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2014-11-30 08:08李忠志韩宁林刘清清胡业彬李雪苓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9期
关键词:牡丹皮凉血紫癜

李忠志 韩宁林 刘清清 胡业彬 李雪苓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8)

过敏性紫癜是以广泛毛细血管炎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有关研究认为其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本病属中医学“血证”、“肌衄”、“葡萄疫”、“发斑”等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1],排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其他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以及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者。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1至2014年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50岁,平均 38.32岁;病程 1~20年,平均 7.5年。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18~45岁,平均34.56岁;病程1~25年,平均8.2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复方芦丁、酮替芬、10%葡萄糖酸钙等,如尿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等],加用泼尼松 1 mg/(kg·d),腹痛明显者使用 654-2,水肿明显者使用利尿药,血尿明显者使用止血药。治疗组加用中药,组方:金银花12 g,连翘 12 g,防风 10 g,豨莶草 10 g,薄荷 8 g,牡丹皮 8 g,赤芍 10 g,甘草 6 g。血热妄行、出血广泛者,加紫草8 g,侧柏叶10 g;热壅胃肠、气滞血瘀者加木香6 g,延胡索8 g;邪热阻滞经络、关节肿痛者,加秦艽10 g,桑枝10 g,水煎服,药物先冷水浸泡 30min,煎沸 20min,取汁 200 mL,分 2次温服,连续14 d,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禁酒,忌辛辣食物,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凉、过劳等。

1.4 观察项目 观察过敏性紫癜患者各组治疗前后紫癜、腹痛及关节肿痛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检测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14 d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并进行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治疗组紫癜、腹痛及关节肿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 T细胞亚群 CD3+、CD4+、CD8+及CD4+/CD8+比值比较 见表2。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8+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01),CD4+/CD8+比值降低较对照组明显 (P<0.01), 治疗组CD3+、CD4+、CD8+及CD4+/CD8+比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CD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侵犯皮肤或其他脏器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倾向于免疫因素介导的一种全身性血管炎症,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检测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检测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本病属中医学“血证”、“肌衄”等范畴,由火热薰灼,烁伤脉络,血溢脉外,瘀阻经络所致,病机关键是风热瘀。治疗以清热凉血、祛风通络为主要原则。本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防风疏散风热、透疹,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散瘀,豨莶草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金银花、连翘广谱抗菌,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薄荷、防风解热、抗炎、抗过敏;牡丹皮、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豨莶草抗炎、免疫调节。全方共奏清热凉血、祛风通络之功。辨证微调,如血热妄行加紫草、侧柏叶清热凉血止血;热壅胃肠加木香、延胡索缓急止痛、凉血止血;邪热阻滞经络加秦艽、桑枝舒筋通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目前治疗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药,本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调节免疫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单独治疗,西药治疗该病疗程长且副作用大。中医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通过调节患者免疫功能,从根本上着眼于该病的预防与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降低西药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应用及推广。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282.

猜你喜欢
牡丹皮凉血紫癜
牡丹皮采收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Δ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