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迎接高校SDN网络时代

2014-11-16 01:38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虚拟化芯片校园

信息网络发展至今,高校校园网络必须要有质的提升,成为新型教学模式下ICT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提供简单互联通道,才能让高校信息化适应现代化教学变革。

随着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在高校对SDN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业界普遍认为SDN的理念与校园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SDN的集中化控制思想让信息业务能够整合在一个平台上,能够更好的跨越信息孤岛实现校园大数据的融合,同时由于应用策略集中在核心层,无需关注边缘层的业务配置管理下发,大大节省了校园网络与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运维负担;SDN的虚拟化思想能够更好的与智慧高校校园云平台的虚拟化配合,同时有线与无线设备更加融合,可以忽略其形态差异,使之在设备管理和用户数据转发流程上达到统一;SDN的开放性理念让学校新的业务可以通过开放接口加载到现有网络中,更好地支撑创新。

但仅仅依靠SDN的理念解决不了校园网络的所有困惑和理念,如SDN的集中化控制与虚拟化仅仅强调网络的架构与性能,没有考虑到网络质量的监控与保证;开放性仅仅体现在控制面上通过openflow等协议来进行流表下发,而设备转发机制仍然是基于硬件固化的,如果遇到协议升级就只能等待更换硬件;此外新协议下的流表转发模式与现有网络基于MAC/VLAN/IP转发的模式是完全不兼容的,在SDN时代意味着这些设备要全部作废,这完全不利于校园信息化资源的充分使用。

华为提出的敏捷思想是SDN理念的增强,它增加了质量实时感知特性让校园网络质量得到保证,让师生可以有更加优良的无线上网体验,而且在网络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感知与排除;全可编程特性使得网络的控制面和转发面都能得到修改,特别是华为敏捷交换机是基于业界首款的可编程ENP芯片实现的转发面,如学校有新的路由协议或者转发方式的研究,可根据POF(协议无关转发)方式立即实现,无需等待新的RFC发布后再等待厂商刷新硬件芯片,敏捷响应新的需求。而可编程芯片最大的优势在于新的转发模式与传统的路由/MAC转发模式在一台设备上共存,通过一机双平面的方式,一张物理网通过SDN软件定义成多个业务系统,传统网络与SDN共存通过扁平化架构实现业务快速部署,网络高效共享和安全隔离。

(王春雁)

猜你喜欢
虚拟化芯片校园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创造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芯片测试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存储虚拟化还有优势吗?
开心校园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