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茶·人

2014-11-27 12:24王辉
北京纪事 2014年5期
关键词:古玩城普洱玩儿

王辉

缘定香茗

20多年前,周越还与茶无缘。正值心骄气傲的年纪,刺激的汽水、浓甜的果汁,哪怕是爽快的“撅尾巴管儿”,都远比温吞的茶水过瘾得多。在他心目中,茶是老头儿的专属。抱个大搪瓷缸子,抓把高碎进去,吸溜吸溜地喝,没玩没了地续,日子就一天天地消磨没了。这种活法,“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避之不及的。但一次朋友聚会让他的生活彻底改变。

有位台湾朋友带来家乡的高山茶泡给众人饮。茶一入口,周越顿觉清香无比、顺口回甘,发自内心地赞了声:“好茶!”朋友又送了他一包,回家细品,除了香味,周越还无师自通地喝出了一股泽厚的高山韵味。那幽雅香气和清纯甘润的滋味,真是喉韵无穷。周越对茶感了兴趣,索性在家里置办了茶海,正式喝起茶来。

头十年,周越只喝高山茶。就像咬着棒棒糖的孩子,尝到甜头咬住就不撒嘴,却不知世间还有无尽美味。一次偶然机会,他去杭州朋友家做客,主人为他泡了新摘的龙井。在以前的印象里,龙井总有股腥味,所以向来避而远之。这次碍于主人盛情不好推却,捧起只抿了一口,“好茶!”他又一次不由自主地称赞。茶汤清香馥郁,水品柔细顺滑,这杯龙井让周越悟到:任何一种有传承的茶,都必有独到之处。从此,他下决心每年喝一种,一定要喝遍天下名茶。普洱、铁观音、龙井、岩茶、闽红……一路下来,周越喝过的茶已经不计其数,他也受茶恩惠甚多。口、鼻感官得到享受之外,更重要的是心性越来越平和,茶的宁静早已渗进他骨子里。

壶为茶生

玩儿紫砂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喜好喝茶进而迷上了壶,另一种是单纯喜欢把玩壶。周越无疑属于前者。“这两样儿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谁也离不开谁。”

谈到用紫砂壶泡茶跟用其他器具有什么不同,周越介绍道:“科学家研究过,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所以用紫砂壶沏茶,能保持茶的汤色和香气,让人在味觉、嗅觉、视觉方面都能获得完美的享受。再有,这种双重气孔结构也保证了透气性好。如果用瓷壶或者金属壶沏茶,尤其是夏天,隔一宿肯定长毛,用紫砂壶则能‘久置而不腐’。”

泡茶利器——这显示了紫砂壶的实用价值,它的欣赏价值同样不可忽视。周越说,紫砂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任凭制陶人随意捏制,并且揉进他们的情感和创意。许多文人雅士也参与其中,将诗、书、画、金石、篆刻、微雕等技艺都发挥在壶上,并在把玩、品茗中陶冶心情,得到精神上的至善至美。

最让周越动心的,是紫砂如谦谦君子的品格。紫砂泥内含适量的氧化铁及多种微量元素,烧制成壶呈色古雅纯朴,颇具君子之风。“更可贵的是,它是有呼吸的!”说到这里,周越双眸烁烁。“陶器不上釉彩,不似瓷器般具有强烈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很难一眼就能抓住人。但瓷器三五百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紫砂却不然,两三年也好,一百年也好,甚至更久,它的质感、色泽、光泽、口感……就像是有生命的人一样,永远都在变化中。”

藏壶有径

在社会上,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老壶的价值。从前,紫砂壶在收藏界属于杂项中的杂项,根本不受重视。但近年来,嘉德、保利两大拍卖行,连年举办紫砂壶拍卖专场。最高时成交率竟能达到90%以上,且成交价格十分惊人。周越也参加过一些拍卖会,但那并非是他收壶的“主战场”。“拍卖会可真不是一般人能随随便便玩儿得起的!”他笑着说。

除了拍卖会,周越还介绍了他收藏紫砂壶的另外三大途径:地摊儿、古玩城和互联网。“先说地摊儿。好多地方都有鬼市儿,比如北京的报国寺、天津的沈阳道、河北的大城……这些地方我都常去,时不常地能发现些小惊喜。再有就是古玩城,我凡是去外地开会,必到当地的古玩城转转。跟地摊儿相比,古玩城的管理更正规一些。但要想买着好东西,同样得凭眼力。”

聊到这些地方,免不了要提起捡漏儿的话题。周越乐了,“别说紫砂了,现在哪个门类都一样,捡漏儿的机会太渺茫了。什么叫捡漏儿?就是买卖双方的认知不一。以前有的人高、有的人低,这才可能发生捡漏儿的事情。现在大家都高,你想捡漏儿,备不住还让人家当漏儿捡了呢。”

一般人都爱聊过五关斩六将,很少愿意提走麦城的时候。但周越则不然,他大方地聊起:“我玩儿紫砂一共‘吃’过四回‘药’。实话说,那种心情就别提了……但有的人吃一回药可能就彻底放弃了,可我却想这药既然吃了就要吃得效率最大化。先是自省,为什么会上当?找出病根儿。然后勤看资料、多问行家。不敢说以后不会再吃亏,但同样的错误绝不犯二回。”

互联网也助周越涨了不少道行。周越介绍,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紫砂壶网站、论坛有不少,玩儿家可以在上面分享知识、交流经验,还能在线进行交易。过去玩儿紫砂,一年要是能看到一百把壶,那绝对就了不得了。但现在有了网络,轻轻松松一年就能看到几千把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玩儿紫砂是同样的道理。好东西见得多了,眼睛自然也就毒了。再在论坛上跟行家多交流,吸取人家的经验教训,就能少走好多弯路。”

他还以亲眼所见的一件事当作反面教材。前几年,他跟几个藏友听说山东有位老师搜集了几百把壶,其中有不少精品,就兴冲冲地跑去人家家里看。结果一见大失所望,全是假的。“他就是不上网、只看书,花重金费精力按图索骥,结果上了大当。所以说,网络的力量切不可忽视!”

大道归朴

壶是越老越好。那么茶呢?周越说,茶也是越陈越有韵味。

戏曲迷常有这样的体会:年轻演员扮相漂亮嗓子又好身手还灵敏,而老演员往往年老色衰气力不佳。但只要张嘴唱一句,老演员直接甩开年轻演员几条街。用戏曲界行话说:“挂味儿!”这其中所差无它,几十年的沧桑而已。

新茶、老茶也同此理。新茶和老茶都有香气,但此香非彼香。周越说:“新茶年轻气盛,喝的是品种香,入口感觉‘过瘾’。老茶内敛敦厚,喝的是木质香、陈香,饮后可使人心静神定。”

如今,很多人都认同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观点。但对于其他茶,仍不太能接受老茶。周越说:“的确,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存放时间越长口感也就越丰富。所以古人喝普洱,非二十年以上不饮。但这并不说明只有普洱才是老茶好喝,其实任何品类的茶,老茶都具有极高价值。我个人认为,三四十年以上的绿茶的味道胜过二十年的普洱。品味经过岁月沉淀的清幽香气,不由得就会让人生出淡泊之心,非常雅致。”

周越收藏老茶,采购和自存并举。他介绍当前老茶的行情:“一饼普洱,当年的100块钱。十年的1000、二十年的10000、四十年的20000,五十年的就要100000了。”

当然,价格永远都是随行就市,它跟老茶的存世量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老茶的日益重视,存茶的人开始增多,以后行情肯定会变。

周越自己也是存茶人中的一员。他与友人在马连道茶缘茶城共同租了一间铺位,既是切磋茶道的会所,也是存茶的仓库,并不对外营业。上下两层,二层作为仓库,其他任何东西都不放,专门存放他们用心挑选并包装好的茶叶以及一部分紫砂器物。一层布置为会客厅,接待各方茶友。我们这次的采访就是在这里进行的,环境清雅而不豪奢,一如老茶的质朴内敛。

人淡如茶

茶友间对于道行高深者,往往称一声“茶人”。茶似人,人如茶——周越感慨,喝了二十余年茶,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性与茶相近,宁静淡泊俱是一般。

每当香茗在手,闭目轻闻捧杯细啜。在嗅味两香中,周越总能品尝到天人合一的美好。这迥别于现代社会的古朴苍然之美,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让他暂时抽身于钢筋丛林,做一名闲云野鹤神游天外的逍遥隐士。

身不动而心已远,茶居然有带人出世的“神力”!而另一方面,它却又促人更好地“入世”。周越经常开玩笑地劝身边的女性朋友,一定要让男朋友或者丈夫喝茶、玩儿壶。因为只要入了迷,一下班就往家奔,绝不去外边花天酒地,有利于建立和谐家庭。

“爱茶、爱壶的人,都特别质朴、坦诚。”周越说,“因为只有内心单纯,他才可能发自真心地喜欢茶和壶。”他自豪地讲,在全国各个地级市以上的地区,他都有茶友和壶友。如果不是壶、茶为媒,他绝不可能交友遍天下。这种缘于共同志趣走到一起的朋友,与只是吃吃喝喝的酒肉朋友有着天壤之别。大家在一起分享、切磋,真有说不出的快乐。

(编辑·韩 旭)

猜你喜欢
古玩城普洱玩儿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色彩玩儿起来
玩儿火的画家
俺去陕西玩儿
刘冲作品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