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胶囊对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的影响

2014-12-05 06:36周勤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咽炎咽部菌群

周勤梅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重庆 402560)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等局部弥漫性慢性炎症,其中以咽部淋巴组织炎症多见,是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临床症状以局部为主,表现为咽部异物感、不适感、咽部痒感、刺激感、干燥感、痛感及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等症状,晨起常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感[1-3]。慢性咽炎在临床发病率较高、病程长、迁延难愈、容易反复发作[4],虽然临床治疗多种多样,但其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本研究观察了竹沥胶囊与鲜竹沥口服液对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慢性咽炎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8例,年龄27~66岁,平均(37.84±9.97)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3.40±1.48)年,按收治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两组人群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超短波治疗,口服草珊瑚含片(批号:20081026,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补充维生素。同时,治疗组口服竹沥胶囊(批号:20090113,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0.1mg/次,3 次/d;对照组口服鲜竹沥口服液(批号:20130826,四川通圆制药有限公司),30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5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血、尿和便等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和咽拭细菌培养以检测异常菌群,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价

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咽炎主要症状和体征严重程度进行评级:咽黏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为重度;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为中度;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为轻度。主症重度计6分,中度计4分,轻度计2分,无计0分;次症重度计3分,中度计2分,轻度计1分,无计0分。以疗效指数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分为4组:治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为75%~95%;有效:疗效指数为30%~70%;无效:疗效指数<30%。治愈、显效和有效之和为总有效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Wlicoxon秩和检验等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的影响

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可见,两组治疗后异常菌群检出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异常菌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异常菌群检出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咽部异常菌群检出数及检出率比较

2.2 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治疗组治疗结果在各临床疗效级别上均高于对照组。采用Wli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1周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3例腹泻和1例腹痛,对症处理后消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程长,且发病率较高,占咽部疾病10%~20%,其中城镇居民发病率高于农村居民。健康人咽部常寄居固有病原菌群,主要包括梭型杆菌、厌氧链球菌、葡萄球菌、奈菌和溶血性链球菌[5-6]。这些菌群正常情况下数量比较固定,比例比较均衡,而且能拮抗外来病原菌的种植,维持咽部正常菌群的内部协调[7]。当咽部受到外界刺激或炎症损伤时,正常菌群就可因某些菌种过度繁殖或外来病原菌强势侵袭导致内部失调,加重咽部组织和黏膜损伤[8]。

咽部正常菌群失调是慢性咽炎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贾敏等[9]分析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学特征发现,慢性咽炎患者咽部α-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为18.44%,副流感嗜血菌检出率为9.87%,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31%,肺炎链球菌检出率为7.79%,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7.0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49%,其种类和比例与正常菌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慢性咽炎患者咽部正常菌群失衡。杜利军等[10]分析18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得出相似结论: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存在大量致病菌,其中包括α-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为54.4%,卡它莫拉菌检出率为26.7%,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22.8%。本研究也发现慢性咽炎患者咽部菌群存在严重失衡,治疗组和对照组异常菌群检出率分别为55.56%和51.85%,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

本研究应用竹沥胶囊治疗慢性咽炎发现,治疗组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由55.56%下降至16.67%,同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表明竹沥胶囊能抑制慢性咽炎咽部菌群繁殖,改善正常菌群紊乱,从而减轻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炎性损伤,有利于慢性炎症消除,从而达到治愈慢性咽炎的目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较对照组77.78%显著增高(P<0.05),也证实了竹沥胶囊能抑菌消炎,改善慢性咽炎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另外,鲜竹沥口服液可致腹泻、腹痛,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而竹沥胶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竹沥胶囊治疗慢性咽炎与鲜竹沥口服液比较,可显著降低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李书伟.评价冬凌草水提物治疗慢性咽炎58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3(30):14-15.

[2]吴云艳.膻中穴按摩温灸在慢性咽炎中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4):496-497.

[3]李凯,牛乐,贾利利,等.黄连阿胶汤不同煎煮方法对慢性咽炎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3):879-881.

[4]冯祖欢.80例慢性咽炎的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4(2):168-169.

[5]徐伶.56例慢性咽炎咽分泌物培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1):61-62.

[6]王敏,潘咏梅.117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1):94-95.

[7]曾小勤.金喉健治疗急慢性咽炎对细菌作用的观察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03-104.

[8]许昱,华清泉,陶泽璋,等.44例慢性咽炎细菌学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5,11(1):53-55.

[9]贾敏,袁琨.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883-1884.

[10]杜利军,张莉滟,吕志跃,等.18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的调查与 分 析 [J].热 带 医 学 杂 志,2007,7(11):1103-1105,1115.

猜你喜欢
咽炎咽部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