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井冈·蛇床素AS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

2014-12-09 16:44郭林永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杀菌剂

郭林永

摘 要:研究了井冈·蛇床素AS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在药后7d、14d和21d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杀菌剂;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77-02

水稻纹枯病病原物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核属;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属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水稻纹枯病从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以抽穗期前后为盛期,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导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蔓延至穗部,会造成秕谷增加,粒重下降,并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

为验证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井冈·蛇床素AS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适宜用量及持效期,我站承担了该产品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旨在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试验作物:粳稻(淮稻5号)。

1.1.2 试验环境及栽培条件 试验田设在建阳镇金桥村。为便于调查,选择栽培方式为旱育移栽手插秧的田块作为试验田。水稻密度均匀,株行距15cm×25cm。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水稻长势与大面积无明显差异。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 试验药剂(1)12%井冈·蛇床素AS(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6%井冈·蛇床素WP(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10%井冈霉素A SPX(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0%井冈·腊芽菌WP(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试验处理 共设7个处理:(1)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2)12%井冈·蛇床素AS50mL/667m2;(3)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m2;(4)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5)10%井冈霉素A SPX40g/667m2(常规药剂1);(6)40%井冈·腊芽菌WP60g/667m2(常规药剂2);(7)清水对照(ck)

1.2.3 小区安排 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33.4m2,田间随机排列,为防止串水,小区间筑起小埂。

1.3 施药方法

1.3.1 施药器械及方法 各小区按每667m2药量对水45L,采用手动喷雾器常规均匀喷雾,喷雾器喷片直径1.3mm。

1.3.2 施药时间和次数 在纹枯病病丛率5%时(8月2日)施药1次。到试验调查结束未用任何对纹枯病有防治作用的药剂及其它杀菌剂。

1.4 调查记载

1.4.1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多云,日平均气温30.5℃,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7℃,南风3~4级。试验期间,仅药后,8月3日、4日,2d小雨,其余均处于高温干旱天气。

1.4.2 土壤资料 油泥土。

1.4.3 调查时间和内容 时间及内容:用药之前,调查并记录病情基数,在施药后7d、4d、21d调查防治效果。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及病级数。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前枯死。

防效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9]×100

防效(%)=[1-对照区药前病指×施药区药后病指对照区药后病指×施药区药前病指]×100

1.4.4 对作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对各药剂处理进行目测观察,未发现药害及对生长不良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对纹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详见表1。

2.2 结果分析

(1)药后7d,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4个处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A SPX。其中,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2个处理病指防效与常规对照药剂40%井·蜡芽WP相当。

(2)药后14d、21d,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4个处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ASPX,但均不及对照药剂40%井·蜡芽WP。

(3)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4个处理药后7d、14d、21d3次次调查,防效逐次下降,说明中南公司供试的2种杀菌剂持效性都不理想。

(4)今年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试验是在高温干旱的特殊天气条件下进行的。用药前后是纹枯病的发展高峰期,药后7d能够反映药剂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8月中旬处于搁田期,加之高温造成的干旱对纹枯病的发展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的病情发展受到非正常的抑制,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

3 结论

12%井冈·蛇床素AS可以作为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推广,实际防治中应当选用高剂量,建议667m2用量不低于60mL,发生重时应加大用量,且2次防治的间隔期不宜太长。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摘 要:研究了井冈·蛇床素AS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在药后7d、14d和21d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杀菌剂;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77-02

水稻纹枯病病原物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核属;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属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水稻纹枯病从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以抽穗期前后为盛期,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导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蔓延至穗部,会造成秕谷增加,粒重下降,并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

为验证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井冈·蛇床素AS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适宜用量及持效期,我站承担了该产品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旨在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试验作物:粳稻(淮稻5号)。

1.1.2 试验环境及栽培条件 试验田设在建阳镇金桥村。为便于调查,选择栽培方式为旱育移栽手插秧的田块作为试验田。水稻密度均匀,株行距15cm×25cm。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水稻长势与大面积无明显差异。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 试验药剂(1)12%井冈·蛇床素AS(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6%井冈·蛇床素WP(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10%井冈霉素A SPX(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0%井冈·腊芽菌WP(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试验处理 共设7个处理:(1)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2)12%井冈·蛇床素AS50mL/667m2;(3)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m2;(4)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5)10%井冈霉素A SPX40g/667m2(常规药剂1);(6)40%井冈·腊芽菌WP60g/667m2(常规药剂2);(7)清水对照(ck)

1.2.3 小区安排 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33.4m2,田间随机排列,为防止串水,小区间筑起小埂。

1.3 施药方法

1.3.1 施药器械及方法 各小区按每667m2药量对水45L,采用手动喷雾器常规均匀喷雾,喷雾器喷片直径1.3mm。

1.3.2 施药时间和次数 在纹枯病病丛率5%时(8月2日)施药1次。到试验调查结束未用任何对纹枯病有防治作用的药剂及其它杀菌剂。

1.4 调查记载

1.4.1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多云,日平均气温30.5℃,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7℃,南风3~4级。试验期间,仅药后,8月3日、4日,2d小雨,其余均处于高温干旱天气。

1.4.2 土壤资料 油泥土。

1.4.3 调查时间和内容 时间及内容:用药之前,调查并记录病情基数,在施药后7d、4d、21d调查防治效果。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及病级数。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前枯死。

防效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9]×100

防效(%)=[1-对照区药前病指×施药区药后病指对照区药后病指×施药区药前病指]×100

1.4.4 对作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对各药剂处理进行目测观察,未发现药害及对生长不良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对纹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详见表1。

2.2 结果分析

(1)药后7d,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4个处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A SPX。其中,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2个处理病指防效与常规对照药剂40%井·蜡芽WP相当。

(2)药后14d、21d,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4个处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ASPX,但均不及对照药剂40%井·蜡芽WP。

(3)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4个处理药后7d、14d、21d3次次调查,防效逐次下降,说明中南公司供试的2种杀菌剂持效性都不理想。

(4)今年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试验是在高温干旱的特殊天气条件下进行的。用药前后是纹枯病的发展高峰期,药后7d能够反映药剂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8月中旬处于搁田期,加之高温造成的干旱对纹枯病的发展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的病情发展受到非正常的抑制,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

3 结论

12%井冈·蛇床素AS可以作为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推广,实际防治中应当选用高剂量,建议667m2用量不低于60mL,发生重时应加大用量,且2次防治的间隔期不宜太长。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摘 要:研究了井冈·蛇床素AS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在药后7d、14d和21d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杀菌剂;水稻纹枯病;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77-02

水稻纹枯病病原物无性态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核属;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mk,属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水稻纹枯病从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以抽穗期前后为盛期,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叶片发病严重时,可导致稻株不能正常抽穗,蔓延至穗部,会造成秕谷增加,粒重下降,并可造成倒伏或整株枯死。

为验证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12%井冈·蛇床素AS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适宜用量及持效期,我站承担了该产品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旨在为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 试验对象:水稻纹枯病。试验作物:粳稻(淮稻5号)。

1.1.2 试验环境及栽培条件 试验田设在建阳镇金桥村。为便于调查,选择栽培方式为旱育移栽手插秧的田块作为试验田。水稻密度均匀,株行距15cm×25cm。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水稻长势与大面积无明显差异。

1.2 试验设计和安排

1.2.1 试验药剂(1)12%井冈·蛇床素AS(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2)6%井冈·蛇床素WP(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3)10%井冈霉素A SPX(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4)40%井冈·腊芽菌WP(江苏溧阳中南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1.2.2 试验处理 共设7个处理:(1)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2)12%井冈·蛇床素AS50mL/667m2;(3)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m2;(4)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5)10%井冈霉素A SPX40g/667m2(常规药剂1);(6)40%井冈·腊芽菌WP60g/667m2(常规药剂2);(7)清水对照(ck)

1.2.3 小区安排 每个处理均设3个重复,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133.4m2,田间随机排列,为防止串水,小区间筑起小埂。

1.3 施药方法

1.3.1 施药器械及方法 各小区按每667m2药量对水45L,采用手动喷雾器常规均匀喷雾,喷雾器喷片直径1.3mm。

1.3.2 施药时间和次数 在纹枯病病丛率5%时(8月2日)施药1次。到试验调查结束未用任何对纹枯病有防治作用的药剂及其它杀菌剂。

1.4 调查记载

1.4.1 气象资料 施药当日多云,日平均气温30.5℃,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7℃,南风3~4级。试验期间,仅药后,8月3日、4日,2d小雨,其余均处于高温干旱天气。

1.4.2 土壤资料 油泥土。

1.4.3 调查时间和内容 时间及内容:用药之前,调查并记录病情基数,在施药后7d、4d、21d调查防治效果。调查方法: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及病级数。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前枯死。

防效计算: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9]×100

防效(%)=[1-对照区药前病指×施药区药后病指对照区药后病指×施药区药前病指]×100

1.4.4 对作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对各药剂处理进行目测观察,未发现药害及对生长不良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 对纹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详见表1。

2.2 结果分析

(1)药后7d,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4个处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A SPX。其中,12%井冈·蛇床素AS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2个处理病指防效与常规对照药剂40%井·蜡芽WP相当。

(2)药后14d、21d,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

4个处理,病指防效均高于常规对照药剂10%井冈霉素ASPX,但均不及对照药剂40%井·蜡芽WP。

(3)12%井冈·蛇床素AS40mL/667m2、50mL/667m2、60mL/667m2和6%井冈·蛇床素WP60g/667m24个处理药后7d、14d、21d3次次调查,防效逐次下降,说明中南公司供试的2种杀菌剂持效性都不理想。

(4)今年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试验是在高温干旱的特殊天气条件下进行的。用药前后是纹枯病的发展高峰期,药后7d能够反映药剂的防治效果,但是,由于8月中旬处于搁田期,加之高温造成的干旱对纹枯病的发展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空白对照的病情发展受到非正常的抑制,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

3 结论

12%井冈·蛇床素AS可以作为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推广,实际防治中应当选用高剂量,建议667m2用量不低于60mL,发生重时应加大用量,且2次防治的间隔期不宜太长。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稻纹枯病杀菌剂
12种杀菌剂对三线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
不同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树腐烂病的防效研究
不同杀菌剂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