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给你天堂,给你地狱

2014-11-27 16:10Victoria陆羽
北京纪事 2014年5期
关键词:美者兰兰美容院

Victoria+陆羽

无法抵御的诱惑

4月份播出的连续电视剧《整容日记》讲述了毕业在即的名牌大学生郭晶一夜之间沦为“双失青年”:因为容貌像“车祸现场”,被交往三年的男友直接从女友降级为炮友;因为长相缺乏“存在感”,屡次被应聘单位视作透明。痛定思痛,郭晶手握分手费去开了双眼皮,踏上了“整容不归路”。越来越升级的“美丽”,助她进入500强,还尝到了爱情的甜头。她义无反顾向前冲,直到有一天被小人曝光整容真相,郭晶只能落荒而逃,重新面对事业和爱情的考验。

主演白百何笑称在片中被“整”得很惨,从眼睛、鼻子、下巴、两颊,甚至到胸,不过她觉得整容造型比自己还漂亮!

导演林爱华表示,他受到一则“名牌大学女生打工为整容”的新闻启发,动笔写下这个剧本,“一方观众支持她整容,觉得爱美是每个人的权利;另一方则强烈反对,觉得知识和智慧决定命运,没必要再去画蛇添足。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话题,每个人对整容都可以保持自己的态度。”

谈到对美的态度,林爱华表示,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内在美重要,但她觉得外在美也很重要,长得丑,生活则会比较困难,因为你的机会比较少。但如果长得漂亮,走出去听到那么多赞美,自己也会开心。

什么人在整容

整容的受众首先是那些对容貌有较高要求的人,而且有相当经济支付能力,那么这群人分布在哪里呢?首先,在美容院。

美容院有很多常年办卡做护理的老客户,能泡在这里的基本都是人到中年,有闲有钱。时间久一些的客户都跟美容师们建立了良好的私交,产生了相对牢固的信任感。而仰望一下高高在上的整形医院,动辄几万的门槛和最新科技的外衣,让人无从了解,于是美容师们就在闲聊家常中担当起市场需求和手术之间的“托儿”。

美容院里做整形是初期市场混搭的旧概念,现在的美容院和整形医院功能虽然截然分开,但在幕后的利益上还是牵连深厚的。

兰兰总跟人抱怨美容院早过了黄金期,这年头不赚钱,但她也迟迟没有离开的意思。因为另一块隐形收入才是大头——给整形医院介绍客人,每成交一单,如果医生上门来做,整形医院拿六成,美容院可以分到四成,直接去医院做就三七分成。这些项目价位都很高,比如一个切眉,一般医院得1万,名头响亮的大医院能收到2万;全脸提升起价是5~6万,再加点零碎项目很容易就走高到8万,那么提成就不低了。兰兰好像有数不清的“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亲亲热热地求两个固定的整容大夫给她的这个姐那个姐帮忙。瘦脸、瘦腿注射的奥美汀其实只要上百元就能拿到,但在医院,价格可都是按几千元收。她说每个整形医院都是可以砍价的,只是一般消费者不明白,很少坚持。美容院的推荐有个规律,一开始都不说具体价钱,只笼统地说不贵不贵。但只要一走进医院,哪个不是苛求完美的人,哪怕做个小项目,也禁不住会让医生三说两说、得陇望蜀地把项目3个、5个地加上去了。医院虽然会花钱打宣传广告,但最直接的莫过于借助美容院的人脉和口碑,为自己笼络客户资源。

至于安全问题,美容院很怕担责任,绝不会跟客人签合同,也不愿意客人在自己设施不全的美容店做手术。

这些年经她拉来的顾客,有两三位都是四五十岁,老公在开公司,自己不缺钱但缺自信,蹲在家里七想八想,让如影随形的危机感弄得焦虑不堪。最小的一位客人仅仅21岁,说是考艺术院校考场不让化妆,素面朝天五官必须精致。兰兰觉得她跟自己女儿一样大,有心劝她不要孤注一掷,但这孩子竟然哭得天昏地暗稀里哗啦,弄得兰兰很不落忍。她一开口就要整下颌、磨骨,林林总总弄下来要13万!自从知道这钱居然是她家人借来的,兰兰为她父母捏了把汗,苦口婆心劝女孩说这事不值得。女孩临走眼神发直,说她直接找整形医院去,不当明星没法忍受这辈子!兰兰呆住了,女儿哪一天如果也这么疯魔,她该怎么说呢?

一天,兰兰看着电视惊叫起来:北京台“今日说法”栏目上出现的那个女囚犯,不正是几年前去韩国花了20万做了全身整形,回来在自己这里做肿块修复的吗?! 居然成了诈骗犯被判刑6年。把电视里的案件陈述连接起来,兰兰对那一时期李荣整容的始末才彻底明白了。李荣遭到恋爱多年的男朋友的欺骗和抛弃,把一切失败都归咎到平庸的相貌上,发誓要在柳叶刀下重生!她变卖了一切财产去韩国,把全身上下能整的都整了,换来了一副玲珑剔透的五官和曲线,但全身吸脂造成了皮下坑洼不平,就来兰兰的美容店做修复护理,半年以后如愿离去了。

但是李荣心灵的创伤无法平复,她时刻想着报复所有男性,让那些贱男为自己血的代价加倍偿还!她的相貌改变了,她的心也变狠变冷了。她惊喜于自己的魅力,很轻易地就能俘获有钱大佬。确知了这一点,她很快长袖善舞地同时交往了几位男朋友。她只把他们当作提款机,当宠物耍着玩。后来她又先后遇上了甲和乙,这两个人都真心想和她结婚。李荣还是不平衡:整容花了这么大代价,工作丢了,家底没了,身体和心里都伤痕累累,就这么结婚太亏了!甲和乙为了表真心,不停地为她大把花钱,李荣斡旋其中,以筹备结婚需要钱为理由拿到了100多万。终于,好戏穿帮了,几个人都相继知道了李荣的诈骗行为,一起把她告上法庭。兰兰看见电视上的李荣,整个人形容枯槁,萎靡不振,像老了十多岁。那些因整容而带来的欲望陡然成灰。

中国雇主可以毫不掩饰对应聘者的偏好,有时甚至在招聘广告中提出形象要求。由于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如今,全中国各地的外科医生说,越来越多学生希望通过手术提升就业前景。这让这个世界第三大整容手术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张。

听说102、229两个宿舍的同学都各找途径跑微整容了,这还得了?怎么能让那些村姑竞争自己的饭碗呢,太嚣张了也!露露和陈雪瑶坐不住了,当晚就跟全宿舍宣布也要去微整了。毕业择业三部曲,一整容,二置买,三请客,总得先闹个“外貌协会”好投胎呀。露露的预算是2万以里,从双眼皮、修眉毛、文唇线开始;陈雪底子好,这些项目就省了,可是改成尖下巴也是大工程,这钱的一半是自己勤工俭学攒来的,一半是男朋友家资助。但后一半钱最近有些危险,因为陈雪非要让男朋友整成李敏镐,否则就去找像李敏镐的人。男朋友的父母听说都急红眼了,让儿子跟她吹,说女人整容可以容忍,但男人也要挨刀子那就太贱了。陈雪已经认识了一个酷似李敏镐的韩国整容大夫,那一半钱自然也不用男朋友掏了,把男朋友急得四处找同学借钱,跟父母威胁说卖血也去整容。十足一台闹剧!

从年龄差距上判断,绝大多数人会认为他们是一对父女。“和老婆在一起,反复被人误会,是压力也是动力!我是老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说起整形,陈教授笑得有些腼腆。他和妻子是再婚,妻子比他小18岁,整形中心专家考虑到手术中麻醉、失血、心律加快等因素,对老年人风险大,劝说他们放弃,但这对老夫妻登门三次,执意要整,专家们只好对老人实施分期手术。

平素廖先生都认定“男人就应该有男人的样子”,觉得辛苦工作、承担压力是男子汉气概的表现。但在大学同学聚会上,他深受打击,满面“沧桑”让他不由得自惭形秽,感觉误入了“师弟师妹”的聚会,毅然决定整形。

46岁的徐洋在IBM做市场营销主管,每年公司招进来的漂亮女生往往两三年就具有了强劲的竞争力,经常有被老板破格提拔的机会,然后就是虎视眈眈盯着徐洋的职位。徐洋毕竟体力年龄都大不如前了,甚至老客户也开始被撬走。徐洋上有老、下有小,拼了命也不能丢位子,下决心做了吸脂手术。她说:“老板有时候更在意你的外表,而非你的经历,尤其做市场拓展的,你必须每一分钟都是最佳状态。在这种位置上,哪一个方面有薄弱点你都可能被拿下,没人同情你。”

陆琪在两年多对北京整形医院的考察中,发现很多医院打出来的招牌医生都是国外请的,所有手术都要预约,原来再大牌的医院,也多数是用走穴医生。陆琪后来在一家美容院接受韩国医师做的“韩式双眼皮”,结果手术后上睑提肌受损。回美容院说理时她才得知,韩国医生是临时请来的,手术后就回国了。

多家整形美容机构都宣称可以预约韩国医生。韩国医生割双眼皮的价格是中国医生的三倍多。北京东三环一家整形医院负责接待的冯主任表示,近期他们将请来一位韩国隆鼻界的“金牌医生”,现在正接受顾客预约。“只要凑够5到10位顾客,每人交一笔预约金,就能把专家请过来。”

除了外籍医生来华“开飞刀”,本地医生在院方没出具“会诊”协议的情况下,四处私自“走穴”捞钱的情况也很普遍。多位业内人士都透露,一些小美容院招顾客做大型手术,主刀医师几乎全靠外请。而麻醉医师更是如此。毕竟小美容院养不起专业麻醉师,有了手术才临时请来。

根据原国家卫生部规定,我国多数省份实行医师定点执业制度,即医师只能在一家医院执业,“走穴”是被严格禁止的。

“‘走穴和‘开飞刀的手术也暗藏很大风险。”《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主编高景恒表示,为保证整形手术安全有效,术前咨询、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术后护理,72小时之内医生都不能离开患者,以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这些“走穴”的医生,通常做完手术就回国或回到原单位,既没有详细的术前问诊沟通,也不进行术后观察治疗,因此很难保证安全和效果。

明星征途有啥不顺就来整一整

就算是“最不需要整容的女艺人”,也都在默默地整着容。

90后郑爽痛快地对媒体承认整容,“整容前经历了几个月的挣扎”、“目前不会考虑再整容了”、“没敢问张翰整容后是否变漂亮”之类的话,多少也流露出了一些后悔之意。

有多少记者有勇气在面对章子怡、范冰冰的时候,逼问她们关于整容的态度和看法?

某个拍广告出身,从一出道就漂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的女孩,前几天在微博上被人爆料说缩过鼻翼。另外一个超一线女星,同样拥有亮眼的美貌,这些年来也同样“月亮的脸悄悄地在改变”,至少,双眼皮宽了少许,早年那种逼人的傲气和乖戾也因此抹掉不少,整张脸看起来都温柔了一些。一位绝对不靠脸吃饭的实力派女星,也会在餐桌上热情地给朋友介绍,“上次给我做的那个医生特别好”。某位以原创、自由、才女等关键词著称的民谣女歌手,絮絮叨叨地和化妆师拉着家常:“你看我这里的骨头是不是有点大,如果磨一磨……”

就像郑爽所说的,整容在娱乐圈里实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在化妆间里,毕竟那些垫入的假体,对于有经验的化妆师来说,一摸便知。况且化妆师们通常也是美容资讯的前线达人,值得明星与之共同研究探讨美丽趋势。关于整容的信息也在被隐秘地共享着:新技术,新动向……一点一点被传播开,换回来一张一张变过的脸,一个一个踌躇满志的明星。

怎么可以有明星在这种环境里安之若素呢?哪怕是那些“最不需要整容的女艺人”,也多少会被这样的氛围感染。要知道,整一整几乎是这个行业里最励志的上进之道。在娱乐圈这个最没有成功规律可循的行业里,除了拜佛之外,当一个人觉得不甘心的时候,想到的处理方法会是:整一整;去剧组面试之前,安慰惴惴不安心情的方式是:整一整;某个戏自己没上别人上了,想到的处理方法是:整一整。总之,在一切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希望无法企及的时候,整一整几乎是抚平焦虑感的唯一方式。整一整,人生也许就不一样。

而这是一条不归路。这风潮影响的并不只是娱乐圈,像上游与下游的关系——当上游连日下着暴雨,下游也不由得涨满了起来。多谢网络实现了知识共享,普及了“日本银座专做西方脸的手艺”、“锯掉一颗牙齿的正颌手术”之类的关键词。让如今很多人都拥有着一眼识别整容脸的技能,“埋线欧式双眼皮”、“玻尿酸隆山根”之类词语早就走出了手术室,来到了大众间。

这敏锐的洞察力之后,是全民关于美貌的焦虑。美貌是一种稀缺资源,整容让稀缺资源贬值。所以,这对于有这份财产的人来说,会有自己的稀缺性被侵犯了之感。对于没有这份财产的人来说,这些人用这样的办法脱离了自己的群体也同样令人不爽。这就是我们对明星整容与否这么斤斤计较的原因。我们反复强调一个明星做了整容,其意在于脱掉她的画皮,似乎那样就可以把她拉回到自己所在的那个阶层。

整容中毒

非常规律性的一个现象是,凡是有过整容经历的人,很容易深陷其中,反反复复去经历,陷入一种病态的心理障碍中。他们习惯于把任何人生的负面压力都投射到整容上去,偏执地走入深渊。

阿珊23岁已经有4年的整容历史了,有太多的痛苦与血泪。她先后做过双眼皮、隆胸、隆下巴、打瘦脸针、隆鼻、丰唇、磨颧骨、开内眦,反反复复十次左右手术。

整容就像吸大麻,也会上瘾的。整容也会带给人自信、快乐,带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是如果整容没有一个度,或者盲目地整容,后果就跟吸大麻一样。阿珊曾经就是一个盲目的、乐此不疲的、越战越勇的整容爱好者。她的盲从和轻信害得她苦不堪言,也白白地损失了很多不该损失的金钱、精神、肉体、时间。很多手术都经反复修复,使她备受折磨,遍体鳞伤。

多家医院的整形美容技术还不够成熟,而广告倒铺天盖地。手术材料的价格很便宜,比如隆鼻的硅胶,三四年前好一点的硅胶进货价格在30元人民币左右,现在也不会超过100元,而手术费用就是上万元。在这种暴利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科以外的医生投入到整形美容行业来,导致中国整形市场技术的参差不齐。阿珊这4年中就碰到过很多带给她无尽痛苦的庸医。

隆胸那一年,她不到20岁。那时最好的隆胸材料是麦格,或者是曼托。麦格的手术费是25000元。走进冰冷的手术室,消毒水味道扑面而来,一大堆刀叉铁棍,看得阿珊胆战心惊,有一种即将被人宰割的感觉。看到恐怖的针管都要晕过去了,随着长长的针头刺进血管,冰凉的液体进入了身体。阿珊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过程超乎想象地痛苦。后来她才弄明白,本来必须是全麻,而医生为了省下2000元的麻醉费,竟然给她用了局部麻醉。她能听到刀片划过皮肤的嚓嚓声。剥离器械从她腋下进入乳房皮肤时,她疼得叫出声来,眼泪把脸旁边的布都打湿了,痛得死去活来。清除了血丝和皮肉组织,假体植入后缝合。看到旁边的垃圾篓里全是浸满鲜血的纱布,她不敢再看,自己歪斜着蹭回了家。而一般隆胸手术是要住院监护好几天的。没想到,苦难才刚刚开始。

八个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的疼痛让她瘫在床上,那种痛苦挣扎无法言说。后来她才知道,10年后是要考虑换假体的。手术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会做噩梦……而更悲剧的是,一次偶然的摔伤让她重新经历了完全一样的修复手术,但是她的肌肉组织已经禁不起折腾,只好换到了另外一家医院收拾残局。医生拿出她的假体后,她才知道原来她被第一家医院骗了,根本不是进口材料,只是几千元的国内廉价货。

阿珊打过瘦脸针,原理是阻断神经与肌肉的神经冲动,让过度收缩的肌肉松弛和麻痹。假如注射的肉毒素制剂是伪劣的或超剂量使用,以及医生的技术不娴熟,麻痹了一些不该麻痹的部位,轻者咬肌无力,连嗑瓜子、吃花生的力量都没有,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她打瘦脸针的时候是在隆下颌拆线时注射的。医生先把两腮消毒,然后取了一根针管给她看,说:你看好了,这就是XX毫升。一支从天而降的针头深深插进了她的腮帮子,痛得阿珊身体都直了。她一动都不敢动,害怕刺穿了脸。果然,感觉到针里的液体跑到嘴里。她赶忙利用喉咙发声说:打穿了,呜呜,打穿了,跑到嘴里了。医生居然不是很在意,说:没有,不会不会。那种疼感后来总在梦中。

阿珊现在只想真诚地劝大家不要随便隆胸,好好珍惜自己!

但是面对自己,又有多少求美者能正确看待整形呢?他们也许不如这位疯狂整容达人,却也对自己吹毛求疵,不断追求完美,而完美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一位曾经从事整形外科,现在改专业做肝胆外科的医生告诉我,他之所以放弃继续在整形这条“康庄大道”上前行,是因为实在不愿为各种对自己吹毛求疵的求美者改变他们的面容和身材。因为在他看来,所有想整形的人本身就有心理疾病,都是对自己既有的面貌和身材否定、厌恶而跑来整形的。

另一位仍在整形科的医生也说过,整形上瘾,是一种心理依赖。美容外科对求美者来说,一是容貌的改观,二是自信心的重建,其实也就是通过美容外科做心理治疗。那些整形上瘾者总是觉得自信不够才会反复整,上瘾是因为不断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达到完美,才能变得彻底自信。但是技术是有局限性的,不是你想达到就能达到的,100分做到85分够了,做过了就失败。其实,“整形中毒女”的形成,整容医生和求美者双方都有责任,一个要求完美,一个承诺完美,都错了。求美者只希望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但是否走偏了,自己却不一定知道;作为整形医生,应该给予求美者引导,不该一味地答应,也不能一味不提理由地拒绝,这只会让求美者认为“你不行”。恰当的做法是老老实实地告诉求美者,你的要求从美学上来说并不能使你变得更美,你要的鼻子和你的脸形搭配起来不协调。

中国心理协会会员安欣欣表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想通过外部整形变漂亮来获取利益,改变现状,首先要审视内心。”没有完善内在,提升自己,实际上就是在找借口,是没有担当、不够负责的表现。这类人群整形前应当作心理评估,如果整形后现实没有改变,自己能否接受?如果变成另一个不认识的自己,又如何调试?都是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编辑·王文娜 )

猜你喜欢
美者兰兰美容院
On the green aurora emission of Ar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监狱里的美容院
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年轻化及轮廓重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丰胸不成告美容院
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美容后脸刺痛 想要退卡有点难
美容整形手术者的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