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措施

2014-11-14 07:39杨丽霞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典型出院心肌梗死

杨丽霞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急性危重症[1],具有较高病死率。急性心肌梗死典型特征包括:胸骨后有持续性痛感,或者在心前区有压榨性窒息样疼痛,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在心电图特征改变及实验室辅助检查下大部分患者均可确诊。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指患者没有胸痛现象,疼痛部位未见异常,没有其他突出症状变化,无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等。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确诊率相对较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常有误诊、漏诊或误治现象发生。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这一疾病发病率较高,病情凶险[2],会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且其发病率呈不断增高趋势。为促使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得到准确而及时的诊治与护理,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相应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中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34~85岁,平均年龄为(52.6±1.7)岁;首次发病27例,再次发病25例;有既往高血压史6例,糖尿病史11例,冠心病史14例,肺心病史5例,高脂血症3例,吸烟14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休克、抗凝、抗栓、营养心肌、硝酸酯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如有必要给予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类药物治疗,有传导阻滞并发患者应用阿托品展开治疗,对有心衰合并发生患者应用液态多巴胺补充治疗,同时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展开精心护理,包括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观察、展开心理护理、给予饮食与生活指导、实行排便护理、镇痛镇静与出院指导等内容。

2 结果

52例患者经相应治疗与精心护理后,有51例患者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8.08%,另外1例因年龄较大且有较大梗死面积,导致循环衰竭最终死亡。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同时其发病人群呈现出日益年轻化趋势,且在男性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3]。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发生病变时形成的冠状动脉供血骤然中断或急剧降低,致使相应心肌出现持久而严重性缺血,导致部分心肌出现骤发性坏死。因为在患病个体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受诸多方面影响,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首次发病时症状具有不典型特征,致使该疾病诊治有较大困难。

在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治疗时,同时应展开精心护理工作,促使患者可以快速康复。该院在对5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时,成效显著,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观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突发心前区疼痛或在其他部位有原因不明疼痛现象出现,常会在24 h 内出现并发症,在发病4 h 内很可能会出现猝死或室颤现象,因此应在发病后48~72 h 对患者病情予以密切关注,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向医生及时报告。②心理护理:和患者展开及时有效沟通,对患者感情与思想变化予以准确把握,及时展开心理疏导与安慰;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并对护理、恢复过程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列举成功案例方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经常展开病房巡视,对患者担忧、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加以准确把握,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不良情绪会对疾病造成不利影响,经常性鼓励患者,促使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予以积极配合。③饮食与生活指导:指导患者进食产气较少、易于消化、热量较低、较为清淡的食物,少量多餐,禁烟禁酒。在发病后2~3 d,特别是在24 h 要保证绝对卧床休息,由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进食、大小便或洗漱活动,不可自己活动。对于有并发症发生或病情严重患者,要将其卧床休息时间适度延长,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方可逐渐活动。④排便护理:提醒患者不可用力排便,在排便前应将硝酸脂类药物予以口含,若患者有便秘现象,则可使用适量缓泻药,或可通过开塞露与低压灌肠实现通便。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排便过程加强实时监护,协助进行便后整理,促使排便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几率有效降低。⑤镇痛镇静:患者如有焦虑或疼痛,可导致机体中儿茶酚胺大幅升高,使心肌缺血问题加重,增加心肌梗死面积不断扩大。因此,应展开适当镇痛镇静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吗啡与哌替啶等药物进行镇痛,并对患者疼痛变化情况进行观察。⑥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指导患者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不可出现情绪剧烈波动,保持乐观心态,保持合理饮食,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建议患者将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如硝酸甘油等随身携带,当有突发情况发生时,保持原地不动,立即使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下休息,给与患者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处理,静待救援。

该院对52例患者经相应治疗与精心护理后,治愈率为98.08%。这说明,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与生活指导、排便护理、镇痛镇静与出院指导等方面展开精心护理干预,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王莉莉.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的护理总结[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2(24):3980.

[2]郑云玲,马晓惠.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4):152-153.

[3]霍忠信,秦灵芝.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00.

猜你喜欢
典型出院心肌梗死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