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互联让教育发展插上IT翅膀

2014-11-16 01:38王天鹏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华为公司偏远地区变革

王天鹏

6月13日,2014智慧校园管理与建设暨高校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会议地点就在东南大学礼堂,相关专家进行了教育信息化的专题演讲,与会嘉宾也分享了本次会议协办方——华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其“创新成就未来,智慧互联”的理念为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会议期间,本刊记者协同媒体同行对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马悦在研讨会的致辞中说:“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知识传播的限制,让所有人都能平等获得不同国家的知识,在线课程包括开放教育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能够随时被分享、传播。当网络连接覆盖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教育一定能发挥更大的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最成功的大学一定是能够为全世界提供知识的大学。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还应加深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基础设施的认识,建立完善机制,采取应用驱动为推进的方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平衡教育资源,推动均衡发展。”

针对华为“让所有人都能平等获得不同国家的知识”的观点,本刊记者特别感兴趣,当问及华为如何支持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问题时,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忠华说:“第一,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打破时间、打破地域这样一种沟通和教学的目标和模式,即我们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第二,是我们怎么去达到这个目标,其中云计算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一个很关键的技术和产品,只有实现资源的共享才可能去做到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沟通。重点应加强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可充分利用国有通信企业的现有网络,解决当地校园的网络接入问题,尽快实现‘校校通;加大教育系统各环节信息化的应用力度。对各类行业信息化来说,建设是基础,应用是关键;加强教育信息化产业链建设。教育信息化必须鼓励和带动多方参与和投入,形成全社会共建的良好氛围,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优质平台为依托,调动一批教育、科技相关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开发与推广、偏远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等项工作中。华为在这方面作出了较多贡献,如Cernet重点高校IPv6系统案例、广州教育局科研网云计算平台以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桌面云应用等。”

青春易逝,智慧无价。大学校园不光是青年人浪漫的地方,更是智慧养成、梦想实现的地方。从不同地方步入大学的青年人,尤其是从偏远地方付出更大艰辛、突破各种更大障碍步入大学殿堂的莘莘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承载了更多的希冀。他们期望有个平等实现梦想的环境。对此,华为的理念无疑是深受广大青年学生欢迎的。

最后马悦总结说:“大家都在说中国梦,我认为教育梦是中国梦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信息化能够帮助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打造一个高效灵活平等的教育平台。信息化的建设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影响体现在教育模式的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学途径的变革和精准的教育管理的变革,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几个方面的变革。华为公司提供了ICT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我们过去多年来也持续把教育信息化方面作为重点进行投入。华为的教育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和教师以及教育各界群体之间的自由交流,这也是华为作为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对教育领域的一个独特价值。在教育行业,华为提供了从区域到教室、从学校到个人的多层次的ICT解决方案,包括高等教育,也包括基础教育以及资源共享平台——就是我们的云数据中心。我们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撑,也助力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

猜你喜欢
华为公司偏远地区变革
我与华为的友情
偏远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有效性研究
2018中国企业500强榜揭晓 华为公司发明专利最多
“考虑偏远地区211大学比较好”
变革开始了
偏远地区配电网容载比的算法改进模型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