杠杆,投资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增长。第三是中国技术进步在放缓。

“但我并不感到悲观,反而认为这是件好事情。中国经济未来的支撑点应该是GDP增速6%左右。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才能够调结构,挤掉一些泡沫。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老百姓的收入和消费增速会超过GDP的增速。”李迅雷说。

本届政府为何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增加了?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这反映了本届政府对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取向。“中国经济增长到今天这种状况,速度稍低一点未必是什么太坏的事。但我认为大幅度降速肯定是坏事。速度低一点可以进行一些结构性调整,把经济拉到产业升级的轨道上来。经济不是原地踏步,可以慢一点,但慢一点不是没有方向,而是要着手产业升级。当然,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经济能否成功升级现在还不清楚,但调结构,促升级是一个基本的思路,所以就增大了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

张军表示,李克强总理给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上下限问题,这种思路是过去30年中,中央政府没有出现过的。他预测,只要经济不滑出下限,中央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调结构,而不是稳增长。若经济增长滑出了下限,才会回到稳增长上来。

进入第四季度,2014年度中国经济步入收官阶段。10月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部门负责同志会议,部署下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李克强总理要求,对今年主要目标任务进展和完成情况要加强督察,狠抓勤政廉政,向人民交上满意的“年度经济答卷”。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出现意外数据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加大,这很可能将成为另一种“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决策层保持定力,对经济增幅可能低于7.5%的容忍度在提升,“不唯GDP”的信号意义值得市场重视——中国正在向“唯GDP”时代告别。

(本刊据《第一财经日报》、国际在线、《上海证券报》等整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容忍度李克强常态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模糊容忍度与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水平相关性研究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口语产出质量与模糊容忍度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