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道

2014-11-11 19:01
商周刊 2014年21期
关键词:常态企业家升级

2014年9月25日,中国商界第一高端人脉与网络社交平台正和岛山东岛邻机构成立一周年庆典在青岛拉开帷幕。来自山东及全国的近300位岛邻再次欢聚,在初秋的青岛感受鲁商文化,共商未来发展突破与转型升级之道。

鲁商,历史悠久的精英群体,更是推动山东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020、大健康、大农业、新能源等新趋势的影响下,新儒商在保持儒商特质的同时,也亟须思考企业转型与发展之道,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大趋势相融合,在不断优化企业结构的过程中,创造企业新机遇,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正和岛岛主刘东华,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正和岛山东岛邻机构主席、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富基旋风科技CEO、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裁颜艳春为众位岛邻带来了精彩的演讲,本刊特此整理了他们的观点以飨读者。刘东华:破伪存真

正和岛山东岛邻机构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这种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越来越强,但我也有一个很深的遗憾,就是山东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太少了。

我为民营企业家服务很多年,清楚地知道,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才能代表中国经济的未来,才能支撑起中国经济未来的天空。所以我特别高兴地看到,随着我们山东岛邻机构的成立,山东的企业家群体中一批民营企业家正在崛起。

正和岛是干嘛的?就是把对的人挑出来,聚到一起,但其实做到了也非常不容易。大家想想,现在这些企业家聚到一起,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的价值,如果把各地、各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家都聚到一起,让大家越来越了解,越来越信任,相互学习,合作共赢,这个空间该有多大?山东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山东岛邻机构和其他各地的岛邻机构,再进行横向沟通、交流、学习、合作,这个价值该有多大?这其实就是正和岛做的事——连接有信用的企业家,帮着大家建立一个最值得信任的圈子,最值得相互学习的圈子,合作共赢的圈子,然后让商业世界更值得信任——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就因为社会需要,大家需要,正和岛的涨势才会那么旺。

借此机会,我就新儒商的突破与转型升级,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儒家文化里最宝贵的那些仁义礼智信,是要求大家做的。我们的企业家,包括民营企业家,不仅要说给大家听,更要做给大家看,一时没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努力。新儒商的突破,能不能从观念上开始,从自己开始,首先要破一个“伪”字。我们要从观念开始,破除一个“伪”字,这是价值理性的层面。

在工具理性层面,也正在出现一系列的创新。现在青岛、山东,乃至全国,代表未来的年轻企业家正在崛起,而且传统行业,如红领集团也正在拥抱未来、迎接未来。

我最近喜欢谈一个概念,叫“学会和未来谈恋爱”。我现在更多的是代表昨天,代表过去,原来我做的事甚至已经不能代表今天了,更不会有明天。但是能不能和未来谈恋爱?谁代表明天,谁代表趋势和潮流,我们就拥抱谁,我们就和谁在一起。当你真的和潮流、趋势在一起的时候,这个世界代表未来的各种资源、各种优势、各种条件都会向你集中。

保育钧:民企要学会在新常态下创新发展

新常态下民营经济怎么创新发展?现在谈新常态成了一个新的话题,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新,是在2010年由美国太平洋基金会总经理艾利安提出来的。他说,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恐怕全球的经济将会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痛苦时期,这个时期叫新常态,它不像过去那样下去了很快就能上来。

关于新常态,我认为无非就是经济发展不可能像过去那么高速度发展,进人中速发展的状态,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百分之八九了,很可能是7%左右,以后GDP增速不是一个主要的指标,主要的问题是考虑社会稳定,从社会稳定出发解决就业问题。

其次,真正要转型升级了。因为转型升级喊了将近20年,并没真正转过来,这要下功夫,转型升级必须要深化五大改革。一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二是财税体制改革,三是金融体制改革,四是国有企业改革,五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五大改革不突破,新常态很难新下去。

新常态下民营企业怎么办?我主要谈三个观点:第一,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从过去主要靠政策的扶持、政策的倾斜和放宽,转向制度平等竞争的新时代。现在,地方政府和好多民营企业还没意识到这一条,这很危险。在这个方面,谁觉悟得早一点,转得快一点,谁就能争得下一步的主动。

20多年了,我发现,民营企业发出自己的声音很小,所以要发出我们的声音来。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过去主要依靠政策,今后要靠制度平等。我们将来到各个地方去,或者在自己的经营过程中,跟领导打交道,要体现出我们正和岛岛亲的水平来。不是跟他们谈什么优惠政策,而是谈制度平等。下一步我们到各地去,要跟人家讲理,就是从制度平等上来讲理。

第二,新常态下民间投资唱主角。今后民间投资一定是唱主角。今后的投资靠谁?今年政府应该投40万亿元预算,但是在1到8月份才投多少?还不到30万亿元,民间资本接近65%,国家鼓励万众创新,要大家来投资,来创业。我们的视野一定要放开,我们投资的天地非常广阔,各个领域,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是我们投资的地方。

第三,新常态下民企创新主要体现为资源的整合能力。这个创新那个创新,主要体现在哪?是资源的整合能力。现在民营企业1300多万户,固定资产30多万亿元,看上去不少,但是单个看,力量都很单薄,需要资源整合。这方面董文标同志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在民生银行干那么多年以后下来了,赶紧注册中民投,把一些上规模的企业组织起来,干一家一户企业想干干不成的事情,这是个方向,就是资源整合。谁资源整合走在前面,谁就占有优势,今后5到10年,恐怕是资源整合的时期。

于德翔:企业升级转型才是顺势而为

今天的题目叫企业的转型升级,我认为转型升级的说法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误差,应该叫升级转型。转型实际上是在否定自我,你要顺势而行,顺国家、顺产业的势而行。升级是专注、深化、极致,要超越对手。endprint

作为民营企业,到底是把转型和升级合起来做,还是分开来做?我认为,山东的民营企业家,更多的还是要升级。升级是什么?就是要超越竞争对手。不能都去转型,都去放弃自己干了10年、20年的产业,去搞一个陌生的东西。我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多人如果搞箱式变电站,我分分钟能把他捏死,为什么?因为我太熟悉这个行业了。我觉得对一个民营企业,可能升级要比转型更好。在什么情况下转型?没活路的时候。反正都要死,还不如死在转型上更好一点。是转型还是升级需要每一个企业量力而行。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特锐德是如何进行转型升级的。特锐德创立了10年,2004年创立,2009年上市,我们把前7年当成一次创业,经过了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生死阶段、上市阶段,到现在的辉煌阶段。创业的前7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个历程我比喻成爬山,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但爬山有个好处,就是所有的困难、机遇和挑战都是在地面之上,都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创业则不是。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时,就不像爬山那么简单了。特锐德二次创业的阶段,和一次阶段遇到的问题不一样,进入了深水区,不仅仅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更需要学会潜水。

今年上半年我和新员工交流的时候,突然有种感觉,我们到底是在做事业还是做“势业”?我觉得事业和势业完全是两个境界,或者两种不同的概念。事业是做事的平台和目标,通过做事来实现,往往是个人的目标,讲的是一个个体。而势业是通过个人的能力和威信打造一个大平台,借助这个平台的力量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我觉得真正有理想的人,不是要做事业,而是要做大平台上的势业。正和岛就是一个平台,如果说你想把这个事业做得更大,就要把你的杠杆做得更长,把杠杆下面的支点做得离你更远。如果说你能借助这样的平台,这样的杠杆,我觉得你离目标就比较近了。

一个人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必须要借助于周围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如何让一个人的杠杆、一个企业的杠杆无限长,让支点离你无限远,这就是我们事业上的创新所在。

像特锐德这样的公司,怎么把产品卖出去?我们就雇老外,让外国人替中国人卖产品。但是外国人凭什么愿意帮你卖?我们就设计了一个股权结构模式。

特锐德先投资10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特锐德香港公司,特锐德占51%的股权,找了10个老外占有49%的股权。这10个老外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在同行非常熟悉,曾经在西门子、施奈德工作过。第二,必须是我们这个产品有市场国家的人,比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及中东国家的人。另外,如果他过去是职业经理人,必须要他成立一个公司,必须让他当老板,必须占51%的股权,特锐德香港公司占有49%的股权。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国家注册了大约100万美元的公司。每一个公司聘20个老外,10个公司就聘了200个老外。

我们承诺我们卖给特锐德香港的产品跟卖给内地的价格是一样的,实际上国外最后落地的产品是中国价格的两倍,等于把那么高的利润放到特锐德香港和各个子公司,200个老外分享这么大的蛋糕他们很兴奋。实际上特锐德没有出钱,只出了1000万美元,通过一个特殊的股权设计就让他们由过去的职业经理人转成了老板,为中国人打工。

颜艳春:传统产业的移动互联网机遇

很多人讲互联网思维、020、全渠道,讲到底应该怎么转型,讲了很多理论。我们也有很多实践,出现了粉丝经济,也有很多企业甚至在搞首席粉丝官这样的职位,所有这一切都让企业家产生了很多想法,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不管我们怎么迷路,仍要坚信顾客就是今天商业的原点。

今天移动互联网在全球有20亿人,通过3G、4G手机连接起来,我们预测5年以后在中国会有10亿人,在全球会超过50亿人,每一部手机后面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目前,阿里巴巴成功上市,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家的骄傲,也是对中国企业家的一次重要启蒙。这一次启蒙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未来,就是下一个时代是不是真的开始了。

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实体店、零售商骂马云、骂刘强东,真的是电商抢了他们的饭碗吗?我们发现,真正挖实体店根基的人,可能是消费者,因为消费者变了。今天很多店大规模关闭,如李宁、沃尔玛,包括王府井百货,都在大规模关闭。今年上半年中国关店数超过了158家,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4倍。

消费者真正吹响了革命的号角。商业世界的不确定性是永恒的,它最美丽的事情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消费者主权——我的消费,我作主——的时代正在开始,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有可能在我们品牌的上空突然引爆一场革命,而这样一场革命我把它称之为“第三次零售革命”。

今天全球有7亿微信用户,11亿Facebook用户。作为移动消费群,我们变成了低头一族,每天要查看手机至少100次,如果看不到手机心里就会发慌,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

移动互联网时代释放了消费者个性。淘宝、天猫的香水广告首页,总是千篇一律,人们能接触的都是给马云付了广告费的那50个品牌。今天我们看到大量的库存,大量的关店,而99,99%的电商也基本不挣钱,为什么?需求的圈子跟供应的圈子不一致了,它的重叠度从20年前的90%到今天只剩下了不到50%。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消费宇宙,这就是每个人的小时代。

为什么红领能成功?为什么尚品宅配能成功?它们不再是为库存制造,而是为“我”制造。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新的课题,就是“顾客的原点”。在这个原点上,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只满足这一个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今天所打造的每一个人的私人商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商店,这就是顾客的原点,一客一店的时代。

消费自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的时间、空间和心理要自由。有幅画叫《自由引导人民》,我相信自由也在引导消费者。

移动有可能成为全渠道战略的枢纽,是连接顾客的一个桥梁,也可能成为未来电商的一个主流渠道。移动的客户就在我们身边,做还是不做就看你的选择。

(本刊记者胡雅馨据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态企业家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回暖与升级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