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工作形势分析

2014-11-14 07:39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结核病疫情工作

廖 丽

咸宁市疾控中心,湖北咸宁 437000

由结核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被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的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是使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我国不仅是全世界27个严重流行耐多药结核病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就是结核病,该文重点分析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工作形势。

1 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防治结核病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并没有根本改变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的现状。从地域上来说,我国结核病疫情农村高于城镇,城镇高于城市,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高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从整体上说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我国结核发病人数多,患病率及死亡率则明显下降

结核感染是人体发病的前提。结核杆菌可能会侵入人体各个器官,但最主要的还是侵犯肺脏。目前,我国大约499 万人患有肺结核,位居世界第2位。每年大约100 万人是最新发病,全国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前列始终有肺结核。随着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这一局面稍有扭转。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0—2010年10年期间,我国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降幅约为61%。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结核病的病死率在1990—2010 间降幅约为80%。

1.2 我国耐药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严重

目前,耐药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给我国结核病控制与防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耐药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结核病防控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第四次世界耐抗结核病药物报告》。中国总耐药率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我国耐多药人数已经排名世界第一。

1.3 我国双重感染流行结核菌与艾滋病毒

一方面,艾滋病病毒感染结核病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另一方面,艾滋病患者及其感染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就是结核病,是其发病和死亡的首要诱因。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急艾滋病患者约为78 万,其中大约一半活动性结核由结核菌与艾滋病毒双重感染的患者将发展而来。双重感染结核菌与艾滋病毒无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大挑战。

此外,人口流动性增加、人口老龄化使患结核病老年人的比例增加等新挑战,使得我国结核病疫情控制任务更加艰巨。

2 分析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形势

2.1 我国防治结核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与全国防治结核病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使我国在防治结核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81年,我国相继制定与实施了两个全国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1992—1999年,我国相继开展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和“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免费诊断并治疗了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120余万例,结核病治愈率也从50%提高到了90%。另外,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进入21世纪,我国积极、全面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切实使《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的各项措施得到了落实。2001—2010年10年期间,828 万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被发现并治疗了,“完成了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10年所要完成的患者发现目标,明显降低了结核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誉。”[1]

目前,我国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着较高水平,基本在9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覆盖面扩大到全国19个省份的51个地(市),不断加强双重感染结核菌与艾滋病毒的防治工作,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2]。

2.2 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除了上述结核病流行现状外,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2.2.1 部分政府领导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我国非常重视结核病的控制与防治工作,但仍有部分地方尤其是基层的相关领导对结核病疫情严重性认识不足,对其防治工作不够重视,并没有把结核病的控制与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严重影响了当地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2.2.2 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 防治经费基本保障了结核病防治工作,尽管我国每年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一些地方仍存在结核病防治经费到位不足的现象,这使我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失去了保障。另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完全依靠国际合作项目或中央政府投入,严重影响了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2.2.3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DOTS) 覆盖率偏低 DOTS 策略是WHO 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最早实行DOTS 的国家是坦桑尼亚,这使该国结核病治愈提高了1倍。上个世纪我国也开始实施DOTS 策略,但目前我国DOTS 策略覆盖率仅为68%,而且增加的幅度非常缓慢,1995—2001年6年期间仅增加了8%,这根本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与工作任务的需要。

2.2.4 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不足 当前,我国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结核病疫情与工作任务的要求。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尤其是从事耐药结核病诊断、治疗以及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员极其缺乏。另外,当前我国结核病防治病人员的待遇偏低,不仅不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甚至出现了防治人员减少的倾向。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2.5 结核病患者发现率较低 由于部分政府领导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不够重视、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DOTS 策略”覆盖率偏低、结核病防治人力资源不足以及公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等原因导致了结核病患者发现率较低,而低病人发现率是制约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实施与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

2.3 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对策

2.3.1 积极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协同世界各国与结核病作斗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人群往来越来越频繁,旅游、移民等已经使结核病几乎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当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不受邻国结核病蔓延的影响,彻底消灭本国结核病,保护自己国家人民的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与结核病作斗争。

2002年3月,我国成功启动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即世界上最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加拿大国际发展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我国山东、江苏以及浙江3省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日本政府无偿向我国中西部一些省市 (地区) 提供抗结核药品与显微镜;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则对内蒙古、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了支持。这些国家、组织的支持,对我国结核病控制与防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4]。

2.3.2 加强政府承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 控制结核病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入不足,提高结核病控制工作水平的前提就是是政府承诺。2011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各级政府将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将“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建立健全,并且政府的财政预算也将结核病防治经费纳入了,同时统筹好国内、国际经费,保障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力争完成《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目标[5]。

2.3.3 我国结核病防治的其他对策 我国结核病的防治对策还包括“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健全;积极开展为结核病防治规划服务的研究工作;实施DOTS 策略;强化监控与评价;使以“领导开发、健康教育和社会动员”为核心的健康促进策略得以实施等[6]。

[1]王黎霞.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4):413-141.

[2]刘剑君,姜世闻,成诗明.中国结核病控制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防痨杂志,2003(3):4-6.

[3]万康林.中国结核病流行新特点及挑战[J].疾病监测,2008(11):667-670.

[4]张慧,姜世闻,王黎霞.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形势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9(4):393-395.

[5]刘剑君,幺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J].预防医学论坛,2006(5):638-640,643.

[6]陈伟,夏愔愔,成诗明.结核病疫情及对策.中国防痨杂志,2012(9):611-613.

猜你喜欢
结核病疫情工作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战疫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不工作,爽飞了?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选工作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