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4-12-08 16:07吴魏霞卢竞李玉轩李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血小板脑梗死

吴魏霞 卢竞 李玉轩 李海涛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吴魏霞 卢竞 李玉轩 李海涛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46例, 对每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 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 各组患者都有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 1组总有效率为69.6%, 2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9.1%, 3组总有效率为87.0%。结论 在治疗无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时, 200 mg/d的阿司匹林在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都有很好的表现, 得到了广大医患的认可,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阿司匹林;老年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安全性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 而血小板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以及是形成脑血栓的核心原因, 因此, 在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 抗血小板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之一[1]。阿司匹林是临床抗血小板药的药物之一, 但由于阿司匹林会导致患者消化道出血, 故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为了研究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8例, 根据1996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上所制定的标准, 所有患者经脑部CT或MRI检查后确诊为脑梗死。年龄60~82岁, 平均年龄(69.5±4.2)岁。其中男63例, 女75例;首次出现急性脑梗死61例, 有脑梗死史77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3 d内住院治疗。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此次研究的目的、内容等, 并取得其同意。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46例, 对每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分别对三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本院选用每片1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1组患者给予1次/d, 1片/次;2组患者1次/d, 2片/次;3组患者1次/d, 3片/次, 2个星期为1个疗程。在服药期间叮嘱患者不要服用其他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 并配合中药促进新陈代谢、稳定血压血糖等。整个治疗过程中, 要严密关注患者身体各项指标的情况及患者是否出现不良症状等, 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对患者治疗效果评定主要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残程度≤2级, 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下降>60%;有效:患者治疗后病残程度≤4级, NIHSS评分下降>30%, 但≤6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下降<30%或导致患者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1组46例患者中, 显效6例, 有效26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69.6%;2组的46例患者中, 显效8例,有效33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9.1%;3组46例患者中,显效6例, 有效34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7.0%。2组和3组总有效率均高于1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高于3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 1组5例;2组2例;3组3例, 在停止使用或减少剂量后, 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牙龈出血、皮肤出现瘀斑或尿血等。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值、凝血酶原时间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看出, 阿司匹林对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 mg/d治疗效果最好且经济、安全。

3 讨论

目前,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治疗中最早也是最广泛的药物之一[2]。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降低环氧化酶的活性和减少血检素A2的合成和作用, 使血小板不能聚集、抑制纤维蛋白的合成等, 进而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研究发现, 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其可有效降压, 对减低急性脑梗死复发率和死亡率有积极的意义[3]。

综上所述, 在治疗无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时, 采用200 mg/d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最好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

[1] 倪桂莲,林翔东,徐素琴.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中国药业, 2013, 22(6):15-16.

[2] 顾力华,庞永诚,陈斌,等.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3, 42(10):1146-1148.

[3] 孙新芳,肖桂荣.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0(9):715-717.

2014-07-21]

462300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内三科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血小板脑梗死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