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38例临床护理体会

2014-12-08 16:07宋丽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关键词:脑梗死医生急性

宋丽荣

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在我国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已跃居各种疾病的首位, 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其临床疗效对患者工作及生活将有重大影响[1]。通过对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比较观察积极开展全面整体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疗效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38例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住院的椎、基底动脉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患者有不同程度眩晕、复视、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和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患者入院后经急诊头颅CT、MRI、动脉血管造影等项检查证实为椎或基底动脉的急性期脑梗死,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评分法评估患者病情。所有患者接受治疗时间距发病均在12 h以内, 部分病例延长至24 h, 患者及家属同意接受溶栓或PTAS治疗。38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17例, 年龄53~77岁, 平均年龄65岁。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 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抢救治疗:进行包括急救护理、病情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健康宣教、生活饮食指导及出院康复指导等全面整体护理。

1.2.1 急救护理 执行神经内科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急性期绝对卧床, 去枕平卧, 2 h翻身拍背1次, 预防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意识不清, 躁动者注意加强防护措施。如发现意识不清, 肢体瘫痪加重, 呼吸循环障碍等体征应立即告知医生。配合医生完成溶栓或急诊PTAS治疗前准备。

1.2.2 病情及用药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病情如有变化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置。患者运动, 感觉障碍, 局部血液循环差, 注意皮肤护理。减少和避免压迫,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 每1~2小时翻身, 排背,按摩受压部位, 可用红花酒按摩, 改善循环, 防止压创发生。观察用药过程中有无过敏反应, 如发现有发热, 荨麻疹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溶栓或急诊PTAS治疗前检查患者凝血机制, 发现皮疹、皮肤瘀斑等立即报告医生,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意识及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发现意识不清,肢体瘫痪加重, 呼吸循环障碍等体征应立即告知医生。急诊PTAS治疗后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 氯吡格雷片75 mg/d口服治疗, 随访半年以上;阿司匹林;宜在饭后服药或与碳酸钙等制酸剂同时服用, 如出现皮肤瘀斑、鼻衄及牙龈出血等, 应及时告诉医生;老年伴高血压者要注意定时服药, 不可擅自服药或自行停药、换药, 并注意血压不宜骤降、骤升。

1.2.3 心理护理 患者突然发生急性脑梗死, 担心对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影响, 对家庭造成负担, 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 护理人员从提高自身素质、服务质量入手,正确分析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与患者心理沟通,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 适时给予解释、疏导, 及时关心安慰患者,使患者振作精神,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情绪, 不良心理状态是脑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 尽早消除不良隐患, 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与减少复发率都大有裨益, 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1.2.4 做好健康宣教、饮食生活及出院指导 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 对患者实施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 进行健康宣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加强脑梗死知识的宣传教育, 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 对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增强信心都是非常必要的。

注意营养及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进低盐、低脂、高蛋白质且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 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预防便秘。要慢吃细嚼, 充分发挥牙齿的机械作用和唾液的消化作用, 有利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生活要有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康复锻炼。指导患者科学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 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劳累, 适当活动, 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坚持服药,不可随意间断或减量, 定期复查。对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使患者早日康复, 重返社会。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 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 随访1年患者的康复情况等指标的变化。

2 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100%, 术后24 h NIHSS评分相比基线改善明显、病残程度低, 基本痊愈31例、有效7例。

3 小结

本组临床观察发现, 虽然急性脑梗死起病急, 临床致残率高, 但在临床治疗时积极开展全面整体护理, 做好卧床休息、控制活动、急救护理、病情及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健康宣教及饮食出院生活指导等环节的护理, 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显著改善预后, 降低致残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733-735.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杂志, 1996,29(6):381.

猜你喜欢
脑梗死医生急性
最美医生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