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搭台 项目助力 打造国际化的基础教育

2014-11-17 17:19沈军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国际化北京市办学

沈军

目前,基础教育国际化正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并吸引了各国的广泛参与。对于每个投身于其中的教育实体来说,这无疑是机遇,也是挑战。自2012年起,北京市八一中学将“国际合作办学实践及国际课程本土化研究”列为学校三年(2013-2016年)发展规划的重点,以国际交流课程为平台、国际合作项目为载体,开启了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之路。在这个进程中,学校贯彻了“项目推动,全校参与,提升层次,拓展领域,强化管理,形成品牌”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国际教育资源,依托不断发展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发挥自身资源和特色优势,稳步提升了国际化办学的规模、质量和效益。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背景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需求

在全球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首当其冲,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以培养国际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国际合作办学。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国际合作办学率先在高校兴起,给学校和师生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另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数据,同年中国赴美国读本科的人数较上一年增长了43%。这些变化影响着人们对于基础教育的看法和期待。

(二)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需求

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而努力奋斗。该目标的总体部署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左右,在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础上,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国际城市的地位,为实现到2050年左右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行列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从首都教育者的角度来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办学中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创新型人才”。

(三)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满足海淀区多元化入学教育模式的需求

从区域特色来看,海淀区为高科技发展核心区,家长群体自身就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丰富的求学经历,因此,在子女教育上也有更多国际化的需求。去年,海淀区国际合作教育项目招生600余人,而报名人数近4000人。由此可见,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已经不再满足于追求最正统、最高分等,而是转向更理性的需求,即为孩子选择最合适、最具职业前景的教育模式。当他们发现子女在按部就班的传统教育体系中不能得到最适合的发展,或是传统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孩子及其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时,转而考虑出国留学是很自然的事。在他们看来,早一步进入国际化的教育轨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意味着为子女未来的发展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出现契合了海淀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多元化入学的需求”的服务宗旨,丰富了现有基础教育的形式。

(四)基础教育国际化是八一中学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北京市八一中学是由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的一所现代化历史名校。近70年的踏实办学、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北京市八一中学的高考重点上线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生学业成绩趋于稳定,面对周边重点名校的强劲发展势头,只有走特色发展的道路才有可能让学校在竞争中站稳脚根。基于地处中关村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红色历史名校的文化背景优势,作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校的软硬件优势,以校风严谨著称的社会美誉度,以及学校多年来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带动学校的基础教育国际化被确立为北京市八一中学在新的历史时期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开创性地发展,才能不断衍生出机遇,而这些机遇将为学校和师生搭建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平台。

二、开发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特色项目,

大力发展合作平台

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造就品德好、品行优、品位高的国际创新人才,是北京市八一中学的育人目标。要达成目标,单靠参观、访问、讲座等文化交流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基础教育的国际化不是简单地在教育形式上的模仿和引进。我们要做的是在八一的校园里,通过创设一个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体制和教育环境,通过批判性地吸收和本土化的整合,实现中外教育的特色互补和优势叠加。为此,学校对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了系统重建,形成了由国际部牵头管理、以国际交流校本课程为基础、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引领的国际交流合作系统。

(一)国际交流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身条件和特长而自主开发的课程,随着国际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化,与之相关的校本课程体系也相继形成。

1.以国外友好学校互访为载体的境外修学校本课程体系

目前,北京市八一中学与10余所国外学校保持着可持续的友好学校关系,涵盖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丹麦、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办学特色鲜明、业绩突出,和北京市八一中学有交流契合点。交流活动以接待友好学校来访、寒暑假组织学生回访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并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视野,更多的是通过校本课程体系的引导,站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发展观察、学习和思辨的能力。

2.以出国竞赛为形式的特长学生境外修学课程体系

北京市八一中学艺术中心、科技中心和体育中心拥有近800人的特长生队伍,每年参加国际比赛和演出达10余次。学生在接受各项专业训练的同时也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了解目的地国家的风土人情。因此,学生们在中外交流活动中,不仅展示了才华,还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小使者。

3.为资优学生定制的境外大学体验课程体系

(1)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实验室探索课程endprint

自2012年暑期开始,北京市八一中学组织高一资优生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实验室进修,与当地大中学生一起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体验思维方式的冲击和学习模式的蜕变。为鼓励更多资优生参与,2013年,北京市八一中学还向初三保送生提供20万元外出修学奖学金。

(2)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STEM①项目和创业夏令营

我校与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八一中学学生海外实践基地,在今年暑期开启STEM项目和创业夏令营活动,选拔高一、高二年级优秀学生参加活动,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为每位学生提供2500美元的奖学金。

(二)国际合作项目

在积极开发国际交流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我校还通过拓展与国外知名高校的项目合作,带动学校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

1.以与国外优质大学的校际合作项目推进基础教育国际化

2010年以来,我校与以色列海法理工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英属泽西岛商学院三所国外名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建立了海外留学直通车项目。一方面,学校的努力为毕业生创造了海外升学的机遇;另一方面,毕业生们在各自学校的优异表现带动了合作的延续和深化,如高中生社会实践、大学实验室探索之旅、教师培训等,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2.在海外建立教师培训实践基地项目

继海外留学直通车项目成功开展后,我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瓦尔普莱索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及国内清华大学共同建立了八一中学教师海外培训实践基地。该项目去年正式启动,18名学校骨干教师作为首批学员参加了培训。项目以“体验活动课程体系,感受创新力培养方式”为主题,包括清华大学一周教育理论学习、美国瓦尔普莱索大学三周学科教育研讨及美国友好学校一周教育实训。5周的时间里,学员们充分汲取知识和经验,把差异和冲击带来的理解和认识跟自己对专业以往的认知相对比、相结合,逐步形成与自己专业背景、工作背景相匹配的学科认识和教学策略。我校发展处作为项目实施部门,制定了详尽的课程培训目标、课程手册,与国内外高校反复磨合课程需求,回国后组织汇报会议并增发校刊,让更多的教师从中受益。

(三)国际化合作平台

国际多元素质课堂项目是我校与北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指导中心(UFEIC)共同研发的,旨在以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特色教育项目,也是在学校范围内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全新尝试。国际多元素质课堂项目紧密结合学校教育国际化需求及学生学习特点,为学校提供了一份综合性国际素质教育解决方案,为一部分有志于赴海外攻读本科学位的学生提供了更完善的教学支持和升学指导,为项目内具有高素质的学生提供国内一流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机会,为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教学法和教学评价方法的师资培训和实践机会,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一套着眼长期发展的培养计划。

三、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品牌培育,

促进办学特色形成

北京市八一中学基础教育国际化另一助力源就是国际部中美合作办学项目(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学校),项目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学精髓,融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国内高中课程,为实现八一中学的办学总体目标服务。为此,从2010年起,北京市八一中学历经三年,经过严格筛选、多方接触、多次谈判和磨合,最终与美国嘉德圣玛丽(Shattuck.St.Marys)学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意向书,并于2013年春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正式开展中美双文凭高中合作教育项目。

(一)合作的特色及优势

为避免国际课程“水土不服”以及合作办学深度缺失等问题,合作双方始终致力于从社会需求出发,从实践出发,通过结合学情整合双方核心课程,结合中方优势教育资源,借鉴美方特色教育项目理念和实施过程,总结出将国际化教育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让每个源于海外的课程都能充分适应中国的特质,实现真正的价值。正是在这样的共同愿景之下,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校与校无缝对接,从洽谈合作到开展办学,从校方管理到后续升学指导,完全由两校直接沟通协作,没有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这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的纯粹性,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和服务。我校中美合作办学的特色和优势有以下几点。

第一,嘉德圣玛丽学校是美国一所历史悠久、有实力、有魄力的学校,正致力于开发本土外的联合办学。与嘉德圣玛丽学校的结盟,相当于与其在不同国家的多个实体学校结盟,对于促进多元教育交流、互通有无十分有利。

第二,嘉德圣玛丽学校不仅拥有完备的硬件设施,其极具前瞻性的教学理念也促使该校形成了富于特色的教学规划,这些恰恰是他作为理想的合作伙伴最具吸引力的方面之一。

第三,双方的合作办学不是简单的课程上的引入,而是基于我校国际化发展实际需要的课程优化和教育整合。为此,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学校实现了分班教学和合班教学结合,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结合,中美课程学分互认,春秋两季与小学期相结合,学习系统(Moodle②,Powerschool③等)和家校平台与常规教学相结合,地道美式课堂与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相结合,晨会与班会结合,主流德育活动与部门特色活动结合,家长委员会与学校密切合作等。

第四,双方的合作将不仅限于国际班,国际班部分课程和专业化升学指导还将以选修课的形式向普通高中学生开放,如教师的在线课堂、国际课程论坛、领导力课程、升学顾问服务等。

第五,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强调中国精神的培育。中美双方高度认同国际合作项目不是打造有中国面孔美国心的“香蕉人”,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是中美双方的共同追求。

(二)慎思笃行,求索创新,强化品牌培育

北京市八一中学的中外合作办学刚刚起步,面临着众多的压力。我校希望在办学的实践中能够慎思笃行,求索创新,通过“科学规划、严谨实施、高效融合、热情服务”不断树立北京八一嘉德圣玛丽学校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知名度,在共同发展中推进学校远景办学目标的实现。endprint

第一,通过对八一中学中美合作办学实践过程的科学规划、严谨实施和翔实记录,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办学档案,继而总结出具有区域特点的国际教育合作办学模式,为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案例和依据。

第二,通过在核心课程、AP课程和特色课程整合方面的实践,探索国际课程与国内相关领域课程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借鉴嘉德圣玛丽学校打造创新中心和卓越中心的核心理念,结合八一中学的软硬件环境和学情,总结出有代表性和可推广性的国际课程本土化案例,最终形成具有八一特色的国际课程体系,并尝试将部分课程向普通高中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第三,通过特色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成为具有中国精神、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成长为“出得去回得来”的有竞争力的国际人才。

第四,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符合国际标准、适合我校具体情况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同时,尝试以多种形式实现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素养提升,将国际课程师资的本土化设立为基础教育国家化课题研究的长期目标。

基础教育国际化,不是单纯的舶来,而是兼容并蓄。北京市八一中学基础教育国际化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情,利用学校坚实的教育基础和优势资源,借鉴外方先进理念,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和升学目标一同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目标。我们相信在海淀区教委、区教科所的带领下,特别是借助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实验区的优势,北京市八一中学必将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取得更多的突破。

注释:

①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

②Moodle:全称为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个用于制作网络课程或网站的软件包。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开发项目,用以支持社会建造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t)的教育框架。Moodle是一个开源课程管理系统(CMS),也被称为学习管理系统(LMS)或虚拟学习环境(VLE)。它已成为深受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喜爱的一种为学生建立动态网站的工具。

③Powerschool:基于网络的学生信息系统,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学生学业成绩的信息管理和查询功能,教师能够通过该系统记录学生的成绩和出勤率,学生和家长则可以在家里利用该系统实现查询和管理。

编辑 潘雅 张金晓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化北京市办学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
《北京教育》杂志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