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2014-11-12 05:31张建伟张荣厚
实用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病区药房药师

张建伟,张荣厚

在日常的医院药事管理中,管理者关注最多的就是麻醉、精神、毒性药品,制定了诸如“五专管理”、《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各种管理规定,但对高危药品管理关注的非常少,而且高危药品大都是急救药品,各个病区都会备用一定基数,护士接受这方面的专业培训较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方便临床使用,降低管理成本,突出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效益,根据张婷等[1]的报道和笔者所在医院实际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即将高危药品目录中危险程度最高、品种数较少、最需要重点管理和监护的高危药品定为A级,危险程度次之的定为B级,程度更缓和的定为C级。现报告如下。

1 高危药品范畴及管理

1.1 高危药品定义 1995—1996年,美国医疗安全协会(the institution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ISMP)对可能造成伤害患者的药物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多数致死或使患者受到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所引发的[2],于是首次提出了“高危药品”的概念;2001年,ISMP就高危药品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或Highalert drugs),亦称为高警讯药品,是指如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3]。

1.2 高危药品分级目录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和笔者所在医院实际情况,A级高危药品包括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吸入或静脉用全身麻醉药、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高渗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改变心肌力药、静脉用高浓度电解质、胰岛素皮下或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硝普钠、溶量在100 ml以上灭菌用水等;B级高危药品包括抗血栓药物(抗凝药)、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肠外营养剂、缩宫素注射液、异丙嗪注射液等;C级高危药品包括口服降糖药、神经肌肉阻断药等[4,5]。

1.3 分级管理措施

1.3.1 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此类高危药品各病区原则上不得贮存,但麻醉科、监护室等病区可以存放肌肉松弛剂。①医师开具C级高危药品时,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等6项内容,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开具处方(医嘱),遇有疑问及时向临床药师咨询;②药师在核发C级高危药品时应向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用药信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③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1.3.2 B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此类高危药品中抗血栓药物、化疗药物、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肠外营养剂等药物各病区一律不得贮存。除包括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外,还应有以下措施: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师须加签字并说明原因;配制静脉化疗药物时,护士在生物安全柜中配药,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谨防所配液体溅出;为患者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遇有患者不适及时向主管医师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3.3 A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 此类高危药品应由科室负责人提出申请,药学部门认定其确需备存且具备相应的药品储存条件,报医务部门批准后方可存放。除包括B、C级高危药品管理措施外,还应有以下措施:①应有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粘贴专用标识,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核查备用情况;②各储存单位需建立高危药品保存清单,定期盘点,备存在临床科室的高危药品必须有严格的交接班登记和使用登记;③护理单元护士长负责本单元A级高危药品的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护理单元A级高危药品实行定量管理,每日核对,严格交接。

1.4 高危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①各临床护理单元建立高危药品基数卡,一式两份,科室留存一份,门诊药房留存一份;基数卡只填写A类高危药品;②药房高危药品需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护理单元需设高危药品专柜放置,且远离其他普通药品药柜;③高危药品存放药架(药柜)应标志醒目,设置全院统一的警示标志(A类高危药品、B类高危药品、C类高位药品,颜色为红底白字);每个高危药品标签颜色统一为白底红字;④各药房、护理单元需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做到“先进先出”、“近效期先用”,确保药品质量。

1.5 高危药品的调剂与使用 ①高危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证时才能使用;②高危药品的调剂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并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调剂准确无误;③各护理单元需严格限定使用人员资格,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试用期护士、助理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3个月以内的护士、有执业资格的新入院3个月以上但不具备独立值班能力的护士不得独立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④护士进行该类药品的配制与使用时,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且行双人复核,确保配制与使用准确无误。

1.6 高危药品的监管 ①临床药师定期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②药学部门定期对高危药品目录进行更新,并将新引进高危药品信息及时告知相关科室和护理单元;③护理部、药学部门定期对各护理单元的高危药品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与护理质量分数挂钩。

2 分级管理的效果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后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存在问题明显较之前减少,见表1。

3 体 会

从表1可以看出,高危药品实施分级管理后,有效的解决了药品标志不清、高危药品交接登记不全、高危药品使用登记不全、高危药品基数不定、高危药品批号摆放混乱、高危药品给药前未执行双人复核制度等问题;另外只对A类高危药品实施交接使用登记,也相应地减少了管理高危药品的时间,把护士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多地为患者护理服务当中去。

表1 分级管理前后6个月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存在问题

笔者所在医院药械科在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时候,以高危药品管理为切入点,有意加入了药师对病区药品的监管和为临床药师咨询服务,不但保证高危药品用法用量的正确,而且采取药师与护理部共同监管高危药品的模式,有效地提高护士掌握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药学服务的质量。通过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强化高危药品使用的风险意识,减少了因药物原因而发生的不良事件,降低了高危药品用药的安全隐患。

[1]张 婷,马丽萍.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13):1183-1185.

[2] The Joint Commission.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J/OL].(1999-11)[2008-11-12].http://www.jointcommission.org/entinelevents/sentineleventalert/sea_11.htm.

[3] Anon.High-alert medications and patient safe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01,13(4):339.

[4]闫 荟,李 阳.北京军区总医院高危药品目录筛选方法研究[J].中国药房,2013,24(25):2340-2344.

[5]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 员 会(2012-03) [2012-03-28].http: //www.cpahp.org.cn/ccyyf/news/201203 /1435.html.

猜你喜欢
病区药房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