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固髓方加减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2014-11-30 08:08朱悦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9期
关键词:疏肝多发性急性期

李 铮 徐 彬 朱悦红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2.浙江省新华医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脱髓鞘疾病,多见于高纬度寒冷地区,以青壮年女性多见。研究称,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可改善多发性硬化的发作期症状,但不能改变疾病的过程[1]。但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就很容易造成较多的并发症,后期临床效果不甚满意。本研究通过采用疏肝健脾固髓方加减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05年修订的McDonald MS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内科学》中痿证肝肾亏损型标准[3]。排除标准:合并肿瘤、心力衰竭等其他系统疾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病程处于缓解期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70例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5例,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14~54岁,平均(37.10±4.50)岁;多发性硬化病程 2~9 年,平均(4.10±1.50)年;急性期病程 6~15 d,平均(9.30±2.60) d。观察组35例,男性10例,女性25例;年龄15~55岁,平均(37.40±4.70)岁;多发性硬化病程 3~8 年,平均(4.00±1.30)年;急性期病程 7~16 d,平均(9.50±2.80)d。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甲基强的松龙、丹红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维生素C入液静滴,氯化钾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固髓方加减:柴胡15 g,白术15 g,枳壳10 g,土茯苓15 g,甘草6 g,白芍10 g,当归10 g。另外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黄芪;阳虚者加附子、桂枝;阴虚者加地黄、牛膝等;血虚加紫河车、菟丝子;热盛者加金银花、黄芩、连翘等;湿热内盛者加地肤子、白鲜皮等。以上药物取汁400 mL,每次200 mL早晚2次服完,疗程为2周。

1.4 疗效标准 参考Kurtzke的EDSS评分标准[4]进行疗效评定,比较治疗前后在临床症状体征上变化情况,包括肢体疼痛无力、视力模糊、二便障碍、感觉异常、行走不稳等。根据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参考《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5]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体临床效果则参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差和治疗前积分的百分比进行,称为疗效指数,基本痊愈为疗效指数≥95%;显效为疗效指数为≥70%且<95%;有效为疗效指数为≥30%且<70%;无效为疗效指数在30%以下。观察治疗后1个月在不良反应上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将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变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2.3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肢体疼痛无力、视力模糊、二便障碍、感觉异常、行走不稳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5例,肝肾功能异常2例,血压升高2例,肥胖或座疮2例;观察组仅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3 讨 论

研究称,多发性硬化在治疗上目前仍以甲强龙等治疗为主,且作用机制主要是免疫抑制作用,可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早期强烈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可降低受损脊髓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减少受损组织内钙介导的神经纤维降解物质,可减轻细胞膜和微血管损伤,增强血流量,可改善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另外还可减轻脊髓内神经炎性反应和水肿,能逆转神经传导阻滞,减轻脱髓鞘程度,改善神经功能[6]。但结果显示,单纯应用西医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31.43%。研究称,多发性硬化有1/3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较重而影响临床治疗,有9%患者因为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故采用其他方法显示尤为重要[7]。

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痿证”、“风痱”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脾主肌肉,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乏源,不能充养四肢,而肝藏血主筋脉,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肝阳偏亢,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水不足则肝阳偏亢,则在临床上表现为肢体震摇。故该病主要责于肝、脾、肾三脏。其发病病机是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本虚则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故常外感毒邪而造成脏腑虚损。加上患者症状迁延不愈,复感情志不遂[8]。气血逆乱,故病情加重。本病为本虚标实证,而肝为脏腑虚损和疾病发生纽带,是核心病机。故在治疗上要调肝理气健脾养血为主,辅以祛毒。

疏肝健脾固髓方中,以四逆散加减,其中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养血柔肝柔阴;当归养血活血;和白芍和用可体阴为助阳,且可防止柴胡升散太过;白术健脾益气,可化生营血;枳壳理气解郁,和柴胡合用可加强疏散气机之功;而白术和白芍相配和加强理气作用,且调和气血;土茯苓则可通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条畅气血之较,缓解临床症状[9]。而从现代药理学上看,该方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10-11]:(1)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可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拮抗皮质激素反馈性脑垂体抑制作用;(2)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3)可调节紊乱代谢功能,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4)可保护肾上腺皮质结构及其功能;(5)有免疫抑制作用,可和免疫应答阶段T细胞识别抗原早期,对细胞免疫功能和T、B细胞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加用疏肝健脾固髓方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且在临床效果上也有明显的增长。这说明了中医药在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期上效果是显著的,但对于远期的效果本次未进行研究,这有待临床上进一步观察。

[1]周宇倩,毛文琴,张晓君,等.疏肝健脾固髓方对多发性硬化复发的影响初步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31-34.

[2]任士卿,王薇薇.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12,29(4):311-313.

[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中痿证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11-213.

[4]周红雨.Kurtzke EDSS评分标准诊断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疗效[D].第 7 届中医医学会免疫学分会,2010,22(1):255-259.

[5]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0,29(6):381.

[6]杨帆.疏肝健脾固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7]樊永平,王平,张星虎,等.二黄方治疗多发性硬化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9(4):273-276,280.

[8]郑燕芳.谈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优势[J].时珍国医国药,2011,18(9):2275-2276.

[9]杨艳,吴燕,林亚明,等.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概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27(1):56-57,60.

[10]周莉,樊永平.多发性硬化疾病进展机制分析及中药有效成分药理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1(9):555-557.

[11]刘剑,周莉,高颖,等.中医药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研究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2,19(4):14-18.

猜你喜欢
疏肝多发性急性期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疏肝化斑汤联合八白散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