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对话

2014-11-15 23:49张兵武
营销界·化妆品观察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工作坊小溪培训

张兵武

“几年前我跟爸爸说想到外面闯一闯,于是一个人跑到上海来了”,小溪轻声细语地跟我讲起了他来上海的经历。

见过好些盲人独自在都市街头行走,我都不觉为奇;或许因为小溪是唯一做过如此近距离交流的盲人,我听到这话时内心瞬间有震惊之感——自幼失明,什么都看不见,却要独自背着行囊从浙江老家跑到国际大都市上海闯世界;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中间又要经历多少正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

是的,刚才就是他引导我在黑房中完成各种体验——从黑房中出来进入光房面对面交流之后,我才意识到在黑暗中自如地引领我的男孩是位视障人士——他热爱音乐,吉他弹得很棒,还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因了我的这次专程拜访,“黑暗中对话”上海总部特地安排了两个人引导我体验他们的工作坊;另外一个是来自浙江的女孩小林,笑容亲切、声音柔和的她,15岁时因视神经萎缩双眼仅剩微弱光感,但此后她去北京上了大学,学的是艺术专业,还考取了BBC英文主持证书,在文化公司与琴行工作过,最后到上海成了这里的教练。

一个月之后,我又一次专程去“黑暗中对话”工作坊体验,见到了培训主管张平,七岁失明的他,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开发过多款盲人专用游戏;还有杭州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小俞,曾经从事过翻译和英语教学工作。

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群体——与我们惯常的认知不同,他们大多多才多艺,更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折射出不凡的生命之光。“黑暗中对话”首席运营官张洁送我一本台湾出版的《用心看世界,原来黑暗这么明亮》,该书记录了台北“黑暗中对话”9位培训师的人生故事,这些人千折百转的生命道路带给人们丰富惊艳的心灵旅程,告诉我们“黑暗的永夜,他们是闪烁在天际的星,发出渺小却璀璨的光芒”。

小溪、小林、张平、小俞……经历殊异的他们因各种各样的机缘成为“黑暗中对话”的工作人员,有意思的是其中好些人包括小溪是在教堂跟这个项目的首席执行官蔡史印女士结缘而来到这里。

虔诚的基督徒蔡史印曾经在通用等全球性企业担任高管,也曾在欧洲自创时尚品牌,接触到“黑暗中对话”这个公益项目之后,深受触动的她果断投入到这一事业中,将其引入中国大陆。“黑暗中对话”目前已在成都拥有一座永久体验馆,在上海有办公室与固定的专业黑房,在北京与深圳有办公室。

“黑暗中对话”缘起于德国人Andreas Heinecke博士任职电台记者时,受到失明同事启发:失明人士的能力不逊于视力正常的人,在某些方面他们甚至更为优胜。1988年,Andreas Heinecke创办社会企业“黑暗中的对话”,希望借此消除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并为失明人士提供平等的工作机会。

如今,这个出于公益目的的项目已成为充满创意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体验。“黑暗中对话”体验馆,让人们在“暗”中作乐和学习,有设计独特的公园、渡轮、市场、戏院和咖啡室等场景,让大家在黑暗中感受独有的质感、声音、气味甚至味道,用其他感官去探索周遭。其他活动还包括:爱家乐体验之旅、暗中生日会、暗中夜宴、暗中品酒等。

我所体验的是“黑暗中对话”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在黑房内操作的工作坊,是为不同需求和类型的客户量身定做的培训,用营造出的“失明”环境暂时关闭参与者的视觉,使得参与者必须迅速挖掘潜能以适应突如其来的暂时失明,从中获得自省和自我能力的提高。

彻底黑暗的一小段时光,穿越没有光明的国度,体验失明者的人生,感受完全不同的文化,好奇、激动、紧张、恐惧的情绪交织,最终却将美好印记永留心间。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终生难忘的体验

像小林、小溪这样受过专业训练的视障培训师引导整个体验过程,并将这样的经历投射到参观者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在黑暗中行动自如,游刃有余地处理每个人的需求,确保在体验过程中游客是舒适和安全的。

“黑暗中对话”的员工主体是视障者,把他们从弱势人群转变成一个有竞争力、上进心,追求自我卓越的团队,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但奇迹在这里发生。这里的员工不仅克服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障碍,在工作中变得开朗、自信、热情,更成为众多知名企业的领导力、团队建设与沟通方面的培训教练——“黑暗中对话”鼓励团队合作,以走出黑暗、战胜困难,因而受到通用、SAP、安联、飞利浦、联合利华、瑞士联合银行等全球知名企业的欢迎;近几年,这个项目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国企业培训的一部分,也被中欧商学院等学府请进EMBA课堂。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发心于社会公益的项目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就,在于其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通过社会连锁经营的机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基于这样的经营模式该项目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又能履行社会的责任。“黑暗中的对话”自2006年开始成为世界经济论坛的常规项目,2008年更是被青年总裁组织评为“最具创意及最冒险的活动”。

如今,将德式严谨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社会公益与培训有机结合的“黑暗中对话”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170余个城市落地生根——2011年通过专利授权特许经营的方式进驻中国内地。

也许,最重要的还不是规模的扩张;上次见面,小溪一听到我的声音,便说“张老师,是你啊”,他兴奋地告诉我最近他们已经开始做到独自一人坐飞机去外地培训,他自己便是刚刚从东北出差培训回来的。

猜你喜欢
工作坊小溪培训
爱干净的小溪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麻阳:相聚工作坊研修共提升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